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赤色黎明 >

第900部分

赤色黎明-第900部分

小说: 赤色黎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府在伦敦。荷兰现在也被德国占领,荷兰女王带着全家跑去了加拿大流亡。后来拉拢的对德国的盟国法国,现在也灭亡了。敦刻尔克撤退刚结束,修正完毕的德国装甲部队就挥师南下,法国很快就被干掉了。

贝当元帅带着法国投降,维希政府在法国南部成立。因为英国人立刻派遣舰队袭击了法国的舰队,这彻底让法国人开始敌视英国人。和英国人站在一起的法国人眼下只剩了在伦敦的“自由法国”,领导者是位名叫戴高乐的师长。

英国曾经的盟友都落到灭国的地步,这不能不让英国感到胆战心惊。

不仅仅是英国充满了恐慌,美国方面也被德国给吓住了。27天内征服了波兰,1天内征服丹麦,23天内征服挪威,5天内征服荷兰,18天内征服比利时,39天内征服号称“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

在欧洲战争期间,世界地图以及能够插在地图上的带各色小旗的图钉在美国大卖。大部分美国人不怎么懂地理,这次算是看欧洲战争,学欧洲地理。

中国与英国的战争,或许还能被美国认为是在蛮荒落后的西太平洋展开的一场战争。那么在西欧的战争,则让美国深刻的认识到,世界变了。现在美国只有10万陆军,300辆坦克。加上海军与空军,正规军总数也不超过30万。

面对隔着太平洋的中国,美国还能笑着认为中国不可能越过浩瀚的太平洋进攻美国。可大西洋在现代军事中不存在难以克服的“距离的暴虐”。面对法西斯德国拥有的数百万军队,数千辆坦克,上万架飞机,当美国到现实中出现了有可能灭国的可能性的时候,美国上下真的感到害怕了。以美国当下的军事力量,他们是抵挡不住德国军队的。

从1940年5月,美国开始了大扩军。

莫道前路无知己146巨变(五)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人民党内都知道陈克中意的接班人是李润石。已经没有任何人民党内同志有把陈克掀翻自己上位的打算,既然陈克中意李润石,想着等李润石栽个跟头,然后取而代之的同志不能说没有。但是全力行动准备摧毁李润石的政治前途的人,却是一个都没有。大家都知道陈克眼里面是不揉沙子的。最大的变动是很多人试图与李润石搞好关系,搭上李润石这条线。

经过试探之后,这些同志们就发现李润石为什么能被陈克选为接班人。李润石除了眼里不揉沙子之外,在严守党的制度与纪律方面不亚于陈克。这让很多同志并不喜欢李润石。

作为另一名接班人候选伍翔宇,除了能够坚持原则之外,却有着圆润的手腕,非常得体的接人待物。大家其实知道伍翔宇在维护党的制度上并不亚于李润石,可二选一的情况下,同志们都宁肯选择伍翔宇。

当然支持李润石的同志并不是没有,凡是被党内看重的年轻同志,包括伍翔宇在内的大多数都选择了支持李润石。这让不少同志感到很是不解。

自打美国开始大扩军之后,陈克也做出了选择。他只保留了党主席与军委主席的职务,除此之外的其他职务都正式辞去。李寿显成为了国家主席,李润石以党的总书记兼任国家副主席,还兼任着军委副主席。伍翔宇则是正式成为国务院总理。习碧梧则是总检察长,任培国则是接任了齐会深的组织部部长的职务。

国际上对此的反应是“不知所措”。中国的领导干部突然间就年轻化起来,这完全不符合常规。中国这是准备干什么呢?

至于国内,不少同志又开始动心了。以东方的政治斗争来看这个变化的话,陈克试图利用战争的强大外部压力来维持李润石的地位。等到战争结束之后,“太子”已经正式登基,谁也没有能力来改变既成事实。在这个关键时刻,谁能成为“太子”可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支持伍翔宇的呼声倒是越来越多。

伍翔宇一贯被认为是非常有上进心的同志,但是他从来没有被人扣上“有野心”的帽子。绝大多数同志都认为伍翔宇属于完美到无懈可击的地步。别说李润石,即便是陈克在很多方面都比不了伍翔宇。

听了很多完全不负责任的发言之后,李寿显发现作为谣言中心的陈克、李润石、伍翔宇都对此毫无反应。但是这等事又不能拿到党委会上来讲,李寿显最后找到了伍翔宇想谈谈心。

伍翔宇的爱人很热情很得体的招待了李寿显,李寿显不得不赞叹有没有一位好伴侣的重要性。伍翔宇的爱人与伍翔宇站在一起,大家往往生出女才郎貌的感觉。以待人的水平,看待问题的高度,伍翔宇还真的未必能超过他爱人。很多选择支持伍翔宇的同志,也未必就真的反对李润石同志,而是因为很信任伍翔宇的夫人。爱屋及乌,大家也就忍不住更倾向伍翔宇多些。

