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辛亥大英雄 >

第267部分

辛亥大英雄-第267部分

小说: 辛亥大英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递时,当夜至关重要的平壤突然遭遇朝鲜独立军猛攻,10门没良心从近距离猛轰城墙,只花了几分钟就打开缺口,黑压压三千多在深山老林里快憋死的士兵冲入繁华城市,对事先侦察好的日本洋行、米商、煤场等机构发起猛攻,驻扎在这里的日军一个大队根本防不住那么多地方,只能且战且退暂时撤出平壤。
    平壤失守导致朝鲜北方烽烟四起,至关重要的平壤至新义州铁路一夜间被破坏殆尽,三座大桥被炸断,数十公里铁轨和路基被破坏。没等平壤日军盼来援兵,第二天晚上又一个重大消息陡然从汉城传出。在民间声誉很好地朝鲜高宗李熙突然暴毙,俄国法医检查后发现他内脏腐烂是中毒身亡后,彻底点燃了朝鲜人民的怒火,纷纷将矛头指向日本,认为是日本政府密谋杀害了高宗皇帝。
    9月14日晨,30余万朝鲜人走上汉城街头要求日本政府公布争相,交出凶手并撤出朝鲜,早已被总督遇刺激红了眼睛的日军在发觉失态失控后立刻进行武装镇压。汉江两岸尸横遍野,短短一个上午就有超过三千多手无寸铁的朝鲜人被当场打死。后来为了纪念这段历史,这次惨案也被称为914惨案。
    914惨案的后果是日本没想到的,它直接导致朝鲜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反日独立运动。半年内全国上下有11个府、206郡,200多万人示威者参与了暴动和抗议,无数日本企业和商铺被抢光、烧光。朝鲜游击队更是全体出动,疯狂袭扰日驻朝日军和运输线。
    9月15日,金九以朝鲜独立军军长的名义在平壤宣读了《朝鲜独立宣言》并宣布仿造中国组建共和体制,成立朝鲜国家社会党。与此同时在海参崴活动,与俄国穷党关系密切的朝鲜青年会也祭起来安重根这面大旗,宣布要仿效这位刺杀伊藤博文的烈士对日本驻朝目标发动袭击。就在宣言发出后的第二天,五百多自称朝鲜共和军的青年会武装分子浩浩荡荡杀回朝鲜,试图借此机会在朝鲜未来政治圈中分一杯羹。
    朝鲜高宗暴毙是日本政府之前没想到的,914事件更是打了日本一个措手不及,为此原本准备派往旅顺死保最后要塞的日军也不得不修改计划,开始向朝鲜增兵。然而就在日军第二师团试图从大阪出发越过对马海峡增援朝鲜时,轮换赶来的第二潜艇支队却仁川港进行了一次完美伏击,将正准备入港的2艘日军运输船击沉,导致一千多日军死亡。
    9月17日,上海江南造船集团正式向海军交付两艘用德国潜艇图纸仿造自产的海狼一型潜艇后,民国中央政府首次公开谴责日军在汉城屠杀贫民的行为,并宣布即日起对日本进行无限制潜艇战。
    同日,一直在西北的国防军121步兵师也借口发现日本支援国内分裂为由越过玉门关首次进入新疆,同时第6步兵师在吴佩孚的率领下也进入蒙古,击溃数股蒙古叛军,并向记者公开展示混在叛军中的日本武士后向库伦缓慢挺近。
    朝鲜暴乱,国防军进入蒙古!青岛战役后的远东风暴似乎有越来越大的趋势,这使得正准备介入谈判的英法政府更加棘手,而最倒霉的无疑就是俄国,中日战争还没停歇朝鲜又陷入了举国动荡,日本在蒙古的一系列小动作也导致国防军加速进入蒙古,这下更加不能撤军了。
    尼古拉二世坐在铺满钻石和黄金的王座上,暴跳如雷。
    (未完待续)


