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政客 >

第510部分

大明政客-第510部分

小说: 大明政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成想着和皇太极对决,要亲手打败皇太极,让这个枭雄在自己的面前臣服。
  蓬莱城的布置是绝密的,不能够泄露的,进攻旅顺,进而占领复州等地,仅仅依靠江宁营水师,是绝对不行的,这一次,战船和巡逻船将带领大量的江宁营将士,越过海峡,歼灭后金水师,占领诸多的地方,在那些地方生根,一步步挤压后金的生存空间。
  这里面,就牵涉到调集军队的问题了,江宁营八万三千将士,分别驻扎在登州、莱州和青州,这一次的战斗至关重要,至少要抽调五万人左右,留下三万固守登州、莱州和青州,其实只要是占领了复州等地,登州、莱州和青州,完全没有必要驻扎那么多的军队了,这里就成为了后方,复州、永宁、旋城、铁山和宣州等地,才是真正的前方。
  拿下城池,依靠的武力,但守住城池,建设城池,绝不能够完全依靠武力,那样的占领是不牢固的,特别是在两军交战的过程之中,旅顺和复州等地,被后金占据多年了,那里的老百姓,究竟是什么想法,苏天成不是太了解,但他有信心,凭着自身的能力,让这些地方的老百姓,拥护大明王朝,这些地方,本来就是大明王朝的地盘。
  渠清泽赶回登州的时候,苏天成已经开始动作了。
  督师府发出了调防训练的敕令,驻扎在青州、登州、莱州各地的江宁营将士,大部分想登州方向逐步的集中,其中青州城留下一万人,莱州府城留下五千人,登州的烟台、威海卫以及登州府城等地方,一共留下一万五千人,其余的将士,悉数集中到登州城外的军营。
  敕令要求,在一个月的时间之内,五万三千将士要集中到位于登州的军营和水师的军营,同时,烟台基地开始大规模的制造炮弹,至于说造船厂,暂停了制造大型的战船和巡逻船,苏天成在收复了郑芝龙的水师之后,通过不断的调防,拥有了大量的战船,造船厂目前的任务,是制造大型的商船,接二连三的订单,令造船厂的工匠没有时间休息了,而大型商船的利润,也令苏天成感觉到了高兴和意外。
  敕令发出去之后,没有引发什么波动,江宁营大规模的调动,经常发生,再说了,这一切都是督师府的安排,名义是训练,也有可能是督师府决定要开展大规模的军营比武了,再说调动的时间,也拉得比较长,完全不是准备征战的样子。
  渠清泽回到登州,已经是三月底。
  翌日,他赶到了督师府。
  苏天成正在厢房等候。
  “大人,下官见到了洪大人,洪大人接受了命令。”
  “恩,你是否强调了,非常时刻,洪承畴不要听从钱谦益的命令,必须要自行做出来决定,钱谦益不懂得军事部署,可能会出现乱指挥的情况。”
  “下官说过了,下官还侧面提醒了洪大人,钱谦益和大人之间,有些矛盾,很有可能在关键的时刻,考虑到的不是大局,可能会泄私愤,甚至不过战局。”
  “很好,其实辽东的部署,已经暴露出来了这个问题,陈新甲不用江宁营将士,就是想着能够依托边军,立下不世功勋,这样他也能够引以为傲,陈新甲和钱谦益每时每刻都在一起,这个过程中,钱谦益自然会排斥江宁营,最为重要的,陈新甲一直都没有能够实际的掌握江宁营,征战之时,他自然不会用不熟悉和不顺手的军队。”
  “大人,下官这次到辽东去,还掌握到了一个情况,那就是巡抚衙门的知事唐海泰,很是风光啊,这个唐海泰,下官印象是很深刻的。”
  苏天成眯起了眼睛。
  “我说怎么辽东的局势有些奇怪,原来我还小看了这个唐海泰啊,你想想,唐海泰是内阁次辅唐世济的侄子,到辽东之后,陈新甲是不会小视的,这个过程中,唐海泰肯定成为了陈新甲和唐世济两人之间的联络人,这就令唐海泰的位置很重要了,看来辽东发生的诸多变化,这个唐海泰起到了不少的作用啊。”
  “大人,下官专门做了安排,有人严密注视唐海泰的一举一动了。”
  “知道了,暂时不要去理睬这个唐海泰,跳梁小丑,起不到多大的作用,若是陈新甲真的信任这个唐海泰,恐怕是要吃亏的,你的主要精力,是协助孙传庭,搞好江宁营将士的征调,同时要严格保密,一些具体的事情,就依靠你去做了,这段时间,我重点思考战役部署,不会管这些具体事情的。”(未完待续。。)


'正文 第八百一十六章 需要坚持的原则'

