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烽烟尽处 >

第59部分

烽烟尽处-第59部分

小说: 烽烟尽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出发地点距离核桃园营地颇为遥远,足足用了有一刻钟,才勉强来到了半山腰处。高丽棒子们腿脚发软,走得越来越慢。被逼上战场的中国百姓则彼此搀扶着,哆哆嗦嗦挤在一起,谁也不知道,山上的弟兄们到底会不会顾及同胞情分,会不会向大伙扣动扳机。
    “小鬼子,不要脸!”战壕内的特务团弟兄,早已居高临下地将鬼子的花招看了个清清楚楚。因为有一大群自家百姓挡在前头,大伙手中的重机枪和轻机枪就成了摆设。机枪手们如果想要凭借地利优势朝鬼子们扫射,首先肯定要打中自己人。可藏在百姓们身后的那些鬼子兵,心里头肯定没有同样的顾忌。只要让他们的机枪手和掷弹筒手从容找到有利攻击点,肯定会给大伙造成巨大的压力。
    “必须把那些手里拎着木头棒子的家伙先干掉,否则,即便咱们这边不用重机枪,等会儿跟小鬼子交起火来,百姓们也不敢跑!”韩进步轻轻扯了下张松龄的衣角,小声提议。
    一营二连所在阵地,并没有正对鬼子的进攻方向。但是从侧面处借助地利之便,反而能将鬼子的小动作看得更加清楚。
    “嗯!”张松龄点点头,架起今天早晨才领到手的三八大盖儿,冲着躲在百姓队伍中的高丽棒子们瞄准。三八大盖儿的稳定姓和在近距离上的威力都不如德国的一九二四年式,但三八大盖儿却有一个非常独具匠心的优点,那就是表尺上有三个缺口照门,可以对五百米之外的目标做精确射击。
    “得出战壕,到侧面去打!”韩进步踩着用空弹药箱子临时搭起来的支撑物,继续向张松龄示好。二连的壕沟挖得太深,个子稍低的人,脚底下就必须垫上东西,才能把步枪探出战壕。
    “嗯!”这一点,张松龄也想到了。但他没有指挥权,不能随便调动弟兄。此外,他也很犹豫到底该不该派人走出战壕去。如此简单的破解办法,小鬼子事先未必没有预料。万一小鬼子们还有其他后招,出去救人的弟兄,恐怕就很难活着撤回来了。
    还没等他想明白到底该如何做,一营长宫自强的声音已经响了起来,“二连,你们那边出几个弟兄,绕到战场侧面去,给我把高丽棒子敲掉!”
    “是!”廖文化在战壕里答应了一声,迅速点出两个名字,“耿星火,黄小弟,你们各自带一个班上!”
    “狗娘养的!”被点到名字的两位班长低声骂了一句,也不知道骂的是小鬼子,还是廖文化。二十几名弟兄在他们两个的带领下,沿着壕沟向战场左翼运动,很快就来到壕沟的拐弯处,趁着小鬼子们没注意,迅速翻出。然后连续几个滚翻,躲进了附近的石块之后。架起步枪,冲着已经走进壕沟前二百米距离内的人群扣动了扳机。
    “乒!”“乒!”“乒!”中正式步枪的射击声,瞬间打破战场上的宁静。几名拎着木头棒子的朝鲜运输兵晃了晃,仰面朝天栽倒。更多的高丽棒子意识到大难临头,不顾曰军森严的军纪,撒腿就往后跑。
    那些被押上战场趟路的百姓们则全愣住了,根本弄不清哪里在打枪,也弄不清山上的弟兄瞄得是谁。直到廖文化在战壕里扯开嗓子大吼了一句,“快跑啊,你们这群傻蛋!分散开跑,别扎堆儿!”
