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辛亥大英雄 >

第790部分

辛亥大英雄-第790部分

小说: 辛亥大英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去,随着速度越来越快,高速气流让机翼出现不规则颤动,引擎也发出一阵阵异响。但他已经顾不上了,如果不能拉开距离,那么他也会像同伴那样被无休无止的俯冲攻击轮死。
    高度表快速下降,他的目光来回在仪表和身后的追机之间徘徊。眼看着距离渐渐拉开,一股由死而生的喜悦随着肾上腺素飞速爬满全身。但没等他庆幸,剧烈俯冲的战机却终于吃不消了。发动机的震颤导致大量汽油泄漏,越过极限的瞬间,被油缸溢出的火星点燃。一瞬间,零战的机头就成了大火球,虽然操作杆已经发出指令,但飞机挣扎几下后,还是以六百公里的时速狠狠撞击在海面上。
    大田敏夫的死,意味着零战机群已经混乱成灾。这边还没想到如何破解一域多层四四战术,左翼的36架“闪电”就已经冲入战圈,挡住了隼式机群。一模一样的战术,一模一样无休无止的俯冲攻击,搅得经验更差的陆航隼式机群天翻地覆。整个天空都是战斗机拉出的白色航迹,密密麻麻数不胜数。一架架战机衔尾急追,一波*俯冲翻腾循环、密集的弹雨在蓝天上划出道道清晰地攻击痕,仅仅几个回合,日本战斗机不是临空爆炸,就是拉着长长的黑烟栽向大海。在这片水深数千米的海域,除非是短时间内有人来救他们,否则根本没有活路!
    当隼式被挡住后,第三波46架“闪电”从西面杀到,冲入已经没有任何掩护的日军攻击机群。相比零战和隼式,挂着沉重鱼雷和炸弹的九九舰爆和九七舰攻,在一域多层四四战术面前更加不堪,最后带队的“闪电”长机干脆解散编队,任由飞行员自行猎杀。这个结果谁也没想到,即使是潘杜恒,得知章鹏的初步战报后都目瞪口呆。原本他还做好损失几艘军舰的心理准备,却没想到,首次启用的新战术,竟然会让航空兵会变得如此强悍不可抵挡!
    就算有几架逆天的日本攻击机突破拦截靠近舰队,也会被舰队头顶,手痒难耐的护航“闪电”追的到处乱窜。每突围一架过来,就有一窝“闪电”冲上去,跟撵狗似的,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一通俯冲乱揍。
    最幸福的当属前哨舰上的水兵,甚至忘记躲避,冲上甲板亲眼观看这场超级大空战。每当有一架日机从天空坠落,整艘军舰都会爆发出整齐划一的喝彩声。如果是本方战机坠落,又气急败坏恨不能抓住敌人饱以老拳。事后,有位舰长在写报告时,将他看到的特鲁克大空战景象描绘成猎杀塘鹅的游戏。因为在他眼中,昔日以灵活著称的日本战斗机此时已经变成笨笨的塘鹅,面对猎人的步枪,根本没有任何还手之力!后来也不知是怎么传开的,“特鲁克猎塘鹅”一词,竟然成了这场大空战的代名词。
    130架“闪电”战斗机挡住日军机群后,跟在后面的120架“夜叉”俯冲轰炸机和最后的110架“鱼鹰”鱼雷轰炸机立即散开,冲破部署在环礁上的寥寥几门高炮,进入泻湖开始对特鲁克群岛上的日军大打出手。
    事实证明,日军的防空火力存在很大问题,一旦没有战斗机保护,地面上的高炮完全无法对付高速俯冲的“夜叉”。一枚枚炸弹,如同长了眼睛般被投掷在目标上。而且为了获得最大毁伤效果,一半的“夜叉”都带着从空军手里“抢”来的凝固汽油弹!500公斤凝固汽油弹炸开后,胶装油雾会迅速扩散,附着在建筑,树木和人体上,经久不息。
