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太平血 >

第392部分

太平血-第392部分

小说: 太平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米特雷西伯爵强调。这是继1793年马戛尔尼、1816年阿美士德之后,欧洲人第三次深入白河。他乐观地指出:“而这一次。在幸运的1858年,这后两位使节终将直抵北京,在天朝都城签订一个条约。该条约将在这遥远的国土上增强两大盟国的实力,并长期建立向全球各国开放的新市场。”
    对于联军的乐观荣禄嗤之以鼻,他这段时间在加强对军队的整编和管控,联军大方的将缴获的500门火炮中的绝大部分火炮交给了荣禄的军队,而荣禄在恒福安排的地方官员配合下,很快组建了一支当地壮丁组成的民夫队伍,他们的规模和南洋苦力队的规模不相上下。
    联军的盲目乐观终于被侦察队带回来的消息惊醒,后撤的清军在白河两岸通往天津的道路上大肆破坏着,他们分成若干小队,每队有百余人或数百人不等,对沿途所有的道路、桥梁进行了很严重的破坏。清军破坏小队在道路上挖出密密麻麻的小坑,这种小坑只有拳头大小,对人的阻拦作用不大,但很容易会让马匹伤到脚。同时他们在不同地段挖开了白河的河堤,让河水继续制造泥泞。
    而白河舰队的侦察船则发现清军在上游地区凿成了相当数量的运粮船,这些船原本是漕运粮食上京城的船只,现在基本漕运被切断,这些船都停在天津附近,如今被僧格林沁和彭玉麟下令凿沉来堵塞白河的河道。
    侦察队带回来的消息令人沮丧,联军的将军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战争,用格兰特将军的话来说,真搞不懂这些清国人的想法,但他们的做法制造了很多麻烦,对我们的工兵来说这是一个考验。
    于是联军的工兵们在咒骂声中开始了行军和清楚障碍、恢复交通的工作,同时令人沮丧的是很多水源被清军投入了大量的死亡动物尸体而变得不能使用。于是联军的行军只能仅靠着白河两岸,并不能离开白河太远。
    蒙托邦开始有些敬佩清军那位蒙古统帅,他只略施小计就把敌人引到他所希望的行军路线上来了。格兰特则很不喜欢这种感觉,清军并不需要侦查就知道联军在哪里行军,这种感觉非常不好。荣禄则冷笑着说:“这并不是僧格林沁的主意,而是彭玉麟的。”
    联军的行动迟缓给了清国人很多时间去加固天津的城防,在此之前,天津似乎由两座大型炮台守卫,架有一批大口径的重炮,而此刻荣禄相信彭玉麟和僧格林沁一定增设了更多的炮台、营垒和堑壕,天津将变成第二座要塞。
    河道的清理工作更加困难,海军派出人员潜入水下系上绳索,然后由岸边的南洋苦力和征集来的牛马等畜力一起拉动,勉强清理出来一条通道
    开始向天津进军的第七天上,白河的河道被清理开一条水道,英国海军司令葛伦特(这位海军少将在何伯受伤后继任)未经事先通知,就迫不急待地率3艘炮艇出动,沿白河而上,直奔天津,令法国人大为震惊和恼怒。
    葛伦特等待白河的障碍清除之后,又借涨潮之机,公然大胆深入内河。无疑,他是想为接连两次的海军惨败复仇!或者是对3月21日进攻战中海军只起次要作用表示不满!巴夏礼和罗亨利也加入这次行动,同在“科罗曼德尔”号蒸汽护卫舰上。简直是鲁莽之举!蒙托邦称之为“轻举妄动”。
