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清山变 >

第463部分

清山变-第463部分

小说: 清山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且伊尔库茨克城中空虚的机会,把这座城拿过来——今后,彻底将俄国人赶出西伯利亚将这块土地,作为我天朝百姓畜牧之所”
    即便以肃顺对皇帝的言听计从,内心也深不以为然,话自然是好说,但如何能够做得到?
    皇帝做出这样的决定,当然不是一时的心血来cháo,打下雅克萨,把俄国人的势力驱逐出东北,只能算是治标之法,若是论及治本,就要彻底解决俄国人在西伯利亚地区的势力,而要达到这样的战略目的,就要控制住贝加尔湖一线。
    从清军陈兵城下的雅克萨到伊尔库茨克有着相当遥远的距离,若是在四五月份,河水解冻的季节走水路的话,还能快一点,轻便一点,这样的季节,进行几近两三千里的长途行军,实在不是个适宜的选择,但也正因为如此,才能收到奇兵之效从陆路走,要经过尼布楚、因果达河、希洛克河、sè楞格斯克、再穿行过冰封住的贝加尔湖南岸,才能到达伊尔库茨克。若是以为如此行军还不算很难,可以为英勇的绿营士兵完成作战任务的话,那么,越过因果达河和sè楞格斯克之间的亚布罗诺夫山脉,就是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
    但正因为如此,俄军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清军会有这样的一支奇兵。一旦建功,就可以彻底打luàn俄国人在远东的战略布局,在这样的天气情况下,再想从国内调兵增援,几乎是不可能的至于守卫在雅克萨城中的俄军,就作为这样一场豪赌的红利罢了。
    但以上种种,他尚不敢就此贸然推行,一直到俄军指挥系统从伊尔库茨克东进到雅克萨城中,才迫使他下定了决心,要趁敌人后方空虚之际,打他一个措手不及依照他的判断,俄国人在伊尔库茨克中能够留有超过两千人的防卫部队,穆沙维耶夫就可以算作是大有远见的战略家了。但综合战争开始以来,俄军实行的添油战术,他并不是这样的人才。而若是自己的计划能够行得通的话,只要最多十个营的部队,就能够完成这样一次可以让俄国人发疯的战术突击行动。
    考虑了一夜的时间,皇帝的jīng神在惊羽看来亢奋的吓人,认真的思考了整晚的时间,他想,此事还是非那个胡大máo莫属当即传旨,进攻雅克萨的战役暂时按兵不动,等待后旨,同时招朱洪章、张运兰和胡大máo回洁雅依连涅斯克城中陛见。
    旨意到军中,三个人不知道怎么回事,jiāo卸了军务,骑快马顶着刺骨的寒风返回洁雅依连涅斯克城中,到御前碰头行礼,然后跪着等候皇帝问讯,“你们和朕到作战室中来。”
    进到作战室中,面对着硕大的沙盘,皇帝用手一指,“朕想派你们三个人领兵,取间道而行,西去伊尔库茨克,拿下敌军的第一心腹之地。你们可敢去?”
    张运兰不知其中深浅,第一个屈膝跪倒,“主子有命,奴才万死不辞”
    有他做如斯奏答,也由不得张运兰和胡大máo犹豫了——稍微略显游移彷徨之情,就有掉头之罪“臣身为军人,为君父分忧,乃分内之职。臣请皇上降旨,即刻领兵出发。”
    “出发倒不必急,总在这一两日内就是了。但在此之前,有些事要和你们说,”皇帝说道,“此去伊尔库茨克,路途遥远尚在其次;天时不定,亦为可以接纳之事,唯有一节,便是到达敌人腹地之后,尔等怕要立时迎接敌方猛烈的进击。朕想,便是雅克萨城中的敌军,亦当蜂拥而出,踏上返乡救援的路途,在这之后,绿营固然可以尾随攻击,但于尔等所承受的压力,也不会有很大的助益——你们中的哪一个若认为此行太过艰险,朕以列祖列宗在天之灵起誓,断不会为此而心存歧见。”
    “请皇上放心,臣等定当竭力报效,不使敌军有半点可乘之机。”朱洪章说道,“臣想,绿营将士,屡受国恩,临敌作战,也断不会有一个畏葸退缩的。”
    “那就好,那就好。”皇帝满意的一笑,问道,“朕虽然能够订下计谋,但于兵事所知不多,朱洪章,你是多年军伍,你认为,要带多少人啊?”
    “臣想,不能少于十个营的兵力。”
    “这,会不会太……少了?”
    “回皇上话,人多固然可保作战之际兵力充足,但路上所经,到处是俄国人的寨垒要塞,人太多的话,容易暴洪章说,“十个营的战力,臣以为刚刚好。”
    “那好,朕给你们一天的时间,所有应用之物,朱洪章,你皆可向肃顺亲自奏陈。由他尽数拨给。肃顺,你可听见了?”