      陈新甲开始全力做进攻的准备了,按照内紧外松的原则,辽东的边军开始适度的进行调整,大凌河城外的临时军营开始修建,不断有边军朝着这个地方集结,此时此刻,陈新甲开始关心驻守关宁锦防线的军队情况了,不管怎么说,关宁锦防线是必须要守住的,不能够有丝毫的闪失,否则后果不敢想象。
  洪承畴再次接到了通知,到巡抚衙门商议事情,这一次同样是唐海泰来通知的,但洪承畴不会继续在唐海泰面前提出来什么要求了,渠清泽来到宁远,两人交换了不少的意见,渠清泽离开之后,洪承畴将自己关在屋里,足足思考了一整天,终于理清了思路,下一步,他就是按照苏天成的要求来行事了。
  洪承畴赶到巡抚衙门的时候,陈新甲和钱谦益已经在等着他了。
  “洪大人,今rì我们专门商议固守关宁锦防线的问题,我们进攻后金鞑子,后方是必须要稳固的,这里面的重要xìng,我就不多说了,有关辽东各处的守备事宜,我有一些思考,刚刚和钱大人商议过了,诸多的事宜,也就拜托钱大人和洪大人了。”
  洪承畴脸上的神sè很是平静,要不是渠清泽亲自来到辽东,此刻他肯定是有些不服气的,陈新甲这一次的安排,匪夷所思。
  陈新甲和钱谦益都很是注意洪承畴的神sè,要说洪承畴比起他们,资历老很多的,此次进攻后金鞑子的安排,对于洪承畴和江宁营将士来说,有些不公平。而且在驻守关宁锦防线的安排上面,陈新甲也是有一定私心的,想不到此刻的洪承畴,神sè很是平静,没有表现出来急躁和不服气的神情。
  陈新甲说完之后。钱谦益开口了。
  “陈大人的重托,我是绝不敢疏忽的,洪大人熟悉辽东的局势,我是一定依靠洪大人,坚决守住关宁锦防线的。”
  洪承畴笑着点点头,依旧没有开口。他很清楚,前面说到的都是客套话,关键在于后面如何的安排部署,这个安排部署,决定到关宁锦防线是不是能够很好的守住,按照苏天成的预计。一旦双方开始搏杀,皇太极肯定会想尽办法,偷袭关宁锦防线,若是被皇太极偷袭得手,辽东的局势就危险了。
  “洪大人,有关各处的防守事宜,陈大人和我商议过了。今rì我们就将这件事情确定下来,一并开始准备事宜。”
  陈新甲和钱谦益都站起来了,走向了中间的沙盘,洪承畴也跟着来到了沙盘的旁边。
  钱谦益指着沙盘继续开口了。
  “关宁锦防线,最为重要的四处地方,分别是山海关、宁远城、锦州城和大凌河城,这四个地方,乃是重中之重,辽东一共十八万将士,十万将士跟随陈大人出征。剩余八万将士,驻守这四个地方,其中有三万江宁营将士,两万榆林营将士,三万边军将士。”
  “这四处地方。位置都是非常重要的,我认为,最为重要的,还是山海关和宁远城,山海关直接拱卫京师,绝不能够有丝毫的闪失,否则京师就危险了,宁远城乃是督师府和巡抚衙门所在地,同样不能够疏忽。”
  钱谦益说到这里的时候,洪承畴的眼睛里面,闪过了一丝寒芒,他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苏天成要派渠清泽亲自到辽东来,为什么重点强调了关宁锦防线的守卫问题,为什么苏天成对陈新甲和钱谦益,都不是很信任,看来苏天成的确有先见之明。
  陈新甲和钱谦益,都不是真正的武将,陈新甲虽然在崇祯四年的时候,参与过征战厮杀,但不是主帅,而且参与征战的时间也不长,至于说钱谦益,根本就没有征战厮杀的经历,甚至在官场上的时间都很少,这两人在考虑作战部署的时候,更多的是理想化的观点,判定一个地方的重要xìng,不是依据实际情况来的,而是看这个地方是不是官府所在地,仅仅以城池本身的重要xìng来作出决定,这是极端错误的。
  到了这个时候,洪承畴也有些感慨了,朝廷历来都是以文官来统领作战,大家都习惯了,殊不知这里面的弊端,从来都没有谁会专门提及,也没有谁会去注意的。
  “根据地方的重要程度,我的考虑是,大凌河城驻守一万五千边军,锦州城驻守一万五千边军,宁远城驻守两万榆林营军士,江宁营三万军士,悉数驻守山海关。”
  “如此安排的好处是,山海关稳固了,宁远城也没有问题,至于说大凌河城和锦州城,陈大人带领十万将士征战厮杀,若是大凌河城与锦州城遭遇攻击,陈大人能够回师支援,前后夹击后金鞑子,给予后金鞑子毁灭xìng的打击。。。”
  钱谦益说完之后,洪承畴还是没有开口,他看着陈新甲,想知道陈新甲是不是也是这样想的,若是陈新甲也是这样的想法,洪承畴担心的就不是固守关宁锦防线的问题了,而是这一次的征战,会遇见什么样的大问题了。
  陈新甲也接着开口了。
  “洪大人,这个方案,钱大人和我仔细商议过,觉得还是可行的。。。”
