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妻乃上将军 >

第406部分

妻乃上将军-第406部分

小说: 妻乃上将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可儿又是心惊、又是甜**地想着,抬头关注了一眼谢安的面色,凭着对他的了解,她知道,有人要倒霉了。
    他,可是一个相当霸道的男人……
    就在秦可儿暗暗幸灾乐祸之余,果然,谢安脸上的面色越来越难看了,目光扫视了一眼堂内诸多官员,沉声说道,“看来诸位大人对本府做出的决定有很大不满啊,有哪几位不满?来,都站出来!”
    是个傻子都看得出此刻谢安脸上的愠色,堂内那帮人精又岂会看不出?对视一眼,默默低下了头。就连方才出声替严玄助威的,此刻亦不敢再开口说话。
    “哼,如此看来,对本府做出的决定所不满的,就只有你嘛,严大人?”回头瞧了一眼严玄,谢安淡淡说道,“本府记得,严大人已年过四旬了吧?还这般为国事**劳,本府于心不忍,从今曰起,严大人便除了郡丞职务,回家养老去吧!”
    堂内众官吏暗抽一口冷气。
    一句话,仅仅只是一句话,便革除了严玄的郡丞职务……
    这可是一郡的副职啊……
    众人心中震惊,他们这才想起来,他们原本的首府长官,江夏知府那可是被眼前这位刑部尚书谢安、谢大人给派人当场格杀的。
    “我……我……大人,你……”严玄目瞪口呆地望着谢安,他本想搏一搏前程,却没想到,为此一念之差,他竟连原本的职位都丢了。
    “谢大人!”提高了几声语气,严玄愠怒说道,“下官怎么说也是弘武十二年的进士出身……”
    “废什么话?本府还是弘武二十三年殿试的头一名呢,怎么了?”谢安冷冷说道。
    不得不说,谢安确实是弘武二十三年殿试的头一名,虽然看起来有些好笑,明明是殿试头一名、更被当时的皇帝李暨看中,委任为大狱寺少卿,但是,他却并非是那一届殿试的状元。也不知是先帝李暨是想保护他不被当时的太子李炜记恨;还是得悉了谢安曾在会试中作弊,给予教训;亦或者,只是单纯为了小小报复一下,谢安这个小家伙居然有胆量在金殿上反问他这位大周天子,甚至险些将他驳得哑口无言。
    但是不管怎么说,弘武二十三年殿试最出彩的,绝对是谢安这位殿试之后便任职大狱寺少卿的人物。
    “……”严玄哑口无言,对那件事不了解的他,误以为谢安说的第一名就是状元,心下暗暗震惊,同时也终于明白过来,何以年纪轻轻的谢安,竟然能拥有着如此的高位。
    咬了咬牙,严玄本着破罐破摔的想法,沉声说道,“下官好歹也是一郡副职,在京师吏部本署留有备录,要将下官革职,需经吏部……”然而,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谢安给打断了。
    “你可真是老糊涂了!”打断了严玄的话,谢安冷笑说道,“你以为,你江夏府前任知府只是因为暗中勾结太平军而被免职?而你,自忖与太平军没有丝毫勾结之事,便能对本府出言不逊、倚老卖老?——实话告诉你,本府此来江南,天子授予本府可随时任免州、郡、县一概外官的权柄,本府看谁不顺眼,随时可以任免!明白了么?”
    满堂哗然,那严玄更是目瞪口呆,或许江夏府的这些官吏,真以为只要他们没勾结太平军,谢安这位来自京师的大官便不能将他们怎么样。
    “周涉!”谢安沉声说道。
    “下官在!”难掩心中的震惊、喜悦与感激,周涉拱了拱手,毕竟谢安方才此举,也算是替他出头,替他震慑堂内这帮原本官职远远在他之上官员。
    “本府眼下要去夏口,郡丞的位置,你自己挑人吧,只要对我大周忠诚,对天子忠诚,哪怕是微末官吏,只要有才能,不成问题!”
    “是!下官明白了!”
    “……”冷冷瞥了一眼堂内那些惊若寒蝉的官员,谢安轻哼一声,沉声说道,“走!去夏口!”
    “是!”那一干大梁军将领幸灾乐祸地瞥了一眼那些官员。
    可能是因为这件事吧,谢安在出兵前往夏口的途中,心情一直未见好转。
    “老爷还在生气么?”在主帅战车上,秦可儿不知有些有些忧心于谢安紧皱的双眉。
    “一帮混账东西!”谢安低声骂了一句。
    似乎听到了这句话,骑着马并行于战车的大梁军将领王淮笑了笑,说道,“大人也莫要见怪,世人有几个不想升官的?”
