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辛亥大英雄 >

第366部分

辛亥大英雄-第366部分

小说: 辛亥大英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辩论?看看杨司令不时斜藐的眼神就知道,今天谁要是真敢唱反调,事后就等着他雷霆万钧的打击吧!再说彻底点,他手中还握着最大一张牌呢。他甚至不用做任何事情,只要等岳鹏和蔡锷两人班师回朝,就能轻易让黎元洪解散国会实施军管,甚至走那一步……都极有可能!
    看看气急败坏眼看要发作的梁启超等人,身为国内资格最老的政治家之一,唐绍仪知道自己应该打破这种沉闷表明立场了,因为他最担心的不是土地法,而是破坏好不容易起来的共和国体。所以他站起来后,在众目睽睽下慢慢举了手:“唐某支持副总统!支持土地改革法案!”
    “我们湖北支持副总统,支持土地改革法。”
    “四川支持……”
    “湖南……”
    “河南。”
    “……”
    唐绍仪这句话后,各省的国会议员哪还敢怠慢,纷纷起身表态支持杨秋和土地改革法案,不到片刻除苏浙皖和广东四省外全部宣布支持。眼看大势已去,汪兆铭和几位民党议员对视后,也终于站了起来:“我们支持……副总统和土地改革法案。”
    “汪兆铭,你们……”梁启超气得指着民党刚要骂娘,坐在不远处的浙江国会议员终于撑不住了,起身也宣布支持。苏浙皖是共和党根据地,浙江这根支柱一倒安徽自然不会愿意独自承担杨司令的事后怒火,到最后只剩下江苏一根独苗苗。眼看所谓的弹劾不仅被提也没提,反而被杨秋借此强压通过了至关重要的《土地改革法案》,顿时气极反笑,状若疯狂的大喊道:“这便是共和?便是共和!宋渔夫,你睁开眼睛看看吧,这便是你临终所托的共和国体?哈哈……”
    这种撒泼的作风让好多人脸上挂不住了,邝煦堃气得刚要去找警卫却被杨秋一把拉住:“做好自己的事,问心无愧就行,至于他……还不配和我谈共和!”冷冷的话语中,几位共和党议员搀扶着梁启超离开来人会场,随着他们离去,不仅弹劾杨秋的议案自动作废,土地改革法案也最终被通过。为纪念程城烈士,国会正式将该法案命名为《程城法案》以表彰其在国家土地改革和农会建设上的卓越贡献。
    一直到下午五点,紧闭了一天的国会大门终于缓缓开启,之前梁启超的中途立场就已经掀起轩然大波,当大门打开后,猬集在国会大厦四周的人群顿时骚动起来。当杨秋走出大门的那一瞬,比雷鸣还响亮的欢呼声如同旋风般响了起来!“副总统万岁!中华民国万岁!”脾气憨直的郝崇文早已泪流满面,和大多数人一样,他不知道如何组织自己内心的欢愉,他只知道,千百年来国家终于第一次把他们这些泥腿子当人看了!千百年啊……这是何等的漫长!祖祖辈辈都过着半奴半契生活的农民们,不仅可以堂堂正正宣布自己是这个国家的自由公民,更有了一部专门的法案,保护他们的利益!
    “程城兄弟……你一路走好!”郝崇文哭着跳着笑着,想起总计才见过几面的程城,又突然伤心地捂着脸跪在了地上。
    泰格卡瑞斯冲入人群拍摄下一张张感人至深的照片,片刻后他又再次将镜头重新对准站在国会大厦门口的那个身影,试图用胶片记录下这个最重要的时刻。
    但杨秋却出人意料的没有任何演讲,甚至没做出任何手势,只是静静地听着比爆炸还猛烈地呼喊,望着面前这些因为《程城法案》受惠,甚至在不久的将来就可以拥有自己的土地的淳朴面庞,感受肆意的泪水中那份喜悦,心脏如最剧烈引擎跳动着。没有回到这个时代的人是很难理解他们为何这般高兴,因为他们受的苦难太多太多了!所以哪怕是一点点小进步都足以激发最强烈的感恩的心。何况这不仅仅是小迈步,而是一次巨大地跨越!要知道,即使最早改革的西南地区,也有大把田租超过三成,也有因契约含糊被随意盘剥加租的事情发生。而在土地严重的苏北等地区,农民们往往要接受四成左右的高昂租息,即使荒年都不能幸免!而且一旦交不起就会利滚利的一直滚动下去,直至彻底葬送全家老小!