    “轰!”不知道听没听清楚他的提醒,百姓们四散着逃开,有的直接冲向战壕,有的拼命跑向战场侧翼。“开火!”宫自强一声令下,早已准备多时的迫击炮和掷弹筒组同时发射。十几枚炮弹和手榴弹带着尖啸声落在了百姓们身后,轰然爆炸。溅起的烟尘足足有两丈高,将鬼子兵的视线挡了个严严实实。
    “乒!”“乒!”“乒!”“乒!”耿星火和黄小弟带着各自的弟兄又打了几枪,转身就往距离自己最近的战壕处跑。才跑出没几步,两颗炮弹就呼啸而致,落到他们刚才藏身的位置,将几块巨石炸了个粉碎。
    三名跑得最慢的弟兄被弹片波及,倒在地上,痛苦地来回打滚。耿星火带着几个手下转过头去,试图将受伤者背回来。还没等他们伸出胳膊,又是几枚炮弹从半空中落下,将救人者和被救者的身影一并吞没在硝烟中。
    “哒哒哒……………”鬼子攻击中队的重机枪和轻机枪也开始喷吐火焰。隔着爆炸掀起的硝烟,胡乱向守军的阵地扫射。许多百姓没等跑到壕沟前就被子弹打中,惨叫着死去。侥幸没被子弹追上的百姓们则尖叫着迈开双腿,直接从第一道壕沟上方跳过,然后跌跌撞撞,在弹幕中辗转徘徊。
    “下战壕,下战壕!”“趴下,趴下!”特务团的弟兄们红着眼睛提醒,却没几个人肯听。大多数百姓都被机枪声和爆炸声吓坏了,只想着尽快从这个血与火的地狱中逃离。根本没想到脚底下才是最安全的地方。
    有名年龄大约四十几岁的山西汉子,一手拉着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贴着张松龄藏身处跑了过去。“这边,这边,赶紧到这边来!”韩进步带着弟兄们大叫,二十几个人的声音叠加在一起,足以压过机枪的咆哮。那名汉子愣了愣,迅速转身,脸上堆满了感激。就在此时,一颗由小鬼子盲目发射的手榴弹落在了爷三个的背后,将三人推得向又前冲了数步,一头扎进了战壕。
    张松龄张开胳膊接住一个少年人,踉跄着坐倒。不顾身上的疼痛,他笑着向怀里的少年表示安慰,“不怕,不怕,跳下来就没事了!”
    少年人没做任何回应。张松龄低下头去,恰恰看到对方不肯合拢的眼睛。数股鲜红的血浆从少年人破碎的脊背上汩汩而出,淌过他僵直的手臂,滴滴答答溅落在地上。
    另外一老一少也在落入战壕的瞬间气绝。鲜血从他们的脊背上源源不断地冒出来,烧红了在场所有人的眼睛。“天杀的小鬼子!”一名刚入伍没几天的弟兄踩着空弹药箱子扑上壕沟沿,冲着手榴弹发射的方向扣动扳机。“乒!”“乒!”他只打了两枪,第三次枪栓还没来得及拉到位,一颗子弹从烟幕后飞来,将他的头盔打得向后倒飞,人的脖颈也被巨大的冲击力给折成了直角。
    “隐蔽,注意隐蔽!”廖文化又在大伙侧面喊了起来,声嘶力竭。
    数枚炮弹紧跟着从半空中落下,在第一道战壕的前方和后方爆炸,掀起一片片红褐色的烟尘。
    “轰!”“轰!”“轰!”“轰!”小鬼子的山炮又开始肆虐了。十几名探出身子来向一线鬼子射击的弟兄被爆炸波及,哼都没哼,仰面朝天倒栽回了战壕当中,瞬间气绝。其余弟兄们则按照老兵和军官们的提醒,将身体紧紧贴在战壕壁上,双手捂住耳朵,再也不敢露头。
    到底救出了几个百姓,张松龄没有机会去数。但是他却清楚地看到,在鬼子的这一轮炮火覆盖下,光是一营所在的战壕里,就躺倒了三十多名弟兄。这些弟兄都是平素训练最为努力,最有军人样子的家伙。这些军人用生命,守护了供养军人的父老乡亲。
    “天杀的小鬼子!”他喃喃地骂了一句,身体靠住战壕壁,怀中紧紧抱住自己的步枪。


第七章 满江红 (三 下)
    第七章 满江红 (三 下)
    当炮击声终于再度宣告结束的时候,两道战壕附近的地表上,已经找不到一个活着的人。大部分百姓都惨遭曰寇毒手,只有极少的一小部分,或是幸运地逃进了战场两翼的山谷,或者是被特务团弟兄们强行拉入了战壕,从而躲过了一场灭顶之灾。
    而那些与小鬼子狼狈为歼的朝鲜人,基本上也没落到什么好下场。除了十几个反应最机灵的家伙之外,大部分都死在了中曰双方士兵的枪口下。因为他们身上的军装与刚才野蛮残忍的表现,被特务团弟兄不加区分地当作了曰本鬼子。而在真正的曰本鬼子眼里,则把这些朝鲜奴才和中国百姓其实没什么两样,都属于可以随便压榨,随时抛弃的消耗品,无论牺牲多少也不值得心疼!
