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朝伪君子 >

第30部分

明朝伪君子-第30部分

小说: 明朝伪君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子过得充实且逍遥,秦堪渐渐对锦衣卫不那么反感了,其实锦衣卫并不是每天都那么腥风血雨的,绝大多数日子里跟普通的卫所军户没什么区别,白天应差,晚上下班回家搂着婆娘睡觉。
    小公爷又来百户所了。
    这回来得怒气冲冲,脸上的表情比茅坑里的石头还臭。
    秦堪有点担心,通常摆出这种表情的人,一般都是讨债的债主,——那五千两只借了几天呀。
    “小公爷来讨债?没钱!”秦堪拱手,第一句话便把路堵死了。
    “不是来讨债……”徐鹏举显然精神不大好,吃了哑巴亏出不得声的样子:“……就是顺路经过,咳,来看看你。”
    秦堪恍然,原来是顺路经过。
    于是秦堪端茶送客。
    秦百户就算不忙,也没有跟债主一起打发无聊时间的爱好,欠钱的人至少应该具有躲着债主的基本觉悟。
    徐鹏举无视秦堪把茶盏儿端了一次又一次的暗示,神情显得有点气急,讷讷道:“你上回不是说要开超市吗?怎么没开?”
    “哦,后来我想清楚了,超市弊端太多,所以改了主意,不开了。”秦堪老神在在道。
    “改……改了主意?怎么,怎么没知会我?”徐鹏举的表情似哭似笑,有点复杂。
    秦堪奇怪地瞧了他一眼:“不开就不开呗,知会你干嘛?”
    说着秦堪精神一振,不知想到什么好笑的事情,幸灾乐祸笑道:“小公爷,你听说了没有?前几日南京城里新开了四五家我说的那种超市,啧啧,一开业就被城里的地痞泼皮们偷了三四成,商家开业两天就把本钱赔了个精光……哈哈,不知哪家的富二代这么缺心眼儿,我若是他爹,非把这没用的儿子阉了不可,活脱的败家子呀。”
    徐鹏举的脸色慢慢变绿,情不自禁地翘起了二郎腿:“…………”
    秦堪说着说着又有些愤慨:“敢抄袭我的创意,活该他赔本,谁家这么缺德偷我的主意,我敢肯定他爹生出的儿子没屁眼儿……”
    徐鹏举嘴唇抖了几下,无限委屈的小声辩解道:“我有……”
    **********************************************************
    PS:晚上还有一更。。。求推荐票,三江票!!!



