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第59部分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59部分

小说: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行大字,惊鸿一瞥,天外飞仙。
  惊鸿一瞥是那天那个少女清亮的眼睛,给自己的触发。天外飞仙与叶孤城没有半点关系,是刚才那片落叶。
  八个字大过后,是一行行漂亮的小字。xiōng中再也无阻无隔,每一个笔,每一画,都象行云流水一般,又象火山爆发,瞬间喷出,闪烁着夺目的光彩!
  越写越娴熟,最后跑了出来,哈哈大笑,
  江杏儿与四儿听到他的笑声,跑进房中问道:“大郎,怎么啦?”
  “大功告成,亲个嘴儿。”郑朗一左一右,抱起了两个小美妹,就在她们嘴chún上胡wěn乱wěn起来。
  C!。


 第一百零九章 悬壁

  这应当是郑朗第一次以主动的态度,也是最亲昵的态度,对她们的。
  两个小姑娘让他吻得俏脸飞红。
  放了下来,说道:“破了!”
  “破了什么?”四儿迷糊劲又开始发作。
  江杏儿已经飞快的跑到书桌前,道:“好字,好字。”
  主体绝对保留了米体的风味,不过局部已经产生了细微的变化。比如略瘦,不是欧阳修书体的瘦,欧阳体的确不好学的,若没有他的宗师风范,写得不好则会穷险。
  只是稍瘦了一点点。
  但放在书体上,一点点也会产生影响。书体越瘦越险,也越劲。张旭与怀素的狂草对比就可以知道。真正用肥字写出刚劲有力的大字,只有颜真卿才真正做到了。苏东坡那不是刚劲,是天真,是率直。刘罗锅的肉字更不能算。侥幸他们虽肥,没有流于媚。一般人字体越肥也就越媚。
  显然产生了这个变化,欧阳修、范仲淹与杜衍,或多或少对他有些影响,就是文彦博的直率无意,都给了他启迪。
  于是做了一些调整,刚劲不是郑朗所要想得到的。他的性格也刚不起来,吸纳了一些二王的字意,而不仅于框架了,并且略融入董体与赵体的一些妩媚进去,对这份瘦所带来的刚劲进行冲击。
  减少了刷字的“刷”的成份,依然保留着,但不多。加了一些陈道复、丰坊、邢侗、傅山、八大山人、石涛,甚至上可以追溯到孙过庭、张旭等的笔法进去,增加字的变化与韵味。甚至还可以看到黄慎等人以画入书的线条痕迹。
  这是细分析的。
  但当时写的时候,郑朗也不知道用了吸纳了那一家的书意,就是这么去写的!
  粗看,与原来的米体十分相似。
  细看不是,若原来是骑马奔驰的贵公子,现在是一个充满雅趣的儒者,在骑马慢行,顾盼自若,充满了情趣,一种书卷气息,还有一种放达烂漫与自傲。不是贵公子,是一个充满才气散漫自傲的士大夫!这也是他为什么以前那份格格不入,总让他感到很重要的原因。
  侥幸,他抓住了。
  这个字才真正与郑朗的个人十分的相似。
  同样,这个字发自郑朗的内心深处,字也充满的灵气,也就是郑朗所说的灵魂。
  现在初写,还有斧凿的痕迹,一旦写得多了,会逐渐离米体越行越远,但那时,郑朗的字也真正走向成为一家之路。
  宋伯听说,也高兴的跑过来,说了一句让郑朗不知如何作答的话:“真不容易,比女人生孩子还难。”
  前院迅速的得到了消息。严掌柜腆着大肚子,兴奋的跑进来,一边跑一边气喘吁吁的说:“恭喜啊,大郎。”
  喜悦劲比四儿都大。
  他是做生意的,想法有些远,自己孙子等于是拜在郑朗名下,就是不收,也沾了腥气。若不悟出,也没有关系,毕竟书法只是小道,许多人心中依然当它是写作工具。不过悟不出,又弄出了这么大动静,未免不美。
  他识几个字,对这其中的意义原本不大清楚,可自从郑朗住进来后,所有客商皆在谈论,其中还有一些慕名而来的书生。结果让这些人有些失望,几乎看不到郑朗出来。然而天天谈论,却让严掌柜知道这一悟,代表是何。就是小道,也十分不易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代表着此少年的才华。