    谢安闻言点了点头表示理解,事实上,他一开始倒确实有心要提拔那个严玄的,只是对方实在叫他失望,连江夏的兵船皆已开赴夏口这种紧要的事也不知道告诉他谢安,远不如那个周涉有见地。
    叹了口气谢安正要说话,却见王淮身旁骑马而行的苟贡淡淡说道,“话虽如此,可是在眼下这种局势下,不知当以大局为重,勾心斗角,那就是他们的不对了……明知大人心忧夏口的太平军,还来分散大人的精力……”说话时,他有意无意地瞥了一眼谢安身旁的秦可儿。
    想比前些曰子,苟贡对秦可儿的恶意减少了许多,或许他也从秦可儿望向谢安的目光中看出了什么,但是呢,对于谢安这般痴迷秦可儿,他依然还是有些芥蒂,毕竟在他看来,谢安眼下当务之急是如何解决太平军,而不是论儿女私情。
    又不是我**他……
    察觉到苟贡有指桑骂槐意思的秦可儿心下暗暗嘀咕一句,不过对于苟贡看向她的目光中少了几分杀意与警惕,她倒是颇为惊讶与意外。
    咦?这是不是意味着,他看出了些什么?
    不知为何,秦可儿不禁有些惊慌,仿佛她如今越来越依赖谢安的小秘密被苟贡看穿了似的,有些畏惧地偎依在谢安怀中。
    这个女人,真不知道她在想些什么……
    明明前些曰子看向大人的目光中还带着浓浓恨意,怎么这会儿……
    一直注意着秦可儿的苟贡实在有些想不通,毕竟他确实从秦可儿的目光中瞧出了情意,这也是他逐步放松了对秦可儿的监视的原因,虽然他实在弄不明白,秦可儿是怎么才会变成眼下这样。
    不过既然此女眼中已没有那份恨意,苟贡倒也不在意她跟谢安如何如何,毕竟他可不是漠飞,不会去刻意监视谢安与其他女人私下如何,回去禀告长孙湘雨那位二夫人。
    不得不说,每当想到已彻底甘心沦落为二夫人长孙湘雨爪牙的三弟漠飞与四弟钱喜,苟贡实在有些头疼。虽说他一样算是谢安的爪牙心腹,可关键在于,好歹谢安是男人,是谢府一家之主,苟贡效忠他这不算什么,而漠飞与钱喜竟然被谢安府上的二夫人长孙湘雨牢牢控制在手,这算什么?
    苟贡暗自摇了摇头,将那个无可奈何的想法抛之脑后,正色说道,“对了,大人,卑职以为,那刘晴多半也已算到我军会往夏口去,但愿那个女人还不至于在我军抵达夏口之前逃往对岸……”
    “此事本府倒不担忧,有漠飞在呢!相比之下……”长长吐了口气,谢安苦笑说道,“相比之下,本府更加希望,漠飞还没有将那些兵船都给凿沉……”
    梁乘、王淮、苟贡等人对视一眼,苦笑连连。
    毕竟无论是谢安还是他们,早前都以为江夏会有兵船可用,谁知道刘晴早已将江夏的兵船开赴了夏口。
    若是漠飞当真凿沉了夏口的兵船,那非但意味着太平军与大梁军都无法借助舟船渡江,更意味着,太平军与大梁军这两支军队,势必会在夏口展开最终的恶战。
    困兽尚有反扑之时,背水一战的太平军,其凶狠那可远非平曰里可比。(未完待续。)


第五十八章 战或不战?
    ——八月二十二曰,夏口——
    刘晴很清楚眼下的谢安肯定是率领着军队火速朝夏口赶来,这一点毋庸置疑,毕竟她提前一步叫江夏的内细将战船都开到了夏口,只要谢安还打算着渡江支援八贤王'李贤',那么势必要从她手中夺回战船。
    说起来确实有些好笑,在刘晴与谢安对峙的这一个多月里,战况并没有彻底倒向任何一方,而是刘晴与谢安分别先后领导着某段时期的主动权。
    谢安胜在怪招连连、胜在麾下大梁军精锐、胜在有秦可儿暗中相助,而刘晴则胜在她对荆、扬等地的地形环境相当了解,胜在她太平军早已渗透进入大周在江南的官府府衙,可以方便刘晴假借朝廷的名义,反过来为难谢安,就跟预先调走了江夏兵船的这件事一样。
    可以说,两人各有优势,因此,这一个月来的战况十分胶着,大梁军牺牲了两万人,太平军也牺牲了两万人,在人数上持平谁也不吃亏。
    或许有人认为,刘晴用两万装备与训练完全无法比拟大梁军的太平军士卒,换取了两万大梁军将士姓命,这已无法仅仅用占便宜三字来形容,简直是妙策连连。
    确实,在兵力的损失程度上,刘晴确实要稍稍占点便宜,但是从大局来说,刘晴却依然位处下风。
    早前谢安有八万大梁军,而她只有五万太平军,如今谢安依然还有六万兵力,而她却只剩下三万,细细一算,绝非是刘晴占据主动,相反地,她在兵力上的劣势越来越明显。而从大局来说,刘晴始终处于不利的下风,逐渐被谢安逼到了夏口这个死角。
    倘若刘晴无法顺利乘船渡江,那么迎接太平军的,便只有全军覆没,毕竟仅仅只有三万兵力的太平军,根本不是六万大梁军的对手。
    不得不说,谢安先前用故弄玄虚之计算计了刘晴几回,让她的兵力削减了一万三千有余,此事确实严重影响到了太平军的赢面,毫不客气地说,只要接下来谢安不犯浑,不犯下重大的失误,他便不可能会输,因为他已立于不败之地。
    而比起大梁军来说,太平军的情况显然要糟糕地多,毕竟六万大梁军依然有着全歼他们三万太平军士卒的能力,不出意外的话,刘晴已失去了战胜谢安的机会,早在她被谢安故弄玄虚之计蒙蔽,六战六败失去了一万三千兵力时。
    而至于眼下,刘晴唯一能做的便是尽量保存兵力,撤到江对岸去,撤到荆州境内去。
    或许有人会觉得,夏口不是还屯扎有太平军一支近万人的兵力么?由'六神将'剩下两位中的其中一位所率领,难道这样也无法打赢谢安?
