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启大明 >

第581部分

重启大明-第581部分

小说: 重启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候使唤,那么这依旧一身白衣如雪的丁一,真真就肯定是贵不可言的上国人物了!
    还没有等丁一开口,金时习就主动禀告:“学生不敢问贵人名讳,书信已修好,但求贵人成全,此事若成,学生愿碎身相报!”说着把手中杯子砸碎了,吓得曹吉祥以为他要行刺,连忙抢上前一步,刚要阻挡,却见金时习从地上捡起一块稍微锋利的破瓷片,压在自己左手小尾指上,咬牙说道,“口说无凭,学生今日,断指为证!”说完,就要发狠把杯子破片往小指上切。
    “且住!”丁一连忙喝止了对方,抢下那瓷片对他道,“学生着实是不愿见着血腥之事,再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何必做此等自残肢体之事?”好说歹说,半天才把这位劝住。
    也不知道是民族性还是这位性格的问题,似乎总觉得没切点啥下来,没诚意一样,虽说这回让丁一劝下来,不时那眼光却还总还往碎瓷片瞄,嘴里却激动地说道:“学生最是仰慕容城先生,上马击胡倚鞍草檄,名动八荒,气冲九宵!所谓人杰,不外如此,古之圣贤,莫过如是!”
    这夸赞之词连丁一自己听着,那脸都臊起来,连连截着他话头:“不见得、不见得,丁容城学生也是见过的,平时走动也算勤的,很普通的一个人,嗯,大约此人搏击上还得有些过人之处,也作过几首诗,就这样罢了,没有足下说得这么夸张。”
    “学生不敢苟同!”金时习很激动,却是跟丁一倔了起来,“贵人大约常有幸得听容城先生教诲吧?正是所谓,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贵人常沐雨露,正是身在山中而不知道峰巅入云啊!”
    本是自谦,但这位不知道丁一身份,听成了诋毁,更加盛赞起来,丁一只好连连苦笑,这却就惹怒了金时习,从地上又捡了一块瓷片,压在尾指上,咬牙道:“贵人虽贵不可言,却不能污容城先生令名!学生今日断指明志,此生当以容城先生私淑弟子自居,行先生之学说,以教化下国百姓!”
    “别、别!”丁一不得不再次抢过那瓷片,苦笑道,“人各有志,求同存异便好,何必又要自残肢体?”想不到在这异国他乡,还能遇着自己的脑残粉,还非要用自残来自证,丁一也是无语了。
    事实也不是金时习个人的问题,应该说是整个历史环境的问题。
    因为大明那边传来的消息,对于丁一为英宗复辟所做的一切以及各种事迹的描述,教得金时习这些以遗臣自居的人物,都扼腕长叹为何朝鲜没有出一个丁一来:“上国天朝,皇帝北狩,因有容城匡扶,方得转危为安,又北战南征,开疆拓土,天朝何幸?福泽至深,竟得先生!若下国有得先生之万一者,何至使先主蒙难!”说着金时节却就两行热泪淌下。
    都是被夺了位,只不过英宗就复位了,而朝鲜这边的端宗,却就能命都没活下来。
    丁一不禁老脸发热,却又不好再去自谦了,要不然这位又要捡瓷片起来切点什么,老这么抢也不是个事啊,当下实在也没办法客套下去,因为金时习开口就要吹捧他心中的丁容城,丁一真心受不了,于是只好连忙切入正题。
    “足下要请托容城先生,学生大约也有个数,但是容城先生总归不能无缘无故插手李氏朝鲜,不知足下以何为酬?”丁一把那封厚重的信推回金时习面前,却是这么问道。
    金时习到了这时节,倒也知道不能在丁一面前隐匿:“若是得先生垂怜,为先王复仇,下国所有,任天朝自取!”紧接着他又向丁一说道,“依学生想来,容城先生乃是世间正人,当今大贤,听着这等事,自然怒发冲冠,起正义之师,解下国生民之倒悬!天兵一到,彼等跳梁小丑,当灰飞烟灭!”
    丁一听着无语,这位凭什么认为,丁某人“二”成这样?没点什么好处,就会起兵来朝鲜为他们打仗?他却不知道,这位金时习,历史上就是朝鲜的小说家,大约是想像力很丰富的人。
    这时却就听着门外喧哗,文胖子奔入内来,向丁一行了礼禀报道:“少爷,李氏来人。”
    倒是完全没有意外,丁一拿着折扇在手中拍了拍,点头道:“教他入来。”
    这位来者衣着极为华贵,保养得也颇为不错,看上去三十左右的模样,入内见着丁一丝毫没有起身来迎他的意思,不禁有些恼火,要知道李氏在全州就是一手遮天的。只不过看着身着蟒袍玉带的曹吉祥,垂手立于丁一身后,这位才强压着火气,随意拱了拱手道:“上国来使?何不移书衙门,以便接待天使。”
    这就是质问了,说丁一没按程式走。
    还没等丁一回答,这位李某人看着张玉,一下子眼睛就亮了起来,冲着张玉一揖:“不敢请教,尊驾芳名!”上国来的人物又如何?这全州就是李家说了算!再说港口那支舰队他也是看过的,那是不值一提的小船,要来几条大福船也罢了,这等小船,这位上使,必然也不是什么有权力的大人物!他一片心思,却尽在张玉身上了。(未完待续。。)
    ps:  下午得请个假,要去开家长会,媳妇出差了,只好自己上阵,挤在一群师奶中,坐着小孩的矮凳子,听老师念耶稣,一心只希望不要会后被单独召见就好了。

