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政客 >

第322部分

大明政客-第322部分

小说: 大明政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一张张熟悉的面孔,苏天成的脸色有些凝重。
  仅仅是在宁夏卫和榆林卫驻扎的地方,围歼蒙古军队,不会有太大的困难,可以最大限度的动用炮兵营,既然蒙古部落的军队喜欢奔袭,喜欢野战,那正好,炮兵营可以令蒙古鞑子不知不觉就见阎王,可深入到河套地区征战的将士,就不是那么轻松的事情了,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里面去作战,需要自己准备好所有的补给,想想都是艰难的。
  苏天成很快开始布置任务了。
  出乎他的预料,诸多的卫指挥使,出现了跃跃欲试的神情,都想着能够参加这次的战斗,长时间征战,大家养成了习惯,就是要在战场上展现出来风采。
  看着众人期盼的眼神,苏天成和洪承畴有了极大的信心。
  “任务已经明确了,下面我开始点将了,这次打击蒙古部落的鞑子,动用两万江宁营的将士,希望大家齐心协力,彻底打垮蒙古鞑子。”
  “熊子健。”“到。”
  “你跟随洪监军,深入到河套地区,你的主要任务,是保证五千将士的后勤供给,千万不能够疏忽,河套地区大部分地方都是沙漠,供给就是诸位将士的生命。”
  “属下一定不辱使命。”
  熊子健的脸上出现了异样的色彩,多次的征战,他都是在后方的,这次终于上前线了,而且是深入到沙漠之中打击敌人。
  刘实亮带领骁骑营的将士,跟随洪承畴进入河套地区,孙元坤带领一千亲兵营的将士,同样跟随洪承畴,进入河套地区,这样一来,洪承畴、熊子健、孙元坤、刘实亮四人就是指挥核心了。
  苏天成带领健锐营、前锋营、炮兵营、斥候营和亲兵营,到宁夏卫和榆林卫驻扎的地方。
  这一次,苏天成没有动用步兵营,主要是考虑到蒙古部落的军队,绝大部分都是骑兵,步兵营跟随作战,没有多少的优势。
  任务分派结束,出发的时间是腊月二十六。
  准备的时间,只有两天,按照苏天成的意思,腊月二十五就要出发的,考虑到深入河套地区的五千将士,需要一定时间准备给养,所以推迟一天。
  任务分派结束之后,众人基本都离去了。
  贺人龙迟迟不愿意离去。
  看见贺人龙的表情,苏天成就知道是什么事情了,这个贺人龙,不愧是贺疯子,只要是大军征战,他拼劲全力,也是要参加的。
  “大、大人,属下有请求。”
  “知道了,你不就是想着跟随大军征战吗,可这一次,对手是蒙古鞑子,他们悉数都是骑兵,步兵营不能够很好的发挥作用的。”
  “属下知道,属下的意思,不是带领步兵营作战,属下恳请跟随大人去作战,只要能够上阵杀敌就满足了。”
  苏天成看了看洪承畴,贺人龙和左良玉,两人都是出名的将军,当初孙承宗推荐之后,江宁营接纳了贺人龙,如今,左良玉跟随在鹿善继的身边,听闻江宁营要扩军,也专门写信来了,恳请能够进入江宁营,无他,江宁营的战绩太辉煌了,只要是想打胜战的将军,没有谁不想着加入江宁营。
  还有一件事情,苏天成一直都是秘而不宣的,那就是吴三桂也写信了,言下之意,情愿跟随苏天成和江宁营征战的。
  “洪大人,这件事情你决定吧,我看贺将军还是不错的,既然想着跟随大军作战,那就跟着你,到河套地区去。”
  洪承畴点点头。
  “贺人龙,既然你请战,那就跟我到河套地区去。”
  贺人龙大喜过望,单膝跪地。
  “大人,属下一定拼力死战。”(未完待续。。)


'正文 第五百一十九章 突然出现的变故'