第三四二章 加藤高明来了
    “停止,必须立刻结束那场无聊透顶的战争!”
    愁云惨淡的伦敦白厅内,精力充沛富有激情的海军大臣丘吉尔阁下的大嗓门从早响到晚。海军需要热情也需要精力,但优雅地英国将军和爵士们对这种歇斯底里的大呼小叫还是非常不适应,虽然他们也都认为是时候结束远东那场闹剧,以便让尼古拉二世那个疯子全心全意腾出手来回欧洲作战,但问题是至今中日两家都没有松口是否愿意和谈。
    而且皇家海军目前也处于了麻烦中,青岛外海中国潜艇横扫日本第二舰队的消息无以鼓舞了正为打破北海封锁绞尽脑汁的德国人,短短几周内就有数十艘船只被击沉,就连皇家海军都没躲开,一天内三艘万吨装甲巡洋舰被德国潜艇送入大海,上千将士长眠海底的闷棍让将军们头疼的同时,也开始痛恨发明这种战争机器的混蛋。
    “派舰队!让他们坐到谈判桌前。”
    提议在刚出来便立刻遭致一片白眼,就连崇尚大炮外交的丘吉尔阁下都婉言拒绝了提议,先不说目前太平洋地区的皇家海军力量最重要是找到施佩舰队并干掉他,战舰云集的大西洋上更是抽不出半点力量,唯一有可能就是法国。但在德军兵临巴黎城下的时候,骄傲的法兰西雄鸡显然不可能再卷入另外一个泥潭,何况法国海军还要监视至今摇摆不定的意大利和奥斯曼人。
    头疼!
    丘吉尔阁下清清嗓子,刚准备发表一篇热情洋溢的讲话鼓舞士气,脚步声从外面响起。
    走进来的是第三海军大臣菲尔班克斯,这位年逾六旬的老爵爷是皇家海军是的资深军官,那场让大英帝国记忆犹新的布尔战争中正是他的努力,指挥海军在万里之遥彻底封锁海岸线,最终才让陆军将那些得不到支援的布尔人扑灭。他走进来看了眼坐在中间的丘吉尔,说实话海军里没人喜欢这个每天叼着雪茄,更像政客而不是海军大臣的家伙,但谁让人家得到了首相的信任呢。
    他走到将军们中间,背后纪念特拉法尔加海战的油画上,传奇海军指挥官纳尔逊爵士站在油画中默默地看着后辈们。菲尔班克斯扬扬手里的电报,布满皱纹的脸上竟然出现了几分喜悦:“先生们,我得到了两个好消息。第一个是朝鲜发生了暴动,数百万人走出家门参与了驱逐日本的独立运动,坐不住的日本政府特使已经在前往中国的船上。”
    “终于看到希望了。”
    还没等松气声平息,老菲尔再次举起了手:“还有第二个好消息。经过怡和公司的努力,中国人已经答应可以考虑秘密出售一艘从德国购买的潜艇交给我们研究,但前提他们需要20台驱逐舰使用的蒸汽轮机,也要看远东和平协议是否能达成。”
    “这是真的吗!”
    “老菲尔,现在可不是开玩笑的时候!”得到一艘德国潜艇?老菲尔后面这个消息瞬间引爆了会议室,几乎所有将军都站了起来。前段时间被德国潜艇一剑穿三心的耻辱和每天都会接到的商船遇袭电报已经让骄傲的皇家海军焦头烂额,所以得到一艘德国潜艇意味着什么不用说也很清楚。
    丘吉尔阁下也非常高兴,但在高兴之余却格外担忧:“英格兰需要潜艇也需要远东和平,但更需要为战后的世界做打算。必须明确无误的告诉中国人,我们的底线在哪里,而不是任由他们削弱我们的盟友。”这些话放在以前或许将军们都会点头然后坐下来商量一下派那支分舰队去应急“访问”,显示一下大英帝国的威力震慑宵小,但现在虽然人人都知道是对的,但他们更觉得应该先解决德国这个大麻烦。
    英国不希望日本被削弱太严重这是毫无疑问的。所以丘吉尔这番在海军内没共鸣的话在唐宁街却得到了认同,首相发往远东的电报实在是鼓舞了这位性格冲动的海军大臣阁下。
    “出售潜艇?”
    回南京的火车上,蒋百里同样不明白杨秋为何做出这个选择。虽然他明白一艘德国潜艇足以让英国政府在谈判桌上做出某些倾斜,但现在国内已经把潜艇视为了杀手锏,这时候出售万一技术落到日本手中岂不是很糟糕?
    杨秋继续看着简报,对蒋百里的担忧仿佛没看见,良久后才放下厚厚一叠电报说道:“百里兄不用太担心了,此事我已经和海军部商量过。我们已经可以自己防止潜艇,所以出售一艘问题并不大。当然通气管是必须拆掉的,至于其它东西目前各国技术其实都已经达到,所以出售与否问题并不大。相反,英国已经答应愿意用20台急需的蒸汽轮机交换,怡和公司还会在江南下两艘万吨商船的订单作为贸易补偿。”
    从条件来看的确很诱人,蒸汽轮机就不说了。江南造船厂易帜后就将自产锅炉和蒸汽轮机放在了第一位,但两年来始终因为加工问题迟迟没获得突破,现在海军驱逐舰计划又因为欧战导致动力设备进口困难,所以20台蒸汽轮机变得格外重要。何况还有两艘万吨轮订单,更开创中国对外出口大型工业成套设备的先河,要是能借战争机会打响名气,对将来造船业发展能起到很积极的作用。
    而且在这个时候突然答应出售,还将出售和亚洲和平谈判捆绑在一起,英国这个重要调停者势必也会更加心急让日本接受条件。但他还是有些担忧,毕竟英美同盟还未解散。杨秋倒不是很担心,笑道:“其实几种反制潜艇的武器上月已经通过测试,最多两三月内就能装备,何况没了通气管后潜艇功效会严重下降。至于你担忧日本获得技术,其实就算我们捂着他们就得不到了吗?英法都是有潜艇的。”他说的确是实话,水上飞机和深水炸弹已经通过测试达到装备标准,有了这两种利器没有通气管的潜艇威胁并不算大,何况他巴不得日本海军彻底走大潜艇这条弯路呢。
    说到底,很多东西都已经到了临门一脚甚至已经开发出来,就比如仿造一战经典的哥塔轰炸机也已经在重庆试飞很久,甚至已经进入小批量建造,但有些东西太早拿出来并不好,至少在自己小口径防空火炮实现量产之前将轰炸机暴露在世界面前只会引来贪婪和野心,英法现在是不想卷入这个泥潭,但不代表没实力卷入,真要不顾一切威逼自己交出技术也并非办不到。
    他现在最关心的是日本是否还会继续战争。说实话他已经不想继续消耗了,好不容易盼到世界大战正式全力捞钱捞好处的时候,如果继续纠缠即是赚到钱也会填入这个无底洞。别看日本损失巨大但其实中国也不好受,表面上看两个月战争消耗不大,但如果加上从去年就开始准备囤积的物资和武器采购,实际上也已经花掉了两亿多民元。按照目前的国家年收入算,等于拿出了三分之一年收入,要不是欧洲订单恐怕早就破产。
    想到这里他就合上文件,扭头问道:“公时,日本派来的特使是谁?”
    “是日本外相加藤高明。”蔡公时飞快抽出这几天整理的资料:“此人是三井财阀的女婿,也是日本宪政会最大的政治资金提供者。他和山县派系积怨很深,一直希望打破藩阀独大。他背后的三井财阀在这次也损失很大,投资在宝芬煤铁矿的三千万已经全打了水漂。名下的生丝和纺织业最近略有抬头,但因为原材料缺乏开工不足,至于造船和机械制造这两项目前还有军工订单撑着。但钢铁供应商的八幡制铁库存原材料快要见底,加上美国最近都出台了禁止向海外市场出售钢铁原材料和炼钢设备的议案,所以最近这几天有消息说,他们准备以劝说日本政府停战为条件请求英国帮助让日本继续向美国采购铁矿石和炼钢用焦炭。”
    蒋百里听到这里也轻松了下来,微笑道:“副总统您这枚棋子动的太是时候。大隈重信政府现在的选择余地已经不多,要么继续打下去坐看军部权势越来越大并且还有丢掉朝鲜的可能,要么就只能狠下心利用欧洲也急于让我们双方停战的机会,拿到些好处恢复元气以图再来。”
    “再来?错过这个店前面就没门了。”杨秋冷冷一笑:“他的底线是什么,能知道吗?”
    “还不清楚,不过从日本国内发回的情报看,大隈重信政府应该是想继续保住旅顺、台湾或者至少其中之一,并维持在华租界利益。”
    “这也算和谈?”蒋百里的鼻腔里冷哼一声。杨秋也当然不会接受这种条件,想想后说道:“发电报给大总统和首相,答应英法把握的草案搁置起来,建议由伍廷芳和杨度出任谈判代表,顾维钧出任秘书。另外立刻联络王正廷,对俄谈判要加快速度,现在他们正处于坦能堡后的焦虑期,条件苛刻点也未必不会答应。再发封电报给总参谋部,让西北军暂缓前进算我们给英法俄一个人情,至于锦州。”
    “立刻给我拔掉这颗钉子!”
    (未完待续)


