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辛亥大英雄 >

第645部分

辛亥大英雄-第645部分

小说: 辛亥大英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父子俩就这么坐在车内聊着,直到岳鹏来敲门杨秋才发现,最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天空开始飘落雪花!
    老天爷还是没帮忙,漫天的大雪让哈萨克草原气温骤降,虽然部队早有准备,但三天后是不是会出现空窗期已经成为悬疑。为此杨秋立刻赶回阿拉木图,再次请教竺可桢等人,得知三天后天晴的概率超过八成,又特意询问罗佐基的无线电密码破译小组,再次确信苏军无线电通讯中没有任何关于反击和巴尔喀什等字眼后,和岳鹏、徐树铮等人商量后决定继续按照计划,全军于11月10日下午6点起无线电静默,11日零点空降,横渡部队则晚一个小时登陆,其它方向将等首批横渡部队上岸后展开。
    确定下时间后,哈萨克集团军指挥部忙碌起来。无论苏联的技术水平如何,高机密的怛罗斯计划是不能用无线电联络的,所以徐树铮派出十几架运七来往于各支部队进行联系,并与第二天早上进行最后一次大规模佯动。首先调集两百余架轰炸机对包围塞米伊的苏军和卡拉干达再次轰炸,然后调集3个师从阿亚古兹出发向北进攻卡斯卡布拉克,摆出一副要打通塞米伊联系的架势。最后利用卡拉库姆要塞上的重炮掩护,派出2个装甲团掩护步兵师向阿亚古兹河苏军发起反击。
    杨秋也借最后的时光,在严密的保护下和岳鹏一起视察了前线。总统和总参谋长的亲自到来,鼓舞了前线将士,也将随天气慢慢流逝的士气又重新聚了起来。随着各反击集群悄悄地行动起来,第1军和第29军在高高的芦苇掩护下开始向托马尔运动,士兵们也顶风冒雪将调集来的海军冲锋艇铺满湖岸。
    11月9日降雪逐渐变小,但积雪云依然没有散去的迹象。徐树铮和哈萨克集团军指挥部开始着手预备方案,按照备用方案,如果天气不允许,第1和第29军将转移至巴尔喀什湖北面的阿克斗卡出击。但那样一来,整个计划将不得不推迟五天,而且进攻发至卡拉干达的距离将延长至540公里,远远超过了装甲师一次突击可以覆盖的最大距离。
    与此同时,空军则继续寻找降雪间隙,对巴尔喀什湖西岸沿线和艾套山等地进行轰炸,还根据情报员提供的线索,出动战斗机机群保护24架运六,在卡拉干达东面的通德克河平坦地区快速卸下400名突击队士兵,继续引开库利克的视线。到晚上十点,来自猎人大队和空军猎鹰大队的64名特种兵准时出击,率先搭乘12架运七越过巴尔喀什湖,他们将担负空降引导和外围侦察任务。
    这一连串的进攻和佯动让库利克坐不住了,尤其是通德克河正处于卡拉干达和巴甫洛达尔之间,既然能有24架降落,那么谁能保证下次不会是240架呢?要知道,哈萨克地域广袤,光是咸海以东就比乌克兰还大,而且卡拉干达附近都是平坦的草原,根本是防不胜防。所以最后他干脆决定继续主动出击,下令卢金的第16集团军即刻出发投入东哈萨克,并让从车里雅宾斯克赶来的三个新兵师押送600辆卡车的弹药物资前往塞米伊,决定赌上最后的力量。
    11月10日下午,距离预定的空降还有9小时。
    阿克苏阿尤雷郊外忙乱不堪,在库利克三番四次催促后,苏军第16集团军行动起来。一匹匹驮马喷着白气,扛着大包小包等待出发,旁边是上百辆的嘎斯卡车和美国通用卡车,在树林里还有一百余辆躲避轰炸藏起来的BT7和T26坦克,每一辆上都被绑满了额外的油桶。由于前线弹药物资紧缺,所以奉命增援东哈萨克的第16集团军带了三倍的给养,连七万名士兵都被勒令带上多一倍的弹药,准备趁夜前进。
    “卢金同志,库利克总司令又来电报了。”
    尼采列夫开着一辆德国欧宝轿车,匆匆忙忙停在司令部门口。进门口看到一些勤务兵已经开始收拾行囊,但高高瘦瘦的卢金却来回的在橡木地板上踩来踩去,低着头的副官站在边上,一副想卷起地图却又不敢的摸样。
    尼采列夫连忙走过,用手挡住了地图提醒道:“司令同志,现在不是看地图的时候!库利克总司令已经第三次询问我们什么时候上路了,他在电话里的火气很大!。”
    “我知道了。”卢金摆摆手,继续望着地图上宽阔的巴尔喀什湖发呆。上次派飞机侦查失败,派侦查艇也因为开战作罢后,他就一直考虑要对巴尔喀什湖东面的伊犁河三角洲进行侦查,如果不是最近忽然雨雪交加,恐怕早已付诸行动。现在库利克下令他支援东萨克后,这股子躁动不知为何又再次强烈起来,总觉得如果自己离开会是大错误,所以一直到现在都没有下令出发。
    因为政委和参谋长已经带两个师早早去增援东哈萨克,所以尼采科夫这位光杆航空师师长暂代起参谋长的工作,见到他还在看巴尔喀什湖,有些急了:“卢金同志,库利克司令已经非常生气。如果再不走,恐怕他会追问责任的。”
    卢金像没听到般,反而站在地图前皱着眉问道:“尼采科夫同志,如果你有强大的飞机运输能力,你会放弃巴尔喀什湖这个大空档跑去通德克河空降吗?”
