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辛亥大英雄 >

第259部分

辛亥大英雄-第259部分

小说: 辛亥大英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该我们了!”装甲车出现的那一刻,梅生就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他不是第一次见到装甲车作战,更不是什么都不懂的菜鸟,他已经明白装甲车还有很多缺陷,比如泥地里速度太慢,无法对敌进行迂回包抄,而后两项恰恰是他的长项。
    梅生举起双臂,跨上战马高声询问:“我们最勇敢是什么时候?”
    “是冲锋!”
    “我们最快是什么时候?”
    “是追击!”
    “记住就好!别让炮兵和四个轮子的家伙把活都干完了,骑2旅的小伙子们唱起歌来!跟着我!”梅生带头抽出马刀,战士们也缓缓抽刀待命,刀鞘摩擦钢刀的沙沙声令人毛骨悚然。
    早已热汗满背,被白川义则连续突击战术压得差点喘不过气来的邱文彬这次没阻止他,对视一眼后用力点点头。当战马滚滚向前冲去时,雄浑嘶哑仿佛来自远古的声音带头吟唱起了骑兵之歌,歌声嘹亮直刺穹苍。
    迎向朝阳、踏破霞光。
    拨响风雷、抖擞戎装。
    猎猎军旗、战歌嘹亮。
    刀已磨快,枪已擦亮。
    铁骑百战,剑逾锋芒。
    我们在唱谁?
    我们唱的是自己。
    封刀狼居胥、是我们的至高梦想。
    我们是追风的国防轻骑兵!
    三千将士拨马向前,嘹亮雄浑热血战栗,在装甲时代初露端倪,骑兵将注定没落的年代里,有一群人依然在坚持自己的梦想!当最前面的旗手缓缓举起战旗,所有歌声都化为了一声暴喝。
    “杀。”
    第二骑兵旅成为压垮白川义则部的最后稻草,彪悍的轻骑兵们呼喊着口号,用更加凶猛回击刚才日军骑兵疯狂突击的猖狂。
    方生挽着胳膊,那里被子弹打出了一个洞。石磊挽着他用枪驻地,他的左脚同样被刺刀扎伤。即使他们无法继续作战,但身边战壕里一位又一位战友却似下山猛虎冲向了已经混乱的敌人!
    “石头,你听。”
    嘈杂的战场上,一个破锣般的嘶吼不断响起。01号装甲车上多了个巨大的铁皮喇叭,翻译官拿着连长给的稿子,放肆而猖狂。
    “白川少将,为了你的野猪荣誉,出来决战吧!”
    “我们连长说了,只扒皮,不抽筋!”
    “为了你们的天皇,向我这里高呼板载突击吧!”
    无数日本军官咬断舌头,用子弹都没法打穿的装甲车和只有一件军装保护的自己决斗?!这些中国人什么时候如此卑鄙了!他们不是信仰礼尚往来,彬彬有礼的儒家文化吗?!
    方生竖起耳朵,从千军万马的呼喊中搜索这个声音,他的目光已经无法收回,东面!西面!北面,左边!右边!全都响起了喊杀声,方圆不足4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足足3个步兵师一起向白川义则部发起总攻!
