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太平血 >

第96部分

太平血-第96部分

小说: 太平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百五十八章 盛陈威仪
    英国使馆内;文翰似乎对阿礼国的回答很不满意,眼中闪着一丝贵族的骄矜,保持风度的说道:“我想听一听密迪乐(ThomasT。Meadows)先生的意见。”阿礼国给站在一旁的印度侍者打了一个手势,侍者出去了,不一会儿把密迪乐带了进来。
    密迪乐是上海领事馆一等秘书兼通事(即翻译),今年三十六岁,高眉骨宽额头金发灰眸,脸上胡须刮得净尽,他穿着一件雪白的衬衫,喉结处打着一只黑缎蝴蝶结,看上去十分jīng干。他十七岁就到广州怡和洋行工作,在中国待了十九年,汉语讲得非常流利。三年前他受雇于上海领事馆,负责收集**组织和帮会的消息和情报。此人职位虽低,却能为英国zhèng fǔ提供专家式建议,文翰勋爵非常赏识他,有心让他接替阿礼国出任上海领事,但必须等阿礼国任期届满。。。
    文翰见密迪乐走进来,起身与他握手,口中说道:“我拜读过你撰写的中国形势分析报告,很欣赏你的眼光和才华。请坐,密迪乐先生。”
    密迪乐落落大方坐了下来,文翰温文尔雅的微笑道:“叛军占领了江宁、镇江,镇江与上海仅二百英里之遥。你是中国通,我想听听你对叛军的评估。”
    “谢谢您的夸奖,”密迪乐道:“公使阁下,据我所知,太平天国不但攻占江宁、镇江等地,沿江的武昌、九江、安庆等重镇也在他们手中,可以说三分之一的长江水域已经落入叛军的控制范围。我们面临着一个新问题,大皇帝的满清zhèng fǔ能否存在下去?存在多久?大皇帝的满清zhèng fǔ是以满洲贵族为核心的zhèng fǔ,是一个**的zhèng fǔ,不得人心的zhèng fǔ。二百多年来,汉族和其它民族的反满斗争此起彼伏,从来没有停止过,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场席卷全国的叛乱即将到来。但太平军无疑会是当中最大的**武装,他们纪律严明,从者如云,很有可能取得最后的控制权。据内地传教士报告,除了太平军外,淮河与黄河流域的捻军,四川贵州的哥老会,福建浙江的小刀会、红钱会,湖广的三合会,也在与zhèng fǔ军打仗,比如今年年初,云南有一个叫杜文秀的,组织了一场很有规模的叛乱。这些帮会和**武装对满洲皇帝心怀切齿大恨。太平军已经占领了南中国的三分之一,据说有百万之众。根据我收集的情报,只要叛军得到各地帮会的支持,就可能建立一个割据数省的新政权,与大皇帝形成南北对峙格局。我认为,虽然叛军在短期内颠覆满洲政权的可能xìng不大。但是,大皇帝在南中国的统治将一去不复返。”密迪乐把“一去不复返”说得极重,“如果大英帝国此时介入中国内战,帮助大皇帝的zhèng fǔ,只会无限期延长战争,对我国的商业毫无裨益。我国介入中国内战能否阻止太平天国的胜利?如果得不出肯定的回答,最佳策略就是保持中立,袖手旁观。”密迪乐非常相信自己的分析。。。
    阿礼国斜睨着这位下属,他不同意密迪乐的意见,马上反驳道:“公使阁下,我以为密迪乐先生高估了叛军。不错,叛军正在对大皇帝的zhèng fǔ实施重大打击。但此时正是我国介入中国的好时机,如果远东舰队满足吴道台协防长江的要求,我国就可以趁机向大皇帝提出更多条件,开放长江沿岸各大城镇,呃,这个前提是我们帮助大皇帝收复这些地区。我国不仅会获得更多商业利益,还可借机要求在běi jīng建立公使馆。如果叛军势力过于强大,我们可以考虑由远东舰队与法国在华战舰共同承担协防上海的任务。”
    何伯上校马上附和道:“我的舰队只有三条船,但中国的造船技术和军械技术比我国落后二百年。皇帝的内河师船都是不堪一击的玩具,想必叛军的水师也不会强到哪里。我们不必求助法国,我的三艘战舰足以协防从上海到江宁的长江水域。”英国远东舰队的“哈尔米士”号在上海,“撒拉曼特”号(Sylamander)在厦门,“响尾蛇”号(Rattr)号在宁波。
    密迪乐则坚决反对英国介入中国内战,他激动的说道:“我们不能在事实不清的情况下盲目介入中国内战,如果最终的胜利者是太平天国而不是大皇帝,我国的在华地位就会非常难堪。甚至会被其他国家趁机拿走本该属于英国的大把利益!”他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人,文翰勋爵也倾向于保持中立,他点了点头:“密迪乐先生,你的意见很有参考价值,请你马上整理出一份报告,我要尽快把报告送往伦敦外交部。”
    阿礼国却有保留的说道:“叛军肯定会进攻上海,如果他们拒不承认大英帝国与大皇帝签订的《江宁条约》,我们该怎么办?”