陈克的夫人何颖就没有能在这方面帮助陈克,何颖给人的感觉是总走在陈克的身影下,由陈克来呵护保护的传统大家闺秀。李润石的爱人给人的感觉是个有主见,对人友好的漂亮知识女性。能让人感觉到那是一位值得信赖的,大姐姐一样的女性,党内还真的以伍翔宇的夫人为第一。

这种感觉在饭桌上也能看出来。陈克在食品行业上与他在其他工业行业上一样,颇有建树。例如饺子、汤圆等在内的大规模的速冻食品行业建设过程中,陈克贡献极大。甚至包括肉夹馍、凉皮店、快餐店之类的大众连锁食品,陈克也算是有莫大功劳的。

可是陈克本人对饮食给人一种很离谱的感受,哪怕是吃山珍海味,陈克给人的感觉顶多是吃个新鲜,吃完了他也就忘完了。没人见过陈克喜欢吃什么,也没人见过陈克不喜欢吃什么。当陈克开始关心食物的时候,不用说,肯定是把食物当作工业化社会中的一个产业来看待。这种完全没办法把生活享受与陈克本人的真正感受联系到一起的可怕态度,有时候让大家觉得只怕给陈克盛两瓢猪食,他也能吃的津津有味。

虽然没有陈克给人留下的印象那么夸张,李润石家的饭菜也绝对谈不上什么精美。而伍翔宇家的饭菜就不一样,很简单的饭菜,很合适很得体。正如同伍翔宇的爱人那种总是恰到好处的作风。

吃饭的时候自然是气氛融洽,伍翔宇比较好酒,等到开始喝酒谈事情的时候,他的爱人就很自然的离开了。和伍翔宇这样的聪明人谈事情,越是隐晦反倒越容易产生误解。所以李寿显直截了当的提起了党内的一些事情。

伍翔宇脸色都没有任何变化,他答道:“李主席,前几天我和李润石同志讨论起为什么最近我们大有放松军备,大力加强南方基础建设的迹象。李润石同志解释道,美国大力扩张军备,反倒是他们尽力避免直接冲突的时机。现在加快南方基础建设,反倒是最安全的时机。李润石同志在战略以及执行方面的水平是相当高的。中央对李润石同志的任命非常正确。既然如此,我只有坚定的执行党中央的决议。”

这话让李寿显非常赞赏,不过他还是有些担心。毕竟现在牵扯的人未免太多,而且不少同志的话未必谈得上是友好。有些时候外部条件变了,不少同志不由自主的也会跟着变化。

伍翔宇看出了李寿显的担忧,他喝了一口酒后笑道:“李主席,有些同志公开说了一些对决议有不同观点的话。他们能够公开说,其实心里面未必是真的这么支持,某种意义上也只是一种抱怨。人民党已经开始进行新老交替,大家习惯了陈主席的这种模式,对于新的领导班子有怀疑,有担心,有不习惯,这太正常了。党内没有谁能像陈主席这样,靠一人之力开拓道路,指出未来。以后只怕也不会有,再上来任何新一届的同志只怕都办不到这件事。同志们既不习惯陈主席到现在为止开拓出来的新时代,也不习惯没有陈主席这种领袖的时代。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当下,我这种类似传统中优秀官僚的形象,大家就觉得很顺眼而已。这种顺眼可不等于是同志们真心支持我成为党主席。往好了讲,我仅仅是一个优秀的宰相。大家也未必不接受李润石同志,而是暂时不能接受李润石同志作为新一届的党的旗手。”

李寿显听完这话,心里面一阵翻腾。即便李寿显绝对不会反对陈克的安排,但是他也忍不住怀疑是不是陈克做决定的时候有点草率了。哪怕是这段话,也足以证明伍翔宇有领袖的心胸。

然而片刻之后,伍翔宇说道:“这番话是李润石同志的看法,我听了之后想了好一阵,对此我是深以为然的。”

听了后面的解释,李寿显觉得一颗心掉回了肚子里面。他不知道自己的放松到底是因为陈克好歹没看错人,还是因为伍翔宇用再明白不过的态度表示他不会有其他想法。总之,人民党到现在为止的交接还没有出问题,这让李寿显大大的放了心。

可放心这件事,李寿显又开始担心起另外的事情。陈克为什么要选择在这个时候进行人事交接。例行的检查中,陈克的身体很健康。60岁人看着也就是40刚出头的模样。担心战争期间陈克暴毙,引发中国内部混乱的可能性不大。60岁还是一名政治家的黄金年龄,陈克看起来没有退到幕后的迹象。

