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清山变 >

第601部分

清山变-第601部分

小说: 清山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皇帝用语成典,引述了李斯《谏逐客》中的一句话,“这句话你们也都知道?祖龙若是没有这样的胸怀,何能尽扫,统一天下?”
    “这,臣等以为,自咸丰二年,设立总署衙门以来,我大清与列洋交往日渐频密,已可见皇海纳百川的气度与胸怀,此次公使衙门派员赴公使馆参加圣诞晚宴,也是顺应皇多年来仁厚以待外国的圣意——又何必皇亲身前往?”
    “不行,”皇帝孩子般的摇摇头,“朕一定要去。嗯,朕几次听奕提起,很是想尝一尝西洋各国的风味小吃呢就为了这样的原因,朕也要去一次。”
    曾国藩等人心中同时升起皇帝这是在胡闹的想法就为了口腹之欲,就要不顾军机处的谏止,一意孤行?但御座的男子是一国之尊,这种大失臣礼的话不能出口罢了。“既然皇一定要,臣等以为,不妨邀请各国使节,到城中来,届时,皇的一身安危有御前ì卫保证,也好有一个和西洋各国共聚的机会?”
    “不行。朕在紫禁城中都呆腻了,不要在大内召开,朕一定要到使官去。”皇帝不理这些,自顾自说道,“老六,等一会儿你下去之后,知会英国公使华尔琛,邀请各国驻华使馆的使官、参赞及以随员,朕要亲自到英国公使馆去,参加并祝贺西洋各国的圣诞佳节的到来。”
    眼见事情成了定局,奕只好躬身领旨,军机处退值回到养心门外的值房,立刻开始忙碌起来,先要传军机章京起早诏旨,然后交内阁明发,同时还要派总署衙门各国股的司员到京中各国公使衙门递交照会,同时要求各国公使,在三天之内,要把所有出席酒宴晚会的人员名单送至衙门——所有这些人,都要经过中国方面的逐一核实。
    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帝、后两个人的安全保卫及和各国公使馆人员见面时的行礼细节,虽然有咸丰十年签署的《北京条约》中规定了各国公使朝见中国皇帝以五鞠躬礼代替跪拜礼,但那是正事宣见,或者是在召集京中各国公使行以随班觐见的时候;这一次的情况又有所区别。
    眼见已经进入到十二月,距离公历二十四日举行的平安夜圣诞晚会只有不足二十天的时间,北京各处官衙,为皇帝突发奇想的一件荒唐之举,大肆忙碌了起来。
    到咸丰二十年,当年的御前ì卫统领西凌阿、额里汗、佐齐等人都已经因为年老退值,新担任这个职务的叫希元,是蒙古人。嘉庆年间的时候,闹三省教案,是有清以来,洪杨之前的一次大规模叛乱,仁宗在宫中求卦,占得‘三人同心,乃奏肤功’。其后果然,所谓三人,是额勒登保、德楞泰、勒保,
    希元就是德楞泰的后人。德楞泰本人因功封一等继勇侯,长孙倭计纳袭爵,做过杭州将军;次孙叫花沙纳,在咸丰初年做过吏部尚,希元就是倭计纳的袭爵的儿子。
    他是世袭罔替的侯爵,但和所有的满蒙贵族一样,不爱读,只好舞枪弄bāng,选入乾清门,几经提拔,做到御前ì卫统领的正二品的高位。这一次皇帝要到英国公使馆去参加晚宴,外部安防差事,也就自然落到他的头了。
    “只有你老兄的御前ì卫还不行,我已经和几位大人商议过,皇这一次才出行,非比寻常,虽然是在京中,但洋人的使官中,不知道有没有什么居心叵测之辈,伺机生事。所以,还要有九门提督、大兴、宛平两县、锐建营、神机营、火器营、健扑营派出的公差及ì卫做全面的保护——皇一身至重,系四海所寄。尔等要认认真真的打起精神来,出了任何一点的差错,你们想想,有几颗脑袋可够砍的?”
    “王爷放心,奴才等一定拼尽全力,力保主子龙体安康。”
    “赞臣老兄的话自然是对,我等做奴才的,就是拼了xìng命不要,也得保护主子和主子娘娘一身周全,不过,王爷,卑职有件事,想请王爷的示下。”
    说话的是新换来的九门提督,名字叫立山,字豫甫,是蒙古人,隶属于内务府,做过己任苏州织造。
    织造是差使而不是官,向例一年一任,立山却一连干了四任。这因为他是肃顺的好朋,但也由于他本人能干。
    织造衙门专管宫中所用的绸缎,‘用’衣料,花样古板,亘数十百年不改,立山却能独出心裁,绣成新样。有一种团花,青松白鹤梅花鹿,颜è搭配得非常好,尤其是鹤顶一点丹红,格外显得鲜艳而富丽,同时锡以嘉名,用鹿鹤的谐音,称为‘同春’。这一款衣料,进奉皇帝专用,果然大蒙奖许。加以肃顺的吹嘘照应,所以后来由苏州调京,派为奉宸宛的郎中,后来更改任九门提督,是内务府司员中一等一的红人。
    他和旁人不同,这一次奕在王府中召见,众人请安奏事的时候,还是一副名士派头,穿一件蓝纺绸大褂,白袜黑鞋,看去潇洒极了。但这种装束,未免过于轻佻,所以不为恭王所喜。“豫甫兄有何事?”