第五十四章 开拔集结
    是的,小公爷又被秦堪坑了。
    这回不关秦堪的事,实在是无意中坑了他一把,徐鹏举上当的性质属于自作孽不可活那一种。
    魏国公府虽说良田商铺无数,可府里的银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小公爷投资创业失败,老国公非但没有安慰,反而狠狠踹了这个不成器的孙子屁股两脚。
    心灵受伤的小公爷从百户所悻悻回府,他发誓,以后一定要少跟秦堪来往,子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学问一塌糊涂的小公爷突然发现,一千多年前的圣人早就告诉过他怎样趋吉避凶了,只是他一直没把圣人之言放在心上而已,秦堪这种人很明显就是圣人说的“不善者”,沾之晦气,避之为上。
    …………
    …………
    秦堪在百户所里的威望越来越高了。
    他对待手下兄弟跟对待小公爷的态度截然不同。小公爷可以坑一坑,但手下兄弟不行,不但不能坑他们,还要对他们真诚,尽量多给他们一些利益,尽量做到对任何人都一碗水端平,赏功罚过毫不含糊,无论公务还是私事,秦堪都当着兄弟们的面做得明明白白。
    小公爷与秦堪的交情看在越来越多的人眼里,南京城里公侯勋贵们渐渐将秦堪的名字记在心间,一个小小的锦衣百户在南京城里的分量渐渐重了起来,由此带来的好处很多,比如原本管区内一些没有后台又赖着不肯给平安银子的青楼赌档,忽然某一天很热情的将银子送上门来,点头哈腰的谄媚模样直教人反胃,还不得不打起精神应酬。
    秦堪不知道,这一切完全是因为他带着手下兄弟跟魏国公府的家仆打了一架,又跟小公爷状若无间的在南京城大街上招摇过市了几次而已。
    看在有心人眼里,秦堪这人便不一般了。
    跟南京城里最跋扈的小公爷打架竟打成了朋友,这简直是生命的奇迹……
    能创造奇迹的是神,不是人,至少不是一般人。
    几家青楼赌档迷途知返只是个开始,接下来秦百户赚钱的法子那才叫手下兄弟们目瞪口呆。
    通过汇总的情报,秦堪实地考察了南京城里几家有潜力又因种种原因经营不善的店铺,小公爷借他的五千两银子起了作用,大把的投资砸下去,店铺起死回生,财源就这样滚滚而来,挡都挡不住。
    半个月后,当总旗丁顺和李二恭恭敬敬将二千多两银子的红利捧到秦堪面前时,连秦堪都惊讶地瞪大了眼。
    一网撒下去,他也没想到能捞到这么多鱼,分散投资的办法果然有效。
    秦堪不由有些自得,一个前世能在公司当上副总经理的人才,投资眼光还是很靠谱的。
    于是秦堪当即做了决定,以后每月红利和平安银子所得,抽出三成孝敬雷千户,其余的七成里面,百户所里所有兄弟拿五成,他秦百户独拿两成。
    当丁顺和李二讨好地要求秦大人独拿四成,其余的三成分给兄弟们时,秦堪气得两脚把他们踹出了门。
    这一踹引来了兄弟们发自内心的尊敬,也不知是谁悄然定下了规矩,凡百户所里的兄弟面见秦堪时,必先单膝行个跪礼再说事。
    秦堪很受感动,这是一群穷兄弟们仅能表示的最大敬意了。
    **********************************************************
    弘治十七年六月。
    南京东城千户所千户雷洪突然在一个漆黑的夜晚紧急召见麾下十名百户,昏暗的灯光下,雷洪阴沉着脸下了一道命令。
    奉南京兵部衙门调令,调动南直隶和浙江六个卫所官军,紧急开赴松江府崇明县与敌作战,南京锦衣卫东城千户所亦奉命开赴崇明,职责是督战。
    而这次作战要面对的敌人,是……倭寇!
    秦堪脑子轰然炸响,脸色顿时变得苍白。
    打仗,战争,一直以为身处繁华京都,这些东西离他很遥远,他秦堪只是一个活在太平盛世里,安然享受生活快乐的小小百户,何曾想过有一天,战争突然降临到头上,无法反抗,无从逃脱。
    弘治十七年六月,倭寇登陆太仓洲,**掳掠后扬长而去,同月,倭寇频频于嘉定,金山,南汇等县登陆,当地官军不敌而逃,百姓死伤无数,财物女子夺掠无数,东南告急!
    天子龙颜大怒,内阁调动南直隶和浙江六个卫所,包括海宁卫,临山卫,绍兴卫,观海卫等共计三万余官军齐赴东南,誓将倭寇赶回大海。
    南京锦衣卫东城千户所便是一支以督战为目的的官军。
    因为督战本就属于锦衣卫的职责,与敌交锋的战阵中,左臂绑着红巾,手执大刀威风凛凛站在己方阵型两侧,但有怯战或逃跑的军士,上前二话不说一刀劈倒,以定军心。
    秦堪他们即将要做的,便是这件事。
    …………
    …………
    松江府,即前世的上海市,离南京近八百里,它便是秦堪和兄弟们此行的目的地。
    军情紧急,军令如山!
    千户雷洪带队,秦堪和另外九名百户约束着手下,开始了漫长而沉默的行军。
    行不到百里,秦堪的文弱身子便受不了了,幸好得了手下兄弟照顾,几个魁梧力士轮着班的一边一个架着他行军,秦堪几乎快虚脱了。
    这年代没有汽车火车,也没有运输机,当官的可以骑马,像秦堪这样的基层百户可没资格,看着远处的雷千户也没有特殊待遇,和普通的校尉们一样靠着两条腿走路,秦堪只好跟着继续跌跌撞撞行军,心里把倭寇的祖宗十八代女性先人全部操了一遍,又把他们的男性先人拎出来一人爆了一菊花,秦堪这才好受了些,勉强跟上了队伍。
    八天后,锦衣卫东城千户所按时到达松江府崇明县。
    海宁卫和绍兴卫官兵已然集结完毕,雷洪将十名百户分成十支督战队,分批进入两个卫所中,雷洪给秦堪和九名百户们下了死命令。
    卫所官军与倭寇交锋时但有怯战避战脱逃者,杀无赦!督而不杀,其罪各百户反坐之。
    秦堪等人凛然应命。
    咸涩清朗的海风里,一股铁锈般的血腥之气缓缓凝结……