    朱洪章、胡大máo和张运兰三个人在洁雅依连涅斯克城中好一通忙碌,从各自本部所属的营盘中大肆chōu调身体强健、jīng神饱满的士兵,又临时请旨,从前敌调回当初和胡大máo一起执行特种作战任务的剩余三十余名已经做到都司的众人,最后又找到一个常年往来伊尔库茨克的当地商人,请他做向导,但商人把头摇得像个拨làng鼓一般,“这怎么行呢?这样的季节,路上会死人的不行,不行”
    最后没有办法,只好多加赏金,重赏之下,这个商人答应了,一切准备就绪,部队出发。这一天是咸丰十一年的九月二十八日。
    

第82节 对俄攻略(2)
    第82节对俄攻略(2)
    出发的第一天,就遇到了极遭的天气,气温骤降东南方向彤云密布,眼看着有大雪即将落下,那个为清军请来的向导哭丧着脸,“我就说这样的时候不能行军吧?你们几位军爷就是不肯听,您看看,等一会儿下了雪,天寒地冻的,不等走到尼布楚旧城,我们就都得给活活冻死在这冰原上了——几位大人,不如我们回去吧?才出来不到一百里,若是回去的话,还来得及的。”
    朱洪章想劝他几句,张运兰却先他一步,chōu出手枪——这一次出征,所有将士一概舍弃了笨重而shè速缓慢的快枪,装备了从安庆枪械局紧急制造出来的手枪和连发快枪——一把打掉他头上的风帽,枪口顶在他的额头,“你再说?信不信老子一枪毙了你?我告诉你,这一次我等要做的,是皇上钦点的差事,耽误了正经事,我第一个拿你问罪”
    向导连冻带吓,脸sè惨白,这东北的天气太冷了,只是这一会儿的功夫,就冻得他牙齿打颤,“……我……我知道了。”
    朱洪章也说,“你这人也是的,当初答应过我们,就该话复前言。如今离城不远,就要打退堂鼓吗?”他又带着很和缓的口气说道,“你放心,只要把我们带到地头,少不得你的银子。这一次的差事,比你一年辛苦所得,都要多上数倍。又何必为天气寒冷,而萌生去意呢?”
    向导róuróu冻得通红的鼻头,“还是您这位军爷说话我爱听。”说着,向张运兰的背影努了下嘴巴,当先走到领队的马拉雪橇上,用力一振缰绳,“哈”马儿放开四蹄,快步跑了起来。
    从洁雅依连涅斯克城到伊尔库茨克,入目尽皆是洁白的世界,从每年九月中旬的第一场雪落下,就休想有融化的时候,一直要等到来年的四五月份,chūn回大地,冰河消融,岸上的积雪才能逐渐褪去,lù出乌黑sè的大地——在这样的季节行军,固然辛苦,但也相当的便捷——马拉雪橇奔走如风,根本不必考虑脚下原本是陆地还是水面,只管一路向前冲就是了。
    从口鼻呼出的热气,附着在暖帽和护口的面罩上,不一会儿的功夫,就结成厚厚的冰凌,倒似乎是每一个人都生了一把白sè的大胡子似的,到中午的时候,向导勒住马匹,举手示意,该到了休息的时候了。于是众人各自停下雪橇,将马队拢成一团,在中间升起数量不等的篝火,取出雪橇上的冻ròu,就着火烤软,分而食之。
    张运兰用短刀切下一条ròu,送进嘴巴,含含糊糊的问道,“我们走到哪里了?”
    “这里是拉夫凯。刚过雅克萨城。”
    朱洪章心中盘算,照这样看来的话,行军速度还是很快的——拉夫凯距离雅克萨六十五里,距离尼布楚三百七十五里,不过,这两处地方都不是这一次行军要走的,按照地图所示,从拉夫凯到尼布楚是一个反向的u型弯,过于耗费时间和jīng力,故而在一开始确定行军路线的时候,就将此处路径舍弃,而改为走直线行军——这样的话,可以少走不少冤枉路。
    “那,我们今天到哪里歇宿?”
    “到莫纳斯蒂尔卡河口和阿穆尔河jiāo汇处。”向导说道,“哪里有一片jiāo叉低平地带,顺着阿穆尔河四里多地,有一片巉岩岸坡,正好可以遮蔽风雪,就到那里吧。”
    朱洪章出发之前,曾经和这个向导问讯过,知道路上能够找到的窝棚、镇甸不少,但这样大规模的部队行进,躲避人烟唯恐不及,又怎么敢到有俄罗斯人居住的地方出现呢?能够有这样的躲避风雪的地方,已经是他多多费心了,他拍了拍向导的肩膀,“多谢你啊。”
    休整片刻,重新理顺队伍,二度上路,朱洪章等几乎所有的兵士都分不清东南西北,只好跟着向导的雪橇一路前行,临近申时的时候,雪原洁白的地平线上,出现了一大片突起,等到雪橇行至此处,兵士们这才发现,这里是一块山体的延伸而成的一大片遮蔽处,下面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山dòng虽然一切都是光秃秃的,但却是乌黑sè的陆地——看了一天的白sè,这一片平日根本不会注意的黑sè地方,居然让人觉得眼前舒服,心中欢愉
    趁着落日余晖,众人把马匹、雪橇运进山dòng,点燃一堆篝火,朱洪章派士兵站岗,执勤,其他人全部钻进山dòng,享受这一天下来的疲惫。休息了片刻,听人丛中有人低声呻yín,张运兰长身而起,嘴里问道,“怎么了?是生病了吗?”