    “此番皇贵趾降贱地,固然是各国公使大可称荣光之事,但据职下所知,凡是这样的晚宴,总会有西洋女子出席。若是这些人身藏有利刃,借接近之机,谋逆不法,该当如何?男女授受不亲,我天朝礼法相约,职下等势必不能动手搜查,徒唤奈何?”
    “这倒是个麻烦。”奕的脑筋转得飞快,转头问一边的曾国藩和许乃钊,“涤翁、信公以为呢?”
    “此事啊,还是得请王爷派人和各国公使讲明在先,要么不准西洋女子接近……”曾国藩又摇摇头,“不行,不能接近也不行。西洋火器威力无边,只是不让她们接近,怕也难保万无一失。”
    “这样,知会各国公使,要么就不准女子出席,要么就要由我大清安排内务府嬷嬷,做认真的搜检。”许乃钊说完,看看立山,“老兄以为呢?”
    “信臣公高见。”立山不露痕迹的拍了他一记马屁,“若论及忠君之诚、谋国之能,实在是难出大人之右,卑职佩服,佩服。”
    “好此事就这样定下来,佩衡?你等一会儿照此拟定公文,转呈各国公使衙门。”
    大清方面将此事议定,知会各国,本来以为各国公使感念皇屈尊降贵的隆恩,即便不会同意前面一个要求,也一定会答应后一个,却不想这两个条件都是办不到的。
    在西方人看来,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中西文化认识的不同,固然是两国国情有异,为皇帝的到来,进行必要的安全保护可以容忍,但若说为此要公使馆内不分贵贱,所有男女都要接受检查,特别是中国人提出的,由内务府派出的人来对女子做检查,实在是不能接受的屈辱。
    奕听过容闳的回奏,不以为恼怒,反觉得心中欢喜:安全问题得不到保障的话,皇帝也应该会打消这种胡闹的兴致了?
    不过他还是低估了皇帝对此事的热情,“朕就说嘛,入乡随俗,使领馆虽然是城中之城,却是国中之国——到了人家的国度,也要体谅人家的难处,顺应对方的要求。既然对方始终不肯接受,此事就作罢。”
    “皇,”奕还待再劝,“臣弟以为不妥,法国公使恺自尔等一行人也是晚宴所邀请的宾客,而我大清在越南近海与法国一战,彼国折损兵员、兵舰,正于我大清有仇视之心,皇乃中华之主,臣恐其中有人记恨前嫌,于皇不利。”
    “老六,照你这样的逻辑,朕就该降旨,把所有我天朝境内的法国人一概驱逐出境,才是保证朕安全的办法了?否则的话,谁知道几时,朕和法国人见了面,就会给他们开一枪?死于非命?”
    “臣弟不是这个意思,只是,皇,晚宴鱼龙魂杂,皇还是要以国事为重啊”他说,“皇若真是喜欢西洋饮馔之道的话,不如宣几个西洋厨师进宫来,单独伺候?”
    皇帝一瞪眼,又变得蛮不讲理起来,“你怎么知道朕不是以国事为重了?你以为朕真是为了馋那几口晚宴的吃食,才一定要胡闹,要出席的吗?”
    “臣不敢……臣从来不敢这样想。”眼见他为这样一点小节大发雷霆,军机处几个人都觉得有些荒唐。
    奕心头的委屈无处可诉,只好伏地请罪,“皇是天下之主,富有四海,又岂会贪恋口舌享受?是臣说错了,请皇恕罪。”他低着头跪倒在平滑如镜的金阶,心中悲苦已极
    军机处的同僚能够保持今天这样一堂和气的状态,总署下和西洋各国交往,当年挨尽了清流唾骂,到今天情势虽然转好一点,但几番对外用兵,他身处其间,也是受尽了苦累,偏偏皇帝一改当年的谨小慎微,行事变得越来越放纵。自己不论是以臣下论还是以兄弟情,都不能多说什么,只好在一边做弥缝的差事,想到这里,泪如涌泉,竟是收不住了。
    “怎么了?这……”皇帝也觉得失悔,“哎朕也没有说你什么嘛何必这样?”
    “臣……于国事无半点功劳,蒙皇多年来恩重有加,心里实在是觉得惭愧。”奕胡乱用袍袖擦一擦眼角,站了起来。
    “惊羽?给六爷端茶来,再给他拿一条热手巾。看看你哭得满脸鼻涕眼泪的,……”皇帝好笑的看着弟弟,“你的心思,朕知道,担心朕的安危是一;看朕整天这样胡闹,不知道如何进言谏止是二,是不是?”
