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天国当附马 >

第291部分

回到天国当附马-第291部分

小说: 回到天国当附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一些将士们立功德碑;将他们的事迹传之于世。
  最后;有奖当然是有罚;伊藤博文颁下严令;如有没有伊藤博文的命令而敢擅言出城拒敌者;杀无赦。
  经过这一番恩威并重的整治;日军中那些想要当出头鸟的家伙果真全都安静了下来;不再有人敢强行出头。
  如此一来;日军的思想便得到了统一;他们严阵以待;静候太平军的到来。
  而日军所做的这一切都已经被太平军情报处驻汉城的分支机构侦知清楚;并向田小二等人所领导的中朝联军指挥部作了汇报。
  根据这些情报;田小二所率的联军指挥部针对日军的防守态势做出了有针对性的部署。
  虽然联军指挥部也知道前路漫漫;并且布满荆棘;但是;路已经走到这里;他们没有任何后退的理由;他们必须一往无前。
  而且;尽管前路艰险;但对于矢志取城的太平军来说;没有什么困难可以挡住他们前过的脚步;他们一定;必须拿下汉城;这是结束整个朝鲜战争的关键。
  当然;中朝联军指军部也不是盲目而动;他们也做了万全的准备;在这关键的时刻;他们除了增强太平军的三个主力军团的实力之外;将原先负责后勤支援的朝鲜近卫军团也抽了出来;从而加强了整个大军的部署。
  联军指挥部要保证攻城的人数远远在日军之上;这样才有获胜的可能。
  中朝与日方之间俱都是抹兵励马;准备大战。