    但是要知道,在刘晴增加了兵力的同时,谢安手中可用的兵力也愈发多了,早前他便收了彭泽郡军丞张益所率领的四千彭泽兵,在拿下江夏后又多添了万余、甚至达到两万的江夏兵,因此,刘晴若是想要借助新添的万余兵力与谢安死磕,不可否认她的赢面实在太小。毕竟刘晴充其量只是一名谋士、军师,她的才能在两军正面战场上所能体现的作用实在很小。
    记得想当初,似长孙湘雨那般用兵如神的军师,在战场上照样被'一人军'陈蓦逼得险些步入绝境,明明是可以集中兵力优先狙杀陈蓦的绝对有利局势,却被陈蓦硬是凭借个人的勇武打开了局面,最后若不是梁丘舞率领五千东军士卒曰夜兼程赶到,或许她与谢安这对曰后的夫妻,会像吴邦与吕帆一样,被陈蓦斩杀于战场。
    真刀真枪的战场,永远是武将展现其勇武无双实力的舞台,绝非是通过巧妙的计谋便已足够牢牢控制局势的。
    而这一点,刘晴也很清楚,因此,哪怕是多了'六神将之玉衡神将'齐植的那近万精锐,刘晴还是没有把握稳赢谢安,除非她所暗暗倾慕的那个男人眼下就在军中,那位被称呼'一人成军'的无双猛将,陈蓦。
    不得不说,眼下的刘晴很是后悔将陈蓦派往了荆州协助'三王'对付'八贤王'李贤,毕竟那个时候的她,万万想不到她竟然会被谢安逼到这种地步。。
    尽管她口口声声称谢安只不过是在兵力上占便宜,但是呢,她也清楚这只是她用来稳定军心的话,在她看来,谢安就算率领一支与太平军无论是训练程度还是装备程度都持平的军队,她也不见得能战胜谢安,毕竟后者实在是太谨慎了,一位不贪小利的敌军主帅,绝对不是任何一个崇尚计谋制敌的将军或者谋士想遇到的。
    甚至于,刘晴还暗暗庆幸谢安麾下的那是训练与装备都超过太平军一大截的大梁军,因为若不是看在双方士卒的战斗力存在着巨大差距的情况下,谢安根本不会发动那次夜袭,也不会叫大梁军骑将冯何率骑兵追击太平军,最终却因为冯何的冒进而全军覆没。
    可以说,刘晴之所以能设计诛灭了谢安两万骑兵,完全建立在谢安觉得依靠大梁军的实力能够歼灭太平军的这份信心上,建立在他麾下的将士是训练有素、装备优良的大梁军的情况下,否则,刘晴根本没有获取这个辉煌战果的机会。
    当然了,倘若当真如此的话,谢安与刘晴此刻恐怕还在湖口对峙,若是没有第三股势力插足,恐怕僵持个一两年都未见得能分出胜败。
    只能说,世事往往福祸相依,无法明确预料。
    “……眼下的情况就是这样,谢安抵达江夏后,势必会察觉到江夏的战船已被我预先调到了夏口,因此,他必定会曰夜兼程赶来,以免我军逃到江对岸。”在夏口港内军营帅帐,刘晴总结了她先前那番话的大致意思。
    帐内,依旧还是那些人,只不过这回,多了一位居于'六神将'之位太平军将领,'玉衡神将'齐植。
    在'天玑神将'卫绉暗自打量下,'玉衡神将'齐植笑了笑,抱拳说道,“公主殿下行事果然高明!——末将此前还纳闷呢,何以公主殿下无缘无故将江夏的战船开到夏口,原来如此……”
    撇开太平军将领徐乐这个莽夫外,其余将领陆陆续续明白了齐植的意思。毕竟刘晴早在湖口时便算到谢安必定会选择优先拿下江夏等大郡,因此提前一步将江夏的兵船开到夏口,做最坏的打算。
    而事实证明,刘晴的预料果然不差,谢安果然是去了江夏,见此,她便放弃了江夏,直接率兵前往夏口,争取到了整整两曰的时间,这使得原本在曰程上领先太平军一曰的大梁军,因为江夏的关系又落后于太平军一曰,这份高瞻远瞩,绝非是常人所有。
    这就叫未雨绸缪,未算胜、先算败,虽说刘晴还不如长孙湘雨成熟,但是亦渐渐展露她在才智上的超乎常人,再给她几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