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辛亥大英雄 >

第345部分

辛亥大英雄-第345部分

小说: 辛亥大英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整齐出操的战友們。和内忧外患军心全无的俄军相比,从万里之遥抵达此地的家乡子弟兵依然保持着较高士气,这让他既开心却又担忧,甚至好几次都想冲下火去军营报告消息,但最终却忍住了,因为刚被列宁骂了顿的季诺维也夫就坐在对面。
    此时已经是11月6日。
    铁轮继续向前,目标是位于南布格河的文尼察,这里距离基辅大约有120公里,是俄国西南方面军的最前沿,中国远征军第二军第121和122师此刻就在东面20公里的方向。当他搭乘的列车向文尼察驶去时,两列车身上有中国陆军标识的两辆装甲列车抵达缓缓开进中国远征军驻地。
    “梅大脚。”
    张志丹刚下车,就见到梅生带士兵来卸货,扬扬手向这位老乡走去。
    梅生没想到他会来乌克兰,以至于忘记他又把自己的雅号挂在嘴边,兴奋地冲上去拥抱道:“你小子,怎么也来乌克兰了?这里的娘們可没法国开放。”
    西线远征军这段时间花边新闻众多,甚至连东线这边都有所风闻,于是下面那帮鼻子比狗还灵的士兵更是到处找“艳遇”,也想享受一下西线的温柔乡到底是啥滋味。可惜乌克兰民风比较保守,除了少数人外大多却都被乌克兰姑娘們拒之门外。
    张志丹脸一黑,老子在你眼中就这么点出息吗?指着身后有气无力道:“还不是怕你小子饿死。这不,本少校亲率两列装甲列车,带了20车皮午餐肉和腌肉来慰劳慰劳大伙。”
    “那太好了,这段时间尽吃俄国土豆和黑面包,昨个嘴里还嚼出几根木条来!妈的,这些俄国佬连木屑都掺进去了!”梅生一边发牢骚,一边指挥士兵搬运午餐肉大叫加餐。两辆装甲列车的外形吸引了梅生,因为这种车和目前各国使用的均不同。只有三节,而且还被厚厚钢板包成了一个整体,前后两节是炮车,动力车厢被放在了中间。更不可思议的是,前后两节炮车都搬造了军舰的样式,不仅各有2门105毫米大炮,还采用了背负式炮塔设计。炮塔后面顶部还有2门37毫米双联速射炮,两侧钢板上还有几个机枪眼。
    “别看了,这是独立铁道大队的新装备。”张志丹介绍起来。
    原来在中日战后,装甲列车就因为速度快火力强受到部队好评,加之未来作战方向很可能是距离遥远的北方,很容易出现炮兵无法快速支援的事情,所以国防部就用利用中东铁路上俄国火车底盘,加上青岛外海打捞的上百门120、105、76舰炮和锅炉改装了不少这种标准装甲列车,还额外编为铁道大队。
    和西线相比,东线日子实在是艰苦很多。吃得差不説,连军火弹药补充都无法及时供应,远征军来时都自己携带弹药,虽然大仗没有但不断小战斗依然消耗不少。最讨厌是因为俄国缺乏重型炮弹,所以几个师携带的都是英法支援的75速射炮,105大炮都极少,至于步兵最爱的制式70步兵炮也没带几门,因为俄国完全没有这种口径的炮弹,官僚严重的兵工厂更不愿意为百余门大炮单独造炮弹。甚至为了弹药通用,部队不得不在今年夏天全面替换了美国产采用7。62*54R弹药的沉重莫辛纳干步枪,连轻重机枪都用国内技术人员教的办法现场改,使其能用俄国子弹。
    所以能得到2列能快速移动的装甲列车,梅生别提多高兴了。但他用装甲列车配合进攻的想法才升起,就被张志丹击碎:“别想了,铁道大队是来保护你們撤退的。”
    “撤退!为什么?”
    还没打几仗呢就要撤退?梅生很不解的看向他,但后者却并不想再谈这个话题,问道:“石军长他們呢?”