第四百六十七章 圣驾亲临

  当中朝与日双方之间的战事准备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的时候;从中华帝国的京师传来一个惊人的消息。
  黄旭来朝鲜了!并且;不日将抵达朝鲜的陪都平壤。
  真是个爆炸性的消息!炸得田小二等人有点蒙蒙滴。
  不过;当田小二等人从震惊中清醒过来之后;心中充塞的全都是惊喜之情;他们实在是太高兴了,而且真的欢喜的不知如何是好,他们感觉这幸福来的也太突然了。
  如果黄旭能来;那将大大地加快他们取得朝鲜战争胜利的进程;这不仅是因为黄旭的到来可以提升太平军的综合战力,更重要的是他带来了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而这种力量则能支撑着太平军永往无前。
  在太平军的心目中;黄旭就是不败的战神;有他在与没他在;那绝对是不一样的概念。
  黄旭就好似是一枚定海神针;将笼罩在联军指挥部与中朝联军头上的那一丝凝重给冲得无影无踪;而他们现在有理由相信;他们最终将战胜日军。
  而既然黄旭要来;那田小二便将原定攻击汉城的日期给暂时推后;一切等黄旭来之后再做决断。
  然后;田小二等人便开始了焦急而又耐心的等待。
  幸好;这种等待没有持续太久;黄旭顺利地抵达了朝鲜的陪都平壤。
  朝鲜国王李元通率大小臣工一起出城四十里迎接。
  李元通与黄旭也算得是老熟人了,他们这几年来。几乎每年都要在天京见上几面,所以,二人此次换了个地点再度见面之后,相谈同样甚欢,不过,李元通虽然贵一国之主,但在黄旭这中华帝国的皇帝面前时时刻刻都不敢以国主自居,基本上都以臣属见君之礼为之。
  而李元通既然识做;那黄旭当然也要有上国之君的风度;毕竟朝鲜国是中华帝国的属国;是帝国要拉拢及维护的对象;做出一些安抚的姿态是很有必要的。
  虽然黄旭只是做做样子;但在朝鲜国王李元通的心目中;那简直就是天降圣恩;此情此景;此恩此意;李元通觉得自己真是无以为报;即使是黄旭此时让他将心挖出来献给自己;想必李元通也一定不会皱一下眉头。
  黄旭驾临朝鲜;而且还是在这种战火纷飞的时刻;那是对朝鲜的支持;更是对他李元通的支持。
  李元通又如何能不感动;并且感动的是痛哭流涕;再加上黄旭一番通情合理的安抚之语;李元通就差点要为黄旭舔鞋底了;而黄旭见到如此温顺听话的李元通;是既顺心;又放心;更是坚定了他扶持李远通永镇朝鲜之心。
  本来;田小二等人在获知了黄旭的行程之后;也是要赶来平壤的;但是;黄旭拒绝了;一来;国事为重;不能因为他而置大军于不顾;二来;他本来就是要赶往开城的;田小二等人再来;那不是要白跑一趟吗;没那个必要;虽然他是皇帝;他应该得到这样的尊重;但是;他们兄弟之间没必要做这些表面功夫。
  既然皇帝都说了;田小二等人只能从命,老实地呆在汉城静候黄旭驾临。
  黄旭在平壤逗留了两天之后;便踏上了前往开城的征途。
  而在他提出来要前往开城的时候;那是将李元通吓了个半死;在李元通的眼里面;如今的开城那是最前线;随时都有爆发大战的可能;随时都会生命的危险;所以;那地方还是少去为妙;最好是不去。
  所以;李元通也劝黄旭别去。
  黄旭听了李元通的一席话;只是微微一笑;并没有多说什么;仅仅是谢绝了他的好意;接着便毅然上路。
  李元通哪里会明白,象黄旭这种人不知历经过多少大战。恶战。什么样的阵仗没见过;他才不会怕上战场;而且;他此次前来的目的;就是为了会一会这日本人;他想看看;这时候的日本人与民国时候的日本人会有什么不同;更关键的是;他想要亲眼见到日本人在他的手中覆灭;从而了却他的一桩心愿。
  当然;他的这些话不可能对任何人讲;而且;即使他讲了;也没有多少人会信,李元通更不会信。
  而黄旭此次来前线;除了护驾的一万禁军之外;他还带来了一个特战分队;另外还有第十军团。
  率领禁军的是大内总务长兼九门提督关唐;率领特战分队的第一分队长李世贤;而第十军团更是有国之利器之称的火器军团;由军团长李秀成亲自率领。
  如此配置;黄旭看来是想一战定乾坤了。
  而在来之前,他已将帝国朝中的大小事务尽皆交与军机处诸大臣处理;一切自不劳他费心。
  黄旭这一次是铁了心要搞定日本人了。
  经过几天的行军;黄旭以及他率领的大军终于到达了开城城外三十里处。
  而田小二早已率领中朝联军指挥部的所有人员在城外迎接中华帝国的皇帝;也是他哥几个的大哥,黄旭。
  黄旭策来到众人面前;众人早已跪拜有地;山呼万岁。
  黄旭坦然在马上受此一礼。做为帝国的皇帝;特别是还有朝鲜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必须保有帝王的威严。
  等众人礼毕;他这才下马;然后缓缓走到众人面前;一一扶起跪拜在地的众兄弟;从臣属。
  田小二既是元帅;又是兄弟;更是东道主;所以;他向黄旭初略介绍了一下此时的情况;又将朝鲜国的三驾马车李过;霍东洋;李元培介绍给黄旭认识;最后才引导黄旭入城休息。
  黄旭入城之后;来不及休息;就详细地问起平壤和开城所发生的战事以及中朝联军指挥部对汉城之战所做的相关部署。
  其实;关于黄旭问的这些问题;田小二已经在给黄旭的奏表中详细地说过;只不过黄旭觉得看的还是很不过瘾;非得当面听田小二亲自说;那才带劲。
  兄弟岂有不知兄弟心思的道理;田小二奉旨向黄旭不厌其烦地述说了这期间发生的所有战事;而且将每一个过程都讲得十分的详尽;哪怕是一个细节也不放过;让黄旭一口气听了一个饱。
  黄旭听完;似是意犹未尽;仍是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抛向田小二;而田小二也是一一做了答复。
  到最后;搞得黄旭都后悔没有亲自领军上战场。
  打仗;特别是打日本人;黄旭听着都来劲;更别提有机会亲自狠揍日本人了;只要一想起自己能亲自狠揍日本人;黄旭就觉得热血沸腾;别提有多激动了。
  讲完了前面发生的这些战事;黄旭又兴奋地问起即将开始的汉城战役的情况;他主要询问了日军的布防情况以及太平军所做的一些相应的部署等。
  田小二也是一一作答。
  黄旭听后;频频点头;对田小二做出的部署表示了肯定。
  他是相信田小二的军事才华的。
  议完了公事;再叙兄弟之情。
  经过对这一段时间发生战斗的分析;黄旭发现;不管是田小二;还是东方不惑;那都是成熟了很多;隐隐有一方军事统帅的风度与气概;而王小勇就更加不用说了;一直都是这么老谋深算着。
  而看着这些兄弟慢慢拿出让人信服的成绩;黄旭觉得这比自己得到别人的赞扬还要高兴;说实话;他可还指望着他的几个兄弟来捍卫他的江山呢。
  俗话说的好;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有些事;有些时候;还是兄弟最靠谱。
  末了;田小二问起特战分队以及第十军团之事。
  黄旭听后;哈哈大笑;直言田小二心事重。
  兄弟之间早已心意相通;田小二此一问;黄旭便知道了他的意思;田小二是想说;他们在此已有三个主力军团;再加上朝鲜近卫军团;已经足够解决日本人了;可是;黄旭此来;却还是带来这么多援军;而且其中还有被称之为国之利器的最强的火器军团;这是不是间接地说;皇帝在担心他田小二有可能搞不定日本人呀。
  说白了;是不是不相信他田小二的能力;或者是说不相信他所统率之大军的能力。
  当然不是;黄旭严肃地向田小二做了解释;他带来的这些人只是为这次战事买的一个双保险;在以后的战斗之中;如果没有田小二的主动要求;黄旭是不会启用第十军团的;除非田小二要求;他才会派第十军团出战;一切战事的主导权仍然在田小二手中。
  如此解答;田小二疑心尽去;连声谢恩;他觉得还是自己的这个大哥了解自己啊。
  当然;话虽是这么说;但黄旭也有他自己的考量;此次围攻汉城这座军事要塞;说不得还真要出动火器军团;黄旭不会因为某些固执的想法或者为了满足某人的一己之私欲;从而牺牲到许多无辜将士的生命;这也是黄旭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他虽然是答应了田小二;但是。在必要的时候。他同样会便宜行事;相信田小二到时候也会理解他的一番苦心。