    直到石磊拉了他一下,两人才一起收回目光同时移到对方的伤口,然后仰天大笑。
    笑着!哭着!任由泪水滂沱。
    (未完待续)


第三三二章 男儿向天笑(十)
    @@@@@一百公里外,烈日下的装甲车和轻骑兵围追堵截,放声狂笑。
    一百公里的起点,再次降下暴雨的青岛上空也响起了激烈的爆炸声。似乎预感到了什么,日本海军炮击支援编队完全忽略了炮管和弹药损耗,疯狂向青岛投掷着重型炮弹,连前几日基本没打的市区都覆盖进去,成片成片房屋在炮火中颤栗倒塌。
    如果说曾经的俾斯麦要塞是青岛的大脑,那么德国人口中的伊尔奇斯要塞(太平山要塞)就是对海的一柄重斧。它前面的汇泉角炮台和太平角炮台就是两杆伸出大陆的长枪,两门240毫米克虏伯重炮、四门210毫米海岸加农炮,六门德造150毫米远程加农炮、四门带固定防护盾的105毫米海军炮、六门90毫米野战炮,四门88毫米野战炮、七门77毫米轮式野战炮、四门50毫米速射机关炮一起,组成了严密而强大的对海防御火力。除此之外位于胶州湾入海口的团岛炮台也有四门210毫米重炮和四门150毫米加农炮可以提供支援。
    德国工程师们为了威廉陛下称霸的世界野心,费尽心思巧妙设计,不仅挖空太平山建设了绵延数公里的地下工事,还考虑到来自身后的威胁,所以全部大炮均可360°全向转动,还为所有150毫米以上的海岸重炮添加了厚厚的钢盔帽。最后甚至严谨的计算了遭进攻时的炮弹落点,找到被击中概率最小的地区,虽不能说百分百避弹,但半个月来日本海军花了上千发大小炮弹都没破坏多少战斗力,就可见其设计上的厉害之处。
    山体深处的坑道内,炮兵班组来回奔走忙忙碌碌,步兵们却抱着枪靠在冰冷的岩石上趁机打盹。头顶上的电灯在爆炸中忽明忽暗,由于排水渠被炸坏,后面又没能送来抽水机,所以这个可以容纳两个团驻扎的大型山体工事内布满了污水和垃圾。如同耗子般钻了半个月后,士兵们已经习惯外面下炮弹里面石子飞的景象,不少胆大的干脆搭起临时高脚床睡个昏天黑地补充体力再说。
    孙传芳沿着坑道一路走到了山顶炮台,来自海军的重炮手正在用210毫米重炮轰击海面目标,一枚枚沉重地炮弹飞过万米之遥落在海上,溅起一道道数十米高的水珠。威力惊人但效果不大,不是日本海军学的有多乖,而是密布于海岸的水雷阵让他们望而却步,半个月来为了扫雷就有五艘日本拖网渔船被岸炮群击沉。
    “怎么不见了金刚号?”孙传芳虽然是陆军,但打了半个月后也能分辨一些战舰的外形。随同视察的海军炮长挠挠头:“我们也正奇怪呢,今天一早观察哨就报告金刚号和鞍马号失去了踪影。”
    金刚号和鞍马号这两艘主力舰的舰炮威力孙传芳可尝过,目前要塞的伤势基本上都是它们造成的,一听说去向不明顿时拧起了眉角,担忧道:“糟了,会不会南下了?”
    炮长也无法预测,说到:“我们已经向上面报告了此时,指挥部已经派飞机出海了,不过他们说南下的可能性不大,到非常有可能去对马海峡和朝鲜。”说到这里炮长神色一下子兴奋起来:“我们海军的潜艇支队正大闹那边呢,听说陈少校正在那边杀得不亦乐乎,已经确认击沉七艘日本商船,现在朝鲜至日本的航道差不多全断了,我估摸着日本人是着急了。”
    孙传芳不懂海军,潜艇的事情也只听说过一些,但不管如何能够引开两艘威胁最大的主力舰也算是帮了自己大忙。不过他也实在是佩服杨秋的手段,只有亲历这些要塞的人才能明白,如果不是他故意挤兑日本人,逼着他们打青岛,又拿出不少好东西勾引赶在日本之前从德军手中接管,恐怕填上万条性命都不一定能拿下来。
