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太平血 >

第258部分

太平血-第258部分

小说: 太平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克里米亚战争结束之后,作为雇佣军的太平军北部兵团以战争结束、雇佣关系完结为由,拒绝从庙街、库页岛撤军。这让英法两国公使大为恼火,但太平军占据着法理上的优势,第一就是雇佣合约中的确有战争结束。雇佣关系随即结束的条款,并且约定在交战双方谈判时,雇佣方不在作为作战部队担负联军的任何作战责任。也就是说,战争结束之后,太平军不再受联军总司令格兰特将军的指挥。第二就是庙街和库页岛在当时还算是满清的地盘。太平军作为叛军占领本国领土在外交保持中立的英法面前毫无理亏的地方,就是连俄国公使也没有理直气壮要求太平军撤出这两个地方。原因就是满清和俄国的合法条约还要追溯到康熙年间的《尼布楚条约》。条约中明确了庙街和库页岛还是中国的。
    在法理和军事上都占了先机的西殿太平军自然就占据了上风,同时在鞑靼海峡封冻期前,太平军的商船补给船队就给那边的部队送去了足够三个多月的补给,并且在库页岛、箱馆、长崎、上海等地建立起了海上商道,来回赚取的钱财足够支付北边部队的给养。在解决了补给问题之后,太平军就更加不想从庙街和库页岛撤退了。
    太平军出现在东北。直接带来的连锁反应就是咸丰暂停从东北抽调黑龙江马队南下的差事,反而将一部分察哈尔马队和蒙古马队调往东北进行防备,他也怕太平军抄了他满清龙兴之地的后路。
    结果就是大批清军涌入东北,东北之地的俄国人开始惊恐。他们顺着黑龙江沿岸秘密建立的补给点、哨所、临时码头开始显露在满清军队面前。此前黑龙江将军奕格就曾经上奏,说罗刹国经常通过黑龙江运兵东去,当时满清朝廷忙着应付太平天国,也无暇细探,随着东北有了长毛之后,东北的清军也就不敢睡觉了。当他们醒来时发现,原来黑龙江以北的土地上,罗刹人居然建了那么多的城镇、兵站、哨所、码头等等。
    奕格也看出事情的严重,不但长毛可能威胁到满清的东北之地,就连老毛子也开始打这里的注意,而非先前朝廷所想的罗刹人只是借黑龙江过兵。
    于是东北的清军动了起来,奕格被免了职司,另一位宗室重臣奕山接任黑龙江将军。在东北之地,满清、俄国和太平军出现了一种奇怪的对峙场面。
    太平军不撤出庙街和库页岛,英法和俄国在远东地区的谈判居然比巴黎和会还要艰难。俄国公使图日科夫坚持说庙街和库页岛是英法联军攻陷的,应当归还俄国。英法公使有苦说不出,其实三方都知道其中的原因,俄国公使却死死咬住这点,要求英法在远东的条约上让步。所以英法在这种情况下,在广州开始支持满清,就是给西王施加压力。
    西王却暂时没有理会这个压力,他现在正全力和东王周旋着……(未完待续。。)

