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赤色黎明 >

第559部分

赤色黎明-第559部分

小说: 赤色黎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想再安排这些同志的工作,往哪里安排。那些同志不从头干起,还让他们吃闲饭么?”

和陈克一起坐在主席台上陈天华再也忍不住了,他挺身而起,“周镇涛同志,说来说去,你还是不接受罢免这些犯错误同志的官职。如果犯了错之后就批评几句,那组织纪律何在?我们讲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这和没说有什么区别。”

周镇涛冷笑一声,“这次要整顿的只怕不是这些同志,我觉得这次要整顿的是我们这些老家伙。陈主席,我觉得你的手腕比我想的厉害的多。先是稳住我们,然后把下面的人都换成你看中的人,架空我们。再把我们给聚到一起搞这个学习,学习不通过就该整我们了。我们才这才多少人啊,不用你整,我们自己的警卫员就把我们给收拾了。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他还知道请大家喝顿酒。我们这连酒都不用喝,一个人给倒杯水我们就得乖乖交权。”

一面猛烈抨击陈克,周镇涛指着面前的茶缸。这次会议每个人干部面前都有茶缸,周镇涛不爱喝茶,茶缸里面只有白水而已。听了这比喻,有同志“噗哧”一声笑出来。在会场里凝重的气氛中平添了一丝滑稽的感觉。

陈天华被周镇涛的话气坏了,听见这声笑,陈天华手都气得哆嗦起来。陈克按住了陈天华的手说道:“陈天华同志,你给我坐下来。”如果陈天华忍不住气愤说了些什么的话,陈克反倒觉得麻烦。按照普通的政zhi斗争模式,本该陈克应该让一部分同志出现主持,他在背后操控。这样陈克可以保证自己的超然地位,也不会结怨于人。但是陈克知道,那是真正的人事斗争的法子,他反对这种方法。这种斗争以后一定会有,这根本不以陈克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是陈克不希望自己主持的整风运动也搞出这种下乘的手段。

更重要的是,周镇涛并没有说胡话,他所说的这些陈克都考虑过了。历史上整风运动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树立“毛ze东思想”,将党的组织纪律以极为明确的方式确立下来。整风的目的不是整人,而是通过确立领袖,确立思想,彻底消除党组织内部的内斗。所以延安党校中没有能够毕业的人可是多得很,很多同志学完了全部课程之后等待分配工作等了很久很久。如果以人事斗争的角度来看,如果以周镇涛所说的“手腕”来看待的话,这种剥夺权力的手腕可以说是极为高明的。凡是不支持毛ze东思想的同志,的确从组织里面被巧妙的剥离出来。延安党校可不是喊几句“毛zhu席万岁”就能轻松毕业的地方。

周镇涛准确的把握住了这次整风的核心,基层民主模式建成接触了党政军发生激烈混乱的后顾之忧,陈克终于可以放手整顿中高层。就如同延安整风一样,人民党的中高层再怎么高呼“陈主席万岁”,他们也不是可以轻松毕业的。

陈克现在所处的局面与当年毛zhu席所处的局面还有很大的不同,陈克自始至终都是人民党的领袖,是根据地的创建者,也是工农革命军的缔造者。党内根本没有能够与陈克抗衡的人物。不过就如同当年有张国焘这种人一样,周镇涛也站出来表示了坚定的反对。

等陈天华强按住怒气坐了下来,陈克打起精神认真的问道:“那么周镇涛同志,你是单纯的反对这次对一部分同志的处理方式,还是对整个整风运动提出反对呢?”

同志们看陈克面对前所未有的质疑并没有生气,反而先控制住局面,再进行一对一的讨论,大家心里面都觉得安心不少,目光随即转到了周镇涛身上。

周镇涛原本认为自己“揭穿”了陈克的手腕,陈克即便没有勃然大怒,至少也会有些犹豫。没想到陈克面对这种攻击不仅很好的控制了局面,还把皮球踢回到了自己脚下。周镇涛反倒觉得难以应付起来。他的爆发的确有比较长时间的考虑,可是这考虑仅仅是针对陈克的做法,并不是对陈克的思想有一个系统全面的否定。即便有否定,也远没有上升到构架出属于周镇涛自己的思想体系的地步。随着发言权被陈克巧妙的扔给了周镇涛,周镇涛觉得心里面有很多想说的话,可是没有一句话是能够得到与会同志普遍认同的。

挑起了这么大的话题,然后发现自己远没有驾驭这个话题的能力。周镇涛看着周围同志的眼神先是期待,随着周镇涛的沉默,开始慢慢变成了疑惑。他心里面着急,越急越找不到一句能够完全说出自己真正心声的话。