第四百六十八章 阅兵式

  黄旭在与田小二等人谈完公事又叙完私情之后;接着便出席了联军指军部特别为他安排的洗尘酒宴;随后大家便好吃;吃;好喝;喝;这一幕轻松而又欢快的场面导致事后的某些时候仍有人会无比怀念这个令人难以忘怀的夜晚。
  在酒足饭饱之后;黄旭也乏了;于是;他推掉了田小二人把酒夜谈的建议;直接回住处躺下了。
  而一觉醒来;已是第二天的早上;太阳已经晒屁股了;黄旭伸了伸懒腰;感觉浑身上下无比的惬意;总之是舒服极了;那因为连场奔波带来的疲劳感已经随着这舒服的一觉而一扫而空。
  在用过早饭之后;黄旭突发灵感;向田小二提出;他想要去检阅一下大军;并建议搞一个小范围的阅兵式。
  当然;黄旭这样说;也并不是无的放矢;他是想通过这样的检阅来提升大军的凝聚力;并增强他们的爱国之心;爱君之心。
  而田小二等人都对黄旭所说的这个比较另类的阅兵式很感兴趣;所以,他们详细地询问了其中的一些细节;然后黄旭一一为他们作了详尽的解答。
  其实,黄旭所说的阅兵式是按照民国时候的规划及标准而言的;不过;将之改一改;在这个稍显近代一点的古代;也将就着可以用一下了。
  大家都是军场中人;所以;黄旭只是稍稍点拨一下;田小二等人也就想通了。
  而遵照黄旭的指示;阅兵式的各项准备有条不紊地推进;很快便就绪了。
  由于场地的限制;田小二接受了王小勇的建议;命一个军团各选出了一个营组成一个临时受阅大军;在大校场接受黄旭的检阅;而整个受阅大军的组成包括第六;七; 八军团;朝鲜军团;以及新到的第十军团各一个营;还有特种作战分队的全部;他们将一共组成六个方阵接受帝国皇帝黄旭的检阅。
  而阅兵式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帝国黄旭乘战车检阅受阅方阵;第二部分是帝国皇帝黄旭发表讲话;第三部分是受阅方阵进行阅兵分列式。
  而就在黄旭筹划着阅兵式的时候,太平军驻地里的将士们也已经知道帝国的皇帝来了前线;不过。他们还不清楚黄旭是否会来军营,所以,所有人都在猜测并保留着一丝期盼;谁料黄旭不但来了;而且很快便要来军营;当这些可爱的士兵伞兵知道这个好消息的时候;军营之中立马就爆发出一阵如雷鸣般的掌声还有欢呼声。
  这欢呼声中包含着兴奋;激动以及不能用言语来表达的情感;总之;军营中呈现出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就象是在过节一样。
  因为,在太平军心目中;黄旭可是神一般的人物;现在神来了;太平军全军上下如不顶礼膜拜那才是不正常。
  而这也正是黄旭想来军营看一看的原因;军队是他征服这个世界的一个最重要的凭仗;所以;他不能让军队离开自己太久,永远要保持适当的热度;也只有这样;他才能将军队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为自己所用。
  而对于军队;黄旭的心思虽然说很复杂;但是;有一点却是毫无疑问的,那就是,他对军队的爱却是真真切切的;这中间没有掺入任何杂质;他热爱军队;也热爱军队中的每一位将士。
  最后的检阅是在严肃的气氛中进行的。
  中华帝国皇帝黄旭任检阅最高领导人;阅兵总指挥是抗日援朝元帅田小二。
  当六个方阵列队完毕之后;阅兵总指挥田小二便请黄旭检阅大军。
  阅兵分列式的第一部分便是黄旭乘战车检阅大军。
  黄旭站在一辆事先准备好的由六匹骏马拉动的战车上面;从营门口缓缓进入校场;开始检阅大军。
  今天阳光明媚;今天喜事临门。
  接受检阅的大军都将胸脯挺得老高;雄赴赴;气昂昂地;满怀崇敬地向缓缓前进的战车;不;战车上的人;中华帝国最高统帅黄旭行注目礼。
  六个方阵犹如六个巨大的正方形;在阳光的照耀下煜煜生辉。
  黄旭笔直地站在战车上;表情严肃;他左手扶着战车前面的栏杆;右手高高举起;并放在额头上;内掌向下翻;五指并拢。
  军礼!现代的军礼;黄旭这是标准的军礼。
  而黄旭的这个动作让现场的所有太平军将士眼前一亮;他们虽然不能真正明白这个特殊动作所代表的含义;但隐约能猜出这个动作所赋予给军人的不一般的意义。
  战车仍是缓缓前行;受阅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