    信誓旦旦要靠特殊地形耗死中国海军,打一场持久岛屿争夺战,为本土缓解压力的日本士兵完全不了解凝固汽油弹的威力。每一枚炸弹爆开,都能覆盖四百平方米的区域,飞溅的火星迅速点燃地表上的所有东西,衣服、头发、皮肤甚至建筑物都开始燃烧!从高空看去,无数的日本兵在火海中狼奔豕突躲闪嚎叫,还有人为躲避火焰,直接从悬崖和码头跃入大海。然后在投完炸弹的“夜叉”和“闪电”的来回扫射中消失无踪。
    可怕地炸弹不断落下,整个特鲁克都是浓烟滚滚。精心准备的防空火力完全没发挥出作用,就被当头而来的炸弹炸得支离破碎,然后又被无法扑灭的火海覆盖。建筑崩裂倒塌、粗大的椰子树被齐齐切断、珊瑚沙粒卷上半空,黑烟浓瘴、飞沙走石、呻吟哀嚎,封闭的群岛完完全全成为了人间地狱!海面上也是一副凄惨的画面,十几艘留在这里的鱼雷艇、驱逐舰、特设巡洋舰和补给船也遭到了随后赶来的“鱼鹰”鱼雷机的攻击。尤其是那些毫无防空火力的补给船,如同丧家之犬不断地左冲右突,但它们的速度再快,也快不过鱼雷,一枚枚鱼雷如同训练般简单,将它们送入数千米深的海底。卷起的漩涡和爆炸水柱,连岛上掩体里的日军士兵都不忍目睹。
    短短两小时的攻击,留在特鲁克的300架飞机就全军覆没,而XN21战斗群仅损失37架飞机。如此辉煌的战果,以至于让从关岛兴冲冲赶来,还以为能捞上一次大空战机会的飞行员们,将全部火气都发泄到了日军身上。等到他们打完全部弹药,122架轰七又进入了泻湖。488吨凝固汽油弹重头到尾将特鲁克彻底“洗”了一遍,就连不易引燃的红树林都开始燃烧。
    下午两点和第二天上午,潘杜恒又趁胜追击,再次发动两波攻击,将特鲁克群岛的海空设施摧毁!还派出一支护卫舰编队,护送三艘运输船,占领了特鲁克东南300公里,只有几百名日军驻守的莫特洛克群岛,开始修建野战机场,继续封锁特鲁克。 根据事后被俘日军的描述,在两天轰炸中,除了300架飞机和11艘舰船外,还造成两千名日本陆军士兵死亡,三千多人受伤,其中大半都是被烧死和烟雾呛死。物资和储备也被全部焚毁。等后来中国陆战队登岛,完全被封锁的群岛上的日军已不足九千,其余全死在饥饿和疾病中。
    三月三日,满心以为XN21战斗群会登陆特鲁克,被拖入岛屿消耗战的日本再遭突然打击。中国海军第212航母战斗群出现在埃尼威托克环礁,岛上的1000名日军还没做出反应,就遭到150架战机的狂轰滥炸。随后两艘租借的法国敦刻尔克级列舰和四艘巡洋舰也加入战斗,短短三小时就向不足四平方公里的小岛倾洒了两千七百枚各类炮弹。
    如此猛烈地火力对付一个缺乏纵深的环礁,结果可想而知。到第二天下午,登岛的两千名陆战队就完全控制了环礁和机场。几乎是同时,第211和213航母战斗群也以同样方式占领威克岛,不仅打开了通往马绍尔群岛的大门,还封锁了美国进入西南太平洋道路。
    得知中国海军进攻特鲁克后,美国驻华大使詹森就正式提出照会,要求中国海军在收复威克岛后,将其移交给美国政府。但美国海军还没收到拒绝的消息,就再遭噩耗。
    参加火炬行动的企业号航母被击沉了!……


第976章 流血的地中海
    @@@@@@@@@@@@
    一九四一年三月四日,北非登陆的第四天。