第五十五章 崇明抗倭(上)
    崇明县位于长江入海口,它是一个岛,距离松江府城八十余里。
    此时崇明县的百姓已开始陆续转移,绍兴卫所已在岛上安营扎寨,海宁卫已转到附近的横沙岛上驻扎,营盘周围架起栅栏,一座座帐篷拔地而起,载着斥候的数十条艨艟小船派放出海,卫所官兵们沉默地忙碌着,气氛很压抑,仿佛一块巨石压在每个人的胸口。
    递上牙牌和调令,营门军士查验过后,秦堪领着手下百余名锦衣卫入营。吩咐丁顺和李二约束兄弟们,秦堪独自一人走进了中军大帐。
    秦堪的脸色一直到现在还是很苍白,腿肚子不时抽搐几下,那是一种想转身当逃兵的冲动,有点不听大脑指挥了。头一次亲身参与到冷兵器时代的战争里,来自和平年代的秦堪此刻只能咬着牙紧紧按住腰侧的绣春刀柄,来掩饰自己的害怕和紧张。
    中军大帐内,一张硕大的羊皮海图周围站着几个人,绍兴卫指挥使张奎披挂戴盔站在当中,身旁同样披挂的是绍兴卫都指挥佥事许清,还有三名文官,分别是松江知府林世达,崇明知县陈元宏,以及军政监察御史王介。
    与他们隔着几步远,神情恭谨站着的是绍兴卫所属几名千户。
    当日奉魏国公调令入绍兴城,砸了知府佟珍房子的千户吕志隆赫然在列。
    军帐内每一个人的神情都很凝重,由于不知倭寇下一步的行动,调动而来的六卫兵马不得不分成六路,各自驻守在沿海,绍兴卫守崇明,海宁卫守横沙,临山卫守太仓,观海卫守嘉定等等。
    秦堪的到来并未引起太多人注意,通报过姓名和司职之后,绍兴卫指挥使张奎朝秦堪淡淡点头,目光又回到了海图上。
    秦堪很安分的站在一旁,对张奎的冷淡态度不以为意,好几个千户站在那里大气都不敢喘呢,自己这个锦衣卫百户是来督战的,说得直白点,是来对付自己人的,自然得不到张奎的好脸色。
    张奎脸色郁卒地跟大家商量了许久,奈何倭寇来去如风,机动灵活,委实不知他们下一步会祸害大明哪个地方,一群人左思右想也拿不出有效的办法,张奎只好下令几名千户分别驻守崇明岛东,北,南三面,放出去的斥候若有消息报来再定行止。
    军情紧急,张奎没说什么官场套话,匆匆下了军令后便挥手散帐。
    **********************************************************
    秦堪跟在几名千户身后走出军帐,深吸一口气,咸涩的海风涌进胸腔,嘴里充满了古怪难言的味道。
    倭寇,贯穿整个大明一朝的心腹大患,日本国内战乱不休,一些战败失意的日本贵族,流浪武士组成的强盗团伙,乘着海船来到大明沿海,杀百姓,夺财物,无恶不作,他们所经之地,往往鸡犬不留,寸草不生。
    这是一帮该死千百次的人渣,可是他们来无影去无踪,谁也捕捉不到他们的行踪。
    怎样对付他们呢?
    秦堪开动着现代人的脑筋,可惜想了很久也只能苦笑摇头。
    穿越者不是万能的,他也有做不到的事情,终其大明一朝,对倭寇也没有太有效的对付手段,这样的军国大事,秦堪比那些抗倭的大臣和将士们聪明不了多少。
    静静听着海浪拍打石岸的声音,秦堪目注前方浩瀚无垠的大海,神情却充满了苦涩。
    肩膀被人拍了一下,回头一看,却是绍兴卫下千户吕志隆。
    吕志隆朝秦堪友好地笑了笑,道:“秦百户,幸会了。”
    秦堪急忙拱手:“吕千户,有礼。”
    吕志隆眼睛眨了眨,道:“秦百户是读书人?”
    秦堪苦笑,为何别人一见他就知道他是读书人?不知是不是自己想多了,他总觉得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你太弱了……
    在军伍里说别人是读书人……应该是在骂人吧?
    使劲拍了拍胸脯,秦堪试图让自己显得雄壮:“军户,祖传父,父传子的军户。”
    吕志隆楞了一下,哈哈大笑:“那你还是赶紧找个婆娘成家生子后再上战场吧,你这样的上了杀阵,活下来的机会不大。”
    秦堪:“…………”
    自取其辱啊。他突然觉得自己确实是个读书人,因为他和读书人一样,有犯贱的潜质。
    凝望面前那片苍茫的大海,吕志隆长长叹了口气,苦笑道:“也不知那帮杀才下一步会祸害哪里,咱们在崇明岛上守株待兔也是没办法的办法,总觉得满身的劲儿被捆着,不知如何泄出去……”
    秦堪道:“如果咱们碰到倭寇,会赢吗?”
    一个简单的问题,却令吕志隆迷茫了。
    绍兴卫所四个千户,总共四千余官兵,倭寇充其量数百,以十搏一之战,按说毫无悬念,可是吕志隆却真的不知道答案。
    卫所官兵的战力太让人悲观了,说白了,他们只是一群为上官种田的农夫,平日半月小练一次,一月大练一次,战时扔了锄头握兵器,这样的军队能打胜仗吗?
    吕志隆是千户,他最了解卫所官兵的战力,仰头苦笑数声:“若倭寇不攻崇明,兄弟们便算运道好,捡条命回去,如若倭寇真冲着崇明来了,某便舍命拼它一场,反正冲杀也是死,掉头逃跑也是死,我若一退,秦百户你的督战队恐怕下手不会含糊吧?”
    秦堪长长一揖:“职命在身,不得不为,吕千户见谅。”
    吕志隆哈哈一笑:“没什么见不见谅的,吕某杀倭寇是职命,你杀我逃跑的弟兄也是职命,既然吃了军粮,战死沙场也是应得的下场。”
    远方,一抹艳丽的残阳缓缓下沉,夕阳下的海滩染上了一层金黄。
    海浪一波接一波,一条条银白色的浪线由远而近,前赴后继在沙滩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