第一章 风吹海不平(四)
    “李笃,不得无礼!此乃上国贵人宝眷!”金时习一看不对劲,连忙站了起来,拦在李氏全州的当家人跟张玉之间,隔绝了对方的视线。他的希望就寄托在丁一帮他送信这事上,哪敢让这李笃恶了丁一?丁一微笑着没有说什么,只是轻轻捏了一下张玉的手,她便望向了他,虽是怪他在大庭广众之下做出如此亲昵的举止,但便是那微嗔的眼神,也任谁都看得出来,芳心之中除了良人,再无承埃之隙。
    被金时习训斥的李笃,大约因着被前者隔绝了视线的干系,倒也冷静了下来,他原就不是贪花好色的性子,不然的话,也不至于方过而立,便成为李氏在全州的当家人物。李笃绕开了金时习,身边仆从为他拉开了椅子,他先向曹吉祥礼节周全地一揖到地:“不知道公公大驾光临,下官失礼了,还请公公海涵,容下官略表歉意!这名帖万万不是敢收!”然后就是双手递过去的曹吉祥名帖,下面还夹着一份礼单。
    不过曹吉祥接过了礼单之后,冲他点了点头,李笃抖起衣袍坐了下去,却在对丁一说话时,就变了一副嘴脸:“依下官所知,天朝宗室,不得擅离所居之城,不知足下到全州来,可有上国天子的敕旨?”
    这可不是乡间恶霸,他不怕丁一是有周全的考虑来着。
    想要仗着曹吉祥一身蟒袍玉带,就能镇得住这李氏在全州的当家人?那是不太可能的事。
    当然李笃不会去得罪曹某人,所以才会在名帖下面夹了一份礼单。
    因为曹某人的名帖上。有着钦差提督团营官校的衔头,虽然团营已新编成数个师。但毕竟还没革去,正如曹吉祥投了丁一。但英宗那边没下令,他这衔头还是在的,这就说明曹某人在京师的地位了;又有着提督四海大都督府运输处的衔头,也就是大明那架海金梁、擎天玉柱忠国公丁少保面前,这位曹公公也是能说得上话的;又有蟒袍玉带,那就是皇帝这边的宠眷也是有的。
    李笃为什么要去得罪这样的人物?
    但丁一就不同了,依着李笃看,藏头匿尾的,看似此间以他为主。曹吉祥还立在他身后,但事实上,李笃和手下谋士商量过了,大家都觉得,这厮必就是出游的宗室子弟,大致是花了大钱,让这有权有势的太监带他出来透透气,华夏的地方不敢去,怕被官员、厂卫发现就完蛋。所以跑到朝鲜来了。
    大明这种当猪养的宗室,就是王爷又如何?李笃凭什么去给他好脸色看?难不成还怕得罪他,大明起兵来打么?要得罪了曹吉祥,倒还有些麻烦。得罪这位看着就是偷跑离家的宗室,能有什么事?这宗室就算死在朝鲜,他爹还得报个病亡府中啊!要不私自离城出游。是要谋反么?大明皇帝先就找他们算账了!
    所以他真不怕丁一,特别是见到张玉之后。男人,在女人。或者说心中的女神面前,总好抖擞几分英雄气的,尤其是得罪可以得罪的人,何乐而不为之呢?至少李笃是这么思量的,而丁一的反应,恰恰就印证了他的猜测。
    “在下不过是一读书人罢了,什么大明宗室?尊驾怕是误会了吧?”丁一微笑着这么答道。
    李笃矜持地笑了笑,没有再去跟丁一说话,而是对着刚刚重新落座、脸色很不好的金时习用朝鲜方言说道:“你想走上国的门路?王上仁慈,若按下官的章程,什么生六臣死六臣?把汝等这些逆臣都杀了,才是道理!”
    “仁慈?呸!去与成公英魂说吧!”金时习所说的成公,就是被处以用烧红的铁钳活剥皮的极刑的成三问等人,也就是朝鲜所谓的死六臣。事实上朝鲜现在的国王李瑈,没有把金时习他们也杀了,也绝对不见得就是有什么仁慈,更多是担心杀戮太过,人心动荡罢了,加上李瑈也已掌握了朝政大局,金时习这些人辞了官,杀他们意义也不大,不过如是。
    “你太天真了,大明能帮得了你什么?”李笃不以为然掸着衣袍上不存在灰尘,对着金时习说道,“虽然上国丁少保,世间传闻众多,但若敢犯朝鲜,鹿死谁手?你说呢?王上文武双全,金大人应该比任何人都更清楚的!”
    一听这话,金时习的脸色就有些苍白了。
    这个变化丁一自然很敏锐的捕捉到,曹吉祥虽然投入丁一门下之前不识字,但这人也是有本事、有眼色的,他看着这情况,马上就躬身给丁一翻译了一下李笃所说的话。