    奥兰港内,布列塔尼号战列舰的细细的桅杆尖顶,从水下突兀的探出,像一双眼睛,默默注视着从身边驶过的美国军舰。海港坚固的炮台内,法国海军残存的炮口全部对准了远处的护航英舰,却对不断涌入海港的美舰无动于衷。
    这或许是战争到现在最奇特古怪的景象,由于严格的保密措施和德意情报疏忽,美军第二特混舰队护送登陆部队抵达奥兰,德国才知道美军登陆北非了。法属阿尔及利亚总督诺盖斯象征性的抵抗了一会后,就宣布了中立,但他禁止任何英国士兵和军舰靠近,否则将取消不抵抗政策。诺盖斯的选择,代表了整个法国的心态。美国的加入,让法国看到了不用再向德国卑躬屈膝的可能,看到了恢复自由法国的梦想,但他们又不敢得罪占领巴黎的强大德军,所以假模假样抵抗一阵后选择中立,然后等待美军收编。然而,八个月前震惊世界的“抛石机”行动,是整个法兰西都不会忘记的屈辱,布列塔尼号的冤魂,黎塞留号的沉没!英法的仇恨就像这根桅杆,宁死都不会屈服。
    谁都能靠近,唯独英国不行!
    这就是法国的选择。
    这种倔强,让人钦佩,却也让英国无可奈何。美军顺顺当当的登陆奥兰成功,英军主攻的阿尔及尔却足足花了两天。要不是戴高乐主动将首批登陆部队换成自由法军,恐怕阿尔及尔登陆就要危险了。
    随着盟军答应不会让英军出现在奥兰,法军终于放下全部武器。一艘艘的美国运输船有惊无险的顺利进入奥兰港。让人啼笑皆非的是,抛石机行动中被舰炮摧毁的机场设施一直没修复,所以美国陆航不得不继续待在直布罗陀。近百艘舰船拥挤在海港内,整整五个师的美国大兵叼着骆驼牌香烟,正式登上北非沙漠。数以千计的M3李、M3斯图亚特坦克、中国交付给自由法军的前苏联T26和国产31F型坦克,在吊车帮助下从船舱内卸出。卡车、重炮、轻型装甲车等等,显示着美国深厚的工业底蕴。
    登陆顺利并不代表就是胜利,得知英美登陆后,隆美尔一边通过希特勒施压,严令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的法军抵抗,然后集结一个装甲师、一个步兵师和两个意大利步兵师,快速占领突尼斯,然后沿着海岸线,迅速抢占法军控制的安纳巴和康斯坦丁。目前双方正在基斯克纳一线激战,英美已经总计投入两个装甲师和两个步兵师,希望挡住快速靠近的隆美尔。
    一支支登陆部队奔赴战场时,12架“雷电”和16架美军P…40“战鹰”列成两个纵队,抵达奥兰后又分道扬镳。“雷电”向北去西班牙伊维萨岛、“战鹰”向西继续前往阿尔及尔。告别美机后,莫禹城下令爬升到6000米高度,开始节油巡航。虽然刘明昌就在队列里,但他还是主动让前者来指挥,以便让战友更快适应欧洲的空战方式。
    龙骑中队的巡逻线路是从直布罗陀起飞,和美军一起抵达奥兰后改向北直抵西班牙的伊维萨岛,然后折返西班牙白色海岸,最后沿海岸线返回直布罗陀。这条巡逻航线总长1550公里,所以每架“雷电”出发时都需要挂两个大大的副油箱。而美军P…40B“战鹰”因为航程短,所以只能贴北非海岸巡逻较近的阿尔及尔后。而舰载机因为撒丁岛和马耳他的压力,所以全部留在撒丁岛西南600公里处,负责截击来袭的德意空军,保护登陆场安全。