    “嗯,这是一个问题,”文翰深思了片刻:“我们必须密切注意太平天国的政治意图、军事动向和外交意向,不论出现什么情况,决不允许他们进入上海租界。何伯上校,请你把三艘战舰全都调至吴淞口,一旦叛军进攻上海,要坚决保卫租界。阿礼国先生,请你与美国领事、法国领事和吴道台共同商议一下,在上海和租界成立一个联防委员会,组建一支义勇队,以便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战乱。至于吴道台要远东舰队协防上海事宜,我们必须报告伦敦,由首相和内阁裁决。”
    当文翰勋爵的报告发往伦敦的时候,太平军在东线发动了一场攻势,清军向荣部在句容、溧水等地和太平军打了一场大仗,结果历时二十多天的战斗结束后,太平军突破了清军的防线,分割包围了句容、溧水两处要地,向荣只得退守金坛、丹阳、溧阳一线,但在太平军凌厉的攻势下,上述三地也没有守多久。十余天后,钦差大臣向荣的防线再次向后退缩,分守常州和湖州两地。
    面对叛军异常迅猛的发展态势,文翰勋爵发现自己的报告甚至还在途中就已经不够准确了,因为叛军的势力已经快要发展到上海了。
    焦急的等候了一个多月后,文翰勋爵终于接到了英国外交大臣克拉兰登“保持中立”的批复,克拉兰登要他尽快前往天京,摸清太平天国的情况。文翰虽然有些失望,但他还是决定马上乘“哈尔米士”号亲赴南京,拜见太平天国那位赏格最高的首领,弄清这个新政权的政治意向。
    苏松太道吴健彰不愿英国人与太平天国直接打交道,却无法阻拦,面对洋人的威胁,吴道台只好签发了通行勘合,咨请长江两岸清军水师、陆营和炮台勿加拦阻。
    按照《中英江宁条约》,英国商船和兵轮只能在上海、广州、宁波、福州、厦门五个口岸zì yóu通行,“哈尔米士”号难得有机会驶入长江。它逆水而行,走得非常缓慢,舰上的军官水手用各种仪器测量水道,绘制航图,记录两岸地形地貌。文翰勋爵相信,过不了几年,大皇帝就会在坚船利炮的威胁下开放内地,大英帝国的皇家海军迟早会像进出五个口岸一样在长江上zì yóu逡巡。
    为了让沿江行驶的中国民船让开水道,“哈尔米士”号上的水手不时敲打舰艏的铜钟,悠长响亮的钟声吸引了沿江百姓和水勇的注意力,民船上的赤脚船夫,岸上犁田耕种的农民,沿江巡察的清军水勇全都注视着这艘艨艟洋舰,目光中混杂着困惑、惊异、仇视与好奇。洋水手们叽哩呱啦地叫着,炫技似地调整三角帆和纵帆,以傲慢的姿态俯视着中国师船和小舟。
    在镇江附近,“哈尔米士”号遇到了一点儿小麻烦。这里是京杭大运河与长江的交汇点,承平年月,北上的舟船自丹徒驶入长江,南下的舟船自六圩驶入长江。但眼下清军与太平军隔江对峙,江北大营的马步军在长江北岸设防,瓜州、丹徒则被太平军占据,双方犬牙交错的封锁了江面,至使南北交通中断,丹徒以北和六圩以南的运河就像两条狭隘的水胡同,拥塞了成百上千只大小木船,进不得也退不得。文翰站在船舷举起千里眼向南了望,充满传奇sè彩的叛军像蚁群似地忙忙碌碌,修炮台筑堡垒,搬运军械,北岸的瓜州江防炮台也如同南岸一般繁忙,只有清军的阵地上却什么动静都没有。
    南岸的叛军炮台朝“哈尔米士”号开了一炮,炮子落在战舰前方二百米处,掀起一股巨大的水柱。这是太平军发出的jǐng告,要英舰停止前进接受查询。文翰和密迪乐知道,太平军的岸炮是一种老式铁炮,一米多长,固定在炮台上,使用球形实心炮子,用火绳点火发炮,炸力弱shè程短,只有当敌船驶入shè程后才起拦阻作用,那种铁炮与“哈尔米士”号上的后膛炮不可同rì而语。
    文翰不想制造麻烦,命令“哈尔米士”号就地下锚,密迪乐在六名水兵的护卫下乘舢舨朝南岸划去。他第一次看到传说中的太平军,他们穿着的红sè短衫,外面穿着号衣,上面写着中国大字,头戴红巾,足踏草鞋,手持长矛大刀,红巾下露出长发,这支军队与清廷统制下的百姓装束迥然不同,因为不剃发,被官军称为“发匪”或“长毛”。
    密迪乐告诉丹徒炮台的叛军将领,英国战舰不是帮助清军打仗的,而是友好使者,大英帝国全权大臣就在舰上,此行的目的是拜访他们的首领,有要事相商。
    炮台将领对英夷的到访心存好奇,没有为难他们,反而说太平军与洋人信奉的是同一个上帝,并把密迪乐称为“洋兄弟”。“哈尔米士”号在江面耽搁了整整一天,炮台将领经过请示后,允许它继续西行。