    现在《程城法案》就杜绝了这种弊端,以法律形式规定了田租不得超过当年收入两成的底线!而且还将推出公租田制度,逐步打破土地被地主士绅垄断的局面!地主们虽然能继续获得两成不劳而获的收益,但却需要每年交纳价格不菲的土地增值税,至于超出规定的田地面积更需要每年缴纳土地保有税!在这种情况下,土地将只能确保温饱而不是暴富,那些想靠土地一夜暴富的人将不得不出售土地转战工商,政府就可以买下这些土地创设更多的公租田。
    有了政府公租田,士绅地主的话语权将逐步减小,那些不需要继续依靠他们生活的农民终于能摆脱无形枷锁。从后世五十年代的经验可以看出,当国家稳定农民获得自由后,对生产力的促进有多么重要!东北和西北有了移民,发展将更加迅速,中原和江南人口密集的情况得到改善,疏散后地区出现大片大片的空余土地,就为再次兴盛腾出了空间。汉阳那边15匹马力的两冲程拖拉机已经开始制造,只要等战争结束,等合成橡胶厂逐步完善,等钢铁产量爆发起来,就能源源不断提供给市场,以小型拖拉机为代表的农具推广不仅可以再次促进生产力,也能为利用更多目前无法利用的土地打下基础!
    更更重要的是,地方上氏族的坚冰被打破了,有农会支持再加上已经控制的工商,将来任何改革法案都可以得到顺利推行!土地将再也不是限制这个国家前进的累赘,四万万农民一旦解决自身温饱后,爆发出的能量足以融化一切!虽然这条路还注定有波折,虽然肯定还会有阻挠,但无论如何《程城法案》都将成为一个里程碑,因为它让自己推开了梦想的大国之门!
    杨秋抬起头,望着红艳艳的斜阳缓缓放开了紧握一天的拳头。有谁想到,他甚至已经做好了强行解散议会,以军管取代宪政的准备!现在想来他也不禁冷汗淋淋,只有他知道,如果刚才稍有差池,那么自己又将走上另一条路!他从心里不喜欢那条路,虽然他能保证控制住自己,但却无法保证控制几十年后迅速膨胀导致尾大不掉并最终吞噬掉一切的官僚群体。
    还好……一切都过去了,起码暂时不用再进行扔硬币式的选择。一个新民国正在徐徐走上世界大舞台!
    (未完待续)


第四六六章 新的征程
    夜已经深了。白昼的喧嚣和吵闹仿佛一下子彻底消失,窗外蝉虫吱吱的鸣叫不停,提示又一个盛夏即将到来。杨秋靠在床头,昔日英姿飒爽的芮帮主穿着小衣依偎在怀里,紧绷的贴身布料将她原本就丰隆的胸部裹得愈发傲人,甚至能清晰看到两粒饱满的凸起,伴随着动作不停在摩擦着。杨秋却没太注意,仔细查看着一张张从资料机内翻拍下来的照片,这些照片将在不久后被送往机密部门转成设计图纸。
    其实现在他已经很少动用资料机内的军工数据图纸,自身技术和设计人才的培养才是关键,资料机无非是画龙点睛的助推器。他最想看到的就是类似信天翁运输机这种独立开发的东西。今天再次取资料是因为海军,因为海军实在让他伤透脑筋。首先就是他本身不懂海军,其次是民国海军技术落后世界实在太多。纯看造船规模,民国已经不输给日本,江南和马尾两厂设计时就要求拥有同时建造30万吨的能力。英法提供的造船设备被广州和青岛瓜分后,这两家厂也是按照这个要求来建设的。大连、天津和钦州也有三家规模较小的船厂,加上求新、隆盛等私营厂,国内造船业已经迎来来了最好的时节。但问题是造船技术并非靠大量堆砌船坞就能累计起来。尤其是军舰设计需要一个漫长的技术累积过程,而截至目前民国真正意义上只建造过两种军舰,长风级驱逐舰和安海级大型巡洋舰。前者可以说是试验田,从目前看依然没摆脱老式军舰的影子,而且因为当初他也不了解国际海军技术到了何等程度,所以导致水线以上太重,航速也没达到驱逐舰标准,所以海军部不得不拆了一座双联装炮塔,并在建造8艘后取消了后8艘的建造工作。
    至于安海级则是由自己提出要求,并由美国设计并提供图纸和技术支持建造的,说是建造其实是往脸上贴金,因为后两艘安海级大部分配件都由美国提供,国内只生产了舰壳和少数副炮配件。按照江南厂的报告,国有化率连四成都没到。所以论制造业规模,民国已经持平日本甚至部分超出,但论制造技术却还有差距,所以就算资金充沛,民国也不可能立即真正的独立从设计到建成完成一艘大型战舰的全部工作。
    相反,方瑞送来的情报让总参谋和海军很不安。日本在夺得北库页岛和鄂霍次克海沿岸后,国内叫嚷“回到大陆”的声音逐渐抬头,尤其是日本海军,已经确定下月开工建造2艘长门级战列舰和天龙级在内的几艘轻巡洋舰,加之上次意外引发的日苏联手的担忧,所以海军和总参谋部也希望能建造更多战舰应对海上威胁。换做他的想法,其实不太担心日本,而且他也不想因为扩军太快成为某些国家的假想敌,至少不应该在国力不足的情况下去争夺海上霸权,所以民国必须控制海军总量,走精兵化的道路,但架不住总参和萨镇冰那些人的叫嚣,而且海疆维护也的确需要一批新战舰。