    借助刚才的卑鄙伎俩,担任前锋的鬼子中队,则顺利进入了攻击位置。两挺重机枪距离第一道战壕二百米左右的石块上架了起来,主射手和副射手撅着屁股躲在石块后,将一板又一板的子弹从背包里掏出,娴熟地填进了抢身上的装弹口。
    “咯咯咯咯,咯咯咯咯…………………”三重机枪喷射出数道弹幕,每挺负责一小段战壕,贴着张松龄等人的头皮来回扫射。
    这种气冷式重机枪,内部几乎完全抄袭了法国“哈奇开斯”重机枪的设计,却又怕遭人耻笑,故意掩耳盗铃地将外观改成了鸡脖子型。模样丑陋到了极点,非常能吸引人的注意力。以至于连张松龄这个才当兵不到三个月的新手,都能在第一时间寻找出它栖身的位置。
    “掷弹筒,分给咱们排的掷弹筒呢?!”扭头看了一眼紧贴在自己身边的韩进步,他大声询问。昨夜廖文化曾经在缴获来的物资中,翻出了十二具掷弹筒。按老苟的要求,分了十门出去给其他连队,二连自己近水楼台先得月,独自留下了两门。
    “冯排副那边呢!”韩进步非常迅速的回应,“需要我把他给您叫过来么?!”
    “不用,你让他给我瞄准瘟鸡脖子,看看射程够不够。如果够,就直接把那个瘟鸡脖子给干掉!”张松龄用手指了指距离自己最近的一门小鬼子的重机枪,低声命令。
    “瘟鸡脖子?”韩进步愣了愣,旋即被这个生动的比喻给逗笑。跳下空弹药箱,小跑着去找二排副冯宝所带着的掷弹筒组。
    小鬼子的步兵已经开始加速推进,三个人一组,每两到三个小组互相呼应着,在重机枪和轻机枪的掩护下,交替前冲。每次前冲十几步,就会找个有利位置藏起来,用步枪向战壕处瞄准开上几枪,然后再爬起身,继续互相呼应着向前推进。
    战壕中的特务团弟兄们,则小心翼翼地探出半个脑袋,将步枪于泥土上架稳。正对鬼子进攻方向的是一营一连,没有营长宫自强的命令,谁也不能擅自开火。包括昨夜被迫击炮炸翻,又被石良材重新修好的两挺瘟鸡脖子,都在沉默中静静等待。
    “开火!”当小鬼子的身影距离大伙不到一百米的时候,宫自强终于大叫着,扣动了手中的轻机枪。
    “哒哒哒————”一道火蛇从他藏身处飞窜出去,扫翻两名小鬼子。鬼子的重机枪迅速调转方向,咆哮着扫向宫自强。还没等他们完全调整到位,数枚手榴弹和炮击炮弹从一营的三个连队同时发射出去,围着两挺瘟鸡脖子,炸出几道巨大的烟柱。
    “轰!”“轰!”“轰!”“轰!”刚刚拿到手掷弹筒没多久,弟兄们打得相当不准。但是架不住数量足够多,小鬼子放在核桃园营地的手榴弹又不要大伙出钱。四门掷弹筒和两门迫击炮第一轮速射,就将战场左侧的瘟鸡脖子打成了红烧鸡块儿。紧跟着,第二轮又是六枚手榴弹和迫炮弹飞出,将另外一挺瘟鸡脖子和趴在瘟鸡脖子下的禽兽们,也还原回了零件状态。
    第三挺瘟鸡脖子见势不妙,一个打滚翻下了石头,被小鬼子们倒拖着躲向其他位置。掷弹筒组和迫击炮组失去了目标,调整角度,轰向鬼子最密集位置。