    当然,这里面大部分也是运气,因为之前谁也不知道欧洲居然会打开,而且一出手就各自是几百万不死不罢休的举国动员。
    作为昔日北洋第二镇的营长,现在的18师57旅旅长,孙传芳自认自己没赶上好机会。和如今西北军第六师师长吴秀才一样,他也是胸怀天下之辈。吴佩孚在信阳时捞了个师长,偷袭潼关入了人家的法眼,虽说被揍了顿还发配去新兵营操练半年多,但好歹最后还是被提上了少将师长。
    他虽然信阳大战后就意识到北洋不行了,但那时只是营长,人轻言微只能和大家一样等待人家发落。收编时他多番打听细细回味后发现一件事,国防军主力军官几乎都有国防大学速成班深造的经历,而且杨秋好像也不太喜欢日本式军官,这从国防大学清一色都是欧洲军事教员可以看出,所以被收编后干脆一咬牙,连兵都不带直接走冯国璋的路子,报考了国防大学军官速成班去深造。
    进了速成班首次明晰现代战争模式的他才明白为何模仿日军的北洋会一败涂地,这不是士兵的错,更不是武器相差太大,而是军官们在思想和战术上的巨大差距。为了自己的前途他咬着牙放下架子和一帮毛头小子每天咬笔头钻研学习,还彻底摒弃日本那套东西。毕业后被分配到18步兵师当步兵副团长,年初又被提拔为团长,三个月前升任57旅旅长,一番苦心起到了效果。
    18师底子是老北洋三镇和四镇,师长是靳云鹏,不过他总觉得靳云鹏能当师长是杨秋故意卖个面子是段祺瑞。如今段祺瑞已经倒台,他这个师长位子恐怕也不稳了。虽然他不怎么看得起靳云鹏,可人家毕竟也是北洋一脉。如今北洋已经是昨日黄花,除了吴佩孚、陈宦和徐树铮这些基本已经把北洋抛诸脑后的人外,也就只剩下靳云鹏掌管18师、王承斌执掌17师。原本15师还有个李纯,可去年年尾他自觉拿了个上将军衔退役后,15师落到了滇系的李根源手中。加上萨镇冰的海军也勉强能算北洋系,也就剩他们这几号人还在撑着北洋的脸面,所以此战他是格外积极,就指望能打出个名堂不能丢了老北洋的威名,至少不能输给陈宦和吴秀才,让人明白北洋还有他这号人。
    孙传芳交代几句随时汇报海面动静后刚准备再去看看步兵们,卫兵来报靳云鹏到了。这让他很奇怪,由于青岛地势狭窄铺不开两个师的人马,所以这段时间基本上是轮流驻换,两位师长大部分时间都在胶州城遥控指挥,怎么突然一下子来前线呢?
    孙传芳边想边走很快抵达了深入地下的指挥所,刚进门就见到师长靳云鹏和一个与自己差不多大的少将军官站在地图前指指点点。
    “馨远回来了,这段时间你可辛苦了。”
    “谢谢师长关心。”孙传芳向靳云鹏敬了个礼。现在的小孙同志还没染上大烟瘾,半年军官速成班锻炼,半年国防军标准化训练后也颇有些一线王牌军官的架势。
    靳云鹏这个师长因为牵连了段祺瑞,最近一直有人戳他脊梁骨,所以当得也不太平,但到底还是有真材实料的。加上杨秋和蔡锷都比较信任不仅让他负责青岛方面要塞,还派回来亲自指挥要塞方向的反击。拉着孙传芳给他介绍道:“这是4旅旅长秦章书少将。孝臣(秦章书字),这就是刚才和你提过的我们18师小诸葛孙传芳(字馨远),你们都是师里的一线军官,可要好好亲近亲近。”
    “见过馨远兄。”秦章书伸出手的同时细细打量着这位旧北洋系中最近蹿升最快的军官。孙传芳也想起当年在小仓山立下赫赫战功,硬生生挡住王占元第四镇一万余人连续冲击的他。这段时间常有传闻这位2师中唯一挂着少将军衔的旅长会在战后取代身体不怎么好的何熙出任师长一职,现在看他站在靳云鹏边上,就说明这个传闻不是空穴来风。