  (感谢心漂浮、斌斌琦琦、天海闻汐投出了宝贵的月票,感谢我爱羊羊的打赏,谢谢了。)
  江宁营加紧了准备,苏天成和洪承畴也分别在做准备,按照时间要求,从腊月二十五到正月初八,没有特殊的情况,各地的官府都可以休沐了,也就是诸多的官吏,可以放假休息了,这与几百年之后的情况相似,只不过朝廷的规定,是从腊月三十开始,到正月初八休沐,地方上执行的时候,有一定的松动,尽管说有这么多天的休沐时间,可回家的还是很少,这也是因为交通太不方便,来回耽误太多的时间。
  陕西的情况有所不同,诸多的知府都是新上任的,而且在巡抚衙门的领导下,放开手脚做事情,加之流寇完全撤出了陕西,到四川去了,府州县都要抓住这个机会,改善官府和百姓之间的关系,而且冬小麦也需要好好管理,开年就可以收割了,这可是稳定陕西最为重要的一步,只要冬小麦丰收了,老百姓基本可以稳定下来了。
  所以说,春节假期,在陕西没有多大的影响,不能够回家的官吏,依旧在衙门坚持。
  江宁营征伐蒙古鞑子,消息是绝密的,肯定不能够泄露出去,面对流动性很强、行动迅速的蒙古鞑子,事先透露出去消息了,等于是放跑了对手。
  江宁营选择腊月二十六出发,还有一个方面的原因,陕西本地的吏员衙役都休沐了,不会关注官府的事情了,喜欢泄露消息的,往往都是这些人。
  军营四周一直都是戒严的,寻常人等。是不能够靠近的,这一代都是军事禁区,这也是苏天成和洪承畴商议之后,做出来的决定,陕西地方上面,流寇与百姓混杂。你根本分不清楚,刚刚来的时候,人生地不熟,要是大意了,遭遇到流寇的暗算或者是袭击,那就不划算了,这个规定,一直延续下来了。
  腊月二十五一大早,江宁营准备出发的将士。还在加紧准备,熊子健忙得脚不沾地,要为准备深入河套地区的将士准备好给养,不能够有丝毫的疏忽。
  苏天成也在做准备,好在家人没有跟着到陕西来,出发倒也方便,没有什么打扰,只是有些时候。晚上想到了家人,还是有些思念的。
  王大治进来的时候。苏天成正在整理诸多的公函,担任巡抚之后,苏天成发现,自己根本就不需要处理很多的具体事务,只要能够把握好方向,就可以了。
  “大人。京城来信了。”
  苏天成点点头,接过了信函,一眼就看出来了,这是孙承宗大人写来的信。
  打开信函之后,苏天成仔细看起来了。渐渐的,他的脸色发生了变化,而且变化有些大,王大治站在一边,没有离开,也没有开口说话。
  看完信函之后,苏天成稍微思索了一下。
  “大治,请渠大人来一趟,不要惊动其他人。”
  王大治答应下来,正准备出去的时候,苏天成补充了一句。
  “我和渠大人商议之后,你去请洪大人来一趟。”
  王大治的脸色出现了变化,找到渠清泽和洪承畴商议,一定不是小事情,不过这个时候,他的任务是将渠清泽和洪承畴请到巡抚衙门来。
  渠清泽急匆匆赶来的时候,脸上甚至出现了汗滴。
  江宁营准备去剿灭入侵大明的蒙古鞑子,这件事情,他是知道的,无奈自己已经是西安府知府,无法跟随江宁营行动了,接近三年的时间,一直都是文官,渠清泽渐渐的开始适应环境了,他很清楚,自己是苏天成最为信任的心腹,这样的时候,必须要认真做事情,用实际行动支持苏天成。
  没有顾及到气喘吁吁的渠清泽,苏天成直接将信函递给了渠清泽。
  渠清泽拿起信函,很仔细的看起来了。
  “大人,这、这简直是血口喷人啊,下官就不清楚了,朝廷里面的那些人,是不是没有事情做了,专门挑刺啊,他们怎么不派人到陕西来看看,看看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陕西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啊。”
  “老渠,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啊,我们在陕西的做法,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士绅富户的利益,这是一个巨大的团体,他们在朝廷里面,是有关系的,甚至是有代言人,这么长时间过去,也辛苦他们在朝廷里面运作了。”
  “大人,下官觉得,这样做没有错啊。”
  “不能够说一点错都没有,平白无故的夺取了士绅富户的财富,肯定是有些问题的,但这也是形势所迫,你还记得我在江宁县的做法吧,没有采取强迫的手段,但陕西的情况不同,稳定是最为重要的,这么多的老百姓,饥寒交迫,挣扎在死亡的边缘,这样的时候,若是和那些士绅富户讲道理,要求他们做出来贡献,肯定是没有作用的。”
  “大人,情况有些复杂啊,下官觉得,您还是直接到京城去一趟,说明一下情况,免得引发更多的弹劾和议论啊。”
  “你认为,我一定要到京城去一趟吗。”
  “下官觉得,大人应该去一趟,这也是为今后做好铺垫,再说了,春节到了,大人到了京城,正好拜访一下内阁的阁老,有些事情,只要做好解释了,不会有太大的事情的,孙大人在信函里面,已经提醒大人了啊。”
  “那你认为,我是到京城去辟谣重要,还是带着江宁营征伐蒙古鞑子重要。”
  渠清泽愣住了,两件事情都是非常重要的,可现在的问题是,两件事情遇到一起了,若是等到征伐蒙古鞑子之后,时间肯定有些晚了,再说了,京城出现的谣言和弹劾,牵涉到了苏天成个人的前途了。
  “大人,下官以为,还是到京城去重要,若不是事态严重了,孙大人也不会建议大人到京城去的,大人到京城去说明情况,也是为了陕西的发展啊。”
  听见渠清泽这样说,苏天成暂时没有说话。
  过了好一会,苏天成终于开口了。
  “江宁营征伐的事宜,已经安排好了,这个时候调整,会产生重大影响的,再说了,孙大人信函里面说到的事情,暂时是不能够透露出去的,要不然,下面有些人,会趁机鼓噪的,陕西正处于关键时刻,不能够出现波动。”
  “大人,下官以为,您也该为自己考虑一下啊。”
  “这我知道,我会写奏折的,同时,你要京城的暗线,多多打探情况,及时送情报来。”
  渠清泽还想说什么,苏天成摆手制止了。
  “我已经做出来决定了,用事实来说话,京城里面的有些大人,总是想着找事情做,就让他们去忙活吧,我不会让他们牵着鼻子走,我个人的事情,与陕西老百姓的丰衣足食比较起来,不算什么的。”
  洪承畴看了信函之后,没有忍住,破口大骂了,说朝廷里面的那些御史和给事中,都该死,都该被免去职务治罪。
  等到洪承畴发完脾气之后,苏天成说出来了自己的决定。
  洪承畴和渠清泽的意见是一样的,认为苏天成应该到京城去,做一做工作,亲自到京城说明,与写奏折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洪承畴甚至说出来了三人成虎的话语。
  苏天成依旧坚持了自己的意见。
  两人争论了一番之后,洪承畴认为,遇见这样的大事情,还是应该有人到京城去,就算是苏天成不能够亲自去,也要派人到京城去的,苏天成稍微思考了一下,觉得洪承畴的这个意见不错。
  柳敬亭进入三堂之后,苏天成很严肃的开口了。
  “敬亭,有件事情,让你去办一下,你明日出发,代表我直接到京城去,你这次的任务非同一般,京城里面,有御史和给事中给皇上上折子了,说我意图谋反,将陕西建成单独的王国,脱离了朝廷的领导,长此以往,我必将做大,最终威胁到皇上,而且他们还说出来了,我上折子建议皇室宗亲进入朝廷,就是在最大限度的拉拢人心,秦王、瑞王和韩王,包括晋王和福王都拿出来银子,支持陕西,也被他们当做了罪状,认为这是在集聚力量。”
  柳敬亭脸色发白,看着苏天成,显然是想着说些什么。
  “让你代表我到京城去,你就按照要求办事就可以了,该说的时候,堂堂正正的说,不要畏惧朝廷里面的某些大人,理直气壮,陕西出现的变化,你是知晓的,尽量的说出来事实。”
  “你到了京城,首先求见孙承宗大人,这里有一封信,你直接交给孙大人,该怎么办,孙大人会安排你的。”
  “带着一千两黄金到京城去,该拜访的官员,我已经列出来名单了,你挨个的去拜访,每一位大人那里,我都写下了信函,你见到这些大人之后,尽量多说一些陕西的情况,你以前是说书的,该怎么说,比我在行,一定要让他们认可陕西发生的变化。”
  “相关的情况,我已经写在这封信函里面了,你自己慢慢看,你到京城去,我派出两百江宁营的将士,护送你去,要开支的地方,不要吝啬,这一次,是发挥你能力的时候了。”(未完待续。。)


