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政客 >

第478部分

大明政客-第478部分

小说: 大明政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辰时,苏天成开始拜祭海神,码头上面,摆着祭台,上面摆着猪头、羊头、果蔬等祭品,苏天成焚香之后,对着大海跪拜,祈求海神的保佑。
  苏天成拜祭完毕,迅速离开,接下来,众多的商贾和船主,开始恭恭敬敬的祭拜海神,无数的祭品投入到了大海里面。
  几分钟之后,苏天成来到了位于码头东面的财神庙,这里以前是威海卫唯一的寺庙,修建码头的时候,专门休憩了财神庙,供众多的商贾前来拜祭。
  辰时,拜祭仪式结束了。
  开埠的时间到了。
  苏天成手持火把,点燃了码头中间的火炮引信,随着火炮的轰鸣,远处的海面上,荡起一股巨大的水花,距离码头两里地的大海之中,蓬莱一号战船上面的火炮开始怒吼,众多的水师官兵,吹响了海号,驻守在威海卫的江宁营将士,整齐排列,对着大海的方向,扳动了燧发枪的机关。
  这种气势,众多的商贾是从来没有见过的,目瞪口呆,甚至忘记了捂住耳朵,苏天成相信,远处的商船,一定通过望远镜,看到了这里的情形,这是苏天成刻意安排的,他需要立威,也许人群里面,就有郑芝龙派来的人,最大的威慑,不过是展现出来自身的实力,令对手不敢小觑,不敢动手,乖乖听话。
  枪炮声之后,鼓声响起来了,商贾组织的舞龙舞狮队伍,开始在码头上表演。
  开埠的仪式,进行了一个时辰。
  巳时,所有的仪式结束,威海卫码头正是开埠。
  不过半个时辰的时间,海面上出现了黑压压的商船队伍,肉眼都可以看见,商船上面,有不少金发碧眼的水手,这些商船争先恐后的涌向了码头。
  码头上面,威海卫码头的商贾亲自站在海边,眼睛里面呆着笑意,他们时不时和市舶司的官吏说上几句话,看向的确实迎面而来的商船,这些商船在他们的眼睛里面,就是商机,已经充实的市舶司官吏,大部分都到码头来了,他们要用最快的速度,到商船上面检查,调去商船的货单,确定赋税,之后大量等候在码头的装卸队伍,将开始卸货,肉眼可以看到的商船,估计要好几天的时间,才有可能卸货完毕的。
  苏天成已经站在了临时搭建的木台上面,手持望远镜,看着蜂拥而来的商船,这一次的开埠,非常的成功,不过要保住这种势头,威海战船编队就有事情做了,他们需要在外海巡逻,清除海盗船,至于说郑芝龙是什么看法,或者会采取什么措施,那是下一步的事情了。
  


'正文 第七百六十五章 烦躁的郑芝龙'