综合了这些内容,李寿显得出的结论只有一个,陈克正在为以后的某件大事做准备。至于是什么大事,李寿显是想不明白的。

方才伍翔宇转述李润石的话让李寿显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陈克开创了一个全新的中国,从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中国的所有人都生活在这个物质组成的世界中。不过从理念上,在中国生活的人大部分可都未必真的能够接受这样的新世界。

新世界不是旧世界的简单改良,更不是把人民的生活水平变成现在的生活水平,就能说是新世界了。国内不是以前时代的人饱含着酸味说,“人民党不就是懂得种地,懂得办工厂么?”这种态度首先就是不唯物的。

现在人民党同志们水平提高的很多,加上有那么多的“反面教材”,大家普遍认为,陈克如果在旧时代未必算是个人才。他身上有太多太多在旧时代足以称为“致命”的缺点。让陈克大放异彩的是陈克引领的新时代。而这个新时代是真正从根子上解决了旧时代的问题。

如果没有新时代的土地改革,中国不可能解决人民一遇到荒年就大量破产的问题,更不可能解决中国庞大的要彻底压垮中国的隐形失业问题。在人民党实施了土改之后,旧时代就在农村彻底结束了。不管那些旧时代的上层如何哀号,如何幻想,他们所依存的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至于让大家吃饱的工业技术发展,有着充分工作经验的李寿显可以完善理论结合丰富实践的讲述出,工业体系以及工业化时代,与农业时代建设了一些工厂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这是社会制度本质性的变化。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

问题在于,人民没有在理性上认识到这个时代,大家不得不活在这个新时代,获得更好生活的同时,也充斥着更多的茫然与不安。明着看是对李润石的反对,实际上是人民党党员,甚至包括民众对这种新时代带来的不安与迷惑的表现。在不安与茫然中,大家需要看到的是一个基点,一个充满正面象征性意义的旧时代的存在。例如伍翔宇这样的“明宰相”。有这么一个标志性的人物存在,就会让大家在气喘吁吁的狂奔中觉得暂时找到了一个可以休息的落脚点。现在大家需要的很可能是休息一下,放慢一下步伐,喘口气,比较从容的习惯一下周围的一切,安排一下自己的生活。

想到这里,李寿显突然明白过来,为什么自己对陈克那种“猪食只怕也能吃的津津有味”的奇怪感觉。那其实是一种象征,那是陈克始终站在新中国最前端,给人一种“一切皆有可能”的强烈感受。那是大家长期感到不安乃至不满之后,对陈克生出的某种怨怼。

即便孕育着如此巨大的负面感受,却没有人敢起来反对陈克,顶多是对陈克安排的接班人表达了一些不满意,这已经证明了陈克到底拥有着何等的号召力。

如果从这样的一个角度去看待的话,李寿显完全能够理解陈克为什么现在要做如此强硬的人事安排。而且以李寿显对陈克的了解,陈克面对这样的局面是不会选择停顿或者倒退的。到现在位置三十年间始终狂飙的坚持,陈克只会用自己的方法,用更快的速度把中国拖进更新的时代。因为陈克坚信,只有生活在新时代,才有可能选择与旧时代彻底决裂。至少被迫不采用旧时代的生活方式。

陈克一定在策划着什么,而这种策划很可能是人民党的同志都很难理解的方式。

想到这里,李寿显突然不安起来。如果连他这样坚定的人民党党员都能清楚的感受到这些,那么下面的同志又会又什么样的反应?人民对这个新时代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估计答案是不可能太乐观的。

不安的感觉越来越强烈,如果按照李润石的分析来看,从国家的角度而言,李润石作为接班人是再正确不过的事情。可国家角度的正确却未必等于人民短期内渴望的正确。如果陈克处理不好此事的话,这将是一场真正悲剧的开始。

莫道前路无知己147巨变(六)

陈克的人事安排一完成,新上任的中国领导者就开始按照自己的职务行使起自己的责任。李润石马上就前往苏联访问,伍翔宇最忙,他安排向新西兰以及澳大利亚移民的工作,还要责成对澳大利亚、新西兰改名字的事情,同时召开中、日、朝三国的经济会议。

日本本身就是个工业国,从中国拿到大量订单之后经济立刻就被激活。北一辉也在日本强制推行了技术升级以及淘汰,新时代的日本发展的相当顺利。

朝鲜就略显奇葩一些,首先就是内部统合有问题,其次则是土改搞的很不怎么样,加上工业发展水平低,朝鲜成了三国中营运成本最高的一个国家。朝鲜分到的订单数量最少,工业品质也是最低的。所以朝鲜紧盯着日本的侵略历史不放,试图在会谈中给自己多捞好处。

这要是换了人民党党内的同志,早就被揪出来一通狂批了。开会是为了讨论经济问题,而不是让与会者撒泼打滚的。即便是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