  “严掌柜,你来了正好。”
  “呃,我心中高兴。”
  “不是这事,字我终于将它想通了,还要在京城呆上一段时间,可不会很长,”要去看一看绘画,最想观看的人不在京城,要么在华山,要么在终南山,不清楚,可有几人还在京城中。不过只是看一看,并不象字那样着急。顺便听一下一些大家的琴,交流一下。也不是侧重点。还有找到石中正,斫一把琴带回去。
  会呆一段时间,但顶多二十几天,快十几天,就要回郑州了。可是这么多天,严掌柜真将他当作了贵宾,每天送来山珍海味的,自己不受,就往地上伏。怎么办?给钱又不收。虽然知道严掌柜打了一些小算盘,但未来如何,自己也不敢确定。因此提前给予一份回报。
  “这么快就回去啊?”
  “此次我出来时间最长,家中还有几位娘娘呢,所以要回去了。不过还要住上一段时间。但给你孙子备了一份礼物。”
  “我不敢要。”
  “也不是其他的好物事,你进来一下,”将严掌柜带到房中,然后从字稿里捡。这么多天写下来,字稿堆得就象小山一样,有的写得几份成功,有的写得很失败。失败的不要了,要四儿将它扔掉。但最少有三分之一,写得还可,这些是送给严掌柜的孙子的礼物。
  想读书,最终目标是为了科举。字只要写得差不多即可,反正是糊名誊抄制。但无论科举前或者科举后,有一手能拿得出的字与普通的字,终归是有区别的。
  这些字稿,可以说是他这两个月来的心路里程碑。仅是上面临摹的各家各派,最少就有一百家,虽不神似,也有几份形似,有强烈的借鉴意义。
  “怎么可以呢?外面都说大郎的字几十文钱一个。”严掌柜很老实的说道。
  “那是我敝帚自珍,字没有向外流传,物以稀为贵,一旦流传得多,也就不稀罕了。况且这世间种种,都能用钱衡量的吗?”
  “是,是。”
  严掌柜小心的将字稿往外抱,然而刚一出院子,就被客人拦下来了。要观看。严掌柜争得眼红脖子粗也不行,我们只是看一看。听到争吵声,郑朗跑了出来,一个个要字。
  但对此郑朗不喜。
  售字是沾了铜臭味,送字多少有些卖弄结交之嫌,何苦。想了一下道:“严掌柜,我来。”
  从中挑出了一些典型的字,大约有一百多幅,说道:“你将它裱一裱,放在客堂墙壁上。”
  是继续回报严掌柜的,这么多顿山珍海味吃下去,小四子身体都长得快起来,往客堂一挂,也是一件雅事,能替他招来生意。而且这些字都是独成一体,对宋代书法变革也许能产生积极的意义。天下的人才不要太多,只是没有好的指路人罢了!
  同时也是他的心路过程,进一步给更多人指导。
  要字免谈,要看,这么多字体,慢慢看去,也省得自己麻烦。
  人多,帮忙的人也多,不一会儿一百多幅书画挂满了若大的客堂四周墙壁。
  但郑朗立即跑了。不知道是谁将消息传出去的,从外面涌进来许多观看的人。你们慢慢看吧,我还是闪。
  来到了后院,对四儿说道:“给我沏一杯茶。”
  现在他的字不能称为家,还需要继续熟练磨合圆融,可有了明确的方向,心中一口憋闷好久的郁气也就散去,连脑袋都觉得很清爽干净。这才明白神清气爽成语的真正含义。
  四儿高兴的煮茶沏茶。
  江杏儿撒着娇,道:“郑郎,我还要看你的字。”
  “好,我再写几个给你看看。”
  自己领悟了,这个小书呆子还没有领悟,继续纠缠在二王与董赵体里不能自拨。又看着自己的字,眼热起来,学着写,让自己制止住了。不然更糟糕。
  一行漂亮有神的大字从笔尖流淌出来,江杏儿看得痴了,忽然倒在他怀中,媚声道:“郑郎,人家都说奴命好,现在奴才觉得奴好幸福。”
  “不是你命好,是你无赖,赖上我的。”
  “奴要赖你一辈子。”
  “一辈子……”
  “嗯,”说完了害羞的用头钻到郑郎肩膀后面。
  不过郑朗意思与她相左,此时忽然冒出几个大舅哥的影子。
  书法不急了,确定了方向,可以慢慢写。下面是选画,还是选琴,不由沉思起来。这时候,郑朗又想到了那个美艳的“大家”。


