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赤色黎明 >

第543部分

赤色黎明-第543部分

小说: 赤色黎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庞梓看着这两个同志激烈的争论着,他发现自己处于一个完全两难的地步。从心里面来说,庞梓是支持周镇涛的。可是顾璐所说的话与武星辰平常爱说的很是想象。仿佛是一种习惯,庞梓觉得自己应该支持与武星辰相类似的立场。平日里庞梓没少与武星辰争论,争执的原因是武星辰在很多地方上没有能够顺了庞梓的想法。不过平心而论,庞梓认为自己是愿意听武星辰的话。

仔细看着柴庆国的神色,看到尽管还是那张面无表情的脸。不过以庞梓对柴庆国的了解,柴庆国是想让这场争论继续下去。到底该支持谁呢?庞梓感到很苦恼。

争论没有完全进行到底就被4406师政委杨得水打断了,“这次咱们说的是评功的问题,怎么跑题说到了纪律上了?”

这摆明了是要平息事态的发言,可柴庆国偏偏没有让事态平息的打算,“我觉得这个讨论很有道理。到底是谁领导谁,评功到底在评什么。如果连这些都说不明白,这种争论以后还会发生么。如果能把这个事情讨论清楚,就能从根子上解决很多事情。大家继续说。”

杨得水是师政委,在理论方面他比周镇涛更有敏感性。当顾璐提到谁当家做主的时候,他就知道周镇涛落了下风。人民党的政治理念中,人民党固然是根据地统治阶级的先锋队,却不是根据地的统治者。不管在实践层面上到底有什么样的问题,理论上根据地的权力归广大劳动人民所有。在部队中,干部也没有特别的权力。陈克旗帜鲜明的反对以各级干部地位高低来构架一套权力体系的想法。尽管这种想法是千百年来的传统。

到了此时,杨得水也不能任由这种争论进行下去,他毕竟是和周镇涛在同一个师里面。吕凯文前车之鉴,因为同意吕凯文的安排,团政委同样被撤职查办。如果周镇涛在政治思想上出了大错,杨得水的下场也不会好到哪里。“柴总指挥,这不是咱们会议的安排。我觉得咱们还是先解决眼前的具体问题。陈主席也说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么。顾璐同志说的有道理,咱们是以劳动为中心来评定功劳的。既然44072团工作成绩很好,咱们就没有理由把他们排除在集体评功之外。集体功是集体功,在集体中占大多数的还是这些基层的同志。不过党组织建设方面,44072团也能参与评定。功是功,过是过,这不能混淆。”

周镇涛能够当上师长,也绝对不是白给的。尽管不确定自己到底有什么问题,不过政委杨得水这么一说,他就强忍怒气坐回了位置上。就算不是给顾璐面子,好歹也得给政委杨得水一个面子。

“大家怎么看?”柴庆国虽然感到极为遗憾,他的工作是主持党会,而不是无意义的挑起争论。虽然心里面对周镇涛极为不满,可是柴庆国绝不能诱惑周镇涛说出“反革命”的话来。那就是另外一个性质的问题了。

顾璐的目的也不是要把周镇涛给打成反革命,他就是要说清楚道理,既然杨得水已经提出了意见,顾璐也没想过要穷追到底。“那就是说,以后评功部队的功劳与党组织建设要分开评定了?部队工作做得好,不等于部队的组织建设搞的好?”

周镇涛原本就是强压着自己的不满沉默下来的。这心里面的气恼就别提了,被一个团政委逼迫到不得不闭嘴的地步,连师政委都被迫采取了妥协的姿态,这种情况是周镇涛从未想过的。在周镇涛看来,周围不少人的目光里面都是嘲笑。看顾璐不仅没有见好就收,反倒和师政委杨得水“较劲”,周镇涛腾的站起身来,“部队里面的组织建设都没能搞好,部队的功劳却上去了,这说明了什么?难道要证明组织不管用?纪律不管用?”

这个问题一提出来,杨得水的脸色也变得不怎么好看了。他对周镇涛很有些不高兴,刚才讨论的事情只是敷衍过去了,远没有到过去的地步。而且即便是与周镇涛在同一个师,杨得水也不支持周镇涛的观点,只是碍于面子不能在会议上当众与周镇涛争论起来。现在周镇涛又掺乎进新的争论,而且摆明是带着怨气来的。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如果这次讨论再证明周镇涛的想法是错的,这就是真正的思想错误。

柴庆国忍不住露出了一丝笑意,这件事上他向陈克请教过,到底争论会变成什么样。陈克的回答让柴庆国很是意外,“争论如果是有水平的争论,最后都会归结于两点,科学与民主。科学关乎世界的物质性本质。民主关乎于所隶属的阶级利益。有背叛阶级的个人,但是从没有背叛利益的阶级。”

