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逆流三国 >

第16部分

逆流三国-第16部分

小说: 逆流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皆是沉默。
  徐朗不知少府什么职位,道:“主公,这个少府是个什么职位?”此时的徐朗已经完全被认为是董卓的心腹,李儒道:“这是个文臣的官,很大的官,可是九卿之一。是管理帝师财政的重要官职。但是没有兵权。”
  听到此,徐朗终于明白了怎么回事,自然是董卓在西凉的声势太大,朝廷想办法收回董卓的兵权,但是,你就是给了个这么好的职位,现在的董卓还看在眼里么?
  作为西凉刺史、河东太守的董卓当然不会放在眼里,因为我董卓是要当皇帝的!削我的兵权,这不是要我的命吗?
  徐朗也知道,从现在起,属于董卓的时代就要来了,心下也不由一紧,再不下手除了董卓,会不会越来越棘手?
  董卓对李儒说道:“文优,这个事你怎么看?”李儒作为董卓的爪牙,自然董卓的心里摸的一清二楚,道:“这是朝廷看主公在西凉势力太大,故意削主公的兵权而已,若是如此进了洛阳,只怕不会活着回来。”
  董卓又道:“但是朝廷有诏,如何不去?”李儒一笑:“此事易耳,我等在西凉边陲,主公只要推说身体不适,拖上一拖,传闻皇上身体已是到了紧要关头,到时皇上只要一去——在怎么做还不是我们说的算?”说完,李儒已是双眼炯炯有神地望向董卓。董卓又怎么能不知李儒的意思,哈哈大笑:“好,就依文优之言!”
  就是如此,董卓称兵,拒不进京。朝廷两次召唤,董卓皆是不应,只道身体不堪劳顿,若是缓好,必然面圣。终于,董卓的目的达到了。
  汉灵帝驾崩了!
  汉少帝刘辩继位。由于刘辩年幼,整个朝堂由大将军何进主持。但是,权宦的问题仍然没有解除,张让等人仍是权势冲天,何进欲除之,却总被太后何后训斥。何进也是一时无法。
  话说这日议政堂上,何进在那独自愁眉不展,司隶校尉袁绍看到,道:“将军何事烦愁?”何进叹了口气,道:“宦官当政,却是除之不去,怎能不愁?”
  袁绍听后道:“此事容易,何不召集四方英雄之士,进京诛杀官宦之党?”
  何进听后大喜,道:“本初之计大妙!就依本初之言。”
  话未说完,主薄陈琳谏道:“将军,此事不可。俗语云‘障目而补雀,乃是自欺’微物尚且如此,而况于国家大事乎?现将军龙骧虎步,掌天下军要,去除权宦,实乃易耳,只要迅速,必然成事。若招外镇大臣,来到京城,若有不臣之心,反生乱矣。”
  何进听后,眉头一皱,道:“真乃懦夫之见。”便仍要一意孤行。
  这时又有一人谏道,何进一见此人身长七尺,细眼长髯,面色黝黑,乃是典军校尉曹操,只见曹操道:“陈琳之言甚是。几个阉党,一牢狱之官也可将其除之,何况于将军?若是招天下之人进京,若心有异,只怕更是不妙。”
  何进听后大怒,道:“难道你有异心不成!”
  曹操看着何进大怒,不由摇了摇头,道:“罢了罢了。”当下告辞而出。
  何进见众人再无异议,终于下檄于各处,进京诛杀乱党。
  话说董卓此时已是屯兵河东,灵帝死后,朝廷混乱不堪,心中早已是蠢蠢欲动,如今受到檄文,忙招众人前来议事。
  董卓看着众将皆在下首,道:“今日大将军来檄,道我等前去诛杀患党,现我拥有二十万雄狮,我等不可坐视不管,必然要替朝廷分忧!”
  底下的众人谁不知董卓的心意?都是狼子野心之辈,道:“进军中原!进军中原!”董卓看着众人的反应大喜,道:“好,即可刻出兵!”
  这时,李儒向前谏道:“主公,不必着急,今虽奉诏,中间多有暗昧。何不差人上表,名正言顺,大事可图。”
  董卓听后,使劲的拍了下自己的脑瓜子,哈哈大笑道:“文优之言甚妙!”
  便写表云:
  窃闻天下所以乱逆不止者,皆由黄门常侍张让等侮慢天常之故。臣闻扬汤止沸,不如去薪;溃痈虽痛,胜于养毒。臣敢鸣钟鼓入洛阳,请除让等。社稷幸甚,天下幸甚。
  话说何进见表大喜,给朝廷大臣观看,侍御史郑泰谏道:“董卓乃是虎狼之辈,若是招入进京,必然有野心之举。”
  何进只是不听,卢植也谏道:“植与董卓素有来往,深知董卓乃是面善心狠之辈,若是一入朝廷,必生祸患,不若不让进京,以免生乱。”
  何进道:“吾意已定,汝等无需多言。”卢植,郑泰见状,知再谏无用,便弃官而去,朝堂之上去者大半,何进仍不以为意。
  话说何进派天使接董卓于渑池,董卓也是乖巧,于渑池按兵不动,并不再进兵。以待时机。此时董卓已是留大女婿牛辅守住陕西,自己带着精锐二十万大军驻守渑池,实在也是气势逼人。
  董卓驻扎渑池,浩浩荡荡,声势逼人。
  徐朗虽然对进军中原毫无兴趣,只是想寻得机会报仇,但是对董卓在渑池驻扎仍然不解,如今的狼子野心谁人不知?做这个牌坊作甚?便向董卓问道:“主公,如今为何不趁势进入主皇宫?除杀奸宦?时机不是刚好么?”
  董卓听到徐朗的问语,哈哈大笑,但是仍不言语,一脸的得意。李儒也在一旁微笑,不发一言。徐朗看着两人皆不说话,也不敢再问,只能把话语吞下肚子。
  董卓看着徐朗焦急的样子,哈哈大笑,用手用力的拍了一下徐朗的肩膀,道:“少杰,你还有进步的余地啊,文优,你就把我的意思说与少杰听听。”
  李儒受命,昂然向前一步,说出一番话来,只叫徐朗目瞪口呆,话说李儒说出什么话来?下章更精彩!
  第二十六