    尼采科夫虽然心急,但还是耐着性子摇摇头:“当然不会。通德克河距离东哈萨克有四百多公里,需要穿越整个战区,空降的轻步兵得不到后续支援只会慢慢死去。但是卢金同志,这个情况同样适合巴尔喀什湖地区!因为湖岸西边没有机场,野外又无法降落大飞机,所以中国人用飞机来回运输的也只是轻步兵。这里已经有十年没有船只,也没有船厂,最近又都是雨雪交加的天气,光靠飞机运输的话会很容易被哈弗罗夫的三个步兵师吃掉的。当然,除非他们有足够的耐心,不计伤亡的用轻步兵建立前线阵地,等待东哈萨克和阿拉木图的反击部队绕过来,但那样谁知道需要多久呢?”
    “卢金同志,你为什么总觉得中国人会在这个方向捣鬼呢?”尼采科夫说完,见到卢金还死盯着巴尔喀什不放,好奇的问道:“飞机不是万能的,巴尔喀什地区都是丘陵,非常适合步兵作战,只有北面35公里外有一片较大的平坦草场。所以就算用小船和飞机运输,只要没有坦克和装甲车,我们在那里的BT7坦克和炮兵就轻松地配合哈弗罗夫将军的三个步兵师守住。”
    卢金也知道尼采科夫说的有道理,但还是觉得哪里不对劲,所以挤出一个连自己都觉得虚假的笑容:“如果我告诉你只是直觉,你信不信?”
    “直觉?”尼采科夫觉得好笑。但历史上也有过很多军官靠直觉提前发现敌人的事情,只是这个时候说直觉不合适吧?连忙摊开手:“卢金同志,我不管是直觉还是判断,我们都必须出发了!大雪和严寒让前线变得很糟,中国人的反击已经初现端倪,所以库利克司令同志要求我们在四天内赶到塞米伊!而且我相信,只要大雪一天不停,他们就算有计划也是不可能实施的。”
    “是啊,或许大雪会帮我们的忙。”卢金想想也对,只要大雪不停,就没有指挥官会傻到冒雪用飞机大规模运输士兵。所以拿起大衣穿好后,又看了眼地图才下定决心出发增援东哈萨克。
    尼采科夫见到他终于动身,总算是松口大气。但两人刚拉开门要出去,西面天空中一抹灿烂的金色光芒,却径直的扑面而来!
    天晴了?
    刚刚才下定决心的卢金心底顿时咯噔一下,难道是巧合?连身旁的尼采科夫都有些傻眼,没想到刚才还阴云积聚,现在居然出现了阳光,所以也呆在了当场。
    卢金一下子改变了决定:“尼采科夫同志,我把所有的装甲车和卡车都给你,你立刻带三个团去阿克恰套南面。”
    “可是库利克司令员那边怎么办?”尼采科夫很担心。现在是多事之秋,莫斯科对陷入僵局已经非常的不满,任何微小的错误都会导致严重后果,说不定自己刚到阿克恰套,内卫部队就会过来抓人。连卢金都觉得这次如果猜错会很糟,但他前思后想良久后还是决定先去距离巴尔喀什140公里的阿克恰套,然后坚持到重新降雪再出发去东哈萨克。
    “我会向总司令解释的。或许我们只需要在那里待上一两天,大雪和严寒就会重新成为我们的帮手。”卢金看看天,自言自语道。
    (未完待续)


第819章 合围(3)
    11月10日夜,阿拉木图机场格外忙碌。
    塔台的最高处,竺可桢和气象专家们爬上高高的航空塔台,趁着最后一丝光亮的机会仔细观察天空云层。下方的停机坪上,所有的飞机都已经撤去帆布,数百的加油车、弹药车、加氧车、检修车来回穿梭。
    最前面是四架轰七改装而来的夜间辅助轰炸机,安装在它们上面的大功率探照灯可以在必要时帮助引导和指示地面部队。紧接着是32架安装有雷达的双座型歼六战斗机,它们将负责拦截可能出现的敌机。呈密集编队的运六正在检查起落架,这种和C47一个级别的运输机其实并不适合已经有了战略运输思维,需要大空域和大载重的中国空军的需求。所以它生产正逐步让位给跟在身后,已经将起落架单轮胎改为双轮,增强了野地起降能力,并一次搭载42名伞兵的运十。
    但无论是运六还是运十,限于机体设计都不具备让车辆快速进出的头尾大开舱门,所以能一次搭载近八吨货物,或者运送一辆猎犬轮式装甲车的大鹏重型滑翔机被排在最前面。这种在阿富汗奇袭中表现出色后投入了量产,全部用木材、钢管和帆布制成不需要发动机的低造价滑翔机,已经成为空降兵最重要的辅助手段之一。
    临近的宽敞机库内,生起了数个火盆,戴着钢盔、身着厚厚的防寒服,背着沉重空降行囊的空降兵们像一群笨重的企鹅坐在地上。有的在静静抽烟,有的将绑在前臂的伞兵刀拔进拔出,有的拿出冲锋枪弹匣数子弹,也有看着机群发呆的,更多则是在诅咒天气和制定计划的参谋。