周镇涛对面的陈克一言不发,只是沉稳的看着周镇涛慢慢憋的脸红脖子粗,却始终一言不发。会场里面就这么陷入了一种沉默中。

PS:原本不想解释,这次不得不用拼音代替几个禁用词,才忍不住说几句。并非本人肉麻,一定要采用毛爷爷这个词,而且与诸多拼音替代相比,作者宁肯使用毛爷爷这个词作为对伟人的致意。作者认为,就年纪来说,对上上个世纪出生的革命前辈使用这个称呼,也是符合事实的。

莫道前路无知己一九一路线分歧(四)

正式针对中高层的整风工作会议从一开始就出现激烈的争论,一部分同志的确有过这样的期待。只是争论真的发生了,大家又感觉不是那么安心。毕竟在人民党内部,到现在还没有人敢直接挑战陈克的权威,甚至是没人愿意去挑战陈克的权威。在如何对待“革命功臣”方面上,周镇涛站出来维护“老革命”的利益,大家即便是心里面颇为赞成,也没人敢直接站出来表示支持。

当周镇涛被陈克问住的时候,看着周镇涛尴尬的神色,原本相当支持周镇涛的同志觉得有些庆幸,他们自己也不认为有能力比周镇涛做的更好,至少没有周镇涛这样的勇气与陈克辩论到底。

周镇涛也感到了自己的孤立无助,此时只要有一个人同志站起来替周镇涛说一句话,这种尴尬的局面就能极大的缓解,可他憋了老半天,依旧是他一个人站在那里。甚至连一个替他解围的同志都没有。周镇涛发现自己越是想别人就越是回答不了问题,最后他干脆把一切都抛诸脑后,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说起来,“陈主席,你对同志们太苛刻,我只反对这一点。除此之外我什么都不想反对。那些同志们的确是做错了事情,我这些天看我自己,我也做错了不少事情。你要处分我,我没有怨言。可是这处分太重,我觉得不公平。你好歹也得给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听周镇涛终于说出了话,同志们的视线又落回到陈克这边。

“功就是功,过就是过。这本来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为什么一定要把这两码事混成一件事呢?譬如,以前做错了一件事,往后即便做一万件正确的事情,做错那件事就不存在了?做过的事情就是历史,谁有这么大的能耐让发生过的事情消失掉?同志们,咱们都自诩是唯物主义者,不能用唯心主义的思维模式去考虑问题啊!”

见陈克没有在理论上步步紧逼,周镇涛总算是觉得缓了口气,他答道:“做错了事情是该处罚,但是不能处分这么重,大家整天提心吊胆怕做错事情后就被免职,这怎么工作?”

陈克耐心的解释道:“人的思想从来不是孤立的,做错了一件事主导因素是内因。例如,部队要求手榴弹投掷距离超过19米,如果一个同志臂力不够,也不去练习,不去锻炼。他怎么都不可能扔够19米。万一哪天他突然扔出的距离超过19米,肯定说明那天他不是正常发挥。犯错误也是一样,既然会犯下这样的错误,就说明他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就是这样,如果犯错之后不反思,不学习,不对自己下功夫,让他再干这件事,还会是这个错。因为这是内因,外界对他的评价并不影响这种内因发挥作用。咱们这么庞大的组织,组织运行需要大量的同志齐心协力完成。同志们都参观过军工厂,制造一颗炮弹需要几十上百道工序,一个工艺环节上有问题,甚至一台机器出了问题,整批成千上万的炮弹都要出问题。其他几十道工序,无数工人同志的辛苦就化作泡影了。放在组织里面,张三在这件事上会犯错,李四在另外一件事上犯错,一个个的错误积累起来,革命工作怎么进行下去?”

在讲道理上周镇涛知道不是陈克的对手,他也放弃与陈克在这点上进行争论,周镇涛死死抓住一点不放松,“一撸到底的处罚方式还是太严厉了。”

“这不是一撸到底,而是把同志们集中起来学习。通过学习,能够更深刻的理解世界,理解社会。培养更加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就跟釜底抽薪一样,从根子上解决问题。如果是追求官位的同志,自然会觉得委屈。如果是追求上进的同志,即便不太心悦诚服,我认为他们也会服从命令。我再说一次,整风不是整人,要是整人的话,我们还组织学习做什么?”陈克压制住心里面的不满,用不急不躁的语调解释着。

听了陈克的解释,与会的同志大部分都松了口气。人民党重教育,党内教育抓的很紧。因为学习进度比较慢而无法得到晋升的并不是一个两个。既然陈克这么说,同志们都放下了心。犯了错被免职固然有些不近人情,免职之后却是把这些同志组织起来学习,也足够说明陈克并没有抛弃这些同志。即便是原本支持周镇涛的同志也认为此时周镇涛应该主动坐下。但是依旧没人吭声,不管是觉的得给周镇涛留点脸面,或者是不想明确表示对周镇涛的支持,总之,始终没人主动介入这场争论。