    于是三艘炮艇遭到了天津沿岸清军炮台和炮兵阵地的热烈欢迎。原本葛伦特认为清军丢失了500门各式火炮,在此后的进攻中将没有多少火炮的威胁,可惜他错了,他忽略了这个国度的地大物博并非只是传言。清军共有三十多门火炮参与了对三艘浅水炮艇的轰击,而葛伦特的舰队只前进了数百米就被迫撤回,三艘炮艇都严重受伤,幸好没有沉没。
    不过这次误打误撞的侦查也让联军意识到,清军并没有完全丧失抵抗的资本和信心,要打通河道通往天津,还得水陆并进才行。
    葛伦特的冒险行动失败后第二天,恒福给荣禄送来了最新的情报,包括天津的最新布防情况。令人咂舌的是僧格林沁和彭玉麟在天津布防严密,四道外围的堑壕和很深的沟渠与护城河连通,白河天津岸边又增加了两座炮台,一共四座炮台,清军共有三万人镇守天津,外围则有大量的僧格林沁精锐骑兵游弋。
    格兰特和蒙托邦都觉得需要增兵,在印度英军还可以增加一万五千至两万名英军和印度仆从军,而法军要从北非甚至本土调集军队则需要半年时间。
    同时恒福带来的消息有些悲哀的指出,由于大沽炮台第一座炮台守将的不战而降令僧格林沁对他手下的将领产生了疑虑,很多要害位置都没有他的人手在内,再想让要害位置的将领投降有些不大可能了。
    荣禄在看了布防图之后陷入了沉思,联军将领们则爆发了激烈的争吵,谁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似乎只能硬攻强打天津了。
    联军的军事行动在大部队到达天津外围五公里处的第二天猛烈展开,陆上有陆军攻打,河道内有舰队掩护,第一天的强攻效果不错,他们连续突破了清军两道堑壕,但夜间遭到了清军的反击,虽然联军加强了防卫,但还是遭到了损失。
    第二天的推进并不顺利,清军像吃了兴奋剂一样,死守不退,打退一批又来一批,第二天是血腥的一天,清军至少阵亡三千人以上,受伤的更多,而联军伤亡千余人。
    这个时候格兰特和蒙托邦惊恐的发现了清国人的意图,他们是在拼士兵的消耗,虽然四五个甚至更多的清国士兵才能换来一个联军士兵的伤亡,但清国是本土作战,他们随时可以征召更多的军队!联军必须调整战略和战术!
    目光从新回到了地图上来,联军的将军们心中都产生了一个疑问,通往北京的道路就只有这一条么?这晚的军事会议上,荣禄站出来进行了发言:“通往北京的路不止这一条,还可以从关外锦州登陆,从山海关进京!”(未完待续。。)

第六百章 京城戒严
    绕道走的提议很快就被否决,因为那会消耗更多的时间和物资,同时对士气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荣禄也知道自己的想法过于浅白,相较于太平天国那位战神,他欠缺的战略和战术眼光不是一点半点,除了背后的阴谋诡计和先知先觉的一些优势以外,荣禄自问并不比在座的格兰特、蒙托邦或是任何一个联军高级将领更高明多少。
    好在荣禄的运气不错,开完军事会议之后的这天傍晚,总算有人从京城来到了联军大营。来人是荣禄伏在尚虞备用处的一名心腹亲信,他先是藏在运送粪便的大车逃出了皇宫,然后辗转在几名满蒙贵族掩护下才得以离开京城,他给荣禄带来了好消息——奉命大将军王、惠郡王绵愉领兵三万增援天津,而绵愉已经倒向了东太后,西太后却并不知情!
    这果然是天大的好消息,一旦绵愉带兵到达天津,临阵反戈一击,联军便能够突破天津,甚至机会把握得好的话,还可以全歼僧格林沁部兵马!这样通往京城的道路将畅通无阻!