    这是艰苦的四天,因为奥兰和阿尔及尔的机场需要整修,所以美军陆航进驻要到三月六日。万幸的是,让盟军司令部最担心的德意空军也没能发挥出作用,前两天只投入不到80架战机,昨天增至130架。而且因为作战半径短,所以在四艘航母和驻扎在直布罗陀的总计330架战机保护下,最终都没能靠近登陆场,反倒是快速靠近登陆场的隆美尔成了心腹之患。“是企业号。。。。。。快看,正在释放F4F野猫。”越过奥兰向北飞行不到十五分钟,莫禹城就发现了海面上的企业号和大黄蜂号航母战斗群。更远位置,光荣号和皇家方舟号航母隐约出现在海面上。因为直布罗陀距离较远,所以登陆行动中,四艘航母是防空主力。一百多架F4F“野猫”和管鼻燕战斗机,在意大利撒丁岛和登陆场之间筑起了一道空中壁垒。
    当“雷电”抵达上空时,美国第二特混舰队的两艘航母正在快速释放战斗机,舰队也纷纷向东北加速机动。“好像是发现敌机了。”莫禹城在电台里大声说着,然后将电台拨到联络频道,询问缘由。
    “队长,撒丁岛方向出现大批敌机,侦察机确认至少有52架FW190战斗机。他们希望我们我们去帮忙。”不到一会,莫禹城就问清了情况。
    “52架FW190!距离多远?”
    “大概140公里。”
    听说来袭的敌机里有52架FW190,刘明昌吓了一大跳,立即拿出纸笔计算距离和油料。
    无怪他紧张,只因为FW190是德国最新锐的战斗机。之所以这款战斗机会比历史提早出现,主因就是战前中英的“千架轰炸机”的生意,还有雷电在中亚战场横扫苏军的刺激。当时的德国认为,既然连轰炸机都能出售,那么中国未必不会向英国出售“雷电”,所以立即加速研究能力更强的战斗机。经过一年的努力,最终于去年十月定型,并少量投入英国战场实验。结果喜忧参半,对付“雷电”依然困难,但对付英国飞机却很好用。本来戈林还想继续完善,但美国的宣战,激怒了他,立即下令一边改进一边全速生产。
    因为刚刚投产且飞行员需要适应,所以过去几个月FW190即使出动也都是一两个小队,不超过10架的小规模实验性行动。但没想到,这次居然一口气出动了52架!刘明昌不吃惊才怪呢。幸好,虽然还没找到FW190的弱点,但大家却知道它“腿很短”,此时英美舰队的位置距离撒丁岛还有550公里,这就是说即使挂副油箱,FW190也只能坚持十五分钟就必须撤退。
    快速计算一边后,刘明昌有些失望,因为按照目前的剩余油料,如果龙骑中队去拦截,恐怕连返回奥兰的油都不够。他不会用战友的生命去冒险,所以按下了喉部通话器:“告诉企业号,我们的油料不够了。”
    52架FW190,对F4F和管鼻燕来说,绝对是一次苦战。但为了这次行动,两艘英国航母和两艘美国航母都取消了鱼雷机编制,总计携带了167架管鼻燕和F4F野猫,打不过撑十五分钟应该可以吧?
    企业号上,得知龙骑中队无法参与拦截FW190,通讯上尉托纳特份外恼怒:“长官,他们说油料不足。我想,他们是想看我们的好戏。”中美在太平洋的龌蹉暗斗在军官中传得沸沸扬扬,加上他的弟弟不久前在威克岛海战中牺牲,昨天又传来中国海军攻击威克岛的消息,所以托纳特和很多美国军官都对中国缺乏好感。当然,这种情绪中也有嫉妒成分。因为美国海军内部,尤其是海航飞行员都非常羡慕有“双电”之称的“雷电”和“闪电”战斗机。威克岛海战后,金恩还让在英国的飞行员试飞了“雷电”,事后该名飞行员甚至呼吁向中国采购“双电”专利。
    一个落后美国的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