    李笃是看在眼里,不过他更看出曹吉祥眼中不太在意的表情,在他看来,更加印证了丁一就是一个宗室子弟,这手握实权的太监,只不过是在敷衍罢了。所以李笃也就懒得客套,直接对丁一说道:“足下托请曹公,教下官来见,不知有何见教?”
    丁一脸上泛起微笑,饶有兴趣地问道:“全州这边的事,尊驾都能做了主?”
    “这不好说。”李笃听着,却就摇了摇头,对曹吉祥一拱手道,“若是曹公吩咐,下官不敢开这个口;但若足下所求,下官还是能勉力而为之的。”这对于丁一的藐视,就真是流露无遗了。当然李笃说话是很有水平,他这句可以分两种解读,一是他尊重丁一远胜于尊重曹吉祥;一是曹吉祥这样的大人物,要办的事他只怕就不定能办成,可丁一这种无足轻重的小人物所提的要求,他却就觉得没什么大不了。
    “曹公。”张玉在边上冲在其他人点头致意之后,叫了曹吉祥过来,却是低声对他道,“小六那边要的东西,烦请曹公去采办一下可好?”曹吉祥殷切地应了,行了礼便下去了。但这个动作看在李笃眼里,却是恍然大悟。
    他开始修正自己的判断,看起来,丁一也许不是宗室,而是攀上高枝的软饭王!
    这曹太监对着张玉,完全就是老奴的做派啊。加上这年代,女子一般不上桌,张玉能上桌,本身也就说明了她的地位了。
    而且丁某人那装扮出来的斯文架势更加让李笃确定,这张玉才是真正的贵显,丁一不过是一个攀得高枝的家伙,于是他的说话,就连原先的客套也没有了:“足下想要办什么事,不妨直言,下官倒有些问题,要向玉人请教。”
    跟着李笃入内的几个伴当长随,也笑道:“这位就别端着上国贵人的架子了,你要办什么事,在这全州地界,还不是张大人一句话的事情?”、“就是,利索些,没见我家公子,还要跟这位……”
    “啪!”这位随从话没说完,脸上就先挨了一记耳光,却是李笃突然起身赏他的。
    “狗才!安敢唐突佳人!”李笃是很介意在心中女神面前丢脸的,要调侃、嘲讽丁一,也不能这么直着来,让这玉人觉得软饭王吃亏,反而会更为这软饭王抱不平,李笃是有谋略的人,当然不会干出这样的事。
    丁一看着笑了笑道:“我是在全州南面的岛上,开个书院,招些学生,收点束修,不知尊驾可能做得了主?”
    “这个简单。”李笃心中对丁一是愈更蔑视了,开个私塾?看来这就是一个落难书生和世家小姐的姻缘了!只是这厮看起来,一开口就露怯啊!多大出息?开个书院!他就这么回了丁某一句,却向张玉拱手问道:“上国梧州工场所出火器,天下闻名,不知玉人可否帮下官牵一下线?”
    张玉摇了摇头,对他道:“我是随先生出游的,这等事,还请自与我家先生商量才是。”
    “尊驾怕是误会了,我要开的书院,很大的,可不是私塾。”丁一在边上,急匆匆地向李笃这么说道。
    “三天后吧,三天之后,足下移趾过来寒舍,你我再行详谈。见谅,下官还有琐务缠事,便先告辞了。”李笃自以为明白张玉的意思,认为她不过是在为丁一挣点脸面,不过她要顾丁一的面子,李笃自然也是配合。
    出得了酒肆,李笃就对心腹说道:“那吃软饭的这几天先给他一些软钉子碰碰,过府之时,你们套一下他的底细。美人如玉,若没有那厮帮忙,想要一亲芳泽却不易。”李笃低声对着自己的幕僚这么吩咐道,“只是那美人在时,千万别让她看到汝等的不善来,这一看就是金枝玉叶的出身,虽说王上文韬武略举世无双,但无端去恶了大明的世家,却总归是不妥。”
    那些长随纷纷点头,都言道是:“老爷放心,小的必管教那吃软饭的,乖乖地献上佳人!”更有人是凶残地说道,“在全州地界,这厮要是认相倒也罢了,要不然的话,教他知道花郎道的利害!”说话的,却正是全州顶尖的花郎道高手。
    花郎道就是跆拳道的前身,但跟跆拳道相比来说,实战中要可怕和强大许多。
    “嗯,汝等放手去做,只有一点,不能落人口实,但凡那太监或玉人在场,切不可妄动。”
    “仆等遵命!”(未完待续。。)

第一章 风吹海不平(五)
    对于丁一来说,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