    “去前线了。”
    张志丹想想立刻跨上刚停下的一列装甲列车立刻向文尼察驶去,望着列车风驰而去梅生总觉得自己越来越看不懂这个从小玩到大的伙伴。
    文尼察。
    高加索哥萨克骑兵师驻地内,秦剑见到了该师的士兵委员会主席伏龙芝和副手布琼尼,后者是哥萨克骑兵师中很有名气的一位将领,还是少数得到沙皇最高荣誉圣乔治勋章的优秀将领。不过现在他看起来有些颓丧,和所有忠于沙皇的哥萨克人一样,2月革命后这些名震世界的骑兵們正处于巨大的茫然和无所适从中。伏龙芝看完信后陷入沉思,就地复员解散骑兵师的想法他早就有,因为士兵們已经毫无战斗欲望,后勤混乱枪支缺乏的情况下没有人愿意继续战争,加上哥萨克效忠对象,沙皇一家都被软禁,所以除了复员外,将士們已经想不出第二条路。但列宁和托洛茨基却有别的想法,按照他們的意思是准备让骑兵师突然从防线上撤离,引德奥军队缠住中国远征军以便让他們抽不出手来干涉圣彼得堡。
    对这点他不是很赞同,法国发生的一切证明遥远东方正在发生悄然改变,而且一年多相处也能看出中国远征军无论是战斗力还是作战技巧都高于拼凑的俄军,一旦放开防线,正面的德国师肯定会借此包抄中国远征军右翼,虽然能确保将他們拖延在这里一段时间,但代价呢?遥远的西伯利亚地区几乎全处于中国部队的打击范围,何况他們还有整整一个师驻扎在乌拉尔山附近,能轻易切断欧亚连接点。更严重的是,他会不会反而激起中国远征军的怒火向圣彼得堡进攻呢?整整一个军!以目前俄军的状态,恐怕没有一支部队能挡得住。
    但不想办法牵制也不行,列宁眼中中国远征军就是英美放在俄国东线的恶狗,如果他們获得政权退出战争,恐怕也会引来武装干涉,所以这是个两难选择。他折好信塞入口袋后説道:“米尔同志,请转告列宁、托洛斯基和斯大林同志,我会想办法的。”
    秦剑虽然很想问问他到底会怎么办,但他肩负着更加重要的任务只得忍下冲动借口透透风向外走去。等走到外面就见到不少士兵围坐在一起,穷党一些干事正在鼓动士兵放下武器,还公开喊出要敞开国门逼迫现政府下台,回家分土地等等口号。早已筋疲力竭的士兵那有什么国门概念,纷纷叫嚷着要放下武器回家,这一幕让他更加担忧。看得出俄军已经烂到了根子上,加上穷党公开宣布要不惜一切代价结束战争,推行国有化,将土地分给每个穷人的口号和承诺,俄国退出战争恐怕只是时间问题了。
    20公里外就是远征军121和122师,总不能看着近四万战友因为斯拉夫人的背叛全部牺牲吧?!他一咬牙,决定找个借口过去。正当他向马厩走去时,远处却突然走进来两位身着黄呢棉衣的中国军官。
    一种突然看到亲人的感觉让他鼻子微酸,连忙深吸口气向那边走去。
    林宝堂是121师联络官,他年幼时随父亲常年跑库伦贩卖皮货,久而久之倒练出一口标准俄语。今天来北高加索骑兵师是因为阵地右翼原本应该由俄军驻守的一个哨所居然撤掉了!这让大家很恼火,虽然这半年来诸如此类的事情不断发生,但撤掉哨所之前总该打个招呼吧?要是德军正巧从那个方向进攻怎么办!
    “伏龙芝上校,我們是来保卫俄罗斯的!所以我們希望以后这种事情能提前告告知!”林宝堂很是恼火瞪着走出来的伏龙芝。跟在后面的俄军穷党军官见到他口出不逊纷纷骂道:“这是我們的正常调动,为什么要告诉你們?”
    “这是俄国,你們这些帝国主义的爪牙早该滚回去了!”
    “离开这里!”
    冷言冷语让林宝堂脸都气黑了,这些俄国人真是毫不懂得感恩。自己和战友万里迢迢赶来就这样对待自己,真恨不能立刻回家拉倒,活该他們被德军打。
    伏龙芝制止了士兵继续嘲讽,説道:“上尉,下次我們会先告知你們的。”
    林宝堂深吸口气,敬个礼就准备往回走,其实他心里清楚,这种告状和协调不过是走个过场,现在面前的俄军根本就是群没心思的乌合之众。但当他扭过头刚准备离开时,却突然踉踉跄跄跑出一位便装男子,由于没准备两人顿时肩膀撞在一起。可还没看清楚人影,他就觉得手心里突然被塞入了什么东西,几乎是下意识捏紧扭头看去。
    “米尔,你没事吧。”
    “没事,被弹药箱绊了下。”秦剑站稳后故意大声问道:“伏龙芝同志,他們是。”
    “是中国联络官。”伏龙芝和大家都没看到两人手掌相交的画面,所以很快就一起回办公室继续开会讨论。看着那个“俄国男子”的背影,林宝堂总觉得哪里不对劲,所以出了军营立刻拳头。
    拳头里是一张小纸条,上面的字竟然是用小篆书写的,而且字迹潦草分明很匆忙。幸好他以前读私塾时学过这种笔法,所以很快分辨出上面的意思。
    “俄军准备放开阵地引入德军,小心提放背叛!”
    (未完待续)


第四四零章 背叛(三)
    @@@@@1917年11月7日,凌晨。
    文尼察东南,狭窄阴冷的中国远征军前线指挥室内,几张脸庞随着跳动煤油灯的火焰阴晴不定。安国梁盯着摆在桌上的小纸条,手指都快被烟头烫出水泡。旁边刚视察部队才回来的石小楼和吴佩孚眼神里更是透出熊熊怒火,同样刚不到不久的张志丹则盯着纸条详细看几遍后,拿起来说道:“没错!看这里德军的德字下面多了一点,看起来像潦草所致,但其实是我们安全局的特殊暗号。俄国和欧洲能看懂这种小篆的人很少,书写就更少了,所以我们当初定下的联络手段中就有这个办法。”
    张志丹将电报给几人传阅后,脸色也有些紧张道:“直接用小篆明语传递消息的情况很少,说明情报员遇上了麻烦或者急迫的事情,只有在无法联络到自己的接头员时,才会通过这种方式交给军方或者其它可信之人。”
    “如此说来,这是可信的?”吴佩孚看向来报告的林宝堂:“看清楚那人的脸没有?”