    不过荣禄有些奇怪绵愉为何会忽然反戈,来人奸笑着细说备至,荣禄才恍然大悟。绵愉的身份有些特殊,他是嘉庆帝的第五子,生母是恭顺皇贵妃,而这个恭顺皇贵妃的家族姓氏正是钮钴禄氏,与慈安太后是同族!除去这个原因,绵愉的倒戈也与近日京城发生的政变与戒严有关……
    早春的京城本应该是温润祥和的,但这天一大早。午门外八旗满蒙贵胄的老人们便黑压压跪了一片,他们到这里的原因很简单就是请愿!请愿的内容有三,其一是请求朝廷严惩议和派的恭亲王奕?等人;其二是请求朝廷坚决与洋人开战;其三便是请求朝廷重新禁关!
    他们的请愿看似大义凛然。其实朝廷早已经和洋人开战,还用得到他们请愿们?他们的目的其实只有最后一条而已,前面两条仅仅是帮衬而已,这些人知道恭王党不倒下,朝廷是不会禁关东北的!
    请愿一开始便有午门护军飞报宫内,宫内杏贞得报后冷笑着只说:“让他们跪着吧,我倒要看看还有多少人会跳出来!”与此同时。掌握着京城兵权的恭王党们在醇亲王奕譞的指挥下,开始秘密部署了起来。
    那些个满蒙贵胄们一开始倒也规规矩矩的跪着,但春日的骄阳一晒。这些养尊处优惯了的八旗贵胄们纷纷开始支持不住,一大群包衣啊哈、随从仆役呼啦啦的也跟着边上跪着,撑伞的、送水的、擦汗的好不热闹。
    载龄领着一帮子黄段子直挺挺的跪在前头,膝盖下虽然跪着的是软软团垫。但一个时辰之后。也开始受不了,骄阳毒辣,身边的包衣啊哈撑着油纸伞,折扇子不停的扇着也还是抵受不住,清甜的茶水喝了几趟,口中反倒越加干渴,水喝多了尿也多了,载龄也不起身。让下人拿过便器跪着就撒了。
    围观的百姓隔着金水桥看着热闹,几个眼尖的看到载龄的动作。大笑起来:“快看,这些公爷们午门跪着撒尿可是不多见的。”众人一起哄笑起来,载龄老脸红得酱紫,大怒道:“哪些不长眼的在哪里起哄?给我拿了,抽他丫的几十鞭子!”载龄手下一群府上侍卫身着便衣,吆喝着冲过金水桥来就来拿人。
    百姓人群之中,有汉人,也有不少提溜着鸟笼玩着铁胆的满人,见辅国公府侍卫气势汹汹的冲来,前面的人一发声喊想要后退避让,后面的人不明就里,仍是往前挤,人群中又有不只是哪里来的几十名大汉在那里推搡起哄,场面一下子乱了起来。
    一众侍卫虎吼着冲到跟前,起初还揪住人问几句、喝骂几句,也不知混乱的人群中什么人忽施冷箭,几名侍卫被几拳老拳打在脸上,众侍卫大怒起来,抽出鞭子,也不问满人、汉人,也不问有没有笑过、起哄过,劈头盖脸的一顿鞭子招呼上去。人群里不少满人也吃了打,跟着嚷嚷起来:“哎哟、哎哟,好你个狗奴才,你爷爷也敢抽?老子祖上三代都是黄段子,你他娘的算什么东西?哎哟哎哟。”“哎哟,咱不是刁民,只是看看热闹,哎哟、哎哟,你们怎么打人?”
    人群中那群不明身份的汉子躲在人群里大喊起来:“辅国公府上侍卫逞凶啦、侍卫逞凶啦,老少爷们,咱们打呀!”跟着又是挤、又是推搡的,老人妇女孩子哭天喊地的,青壮们见那些侍卫也没有穿着侍卫服饰,也大了胆子趁乱出了几记老拳,这群侍卫平日里作威作福,早就惹下众怒,此刻逞凶,人群里不少人不甘被打,从一开始只是挡架劈头盖脸来的鞭子,到后面是几个人冲上去厮打一个,场面被人刻意的推波助澜之下,混乱不已。
    午门前职守的神机营兵士看了看,一个把总马上报给职守千总,那千总看了看混乱无比的金水桥,笑了笑道:“宫中没有旨意,要乱就乱呗,不过谁敢冲进午门,就地拿问!”