周镇涛提出的问题看似是气话,其实倒也是真正的问题。在团里面几个高级干部出了问题的时候,整个团工作上的优秀表现能证明什么?在周镇涛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柴庆国已经找到了答案。这让柴庆国觉得心头一阵透亮,心情也变得好了起来。

庞梓见柴庆国露出了笑容,他觉得很是讶异。会议室里面气氛凝重,争论是针锋相对,虽然庞梓其实没有完全弄明白争论的焦点,只是知道自己认为自己当了这个师长,下面的同志就得服从庞梓的命令。不过庞梓也能感觉到,事情远没有自己想的这么简单。又见到柴庆国居然微笑起来,他感到了一种极大的不解。庞梓忍不住问道:“柴总指挥,你笑什么?”

经庞梓这么一提醒,所有人都瞅向了柴庆国。果然,柴庆国脸上的笑容还没有消褪。柴庆国也不藏着,“同志们,这次讨论我突然明白了一个问题。陈主席说过科学与民主。科学么,就是工作方法。吕团长他们在普及工作方法上肯定干的很好,所以他们团的工作成绩就大。同样,在民主上,吕团长肯定没干好。如果他开了全团的民主会议,把他想邀功请赏的打算给同志一说,大家觉得全团的同志会支持他么?”

柴庆国这么一说,庞梓倒是听懂了,没想到吕凯文在被撤职之后还能得到相当高的评价,庞梓妒忌心大起,他忍不住说道:“这也未必吧。如果全团的同志都认为能在陈主席面前露脸,露脸的话能够得到更多的好评价,他们只怕也不会反对。”

同志们中间爆出一阵笑声,庞梓这么实在的话的确描述的很形象。如果吕凯文能向全团同志证明这种表现能够成功,只怕还真的能够得到全团的支持。

“所以我们就要把吕凯文同志等人撤职查办。党组织让他这么领导,公然弄虚作假邀功请赏,这是要干什么呢?”柴庆国笑道。

庞梓听了这话微微一怔,对吕凯文等人被如此严厉的处理,他还觉得有些过于生硬,甚至怀疑这是不是为了给顾璐铺路才这么做的。经过柴庆国这么一说,庞梓突然真心觉得吕凯文等人果然是罪有应得。如果这种头一开,别的部队辛辛苦苦工作,还顶不上一番弄虚作假。这可是真的不公平。庞梓的骑兵师人数比其他步兵师少,他对于评功的事情颇为头痛。有了这个想法,他看向顾璐的目光里面敌意大减。

“那这么说的话,我还有一个问题。我们骑兵师的人数少,该怎么评功?既然一定要公平,这得对骑兵师的同志同样公平才行”。庞梓大声说道。

莫道前路无知己一七三劳动和平等(十)

评功的规则最终还是变了,陈克拿到新修改的规则只看完了开头一部分理由论述就露出了笑容。他把规则递给了旁边的武星辰。

柴庆国有些意外,“陈主席,是不是你觉得有什么问题?”

陈克答道:“没有问题,我觉得写的非常好。一开始就把科学与民主写清楚了。”

这样极高的评价让柴庆国有些意外,“那你为什么不看下去?”

“我没有具体参与这个工作,细节部分看了也是白看。我再指手画脚的说起来,那只怕就是添乱。这种具体的管理内容,要很长时间才能完善。这次制定之后,下次还得有新问题。还得继续修改。”

柴庆国微微点头,“的确还得修改。很多细节我自己都觉得不太合理。”

武星辰很快看完了稿子,又把东西交给旁边的政治部主任陈天华。“陈主席,这么说来以后的所有评功都会这么干了?”

“对,就这么干。劳动技能是科学方面的工作,而组织建设是民主方面的工作。两者都得抓,两手都得硬。特别是把各级干部归于管理岗位的这部分,我极为赞成。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岗位的不同。我们不管外面是怎么一回事,在我们这里,受尊重的只能是劳动模范,以个人品质以及能力受到大家的尊重。这与出身和有多少钱一点关系都没有。我的理想就是建立一个只有平等的劳动者的社会。”

“噗哧”陈天华笑了,他放下手中的文件抬起头,“这也是我的理想。”

“我也这么认为。”武星辰连连点头。

“我不想欺负别人,也不想让别人欺负我。我也看不惯那些欺负别人的家伙。”柴庆国大声说道,“打打杀杀这么多年,这些破事我看够了。我现在只想把这旧社会给埋葬了。”

陈克没有应和同志们的表态,他轻轻敲了敲桌面,“这次是个好机会,这份评功标准的核心要点,让所有同志都学习。什么是新制度,这就是新制度。”