    经过四天逆水航行后,“哈尔米士”号抵达南京下关码头,英国哈尔米士号巡洋舰停靠在了岸边。十一年前,英国康华丽号也曾经停靠在这里,盛陈威仪,英国的璞鼎查勋爵与清廷秉权大臣耆英在舰上签订了《中英江宁条约》。哈尔米士号的甲板上,英国公使文翰勋爵笔直的站在那里,他已经四十多岁了,长着一颗典型的撒克逊长颅,金发高鼻深目,下巴上蓄着浓密的胡须,冷峻的眼神中带有几分忧郁。他望着远处的天京城墙,回想着他的前任璞鼎查勋爵在这里创造的丰功伟绩,心中激荡不已,他很想在自己的任期内,也能创造前任一样的功绩出来,为大英帝国谋取更大的利益。

第一百五十九章 英人要求
    远眺着古老的南京城,文翰勋爵脑中回想着外交部转交的议会决议,“严守中立,与占领江宁的叛军联系,获取更多信息,让叛军严格遵守清zhèng fǔ与英国签订的各项条约。”文翰自己认为,叛军和清廷无论是哪一方,都会急切的想得到大英帝国的帮助的,而事实也是如此,不管大英帝国站在哪一边,对于另一边来说,这都是灾难xìng的。英国现在就好像cāo纵了两边的生死一般,只需要坐等着,看哪一边能给出更大的利益,英国就应该倾向那边的。可是议会那些胆小鬼作出的决议却是该死的中立,就连武器输出,也要秘密进行,真是大好的机会就这样白白的浪费了。 。 。
    领事馆秘书密迪乐走到他身边,微微低头致意,说道:“公使阁下,我要出发了。”
    文翰收起发散的思绪,嗯了一声,眼前的密迪乐是个中国通,不但中文很好,而且很了解这些中国人的xìng格,文翰微笑的说道:“这些黄皮肤的叛军,竟然信奉的是基督教,但他们的首脑又是自称天王的人,自称是上帝的儿子,密迪乐先生,我想知道,他们的脑子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密迪乐微微一笑说道:“公使先生,这是东方人的习惯,这叫做妄自尊大,就像běi jīng城里那位皇帝一样,总认为自己是天下的主人一样愚蠢。”
    英国远东舰队提督,何伯上校踱着步子走了过来,锃亮的软底皮鞋碾出“咯吱咯吱”的声音,他拍了拍腰上的鳄皮鞘短剑,大声说道:“需不需要我们发几炮让这些黄皮猴子知道什么才叫帝国的威严?” 。 。
    文翰冷冷的看了看这个傲慢的军人,缓缓的说道:“等到议会授权上校阁下开战的时候,再来展示上校你的帝国威严吧,现在我们需要的不是这个。”说完文翰不理会何伯铁青着脸转身而去,向密迪乐说道:“你带六个水兵先去吧,务必把我们的来意告诉他们,我们想多了解这些叛军的实力,好为将来的对华政策提供更多的参考。”
    密迪乐带着六名水兵,乘小船上了码头,码头上一队红衣红巾黄sè号衣的卫兵列队迎候他们,四个轿夫抬来一顶蓝呢官轿。许多太平军头一次目睹洋人,全都瞪着好奇的眼睛看着密迪乐。密迪乐上了官轿,六个水兵们寸步不离,与太平军卫队一齐进入天京。
    密迪乐掀开轿帘望着街景,两个月前太平军才攻克天京,城墙上到处都是弹洞和残破的砖石,数千士兵正在修补城墙,其中竟有半数是女兵,既有十四五岁的姑娘,也有四十多岁的半老徐娘,她们身穿短袖长裤,或穿草鞋或打赤脚,像男人一样干着搬运砖石的繁重工作。密迪乐在上海县和松江府经常看到缠足女人,太平军中却一个都没有。这也难怪,女兵们全都来自乡村,缠足女人根本无法走远路,更不能行军打仗。这些女兵似乎很乐意干这些粗重的活,她们不时的叽叽喳喳说笑着,与清军占领地区的女人不一样,要知道那些女人在街上走都是不敢怎么说话的,这些女兵所表现出来的风貌似乎更像一个正常人。
    他还看到一队的童子军,他们手持红缨枪在街闾巷口来加巡逻。不少墙上贴着束发令,不许留辫子,所有男人都挽髻束发,用丝带或布条把头发扎在头顶上,女人的服装却没有什么变化。
    密迪乐在英国水兵和红巾卫兵的护卫下,来到了通济门大中桥西侧的斛斗巷,在一座豪门大宅门前停要,这座豪宅原是靖逆侯张勇的府邸,太平军攻克天京后,成了西王萧朝贵的王府。一路上,密迪乐见到了不少来回巡逻的红巾兵士,他们个个都是强壮和孔武有力的,一看就知道,比上海那些清廷府衙门口打着哈欠,睡眼朦胧的清兵强上很多。
    密迪乐下了官轿,好奇地看着大宅门上的黑底鎏金匾额,上有“西王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