    接过手巾,擦一把脸的泪水,苦笑着躬身谢罪,“臣弟御前失仪,请皇恕过。”
    “你在公是朕的臣子,在ī是朕的兄弟。老五、老七、老九几个人不提,你却是朕最得用的,你有这份忠心护主的心思,朕又岂会不知?”他说,“但朕想,这一次借英国使馆的酒会之机,不但可以加强大清和列国的关系,更可以通过这样的晚宴,解开很多萦绕在朕心头的疑惑。再有一条,就是要告诉其他列洋国家的使官,让他们把朕的声音传回国内”
    于是奕等人知道,皇帝要在晚宴有惊人之举了。此刻不必问,左右等几天就知道了。
    说完这些,他嘿声一笑,“最后嘛,就是朕的一点小心思了。朕听说,洋人也有会说咱们中国话的,想见识一番。”
    这样的事如何称其为理由?可见他是在当面扯谎。奕和文祥心中思忖:可不要因为这位主子xìng好渔è,弄出什么有辱国体的大事来啊

第92节晚宴(2)
    第92节晚宴2
    从皇帝做出要到各国公使馆去参加平安夜晚宴的诏旨成文以后,金鱼胡同便被全面戒严,连进出公使馆的外国人也要被九门提督等衙门派出来的差员做认真的盘查,等到公历二十四日接近,这种盘查越发严厉;至于公使馆内部,也早有总署衙门派出的司员由公使馆内的外国人陪同,进行全方位的检查。
    华尔琛在一开始听到中国皇帝陛下要参加晚宴的消息时,还觉得无比欢喜。但随之而来的种种盘查和驻防,却让他大感头疼:按照外交惯例,公使馆就是英国领土,包括他、夫人等家人以及公使馆的很多工作人员,都是有治外法权,不受所驻国家的法律约束的,但这一次,这种治外法权在面对中国皇帝尊贵无比的身份的时候,变得全无作用了。
    不但是他有这样的感觉,俄国、美国、法国、荷兰等国的公使,无不有这种尴尬,乃至屈辱之感。所有出席晚宴的人员名单报到总署衙门,没有一个人能逃得掉,都给中方查了个底朝天,有任何一丝一毫的疑惑,都会挑拣出来,知会所属国家的公使馆:“因为安全原因,不能容许某某人进入到晚宴会场。”除了这样一句官面说话之外,再无其他解释。
    就连英国公使馆内的工作人员,也给中国人以‘该人不宜出现在晚宴会场之内’为由,通知英国大使,要此人在晚宴当天,不得出现。华尔琛后悔不迭,早知道是这样的话,就不应该答应邀请中国皇帝陛下到来的。但事情进展至此,后悔无益,也只好按照中方的要求作出种种布置了。
    到了平安夜的酉时,英国公使馆内人头攒动,衣香鬓影间,男女宾客或站或坐,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窃窃ī语,更多的话题,还是围绕着今天晚将会降临在这里的中国皇帝陛下,当年在旅顺曾经见过他的几位大使成为人丛中的焦点,向众人做着简单的解释。
    “怎么门口还有中国人在站岗呢?是不是也是为了皇帝陛下的到来做准备的?”一个穿着百褶群,露出半截雪白胸膛的女子,挽着身边男子的臂弯,小声问道。
    她是美国公使馆一等秘麦克唐纳?布隆迪的太太,名叫索菲亚,给她问到的正是意大利公使威利用凡,后者微笑点头,用纯熟的法语说道,“是个很年轻的男子,有着东方人特有的长相,却没有其他人都应该有的谦虚”
    一阵轻笑声中,索菲亚?布隆迪又再问道,“那,有没有人知道,为什么中国的皇帝陛下会突然想到来参加这样的宴会?不是说他从来不会离开自己的皇宫的吗?”
    “这个,只有帝知道了。哦……”威利用凡笑着挠挠头,“我忘记了,中国人是不信帝的,他们只会相信自己主人的话。”他回身一指,“您看?”
    索菲亚顺着他的手指看过去,场内有为数很不少的英国、印度听差,正在游走于宾客之间,除此之外,还有几个身穿官服的中国人,翎顶辉煌,发辫油亮的伫立一边,“怎么了?”
    “这些人都是中国的政fǔ官员,等一会儿中国皇帝陛下到来的时候,您就会看到,不论是如何年老的官员,在见到他的时候,都要下跪行礼。”威利用凡用在索菲亚听来竟是有些羡慕的语气说道,“那种崇敬和尊重,全然是发自内心的,似乎皇帝陛下让他们去死,他们也会毫不犹豫的执行呢”
    “怎么会这样?”
    “就是这样。”她的丈夫在她的手臂拍了一下,“中国人对于他们的皇帝陛下的顺从,是任何国家的君主都会自惭形秽,甚至觉得无比羡慕的。”
    “难道这不会是一种对于他人的吗?”
    听着女子天真的说话,众人又一次轻笑起来,麦克唐纳不好多做解释,“苏菲,这是中国人的传统,你不懂就不必多问了。”
    苏菲亚眼珠一转,又问了一句,“大使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