  福建泉州,郑芝龙的府邸。
  被朝廷招安之后,郑芝龙基本没有出海了,一般情况下,都是在泉州,身为大明的都督同知,郑芝龙的威望非同一般,加之郑家富可敌国,对泉州的老百姓时常扶持,在当地一言九鼎,威望甚至超过了官府,郑家长期控制了海上贸易,以控制海路、收取各国商船的费用迅速发家,凡是缴纳了费用的商船,都会被发给一面令旗,在南海畅通无阻,为此,荷兰的东印度公司舰队,不堪郑家的盘剥,和郑芝龙的水师展开了海战,无奈被打的一败涂地,只能够屈服,乖乖的缴纳国境费用,或者是缴纳高额的赋税,在大明偷偷展开交易。
  几年时间过去,郑家在海上的霸主地位完全稳固下来了,郑芝龙朝廷武官的身份,令郑家的水师、商船,在大海上更是横行无忌。
  这个时候,登州的威海卫开始修建贸易码头了,而且是朝廷允许的,唯一开海禁进行贸易的码头,刚刚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暴怒的郑芝龙,甚至准备以反叛朝廷抗议了,不过在身边人的劝说之下,郑芝龙冷静下来了,他认为朝廷的水师不堪一击,就算是在威海卫建立了商贸码头,恐怕也没有多大的作用。
  很快,不利的消息一件一件传来了,在威海卫修建码头的,是蓟辽督师苏天成,苏天成和江宁营的赫赫威名,郑芝龙是清楚的,人家剿灭了几十万的流寇,打的后金鞑子在辽东不敢动弹,若是从骑兵和步卒的角度出发,郑家根本无法抗衡。人家轻而易举就能够灭了身在漳州的郑家,不过郑芝龙还是有信心的,郑家的水师,纵横海上这么多年,苏天成的江宁营虽然骁勇,毕竟是陆地上面的霸主。
  苏天成在蓬莱城组建水师。郑芝龙也不是特别的在意,想要拥有一支强悍的水师,可不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的,需要若干年才有可能建立起来,再说了,朝廷只有那么多的银子,水师需要大量的银子维持,苏天成哪里来的那么多的银子。
  福建距离辽东和山东,距离遥远。详细的情况,郑芝龙不可能知道,他所知道的情况,都是从邸报上面得来的。
  威海卫码头开埠的消息,令郑芝龙坐不住了。若是郑家的水师不显露出来威力,恐怕大量的商船,都要到威海卫去了,直接在那里做生意。人家求之不得,荷兰东印度洋公司肯定是知道这个消息的。人家全部绕道从黄海过去了,郑家的生意就垮下来了。
  郑芝龙投降了明朝,接受了招安,但在他的骨子里,对大明王朝是不屑一顾的,主子这个概念。只存在于他的口头上面,谁若是侵害了他的利益,他是会毫不留情的,翻脸是很快的,说到底。郑子龙认同的一切,都是为了自身的生存,所以他做过海盗,做过商人,不认为这些事情有伤自身的形象,他接受明朝的招抚,尽管被敕封为都督同知,但很多的行为,依旧是我行我素,他控制海上霸权,目的是为了让郑家得到更多的收入,绝不是想着能够为朝廷做些什么事情,对于朝廷的命令,他也执行,但很多的时候,自己是得到了好处的,他的这种行为,和以前做海盗的时候,没有什么本质上面的不同,在历史上,郑芝龙投降大清,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他认为明朝和清朝,不过是换了一个主子而已,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基于这样的认识,也因为自身力量的强大,郑芝龙是不会屈服于苏天成的。
  郑芝龙三十七岁,正当年,精力非常的旺盛,做什么事情都是胸有成竹,在家族里面,有着泰山压顶的气势,对待损害自身利益的事情,更是不容待见,这也隐隐注定了,大明内部将有一场非同寻常的战斗。
  郑芝龙最为信任的就是他的兄弟郑鸿逵,很多的事情,他都是和郑鸿逵商议的。
  郑鸿逵和郑芝龙有所不同,对于明朝的忠心,是发自于内心的,当初郑芝龙决定接受朝廷的招抚,郑鸿逵是极力支持的,对于郑芝龙的有些做法,郑鸿逵是有看法的,只不过郑家做主的是郑芝龙,郑鸿逵说话的作用不大,郑鸿逵也不是蠢人,知道说话没有多大的作用,也就不会多说的,随着郑成功的长大,郑鸿逵和郑成功之间的接触逐渐增多了,感觉到郑成功的有些认识,和自己是相符的。
  郑鸿逵二十七岁,年轻气盛,郑成功也有十六岁了,早就明白事理了,两人之间的年纪悬殊不算是太大,有些事情说的明白,郑鸿逵也担心郑成功,可能被郑芝龙影响,形成一些不好的认识,所以说,有时间就教育郑芝龙,要形成正确的认识,要清楚礼义廉耻,哪些事情是可以做的,哪些事情是不能够做的。
  郑鸿逵希望,郑氏家族能够真正的屹立在大明朝,而不是完全依靠财力和武力。
  郑鸿逵进入房间的时候,后面跟着郑成功。
  看见郑成功也进来了,郑芝龙有些不高兴,他不反对郑功成参与到家族大事情的商议之中,但也要看是什么事情,牵涉到朝廷的事情,郑成功最好是不要参加的,虽说郑芝龙对于自身的出身无所谓,一切都是为了家族的利益,但他还是有着望子成龙的思想的,郑成功隐隐透露出来了不凡的气质,这一点郑芝龙发现了,也是非常高兴的。
  “福松,你来做什么啊,我和你四叔商议大事情,你就不要凑进来了。”
  福松是郑成功的小名,郑芝龙一直都是这样称呼,早就习惯了。
  看见这样的情形,郑鸿逵连忙开口了。
  “大哥,福松已经长大了,我在福松这个年纪的时候,已经跟随大哥四处奔波了,要说家族里面的大事情,福松也应该要参与进来的,要不然今后难以担当大任啊。”
  郑成功站在门口,没有出去的意思,看见这样的情形,郑芝龙摇摇头,没有继续要求郑成功离开了。
  郑家水师和军队的日常事情,都是郑鸿逵在打理,郑芝龙主要操心大事情,做出来重大的决定,同时郑成功也开始帮助郑鸿逵,管理水师和军中的事情,郑功成崇祯十一年考中了秀才,是郑家的读书人,这令郑芝龙感到骄傲,其实郑成功在郑芝龙身边的时间也不多,以前做海盗的时候,与明朝对抗,郑成功不可能在他的身边,后来接受了朝廷的招抚,郑成功才来到了泉州。
  询问了水师和军队的有关事宜之后,郑芝龙直接奔向了主题。
  “老四,威海卫码头开埠了,这件事情,对我们郑家的威胁很大啊,我们能够控制的也就是南海和东海的部分海面,外海那么大,航线那么多,我们不可能完全控制的,朝廷决定在威海卫开海禁,如此岂不是夺走了我们的饭碗,不管怎么说,我们也是大明水师了,我也是朝廷敕封的都督同知了,朝廷决定在威海卫建码头开海禁,这岂不是打我们的耳光吗。”
  这件事情,郑芝龙早就提出过,郑鸿逵曾经劝解过,但没有多大的效果,不过从家族的利益出大,郑鸿逵也是有些想不通的,包括郑成功,郑家不可能有那么高的觉悟,银子谁不爱啊,如今,威海卫码头正式开埠的消息传过来了,在水师和军队中间,形成了不小的震动和影响,已经有一些军官不服气了,叫嚷着要开过去毁掉威海卫码头。
  郑芝龙没有提出来应对的办法,郑鸿逵就不会开口说话,郑成功同样不会开口,毕竟家族里面的大事情,都是郑芝龙做主的,他们只是提出来一些补充意见。
  “我们就这样看着是不行的,虽说威海卫码头是朝廷准许修建的,但我们郑家也曾经提出来开海禁的事情,朝廷没有任何的音讯,这是欺负人,以为我郑芝龙以前做过海盗,和明军干过仗,就如此的不信任,就背着我做出来这样的决定,这肯定不行。”
  郑芝龙看了看郑鸿逵和郑成功。
  “我决定了,要给威海卫码头一点颜色看看,这一次的行动,我们分为两步进行,一路加紧对外海的控制,不管是哪里的船队,一律不准到威海卫码头去,一路直奔威海卫码头,掩饰身份,毁掉威海卫码头。”
  郑芝龙说到这里,郑鸿逵终于开口了。
  “大哥,都是朝廷的军队,如此做是不是合适啊。”
  郑成功也准备开口,被郑芝龙用眼神逼回去了。
  “有什么不合适的,朝廷一直都看不起我们郑家,认为我郑芝龙的出身卑微,那我就给他们一点厉害看看,我听说苏天成很是了不得啊,在大明各地,如日中天,我倒要看看,这个苏天成,有多大的本事,他不是厉害吗,那我就毁掉他修建的威海卫码头,看看他究竟是什么反应,看看朝廷是什么态度。”(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七百六十六章 你自己找死'