第四百零二章 祸水东引
    天京东王府东王书房之内,东王杨秀清一身常服,一头长发披散在脑后,只用根丝绦略略一束。此时他正烦躁不安的走来走去,殿上几名心腹东殿将官都不敢入座,都站着望向东王。他们许久没见到东王如此失态的暴怒不安了,就是去岁兵败南昌也没见东王如此模样。
    已经是十二月的天气,天京城内外冬雨绵绵,清冷得个透彻,但更让人觉得发寒的是东王那张阴冷的脸庞。陈承瑢稍稍挪动了一下僵直的身子,斜眼望了望秦日刚、杨辅清、曾水源等人,只见屋内几个重要人物都是默然不语。
    杨秀清负手走了几步忽然站定,在案几边拿起一只钧窑出品的粉彩茶碗大大的喝了一口,跟着紧绷的脸庞一抽,狠狠的把茶碗摔在地上。殿上众人都是打了个寒颤,杨秀清怒气冲冲的喝道:“说话!你们倒是说话啊!西殿要是反了,你们敢战否?!”
    无人吭声,杨秀清望着陈承瑢怒道:“顶天侯,你说!”
    陈承瑢没想到杨秀清会直接点他的名,只得硬着头皮说道:“属下觉着西王应无反意吧……”
    杨秀清大怒:“奉召不回京,抗拒天兵入苏褔省,擅改天京法令,与洋人暗通曲款,天京令不行苏福,这些还不是谋反是什么?”
    陈承瑢小心的措辞道:“殿下,苏福新政乃是天京之令,苏褔省行事虽然多有荒悖,但治下百姓军民还是安居乐业的。和洋人通商也是必须的,咱们需要洋兄弟的火器药子。至于奉召不进京……”
    说到这里陈承瑢也说不下去了,杨秀清冷哼了一声道:“说不下去了吧,他萧朝贵一朝羽翼丰满,就有不臣之心。本王下召让他回京,他竟然推脱不来!胡以晃大军东进,他便派兵在湖州对峙,你们还说他不反么?萧朝贵到底给了你们多少好处?嗯?!”
    东王的目光扫过屋内人等,众人都吓得跪倒在地,杨秀清更是大怒道:“发明诏,命天朝所有将士不惜一切讨伐萧朝贵!”
    屋内众人都是大惊,曾水源也顾不得那么多,急忙说道:“殿下三思,西王行事虽有不敬之处。但他仍是天国的西王,苏福的兵马仍是天国的天兵,兄弟手足相残并非天国幸事啊。”
    秦日刚看了看曾水源,附和道:“殿下,曾丞相说得不错。如今和西殿军开战,并无胜算。胡以晃在广德和西殿打过一战。数千人打不过千余人的西殿兵马,足见西殿军之战力非同凡响。况且时下清妖围攻长沙甚急,我等与西殿恶战,只怕会便宜了清妖。”
    杨秀清哼了一声,广德之战是东殿和西殿的一场不大的战斗,胡以晃提兵三十万威胁苏福省。西殿毫不示弱的陈兵对峙,广德乃湖州郡和东殿控制的宣城接壤之处。两军对峙旬月后,胡以晃侦知广德只有千余西殿军镇守,先派了八千人试探着攻打广德。没想到却碰了个鼻青脸肿,死伤三千余人却连广德的城墙都没摸到,不得已只得退了回来。
    这场对峙中,东殿和西殿都达成了一种默契,东殿没有彻底撕破脸皮,天京也没有宣布西王谋反,西殿也没有改旗易帜,仍旧打着太平天国的旗号。
    在试探中,杨秀清见识到了西殿兵马的强悍,三十万兵马对面虽然只有五、六万西殿军,但杨秀清清楚自己手下这三十万兵马是什么货色,真正能战之兵只有十来万,其余都是拉壮丁拼凑起来的,有些甚至连像样的武器都没有。而西殿军却个个都是百战精锐,而且西殿军的火器威力强大,听闻西殿在镇江、扬州和苏福、福建还有十万左右的大军。
    杨秀清开始发现自己小看了萧朝贵,就算他集结东殿五十万兵马,也不一定能打进苏褔省,况且西殿的水军也颇为强悍,他们配合镇江炮台封锁了长江,东殿的水军也不能东进一步。除非他联合北殿、翼殿兵马或许能一战,但北王和翼王会出兵么?
    自从东殿和西殿对峙以来,天国上下人心惶惶,翼王石达开接二连三的的来信,劝说杨秀清和萧朝贵以天国大业为重,化干戈为玉帛,北王则是作壁上观。朝中不少人都只是劝和,支持杨秀清出兵的人寥寥无几。
    接着长沙传来被湘军围攻的消息,杨秀清有些慌了手脚,胡以晃大军东进,江西和湖南兵力空虚,不得已他下令让石达开救援长沙。
    翼王石达开正在攻打襄樊,同时还要镇守武昌,协防岳州,应对益阳、常德的清军,能抽出的兵力实在不多,最后只得有翼殿国宗石祥祯领兵两万余人救援长沙。但湘军曾国藩一开始便在长沙北面结下硬寨,翼殿援兵攻打数次始终无法打通清军营寨。
    这个时候杨秀清才发现自己若是不撤了江西的兵马,长沙或许就要不保。但他刚愎自用,而且眼下骑虎难下,胡以晃的兵马撤也不是,不撤也不是,杨秀清也怕兵马后撤了,萧朝贵提兵趁势杀入京城。
    陈承瑢忽然说道:“殿下,西王必无反意,西王一家老小可都在天京呐,况且假如天王出面说合,东西两家可以罢兵。如今翼殿和北殿都在观望,殿下何苦为他人做嫁衣裳?”
    自从和西殿对峙以来,杨秀清就下令包围了天京的西王府,任何人不得出入,变相的软禁了西王府所有的人,算是把西王府一干人等都做了人质。
    闻言杨秀清慢慢的坐了下来,他开始思索自己一上来就拿最强的西殿开刀是否算是不智,西殿的强盛让他忽略了北殿和翼殿,此时和西殿对峙起来,他才蓦然发现,身侧还有北殿和翼殿在虎视眈眈。
    太平天国起兵之初,首义六王中,东西南北四王都是封了军师之职的,虽然他东王独掌天京大权,但难保不会有一天被西北翼几王取代。太平天国之内,天王并未称帝,而只是称了万岁,虽然是天下共主,但说到底几个王爷也都是顶着王号的,让人觉得有些不清不楚。这也是天国起兵以来的一大隐患,太平天国没有皇帝,天王不甚理事,谁能做上正军师掌握大权,谁就是天国实际的当权者。几个顶着军师封号的王爷都有机会,所以杨秀清才不断打压西王、北王和翼王。
    现下他对西王发难,却发现还是一个两败俱伤的局面,杨秀清开始思忖是否应该暂且退让,等他收拾了北王和翼王之后,整合天国全部势力,再来和西殿一争高下?
    北王和翼王现下势力还弱,杨秀清还是有把握一举将两王拿下圈禁在天京,只消整合两王的兵力,加上东殿的兵马,杨秀清就有把握一举击败西王,最后天京城内就只剩下他一个东王了。就如同当年南王冯云山之死一样,凡是威胁到他东王地位的人,都不该存在这世上。男学冯云山,女学胡九妹,把他东王置于何地?
    想到这里,杨秀清长出了一口气,坐下身问道:“西王能听天王的劝谕?”
    陈承瑢点头道:“西王素来忠义,若非逼迫太甚,他必定不会有反义,天王的诏书他还是会尊令的。殿下也不必忧心西殿军会入京,到目前为止,西殿还不敢行此大不讳之事,若他真敢对天京用兵,便是整个天朝的敌人,天国百万将士必将全力平叛,绝不会有推脱。”
    这次东西对峙乃是东殿挑起的事端,西王一直处于守势,并没有头脑发热举旗反叛,更没有趁机出兵越过苏褔省侵占他地,只是严守苏褔省边境。天国之内很多人本就对东王此举大为不满,西王并无过错,只是因未奉东王召入京就招来大军压境,也太过蛮横,因为东王召并非天王召,西王有事推脱并不算是什么谋反,天京的人其实都担心把西王给逼反了。毕竟西王是天朝重臣,手绾苏褔省十余万兵马,仅仅只是为了东王的野心就无过而逼反西王是天朝的幸事吗?
    但摄于东王的威势,很多人不敢明面上说什么,但他们很反对真的宣布西王为叛逆进行讨伐。但假如西王真的举旗谋反,他们却又会坚定的站在天京这边,因为天王还在天京。
    杨秀清思忖片刻后,缓缓说道:“先令胡以晃调十万兵马至江西,打通陆路前往救援长沙。天王那边稍后本王亲自去面见,等请到天王诏旨,陈承瑢,你亲自去一趟苏州见西王。”
    陈承瑢等人都松了口气,领命之后各自告退。出了东王府,陈承瑢却被秦日刚拉住,低声问道:“你这招祸水东引是什么意思?看来东王和西王讲和之后,便会动北王和翼王了,天王那边是想等东王和西王分出胜负后再动手啊。”
    陈承瑢淡淡一笑说道:“你当东王真的那么愚蠢么?他也知道现下不能和西王全面开战,今日他只是想找个人领出话头,好体面的和西殿讲和。就算没我的话,他一样会和西殿讲和的。”
    秦日刚瞪大了眼睛道:“那打不起来,天王的大计怎么办?”
    陈承瑢冷笑道:“东王惹毛了西王,接着又想动北王和翼王,你说几位王爷会坐以待毙么?投向天王联手对付东王就是他们的出路。东王和西王这次算是彻底闹翻,稍后就等着看好戏吧。”(未完待续。。)