 第二十七章 皇宫剧变

  
  11…16
  却说李儒向前一步,满面红光,双眼有神的望向徐朗,道:“少杰,你认为现在我们应该一鼓作气杀到洛阳除奸党?”
  徐朗想了想,这没有什么问题啊,这样不也是董卓希望的吗?便郑重的点了点头。
  李儒看着徐朗的样子,笑了笑道:“少杰,你仍然还是太年轻啊。我且问你,若是我们除了奸党,我们再要如何?”
  徐朗一下子被问住了,如何?
  这时董卓也是眯着三角眼盯着徐朗,一脸的得意。李儒看着徐朗呆呆的样子,猜想徐朗定是还未想到紧要关节,便提示道,“到时朝廷的根基根本未伤,我们又如何能够安然的进入洛阳?”
  徐朗听完后已经睁大眼盯着李儒了!
  李儒似乎很享受徐朗的这个眼神,接着道:“我等来此,兵势浩大,天下皆知,难道奸党张让不知?你想,若是知道了,他又会作何打算?”
  徐朗终于明白了董卓李儒的奸诈之心,心里不禁一个激灵,这是让张让和何进两人先行火并,然后好坐收渔翁之利啊。果然是阴险至极的家伙!
  李儒这时笑着搂住了徐朗的肩膀,小声耳语道:“少杰,记住,乱世之中,存活之道,便是如此。”
  果然,不出李儒的所料,皇宫的好戏几日后开始了。
  董卓屯兵渑池的消息传到了太监首领中常侍张让的耳中。
  张让慌忙与众人商议,段珪道:“董卓为何屯兵在渑池?而没有直入皇宫?是不是中间还有什么暧昧?要想当年要是没有张大人你,也没有董卓的今天,何不派人通知董卓,与我等里应外合,除了何进,与董卓分享大权?”
  张让一想,段珪之言甚是,想当年董卓抗黄巾出兵不利,若不是我在皇帝给你多说好话,留住你的官职,现在能有如此?刚想答应,遣人去找董卓,这时赵忠忙道:“大哥且慢,听我说来,我认为董卓狼子之辈,屯兵在外,绝不是念着大哥的好,而是坐看我们和大将军何进的发展局势,到时在出兵看如何对己有利。现在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先除掉何进这个眼中钉,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张让听后,原地转了几圈,思忖便刻,道:“赵忠之言甚是,先除掉何进方是正事。若是慢了一步,只怕我等就会死无葬身之地。”接着众人相议,先着五十名刀斧手藏于长乐宫嘉德门,接着计划便开始了!
  张让先是跑到了何太后面前,跪在下首,哭得稀里哗啦:“太后,大将军何进召集大军,要我等得性命,望太后垂怜则个。”
  何太后想着这些太监也为自己出了不少力,便道:“既然如此,你们便向将军府中谢罪,我弟弟看着我的面子,该是会是宽宥。”
  听到此,张让更是哭得抢天动地,险些一口气憋死在太后面前,道:“若是我等去将军府,只怕会立马被砍成齑粉!希望太后宣大将军进宫,当着太后的面,我等必然安然无恙。”
  太后看着张让等人的样子,心中不忍,便差人宣大将军何进进宫。
  话说何进接着太后的诏书后,便要前行进宫,就在这时,袁绍劝住何进,道:“将军,太后此招,必然是十常侍之谋,不可前去啊。”
  何进笑道:“太后乃是我姐,何会害我?”便不顾袁绍劝阻。袁绍急道:“如今将军密谋奸宦,天下尽知。若是此时入宫,实在危险!”典军校尉曹操也是劝阻。
  何进看着两人,哈哈大笑道:“两位将军真乃小人之见,我乃堂堂大将军,尽掌天下兵权,又有何惧?区区十常侍能奈我何?”袁绍见到何进如此,便道:“既然如此,将军定然要入宫,我等便领侍卫保护。”
  何进同意,于是袁绍和曹操各领着精兵五百,由袁绍之弟袁术统领,浩浩荡荡来到了长乐宫前,刚刚预备进入,被太监拦于大门之外,小太监道:“太后特宣大将军,余人皆不得入内。”
  何进听后,对袁绍曹操道:“尔等便在宫外等着我。”
  曹操袁绍苦劝不听,何进昂然而入。