    有了这个想法,他立刻存了结交之心,握着手笑谈几句希望能拉近关系。
    青岛虽然不大,但现在敌我胶着、阵地犬牙交错,除了补给和轮换休整外基本上就是一颗钉子一个洞,部队联络全靠炸了修修了炸的电话线,所以半个月来大家还真没碰过几次面,不免多寒暄了几句。
    这时接到命令的57旅和奉命支援的4旅各级军官都陆陆续续进来了,靳云鹏看一眼秦章书又回头扭向地图说到:“孝臣,要不你来说吧。”秦章书虽然有可能晋升师长,但目前军衔比他低,所以谦虚道:“靳师长您才是指挥官,还是您来说吧。”
    “呵呵都是自家兄弟。”
    靳云鹏打了个哈哈,忽然发现这几句话和国防军严格的级别观念不符,干笑几声让当大家坐下后进入正题:“今早得到电报,莱阳那边动手了。”
    “真的!打得怎么样了?”孙传芳第一个跳起来。莱阳可是青岛战役的关键!为了确保安全蔡锷不仅将103警卫师放在那里,还在后面的即墨部署了102警卫师以防意外,所以得知莱阳率先开始反攻,人人都预感到这场绞肉机大战恐怕几天内就要分出胜负了。
    靳云鹏和秦章书都还不知道莱阳目前到底打得怎么样了,说道:“具体还不清楚,但这回蔡司令是下了狠心,除了103师负责拖住外还调集9师、15师和预备役27师从三面进攻。总司令也到了胶州城亲自坐镇,还把贴身警卫装甲连也调了过去,我觉得白川义则这回恐怕是凶多吉少了。”
    “太好了!要是能把日本皇帝的近卫师打掉几个联队,看他们还如何猖狂。”
    “得了吧,日军近卫师就是个花架子,真要打还是白川义则的第九旅团厉害,要是能打掉他日军起码疼上几个月。”
    与日军18师团和第6师团一部在青岛纠缠半个月后,不管是以前的北洋系还是原来的南军,亦或者是西南嫡系军官,都不在觉得日军高不可攀了。尤其是见到他们在自己镇守的要塞和堡垒前碰得头破血流后更是涨了几分心气,纷纷讨论起该先吃掉那支部队才合算。秦章书见到这种情况不由想到为何杨秋要拼死让1师拔掉38联队了,日军不败的窗户纸捅破后的确极大提升了部队士气,尤其是一线军官看到日军再也不怵怕,从这点就能看出他的手段和眼光。微笑道:“此次靳师长是奉总司令和蔡将军安排,要求我们配合莱阳在青岛也发动一次大规模反击。”
    听说自己这边也要动手,军官们更是激动。别看现在有要塞可守稍稍占据上风,但谁愿意没事像耗子似的每天钻进钻出,眼瞅着日军力量开始衰减,他们早就眼巴巴等着反击到来了。所以孙传芳立刻问道:“秦旅长总司令他可说怎么打?”
    “总司令不管具体战事,此次反击是由蔡将军和我们渤海战区指挥部直接指挥。”秦章书说完后,主动把话语权交给了靳云鹏:“剩下还是靳师长来告诉大家吧。”
    靳云鹏对秦章书不抢自己风头很感激,说道:“初步的计划是,由我们5旅、57旅和4旅同时向仰口、四方和太平湾方向挤压进攻,将四周的日军吸引住脱不开身,掩护6旅从双峰山向浮山北坡强攻。55旅和102师2个团也会进攻午山牵制住李村的日军,56旅做总预备队。争取把日军18师团关在午山和浮山中间地带,然后一举截断海岸补给线将他们赶下大海。”
    孙传芳沉吟了片刻,摸着下巴慢慢起身道:“师长。不是我多嘴,依托要塞炮支援挤压进攻可以办到,但如何对付海上的舰队呢?听外面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