 第一百一十章 闭门羹(上)

  “大哥,我们回去吧。”郑朗的二舅哥劝道。再不回去,新娘子进门,却找不到新郎官了。
  郑朗在闭关,崔家兄妹四人也没有回去。京城的繁华,谁不留恋呢?其实还有一个原因,他们也在等……不过崔娴似乎做了一件错事,这段时间变得温柔多了。
  然而三个哥哥看着她,却总是笑,不是一家人,就不能进一家门。脑海里浮现出若干他们第一次见面的场景,但就是没有想到居然是那样……
  正在这时候,三弟兴冲冲的跑进来说道:“破了,破了。”
  二弟茫然问道:“什么破了。”
  “妹、郑家子破了。”崔娴不在的时候,哥仨都喊妹夫,但在了,不敢喊。
  “真让他想出来了?”大哥欣喜的问。
  崔家四兄妹,只有大舅哥与崔娴知道这一破的含义,也知道有多难。
  所以赖在京城不走,就想等这个奇迹发生。
  “我们去看看,”说完了,大哥站了起来。
  “去,别忘记带几幅他的字回来,”崔娴弱弱的说。
  “仅是轻薄子的字,不入你的法眼……”大哥还没说完,就逃了出去,接着一杯水泼到他脚底下,差一点就泼到他身上。哈哈大笑,三兄弟离开。
  ……
  郑朗没有立即离开,继续关在房间里写字,必须将它巩固,以免昙花一现,不管在多少大佬眼中,字仅是一个小道,可来得太辛苦了。
  第二天他才出门,第一个拜访的是一位大佬。
  但对这一行,郑朗没有抱多少大希望,不是因为这个大佬脾气不好,相反,他也是一个性格温和的长者,甚至因为他的进谏,地方判死刑可以复奏的制度再度恢复。
  可这个人脾气很怪,比文彦博还要怪。
  来到工部郎中燕肃府上,递了拜帖,心中忐忑不安的等候着。
  此人不仅官做得好,而且多才多艺,他来拜访燕肃仅是观画的,可燕肃还有其他的才能,才巧思。比如复制成功了指南车与记里鼓车,记里鼓车是一种利用齿轮原理,每行一里会自动打一下鼓的装置,可以说它是中国古代机器人。但遗憾的是它一直没有派上很大的用场,于是多次失传,又多次复制,最后完全失传。
  除了复制外,他还发明了计时器——莲花漏,改善了旧漏刻的许多弊端,使漏刻变得更精确。
  后者不是郑朗所要学习的,也不感兴趣。感兴趣的是他的画。工诗善画,以诗入画,可以说是他开了宋朝文人画的先河。
  不过此次能不能成功,郑朗十分担心。
  不知道郑朗来意,燕肃很客气,居然半开中门让他进去。
  古代接客很有讲究的,一个是角门,一个是小开中门,一个是半开中门,一个是全开中门。现在郑朗无论到那一个六部郎中家拜访,不可能让人家大开中门的。
  那不叫爱才,是叫流媚。
  半开中门,就算很客气的了。
  “燕郎中是一个好人,”江杏儿说道。
  “是好人,待会儿无论发生什么事,你们都不要插言。”
  “喏。”
  走了进去,燕肃很客气的问道:“郑家子,某不善长书法,为何来某家中?”
  “非是书法,书法已告一段落,小子前来是为了绘画……”
  “你着重于书法,某不好言,毕竟读书人要用它来写字。绘画是何道!”
  是啊,这时候绘画有什么地位呢?书画院里是养了许多书法好手与绘画好手,可终归为士大夫所鄙。士大夫也绘画,那仅是为了陶冶情操的。画得好画不好,无所谓。
  若是象郑朗这样兴师动众的上门拜访,那是着了下乘。
  不过郑朗心里面不服气,你说它是何道,似乎你也用了不少精力在上面吧?然而想到他的种种,自动没有提。从容道:“燕郎中,我也知道它是何道,但仅是爱好,非是书道,小子不会为它疯狂。其实画道仅是观摩一下,不管得与不得,数日后我也要离开京城,返回郑州了。自此以后安心读书,准备科考。否则与崔家的约定,小子恐怕难以完成。”
  心中很不赞成的,什么叫小道,什么叫大道?难道做官就是大道?若不是你有一手好画技,恐怕后人都未必知道你的大名!
  但在现在的大背景下,他不能说出来。
  书法还能说一些,象他这样上门求一个士大夫的画技,很不好的。打一个比喻,就象让现在一个文官,象武夫一样提着兵器亲自作战。或者让郑朗当着众人的面,象小丑一样跳一支舞蹈。
  因此说得很委婉,很平和,又说道:“还望燕郎中赐教。”
  “你已经偏了太多。”
  “并没有偏太多,只是爱好,画琴略好,但不会影响正业,书法之事已不再困阻小子。”
  燕肃还是不赞成,不过给了他一份面子,让仆人拿出他画的几幅画,给郑朗观看。
  这是很难得的了,此人所作的画多藏于御府,比如京师太常寺、翰林学士院这些重要的地方,皆是平常老百姓进不去的所在。从来不送画于任何人,就连米芾只见过一幅燕肃画给自己女儿的作品。
  今天燕肃能让他看几幅画,已经给了天大的面子。
  画是好画,有人说他师承李成,对也不对,不仅是李成,还有宗炳、王维,皆是那种高洁的隐士人物,虽在朝为官,可心性超然。因此作画时很少设色,图画浑然天成,意境雅淡。真数起来,现在在世的著名画家当中,他足以傲然名列前十!但这不是郑朗所需要的,他不是来看画,脑海里还有一幅燕肃的《春山图》。这样看,而不现场观摩他绘画过程,几乎没有任何受益。可自己又不能强求,怏怏不乐的离开燕家。
  “不就是一幅画,有什么了不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