    “是那个混蛋想出在这种天气跳伞的?昨晚我起床一看温度计,零下11°。也不知道哪个杂碎参谋想的!地面都这么冷,天上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呢。我看等不到落地,我家老二也被冻坏了。”
    “那太好了,你那玩意留着也是祸害。”
    “哈哈”
    “有什么好笑的?你们自己看,手雷、炸药、急救包、工兵铲、还有双份弹药背着18公斤负重和一件救生衣,还带着枪、然后顶着北风在零下几十度的天气里从800米往下跳,这不是纯粹折腾人吗。”
    “冷点没事,就怕晚上又下雪,要是伞上积雪,咱们可都得完蛋。”
    “要我说,发条橡皮艇划过去也比往下跳好。”
    六连连长叶子山还没背包,而是坐在靠近门口的地方,一边听战友们臭嘴骂娘,一边检查充气伞包。他的动作不紧不慢,像个文静的大姑娘。如果不是熟悉的人,根本不会想到看起来白白净净像大学生的他,已经是一名上尉连长。
    充气伞包是伞兵携带额外装备的主要手段,共分三层。外层是锦纶,中间是气囊,最里面还有层海绵,顶端有个小小的伞包。它是用来携带步兵重装备和弹药的,比如根据阿富汗经验改进后84毫米无后坐力炮、HJ32通用机枪、反器材重型狙击枪、磁性反坦克手雷等。由于这些装备都太重,无论是谁挂在身上都会导致摔伤,所以必须用这种特制伞包。
    “连长,怎么不说说他们?”一起检查的二班班长用胳膊捅捅叶子山,朝骂娘的士兵努努嘴:“在这么下去,士气都被他们搞砸了。”
    叶子山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将两个12。7毫米反器材步枪子弹包塞入伞包,等充满空气扎紧袋口后才缓缓地抬起头。和整体的气质一样,他的脸很秀气,剑眉朗目很有几分电影明星的感觉。对战友的碎嘴,他毫不在意,参军前主修心理学的他知道这是自然反应,所以轻轻的笑道:“让他们发泄一下吧,毕竟这是我们的首次实战跳伞。”
    “我先去开会。你在这里看着,别打搅他们,只要不违反军规就让他们去,明白吗?”叶子山说完,看看手表打断要说话的排长,向指挥部走去。
    指挥部设立在一座较小的机库内,抵达时,两个空降师的连级军官已经全部入座。国防军自建立以来,最重视的就是连营级战术,在这方面全世界的军队都比不上,所以每次作战前连营级军官都需要参加这种敞开式会议,详细的了解目标,明确自己该做什么。
    不过今天有些不同,等师长再次将早已被大家背的滚瓜烂熟的任务重复一遍后,一声嘹亮的起立声响起后,叶子山和大家的呼吸一下子凝固。
    谁也没想到,就在登机前的一刻,总统居然来了!
    视察完西北后杨秋本打算立刻回北京,但再三思量还是决定等横渡成功再回去。本来他不想插手指挥,怕给指战员更大心理压力,但岳鹏却坚持认为有必要在战前鼓舞一下士气。
    杨秋已经很多年没有品尝亲历战争的滋味了,所以望着下面一双双注视自己的眼睛,仿佛回到了亲自带部队纵横欧亚的烽烟岁月。微微的一笑后,忽然走到旁边扛来两个弹药箱。大家都很诧异,不明白总统想干嘛,就这样呆呆地看着他搬完箱子,然后叠起来站了上去。
    “这样好多了。我可以看见你们每个人,相信你们也能看清楚我了吧?”
    “呵呵。”
    谁也没想到总统扛弹药居然是为了让大家看清楚,小小的幽默让叶子山和大家都笑了,纷纷翘起头聆听总统的训示。“说心里话,如果能年轻十岁,我肯定会踹开其它部队,然后和你们一起作战。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认为,你们才是真正地无畏勇士!
    搭乘飞机,迎着敌人的密集防空炮火深入敌后,然后面对着黑暗未知的大地,纵身一跃!这需要多大的勇气?没有经历过的人根本无法想想!因为谁也不知道,在那片黑暗中隐藏的是什么。或许下面只有几只让你们解馋的黄羊,或许是数不尽的机枪和大炮。
    我的话不知道有没有让你们紧张,但我还是想说。空降兵,天生就是一直要经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