第四百零三章 大案初显
    已然是隆冬时节,紫禁城内外被白雪厚厚的盖住,似乎也掩盖了这里一切的肮脏之事,一切都如同那白雪般纯洁、美好。杏贞看完荣禄送进宫里的密信后,嘴角勾起一丝浅笑,喃喃自语道:“太平时、王杀王,咱们历来华人的劣根性还是抹不去啊,一个华人是条龙,一群华人是条虫,人多了始终就是会内斗,看来太平天国没都出个子丑寅卯来,是暂时不会有大的攻势了。趁此机会,该当正式编练新军了。”
    杏贞产子后,更得咸丰宠信,很快恢复了之前经常伴驾批阅奏折的差事。在和鬼子六结盟之后,杏贞和静皇太贵妃轮番在咸丰耳边吹风,加上鬼子六也开始努力办差,咸丰开始重用他这个弟弟。
    上月鬼子六在朝会上提出兴办洋务、编练新军、借师助剿等策略,虽然兴办洋务还是遭到很大的阻力,但编练新军,借师助剿等策略还是得到了朝臣们的认可。
    恭亲王建议重新编练京城神机营,从蒙满、汉军八旗中挑选新兵,采购洋人新式火枪火炮装备这支新军,打造一支纯火器部队负责拱卫京师。
    恭亲王的这个编练新军计划多少受了杏贞的影响,同时咸丰也感受到太平天国和列强的巨大压力,也深感各地团练剿匪虽然办的不错,但那些团练兵马多是地方督抚兴办,咸丰也深恐将来平匪之后,地方督抚势大难制,有一支自己的兵马在手也算安心。于是咸丰便下诏由恭亲王操办新军之事,只不过如今户部缺少银两,新军所需花费皆由恭亲王自筹。
    在杏贞眼中,这支兵马就该由鬼子六和荣禄一起来操办。而荣禄在广州做生意赚得的钱财也颇多,加上鬼子六在京城人面还算广,几番筹措之下,也弄出三十多万两银子,就这样先行开始招募兵勇。而荣禄继续在广州和列强商谈购买新式火枪和火炮之事。
    今日收到荣禄的信函,上面除了说到太平天国东王和西王内讧之外,荣禄还说到英法美等国都答应出售武器给满清。杏贞只道是英法刚打完克里米亚战争,战争结束后,很多武器需要处理才会答应出售武器给满清,却没想到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更大的原因就是列强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