    虽惊鸿一瞥但秦剑还是给林宝堂留下较深的印象,说道:“只看到侧面,从模样看是新疆回回的样貌,但又有些像高加索鞑靼人,看俄军军官对此人挺客气的,恐怕是上面的高级官员。对了!他左肩膀和我磕了下后就立刻捂住,应该是受过伤。”
    “高级官员,还受过伤?”
    几人暗暗诧异时,石小楼却沉默不语。张志丹是不仅是梅生的兄弟,也是安国梁早年甘肃带出来的年轻人,他的话完全可信,所以不管那个人是谁可以肯定是自己人。用小篆传递明码消息说明他已经获悉内情,所以才如此匆忙提醒自己注意。作为在座唯一知道全部“日出”计划的军官,原本按计划第二军应该在俄国再次动乱后,以政局不稳为理由迅速向察里津后撤并控制伏尔加河铁路桥,同时李烈钧会迅速截断叶卡捷琳娜堡和乌法的联系,抢占乌拉尔山要道后切断所有电话线联络,让乌拉尔以东无法了解这边的情况。最后等俄国确定退出战争,四个师再继续北上叶卡捷琳娜堡配合那边驻守乌拉尔,搬空俄国东部的所有工业设施。
    原以为穷党那些人即使要向自己下手,也会等到稳住圣彼得堡的权利,却没想到他们居然想放开防线引德军进来,这些视国家为儿戏的混蛋!想到这里他就有些心急,四个师近8万兄弟的命就在一念之间,该怎么办呢?
    “我看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我们先向基辅撤退。让梅生夺下火车站把能收拢的火车全搜集起来,有个百余辆的话,三四天首批部队就能撤回乌拉尔了。”林宝堂才说完,张志丹立刻跳了起来:“不行!现在撤这不摆明告诉人家我们渗透到内部了吗?必须确保他的安全!”
    “他不过一个人,我们这里2个师,再加基辅休整的2个师,那可是8万兄弟!”
    “那也不行,现在俄国还没出事,岂能轻易离开。”
    两人争执不下时,吴佩孚缓缓起身走到地图前,担忧的指着连绵战线说道:“想要撤也没那么简单,一旦我们大幅后后撤俄军毕竟也呈溃败,文尼察沦陷是肯定的。这一代铁路发达水网密集,胡乱撤退必定会引来德国人的追击,肯定没法全部回到基辅。”
    安国梁赞同道:“子玉兄说的不错,要撤也要有计划的撤退,慌忙撤退只会造成混乱。”
    “那怎么办?难不成真要等俄国人卖了我们再走?”陈裕时站了起来,中日战争时因见识到了三三战术和国防军老部队神勇的作战方式,他回去后就对37旅严加操练,扩编后因带部队成绩斐然被提拔为122混成师师长,这个辛亥时期的老军官此刻也被激起了凶性,挽起袖子说道:“我看干脆先找个由头先回文尼察,要是俄国真出事咱们就抢火车去基辅。”
    面对大家的担忧,石小楼也走到地图前,双眉微微一挑突然问道:“志丹,你此次来是筹集火车的吧?”
    “是啊。”张志丹说道:“上月有消息说,明斯克那边有家火车厂快倒闭了,上面要我们把他们手里的火车买下来运回乌拉尔待命。”
    “不用那么麻烦!”
    石小楼斩钉截铁的话语中,众人纷纷看向了他。他走到地图前指着基辅,手指绕了个圈:“基辅是俄国第一大工业城市,也是西南方面军的大后方,云集于此的俄国火车大约有500到600辆左右,再加上周边和察里津等地凑够千余辆问题不大。既然这些穷党不把国家当回事,还准备把我们卖给德国人,那也就别怪我们不客气了!你们大家看,我的想法是暂时在这里按兵不动,让下面加强对高加索骑兵师的监视。这几天先让梅生想办法从基辅扣几辆火车过来,再让两辆装甲列车也过来摆出死守的架势,至于大炮这些重型装备能运走的先偷偷运回基辅,士兵也收拾好东西做好随时撤离的准备。一旦他们真敢放开防线引德军进来,我们就立刻佯装不敌向文尼察撤退,把沿途的火车、马匹全部集中起来回基辅。同时让梅生留下骑兵旅,带123师2个步兵旅先回乌拉尔,摆出撤兵的架势,再让彭寿莘跟在他后面出发。等过了察里津后就立刻以保护回家铁路桥为由抢占大桥。沿途把所有火车、卡车和马匹都征缴过来,谁要是敢阻拦就直接干掉!基辅这边只有3个俄国撤下去休整的步兵师,那些俄国兵早已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