'正文 第五百二十章 详细规划'

  孙承宗写来的信,说到的问题是很严重的,朝廷里面,有部分的御史和给事中联合起来,弹劾陕西巡抚苏天成,这些御史和给事中,很会想办法,他们没有从陕西的政务出发,而是从另外的方面发起了攻击,这些官员,长期在京城,对朝廷里面的事情,异常熟悉,也很是了解皇上的想法和担忧,所以他们的弹劾,很能够抓住重点。
  状告苏天成谋反,这是最大的罪状了,没有比这个罪更严重的了。
  当然,这些御史和给事中,没有直接说苏天成现在就谋反了,他们从几个方面弹劾苏天成,说陕西的一些做法,已经是开始有谋反的迹象了,皇上要未雨绸缪,杜绝这样的情况,若是任其发展下去,最终无法收拾,甚至有御史将苏天成和魏忠贤比较了。
  这是对苏天成最大的污蔑和侮辱。
  要知道,孙承宗是内阁次辅,刘宗周和黄道周都是左右都御史,既然孙承宗写来了这封信,说明情况有些严重了。
  朱由检确实不错,但缺陷也是非常明显的,个人成长的坎坷,以及屡次依靠大臣的失败,令朱由检的疑心是很重的,时时刻刻防备着大臣,前面的例子太多了,特别是袁崇焕,就是最为巨大的打击了。
  苏天成最为不利的地方,是从来没有在朝廷里面为官,一直都是在地方上,这就必然导致和朱由检的交流少,缺少交流就缺少了解,江宁营立下了这么多的功劳,变得越来越强悍了,有着很大可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