    现实压力和精兵化建军思想下,针对性就格外重要,何况他虽然不懂海军,但有句话却听说过。强行追求高大全的结果就是什么都不足,所以与其在技术不足的情况下强行上马战列舰,还不如专门搞几艘有针对性的舰船。航母自然是重中之重,在已经拥有2艘15000吨训练航母的情况下,模仿约克城级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当然,即使样子像,造出来的性能也肯定弱化很多,毕竟最关键的动力、飞机等等都还没达到要求。
    除了2艘模仿约克城级的新航母图纸外,还有奥马哈级轻巡洋舰和意大利扎拉级重巡洋舰的图纸。奥马哈级轻巡洋舰拿出来除了技术外也有现实急需的原因,之前他给设计部门的荷兰德…特鲁伊级和英国南安普顿级两款轻巡洋舰图纸经过研究后,已经确定以民国目前的技术能力无法实现,所以他就想起这款一战后建造的轻巡洋舰。从技术上看奥马哈级无疑是一战的延续,技术上可以实现,当然它凌乱的舰炮布置是杨秋不喜欢的,所以主要是参考其结构设计。而且轻巡洋舰又是民国海军最急迫需要的东西,所以建造计划必须尽快启动。至于扎拉级条约重巡洋舰,完全是配合过几年就要开始的华盛顿海军条约,相比更加复杂的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条约重巡技术难度低很多,各国对这个级别的技术限制不算严格,能顺利采购到配件,就算动力电子不足也能造出艘七八成神似的货色来,所以现在拿出来先研究,等条件成熟就能立刻建造,也免得浪费时间。
    见到杨秋只顾盯着照片沉思,芮瑶将一只手横搭了过来,几乎将半个身体都压在了他胸口,幽幽说道:“看你这几天心神不宁一直失眠,今天好不容易办成了大事,就早点休息吧。”
    “大事?还没没办成呢。”杨秋笑着轻吻了一下她的脸颊,感叹道:“程城法案只是第一步,是要让我们拥有改革的法理依据,有了依据后董用威他们才能继续整肃江苏安徽。”芮瑶不懂这些,她只知道杨秋这段时间太辛苦了,每天都熬到深夜撰写改革草案,身体足足瘦了一大圈。眼看今天风波过去又开始研究海军的事情,就有种说不出的心疼。但她也知道杨秋不喜欢在家里谈公事,所以笑笑故意岔开话题问道:“对了,这个改革法明明是你起草的,为何要冠以程城的名字呢?”
    杨秋的手微微一抖,放下照片很严肃的说道:“这是程城拟定的,我只是修改而已!他是个英雄,是为国家做出贡献的烈士。法案冠以他的名字才真正属于实至名归,而且这样做也能激励其它年轻人行动起来!没什么比把自己名字刻在一部法案上,更能证明对国家和人民的贡献的事情了。”芮瑶眨眨眼睛,有些明白他的意思了,但在她看来还是有些不值,要是这部法律以杨秋名字命名,那威望和地位岂不是更高了?
    看穿她的小心思后,杨秋刮了下鼻子有些宠溺的说道:“别打你的小九九了,这不是威望和名誉的事情,而是……我欠他的!何况以我现在的地位和威望,已经无需这些东西来提升。我要做的是给我们国家留下点东西,让我们的孩子和后代过上好日子。”说起孩子芮瑶的眼睛一下子朦胧起来,苗洛替杨秋养了个儿子后,她心底里总觉得有些小疙瘩,所以媚眼一横抓起杨秋的手塞进了自己的小衣内。
    杨秋正在想接下来该怎么办,突然发现自己的手贴在了一团凝脂上,扭头看芮瑶时她已经解开了上衣,将完美的上半身完全暴露在灯光下,抓起自己的双手贴住胸脯软肉,酥酥麻麻的声音说道:“那我们就先要一个孩子好不好?”杨秋哑然失笑,没想到这也能成为她想要孩子的借口,但连经历过后世熏陶的他都不得不承认,这个女人确有让君王从此不早朝的资本。
    夜很快又过去,杨秋从肉光致致的胴体上起身后再次投入了新的工作中。
    1918年初从土地改革延伸而出的一系列改革问题并未因为《程城法案》通过而结束,相反因为地方上还有不少抵触情绪和反对者,所以法案真正贯彻还有一段漫长的道路要走。但正如他所说,法案的通过是起到撑腰的作用,有了法理依据很多事情才能下手解决。为了给全国做表率,杨秋首先选中四川、湖北、湖南、江西、江苏、安徽和东北七个省或地区作为改革样板,推行民国标准版耕种承包租赁合同。
    这几个地方都是精心挑选的,大部分都是杨秋和国社的根据地,所以推行起来速度很快。唯有安徽和江苏始终是难啃的骨头,但司法部突然开始的大规模清肃行动却让这种顽抗成了笑话。大量官员和地主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