  何进穿过几个宫苑院落,便来到了嘉德殿门,走到嘉德殿门,何进突然心中觉得不对,只觉汗毛倒立,凉风森森。何进心思不定,便欲倒头回去,这时突然出来数十个小太监拦住了去路,一个声音从身后响起:“大将军来都来了,准备去哪啊?”
  何进转头望去,正是太监首领中常侍张让,段珪也在身边,张让厉声训斥:“董太后何罪?被你以毒酒所害。你本来无名之辈,我等再皇上面前美言,你何进才有今日富贵,岂料你竟然今日要诛杀我等,我等何罪!道我等污浊,败坏朝纲,那你说,清者又在哪里?!”
  董卓听的冷汗涔涔,知道这厮要拼命了,便慌忙择路而逃,不料大门已全被锁紧,挣扎不开,这时张让一声令下,五十刀斧手尽出,将何进剁为两半,一命呜呼。可怜汉朝大将军何进,屡次不听忠言,死了在了奸党群刀之下。
  话说袁绍,曹操等人在长乐宫门外苦等,一直没有不见将军何进出来,袁绍等待不及,在墙外大叫:“将军请上车!”连呼数遍,不见回声。
  这时只听“嗖”的一声,一个包裹从墙内丢了出来,众人打开一看,大吃一惊,正是大将军何进血淋淋的人头!
  只听墙内之人喊话:“何进谋反,我等已将其诛杀,于汝等无关,速速退去,不追其责!”袁绍大怒:“汝等这群阉党!实在放肆!诛杀大臣,快,弟兄们,诛杀乱党!”
  袁术于门外放起火来,片刻,火光冲天,黑烟滚滚,接着领着曹、袁的各五百精兵破门而入,突入宫廷,只要见着太监,无论大小,一并斩杀,一时间惨叫四起。富丽堂皇的皇宫成了修罗地狱。十常侍中的赵忠、程旷、夏诙、郭胜四人被赶至翠花楼前,众士兵深深痛恨这些太监的头子们,看着这四位曾经权势滔天的太监,眼里充满了仇恨,若是没有你们,大汉也不会有今天!众士兵一阵乱刀,终于,这些曾经权势滔天的权宦被砍成了肉酱。
  此时的宫中已经乱成一团,曹操急忙控制事态的发展,见到火势实在太大,便让人先行救火,又找到了何后主持大事,接着领着一股兵士,与袁绍去追张让去了。
  话说张让、段珪见事不妙,不料何进手下的将领造反,慌忙间携了少帝及陈留王逃出宫殿,奔至北邙山。
  话说张让段珪挟着二人,体力不济,刚要歇息,只听背后喊声大至,便又是没命的逃跑,终于被一条白花花的大河拦住了去路,河水声响如雷,黑夜之中响的可怕,这时,只听马儿恢恢,一骑到来,来者正是典军校尉曹操,曹操见到两人,道:“奸贼安敢如此,杀大臣,挟天子!”驱马就上,一刀砍下段珪的头颅,血柱从天,段珪之头滚向一边。
  看的张让脸色苍白,知道自己也定然无活生之理,一咬牙,跳入了白花花的河中,瞬息被河水吞没,霎时没有了踪影。
  话说曹操见着张让投河自尽,便去寻找少帝的踪迹,找了一圈竟然没有发现。原来曹操等人一路追赶,张让、段珪早在路上只顾逃命,不知何时将少帝和陈留王遗失。曹操无法,又无人可问,也只能四处寻找。
  话说少帝、陈留王二人被遗失荒野,又值三更黑夜,两人趴在草丛之中不敢稍动。时间一久,两人腹中饥饿,陈留王道:“此处危险,我们二人再此不是办法,还是另找出路吧。”少帝更是想离开这个黑不隆冬的地方,便点头同意。
  两人便在黑暗之中摸索,话说此时正值初一,天际一片昏黑,不能视物,少帝、陈留王一路上摔倒无数次,满地荆棘,不见行路,路实在难走,两人便又放弃。
  少帝想到自己遭遇,不禁暗暗落泪。陈留王虽然岁数不大,比少帝仍小一些,但也是出言安慰。话说此时,蓝光一点一点,越来越多,围绕着少帝二人。陈留王看到大喜道:“皇上,我们有救了!你看这些萤火虫!”少帝揉了揉已经哭肿的双眼,看着眼前泛着蓝光的萤火虫,破涕而笑,我终于可以离开这个鬼地方了!
  陈留王抓了许多萤火虫,用来照路,终于,他们寻着路一条大路,两人便相依着慢慢走了下去,走了大约五更时分,只听前方一阵骚响,少帝听到声响,吓地躲到了陈留王的身后。陈留王一看,大喜望外,对少帝道:“皇上,看,是汉旗!是我们大汉的人!我们安全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