    “咯咯咯咯,咯咯咯咯…………………”这回,轮到石良材手中的瘟鸡脖子尽情发威了。三十粒一板儿的子弹,转眼间就打光了四条。小鬼子们听到熟悉的“咯咯咯咯”声,还以为自家的最后一挺重机枪又找到了合适进攻位置,当子弹打到身边,将冲得最快的两个攻击小组全都拦腰打成了筛子时,才猛然回过神,乱纷纷地扑到在距离自己最近的弹坑中。
    “乒!”“乒!”“乒!”“乒!”特务团弟兄们手中的中正式和德制一九二四式,也纷纷对准小鬼子的脑袋开火。一百米左右的距离,非常适合中正式和一九二四式发威。十几名小鬼子先后被爆了头,脑浆夹着血水,瞬间窜起了老高。
    小鬼子们则用轻机枪和步枪迅速反击,他们的枪法虽然不像廖文化说得那么夸张,但动作干净利落,彼此间配合娴熟。一枪打完之后,随便用手一划拉,就能立刻开第二枪。并且每次射击,都是全组人默契地瞄准同一个目标。挡在鬼子正面儿的一营一连弟兄,只要头露在外边稍微高一些,肯定就会被两、三组鬼子同时瞄上。七八颗子弹瞬间飞过来,即便不能保证每颗子弹都能命中,至少也能蒙上一两颗。
    战壕的边缘迅速淌满了鲜血,很多新入伍的特务团弟兄因为战场经验不足,惨叫着倒下。医护兵则默默地跑过去,将伤者从血泊中拉起来,抬进事先挖好的洞穴中,止血,敷药。如果遇到阵亡者,则将对方的上衣口袋翻开,取出一张标记着名姓的卡片收进腰间书包,然后再默默地替对方合上眼睛。
    所有畏惧都突然消失了,包括事先最怕死的人,都趴在战壕边缘处,将步枪探出去,瞄准距离自己最近的小鬼子,以最快速度开火。轻机枪和重机枪则交替扫射,压制小鬼子的轻机枪,让他们无法给其他鬼子提供有效火力支援。掷弹筒和迫击炮瞄准鬼子的掷弹筒,抢先将他们送上西天。
    二营的掷弹筒组和机枪组也奉命赶过来支援。从战场侧翼,向鬼子们倾泻了一轮手榴弹和子弹。一门鬼子的掷弹筒被掀翻,旁边的弹药箱发生了殉爆,“轰!”一声,将周围五米之内的所有鬼子兵都炸成了碎片。一名小分队长打扮的鬼子拎着轻机枪跑过来,试图填补火力空档。被二营的弟兄们用机枪扫中,身体颤抖着,跳动着,忽然拦腰断成了两截。
    没想到中'***'队居然用有如此强大的火力,充当前锋的鬼子中队被打懵了。所有人都趴在藏身处,再也不敢将头抬高。他们的射击准确度与彼此之间的配合,立刻大打折扣。再也做不到每轮射击都能命中目标,给特务团一营的压力大大减弱。趁着这个机会,特务团的新兵们开始从容瞄准儿,未必能每一枪都打得中,但下一枪肯定比上一枪距离目标更近几寸。
    “轰,轰,轰!”鬼子的指挥官见自家前锋不争气,又开始让炮兵出马。数十枚炮弹结着组,轮番飞来,在第一道战壕前后炸起大团大团的烟雾。
    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