  福建郑家水师的调动,当然瞒不过苏天成。
  渠清泽已经成为了情报方面的专家了,安插在福建的一部分锦衣卫暗线,已经被他争取过来了,全力以赴提供郑家的情报,这些锦衣卫的暗线,早已经遍布郑家的水师和军队里面去了,有些甚至是军官,能够轻而易举的获得情报。
  郑芝龙做事情狂妄,没有将苏天成看在眼里,虽说也担心苏天成和江宁营的名气,但真正做事情的事情,将这些担忧丢到一边去了,恢复了一贯的霸气,而且苏天成所做的事情,大都是在北方做的,在南方的时间很短,郑芝龙认为,有些事情,很有可能是传闻,被人为的夸大了,苏天成和江宁营没有那么强悍。
  郑芝龙本来是准备亲自带着战船编队,去进攻威海卫码头的,他有着这样的勇气和信心,郑鸿逵和郑成功都劝阻了,毕竟郑芝龙是大明朝的都督同知,出面做这样的事情不合适,要是朝廷知道了这样的事情,说不定就真的会采取什么措施了,郑鸿逵带着水师去进攻,效果是一样的。
  不要以为郑成功是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但在维护家族利益的时候,也是不会含糊的,一样拥护父亲的决定。
  郑芝龙很快布置了任务,安排三百艘战船,进攻威海卫码头,这是一次很大气的安排,寻常的战斗,不需要动用这么多的战船,就是和荷兰东印度公司作战的时候,也没有出动过这么多的战船,用他的原话说,郑家水师的威名不容被亵渎,凡是有威胁郑家利益的势力。统统要剿灭,就是要让威海卫码头彻底消失,看不见一点点码头的影子,如果有可能,还要直接进攻文登县,让苏天成看看和郑家对着干的结果。
  郑芝龙一点都不担心朝廷的态度。山高皇帝远,他远在福建,有着充足的实力,朝廷需要依靠他,稳住福建、广东甚至是浙江沿海的局势,不会为这样的事情翻脸的,大不了就是训斥一番的,没有什么了不起,就算是朝廷有举动。他也完全能够应付的。
  登州,督师府。
  苏天成脸色铁青。
  “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自来,我看郑芝龙这是找死,哼,三百艘战船进攻威海卫码头,要让威海卫码头消失,好大的气魄。真的会做梦,我看江宁营水师正好拿郑芝龙的战船开刀。郑芝龙不是兵分两路吗,不要去管另外的一路,我们重点对付进攻威海卫的三百艘战船。”
  渠清泽早就铺开了航海图,上面有着准确的航线,从福建的南海出发,经过东海。黄海,抵达威海卫,需要经过浙江、北直隶等地,抵达山东的登州。
  航线是明确的,问题是郑芝龙会不会要求他的战船改变航线。发动出其不意的进攻。
  孙传庭、渠清泽等人,争论了这个问题,依照他们的看法,郑芝龙常年在海上厮杀,肯定是有着一些办法的,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