周镇涛孤零零的站在那里,他觉得自己差点就被陈克说服了。如果没有陈克在基层的布局,如果不是很清楚的看到陈克在人事上的巧妙调整,周镇涛就会相信陈克说的的确是完完全全的实情。周镇涛不是不想坐下,但是他很明白,既然与陈克争辩到这个程度,加上周镇涛自己也知道自己犯了不少错误,只要顺坡下驴坐下的话,就等于把所有的主动权全部交给陈克,不管陈克说的再有道理,接下来的整风学习中周镇涛不可能继续保住现在的职务。原本周镇涛认为自己是为了老战友出头,现在他发现自己的内心远没有自己认为的那么单纯。就以往的经验来看,想得到晋升就得参加各种党校学习,党校学习也是一场相当残酷的淘汰,并不是所有同志经过学习之后就能得到提拔的。

压抑住不安,拼命鼓起勇气,周镇涛终于说道:“陈主席,我犯了错,我也不敢求将功折罪。我只是请求你能够发一个通告,前一段被整顿的同志经过学习,考核过关的话,能够恢复职务。只要下了这个通告,同志们就都能安心。我就这一点……”

没等周镇涛把话说完,坐在周镇涛身边的老战友一把拽住周镇涛的手腕。他大声说道:“你就是废话多,这种事情哪里轮到你说。赶紧坐下吧。”

在场的同志们中官宦家庭出身的不算少,即便是草莽出身的,也都见过世面。不管脸上是什么表情,或者有没有表情,大家心里面都跟明镜一样。

如果周镇涛方才老老实实坐下,这件事也就到此为止。可周镇涛最后那段话实在是有些过份,犯了错就得受罚,即便是不会一撸到底,降级也是非常合理的处理方式。周镇涛的意思大家也能够猜到,无外乎想让陈克明确表示不会把这些同志闲置不用。不过组织上的人事安排自然有组织上决定,周镇涛让陈克做这等表态,完全不符合制度。

周镇涛的老战友打断周镇涛的话,摆明是想让这件事就此打住,这固然是战友该有的表现。只是这种帮助太晚了,连同志们都明白了周镇涛为自己考虑的本心,更不用说陈克这等眼里不揉沙子的领导者,既然周镇涛已经说了前半段,后半段说不说完区别不大。

果然,陈克的脸色阴沉下来了。在整场争论中,陈克还没有这样的表情。在周镇涛一脸尴尬,站也不是坐也不是的时候,陈克开口说道:“周镇涛同志,我们人民党是一个革命政党,我们的组织对人的判断与其他政治势力不同,与很多传统的中国对待人的判断也不同。人民党认为判断一个人的标准,不是这个人的官位,不是这个人的职务。而是这个人的劳动能力,是这个人在工作与学习中表现出来的态度。而你所说的一切,我个人的看法是,你始终坚持对一个同志的判断标准,首先是他的官位,首先是他的职务,而不是这个同志自身。如果你一定要坚持这样的态度,我只能说,你的认识水平还没有达到一个合格的人民党党员的标准。你并不是一个真正合格的革命者。”

会议室里面响起了一阵低沉的声音,有倒吸一口冷气的,有忍不住叹气的,或者在自己都没有注意到的情况下不小心轻轻撞了桌子与板凳的。这是陈克第一次如此正式的说出否定同志的话。在此之前,陈克偶尔也会发火,可从不会把话说的如此不留余地。

看着同志们的表现,陈克心里面也觉得很不舒服。在矛盾焦点越来越细化,越来越实际化的现在,有些事情不是单纯靠教育就能达成目的。强扭的瓜不甜,在任何时候都是一样的。即便知道有些事情是必须做的,但是陈克想到自己做了这样决定的后果,心里面还是难免有些惆怅。

当陈克正准备继续说下去的时候,周镇涛的老战友淮海军区政委杨宝贵终于站起了身,他调任这个职务也不久,所以一直没有太多发言。“陈主席,把周镇涛同志交给我们军区党委来处理吧。就他现在的表现,我个人觉得已经不是他的错误问题,而是要讨论一下周镇涛同志的去留问题。党委一直没有讨论周镇涛同志的问题,是党委工作的失职。我们前面错了,后面就不能继续错下去。”

杨宝贵揽过了全部责任,陈克也不好再说什么。他的目的是整风,而不是对同志们穷追到底。“那就交给党委讨论吧。”陈克说道。

这件事到此貌似有了结果,大部分同志认为周镇涛会受到严厉的批评,或者也会被一撸到底,进入培训班学习。而三天后的连续两道通告令同志们瞠目结舌。

“鉴于周镇涛同志的行为,一九一二年三月三日,经淮海军区党委讨论,做出免除周镇涛同志一切部队职务,保留军籍的决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