“中间出的问题……”武星辰对此还是有点担心。

“肯定会出问题,就是因为出了问题,所以一定要全体讨论这个标准。制度不仅是光对下面的同志们,对咱们也一样。同志们不参与讨论,不让大家发言,咱们怎么知道同志们的利益诉求。不经过争论,同志们怎么可能理解这个制度真正要干什么。”说到这里,陈克突然笑了,“不要怕出事,这件事到现在才刚开始。”

44063团团长楚德力作为引发这次风波的主要人物,这几天心情有些忐忑。他的行动直接让师长与师政委在党会上败给了顾璐,师长和政委没说啥,他总感觉很是难受。不过马上就要过年了,部队今年的春节是要在工地上渡过的。部队的干部战士纷纷把得到的奖励与积攒的补贴金寄回家去。运输和银行部门可是忙活起来了。身为团长,楚德力也加紧催办这些事情。如果不忙碌起来,他就觉得心里面一阵阵发虚。

等组织上要求专门腾出两天时间进行评功标准的宣传下来,楚德力很想逃避,但是组织上要求各级指挥员必须亲自与战士一起讨论评功标准。他不得不参加这次讨论。不可能全团两千多号人一起讨论,各个部队依照支部建到连队上的模式,以连为单位分开讨论。楚德力就到了二营三连参与讨论。

评功标准分为四部分,四部分之间有联系,却不是隶属关系。分为劳动量,劳动技能,生产组织建设,党组织建设。

功劳分为四部分,劳动量是以平均劳动量来核算的。任何一个部队,无论规模大小,在普通劳动上的平均劳动只要能够达标,就有相应的等级评定。楚德力知道,在庞梓提出骑兵师人数少之后,原本以工作总量评定的标准不得不进行了修改。

在这条上,干部战士都觉得很对头。多捞多得,少劳少得,同志们对此很是赞成。而集体达成了一定标准之后,每个人无论从事任何工作,都有基本的奖励,在保证工作优秀的同志拿到最多报酬的局面下,也顺利通过了大家的讨论。

“工兵连负责修架子车,还有修工具。下次能不能修的好点。”

“铲子多磨磨,用半天就不利了。”

“那是你用铲子用的不对。不能用铲子尖硬戳。”

有些觉得自己劳动量完成不足的同志开始讨论工具的责任。

“四连的同志负责守卫架子车,这天寒地冻的,整夜不能睡。该给人家分。”

“是啊。这还抓了不少小偷呢。”

“最后那些小偷怎么处理了?”

“为首的好像给枪毙了吧?”

也有一部分同志则对发生的各种意外比较在意。

任何讨论都是这样,如果没有引导很容易就偏题。人越多,话题就越容易岔开。

“同志们,这些以后再讨论。接着说劳动技能。”连指导员姓吴,和绝大多数干部一样,今年不过二十刚出头,见讨论成了聊天,吴指导员赶紧打断了这些话题。

劳动技能则是技术含量。不仅包括如何工作,还有如何休息,怎么恢复体力,怎么能够减少工伤。这是要交给大家学会怎么管理自己。楚德力自认为自己团还是做的不错的,不过同志们的想法貌似和他有些不同。

“指导员,劳动技能说的是怎么能够干的又快又好?”有同志疑惑的问道。

“对。”

得到了指导员的认同之后,立刻就有同志批评道:“我觉得你给大家讲的不够。”

“你光催着干活,我们问起来的时候,你态度也不高兴。”

“一开始就先讲这些,一问你,你就说干得多了就知道了。我干了那么多也没太弄明白为什么别的同志总是比我干的快。”

听着同志们当着团长的面对自己展开了批评,吴指导员当时就有些懵了,他连忙说道:“这不是让在班里面讨论么?难道没有讨论?”

“累成这样,回去吃完饭就睡着了。讨论什么啊。”

“每天晕着头干活,哪里能想起这档子事情来?”

“我们这里没有讨论过。”

楚德力本以为自己的团干的不错,没想到在这个环节上居然大大不是这码事。指导员当然知道连里面的情况,听大家抱怨起来,他也不吭声了。楚德力本来心情就不怎么好,一见这个局面,立刻板着脸问道:“吴指导员,这怎么回事?该教的也得教啊。”

“这……,当时的确是有困难。”指导员答道。

指导员的解释不仅没有平息楚德力的情绪,反倒让他激动起来,他指着指导员训斥道:“什么困难?有困难你就不干工作了?”

指导员没想到楚德力就这么突然发起火来,一时怔住了。

这样的表现让楚德力更加恼火,“你身为指导员,就是负责教给同志们怎么工作的。不然你整天在工地上晃悠干什么?”

吴指导员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听楚德力当着同志们的面训斥自己“整天在工地上晃悠”,他感到了极大的委屈,顷刻间吴指导员的眼眶就红了。“楚团长,我……,我每天除了安排工作,同志们干多少,我也干多少。你这话不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