  洪承畴的心在下沉,陈新甲和钱谦益首先就商议了固守关宁锦防线的方案,接着才找到自己来商议,与其说是商议,还不如说是通报情况,要求自己按照这个方案来执行,他们想到的固守关宁锦防线的方案,与苏天成提出来的恰好相反,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可悲的预见。
  陈新甲和洪承畴都说完之后,洪承畴慢慢开口了,他没有直接反驳这个方案,而是首先指着大凌河城开口了。
  “陈大人和钱大人如此的部署,我有几个问题,想着问一问。”
  因为一直都没有开口说话,陈新甲和钱谦益还是有些忐忑的,毕竟从征战的角度来说,他们比不上洪承畴,人家是身经百战了,这个时候,洪承畴开口了,他们的注意力也是特别集中的,看看洪承畴究竟会说一些什么。
  “第一个问题,关宁锦防线的重点,究竟在什么地方,陈大人和钱大人认为,重点在于山海关和宁远城,因为山海关直接拱卫京师,宁远是关宁锦防线的核心所在地,故而这两个地方需要重点守卫,是不是这样。”
  “的确是这样。”
  “第二个问题,驻守大凌河城与锦州城的,一共就是三万边军,钱大人认为,就算是大凌河城与锦州城遭遇了围攻,陈大人可率领大军回援,前后夹击后金鞑子,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说,大凌河城与锦州城也是固若金汤的,是不是这个意思。”
  陈新甲和钱谦益都点头,表示了赞同。
  洪承畴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接着开口了。
  “有一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后金鞑子若是派出重兵,围堵大凌河城,不知道该如何的应付,驻守大凌河城与锦州城的只有三万边军,两地相距四十余里,唇亡齿寒,钱大人说了,出现这样的情况,陈大人可以率领大军回援,可若是后金鞑子同样派出重兵,与大军对抗,不能够及时的驰援,该当如何,山海关距离大凌河城四百余里,宁远距离大凌河城两百余里,这两个地方的军士,若是要救援大凌河城,需要时间不说,恐怕大军前来增援,山海关、宁远照样会出现问题的。”
  陈新甲和钱谦益显然是思考过这个问题,洪承畴说完之后,陈新甲很快开口了。
  “洪大人,这个问题钱大人和我思考过的,若是后金鞑子发动这样的攻击,需要大量的兵力,否则是做不到这一点的,若是后金鞑子真的准备派出如此多的兵力了,恐怕朝廷也要考虑了,是不是调集更多的军队,与后金鞑子展开决战了。”
  洪承畴气得差点说不出话来,原来以为陈新甲和钱谦益可能会有其他方面的考虑,或者是应对的办法,谁知道落实到最后,就是增兵的事宜,若是真的到了战役最为关键的时刻,那个时候再来考虑征调军士来驰援,有什么作用,崇祯四年的大凌河之战,这个教训太深刻了,陈新甲和钱谦益没有考虑到以前的教训,依旧还是这样安排的,这岂不是要出大事情的。
  但这个时候,发脾气是没有用处的,必须要改变这种安排,必须要按照苏天成的安排,来落实关宁锦防线的防守事宜。
  该坚持的必须要坚持,这个时候,洪承畴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渠清泽亲自来到了辽东,为什么如此重视关宁锦防线的防守事宜,这个是原则xìng的问题,自己肯定是要坚持意见的,不能够袖手旁观,关宁锦防线真正的出现了问题,就是重大责任,不仅仅是陈新甲和钱谦益,自己恐怕也成为了千古罪人的。
  需要坚持的原则,必须要坚持,不能够有丝毫的让步。
  洪承畴调整了一下自身的情绪,看了看陈新甲和钱谦益两人,这一次他不会退步了,哪怕是争吵,哪怕是翻脸,也要坚持自身的意见。
  


'正文 第八百一十七章 争执'

      洪承畴再次开口的时候,神情异常严肃,话语也重了很多。
  “陈大人,钱大人,真正出现你们所说的那种情况,我们都将是大明王朝的千古罪人,我无意危言耸听,但依照你们的部署,一旦后金倾尽全力,围攻大凌河城、锦州城,得手之后,将会是什么样的结局,陈大人带领的大军,失去了后方的依靠,反而陷入到了后金鞑子的重重包围之中,征战不可能取得什么战果,大凌河城、锦州城丢失,关宁锦防线将面临巨大的危机,甚至是全面失守,那个时候,京城的门户大开,举朝震动,我们拿什么来力挽狂澜,难道我们准备着让京城再次处于后金鞑子的包围之下吗。”
  洪承畴说出来这番话之后,陈新甲身体微微抖动了一下,显然是在沉思,但钱谦益开口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