    那些侍卫人数虽是不少但却架不过围观百姓人多,被打得抱头鼠窜,纷纷往回跑,人群跟着追打过去,跪在地上的不少八旗老人被撞到在地,他们的家奴、随从护主心切,也拔出老拳护主,场面越加的混乱起来。
    京城本就是八旗闲汉不少,听闻有热闹可都是凑着来看,一开始厮打,不少闲汉像是打了鸡血一般,各处茶馆、食肆就跑去吆喝开了“八旗老少爷们在午门自己干起来了,大伙快去看呐!”
    茶馆里没去凑热闹的八旗子弟一听也都来了兴趣“哟呵,这听着新鲜。去请愿还会自个儿打起来,咱得去瞅瞅,看看咱那个仇家容二有没有被人打死!”“啊哈。我说什么来着,会乱不是?瞅瞅去!”
    就这样,午门外人越聚越多,后面的拼命往前挤,起哄的、助拳的、浑水摸鱼的什么都有,渐渐的都涌到了午门前。载龄跪在前头,早被看看势头不对的忠仆抢到一边去。整个午门外到不像是皇城大门口,整一个混乱的原始斗兽场。载龄瞪大了眼睛,结结巴巴的说道:“这、这是怎么搞的。”
    场面混乱。神机营的兵马也不管,更是助长了人群的气焰,平日里谁和谁有仇,谁和谁过不去。这时候一起都干了起来。
    渐渐的人群逼近了午门。城门口端坐喝茶看戏的神机营几个武官,见人群逼近,为首的千总悠然的喝道:“来个人,报上去,这架干大发了,问问头头们是不是弹压一下?”
    过了一会儿,传令兵飞马来报:“宫中口谕,弹压乱民。拿问首犯,一会儿醇亲王爷要亲自审问!”
    那千总是醇亲王的心腹。一早便知道该拿什么人,早就按耐不住了,站起身整整衣冠,吆喝一声:“给老子上,谁打的最凶,就拿谁!在场的一个也别让走脱了!”
    神机营官兵都是高声呼喝着,冲了过去,午门当值的神机营官兵人数不多,混乱的人群里又有不少满人八旗贵胄,吃了打正带着家奴追打报仇,神机营官兵可不理会这些,只要出手大人,就是冲上去拿人。满人贵胄平日里作威作福惯了,只有他们拿别人的,此刻却是被人拿问,自然不干,吆喝着让家奴开始还手:“反了你们,老子是皇上亲戚,你们敢拿我?”
    一时间神机营官兵也深陷其中,被打了不少老拳,神机营那千总皱眉大怒喝道:“反了、反了,敢打皇上亲兵?火枪手,给老子朝天放几枪,再有敢乱动的,就给老子火枪招呼!”
    当接连几声枪响在古老的紫禁城午门前划过,一群在紫禁城深宫中啄食的乌鸦都被这几声清脆的枪声惊得飞起,胡乱扑腾着振翅飞去,乌鸦乃是满清皇室珍视的神鸟,平日里喂食太监要是弄掉一根羽毛都是死罪,却想不到有一天会被在紫禁城午门前响起的枪声惊走,却也不知它们还会再回来么?
    午门前,混乱的人群也被这几声枪声震住了,前一刻还是人声嘈杂、嘶吼声不断,这一刻却好像都被人掐住了脖子,一切声音哑然而止,八旗贵胄、仆从杂役、八旗子弟、京城百姓都呆愣在当场。
    神机营那名职守千总名唤泰布速,面皮泛黄,方面大眼,只见他上前一步高声喝道:“奉圣谕:弹压乱民,拿问首犯!”
    躲在一边的载龄见此情景,唤过一名仆役耳语几句,跟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