    “不是,大人,我的眼睛……哎,好疼啊火辣辣的疼。”
    朱洪章心念电转,忽然想起临行前,皇帝对他说的话,“奔行雪原,阳光刺眼,时间长了,会有雪盲之症。这种病多会伤及人眼,有刺痛、火烧灼热之感。避免之法嘛,暂时只能以薄纱遮蔽双目,方能缓解一二。”
    “但,请恕臣大胆,以轻纱méng住双目,岂不是什么都看不见了吗?”
    “朕不是和你说过了吗?以薄纱遮蔽。这样做虽然会使视线受阻,但决不至于会有睁目如盲之感的。而且,也只有这样做,才不会因为长久时间以下,双眼为雪光所伤。”
    朱洪章从来不曾听说过还有这样的一种病,只不过皇帝说话,不能不听,从肃顺那里拿过预备的轻薄黑纱,每人发了一条,这才上路。而今天听士兵呻yín,所自诉的苦状,与皇上所说的雪盲症分毫不差这真是圣主无所不知了。朱洪章心中如是想着。
    他想了想,命亲军从他乘坐的雪橇的包裹中取出烧伤yào,给那个士兵敷在眼睛周围,过了片刻,似乎是觉得脸上不再像刚才那么火辣辣的疼痛了,士兵翻了个身子,沉沉睡去。
    也不知道睡了多久,朦胧间听到有人在耳边低声絮语,“……我和你去,不要叫大人了。”
    “嗯?”朱洪章一个jī灵,睁开眼睛,“有事?”
    边是胡大máo在说话,“值宿的人发现,外面有人。”
    朱洪章睡意全消,第一时间chōu出了手枪,“是俄国人吗?”
    “离得太远,看不清楚,不过看样子,不像是我大清百姓。”
    “出去看看。”朱洪章爬起身子,领着胡大máo和那个夜间值宿的士兵到了外面,三个人弓着身子,由士兵引路,到了缓坡的上面,远处一大片茂密的桦树林下,借着遍地的白雪映衬着月光,可以看见几个身穿看不清质地的皮质衣服,头上戴着帽子,正在用尖锥型的器具,在用力戳砸冰面,口鼻间呼出的白气和喉咙间的喘息声清晰可闻,却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
    “大人,您说,他们在做什么?”
    “我也不知道。”
    “小人知道。”一句话出口,把朱洪章等人吓得一哆嗦,扭头看过去,是那个向导,也跟了出来,趴在三个人的身边,呲牙一笑,“这是奥罗绰人,在捕鱼呢。”
    “怎么在这个时候?河面不是都封住了吗?还要怎么捕鱼?”
    “奥罗绰人苦啊。”向导带着以为能够教导这一群自打出发就对自己恶语相向的朝廷大官为荣似的神情说道,“这个季节,江中的哲罗鱼、雅罗鱼、细鳞鱼、赤梢鱼、鲤鱼、卡达白鲢等鱼最是féi美。而且,各处俄罗斯人的村落,于鱼类要求极大,只凭鱼季捕上来,随即冻干腌制的虽然也不少,但终究不及鲜鱼味美。为了能够多换来一点钱,也只好不顾辛苦了。”
    胡大máo好奇心大起,又问道,“那怎么捕鱼?钓吗?”
    “当然不是。”向导笑着说道,“具体的,我也不知道,只是听人说过,从来不曾亲眼见到——这样的季节,也只有各位军爷这样的好汉,才肯冒冰雪之苦登途呢”
    说话间,江面上的几个人放下硕大的冰锥,向桦树林中呼喝起来,很快的,树林中又出来三五十个健壮的汉子,有的手中提着一个足有长木杆,前面带有一个弯钩,有的扛着粗大的绳子。放到冰面上,然后,顺着砸开的冰窟窿,将木杆伸进江中,顺着冰层来回搅动,也不知道是在做些什么。
    只听那向导又说,“这是要用粗绳子把江中的渔网所遗留在外的细绳挂住,然后全数替换以粗绳,然后就可以用力向外拉了。”
    朱洪章大约明白了这种寒冬捕鱼的工作原理,趴在雪地中静静地看着,果然,忙碌了很久,粗绳渐次没进水中,只留下一截尾巴,甩在江面上。然后,所有人一起动手,拉起绳头,一股脑的使劲拉拽,人丛旁边有一个老者,一边喊着号子,一边用一根短得多的木bāng,不时敲打冰面。
    在众人的合力牵引之下,越来越多的渔网被拉出冰层,洁白而干净的冰面上,如同一锅水烧开了一般,蒸腾起阵阵白雾,渔网中的鱼儿死命拍打着尾巴,噼啪作响,夹杂着岸上鱼人的欢呼声,响成了一团
    朱洪章似乎能够感受到他们的欢愉一样,微笑着翘起了嘴角。
    因为有这样一段小chā曲,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