第三四三章 苛刻
    @@@@@@狂欢后的上海恢复了平静,似乎一切都回到原样,但只有通融入这座城市才会发现,有些东西正在悄然滋生,就比如街头巷尾的闲言碎语和普通人时不时流露出来的自信。
    青岛战役影响太大了,这点连土肥原贤二都不得不承认,两国国民对待国家和面对战争时的表现几乎发生了根本性逆转。
    站在公共租界码头,远处是经过三年发展从国有变成私人企业的江南造船集团,直刺天空的烟囱群下是数以千计正在忙碌的工人,过去两年越来越多年轻人在船厂技工学校接受培训后开始步入岗位。除了日渐庞大的本土工人外里面还云集了近百位外国设计师和上百不知从那里找来的欧洲技工,最近更是一口气增加了三十多位原青岛造船厂的德国技术人员,暂时无法回欧洲的他们显然非常愿意在中国继续热爱的事业。
    烟囱尽头就是连绵的户外船坞,两个庞大的钢铁黑影挡住了投向更深处的视线,就算无法看清中国海军正在建造的军舰,但这两艘远洋运输船还是让人震惊。日本也正在设法建造万吨级远洋货轮,但因为最近原材料和钢材紧张显然又落后了。
    身为陆大毕业的中国通,他对这个被日本崇拜了三千年的国家底蕴实在是无可奈何,即使连续遭受甲午和庚子年动乱依然不是亚洲任何一国能媲美的。根据横滨正金银行的调查,仅仅民间蕴藏的黄金就极可能超过3千吨,白银更是多达20亿两,经过几千年消耗后资源还那么丰富。
    五年前,八幡制铁首次以11万吨超越汉冶萍的7万吨荣登亚洲第一钢铁厂。但就在四年后的今天,当日本满世界搜罗铁矿石绞尽脑汁增加产量时,仅改造一新的湖北钢铁厂产量就与八幡制铁持平。重庆规模虽小也有5万余吨,而新建设的当涂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