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寒士谋 >

第38部分

寒士谋-第38部分

小说: 寒士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是大将军思考周到,奴家这就令下人把洪儿叫上。到时候,定让袁隗这老东西有话说不出,证据确凿,饶是他嘴巴功夫再是厉害,也只能哑口无言。”
  两人忽然又变得亲热无比,好似经历过生死的沙场战友,配合起来,甚是熟络。两人又聊了一些细节后,准备好,带上蹇洪。何进、蹇硕脸上都是带笑,只不过这笑容,有些令人毛骨悚然罢了。


 第五十七章 袁绍的改变

  何进、蹇硕带着蹇洪来到太傅府后,大概有了两个时辰,在太傅府正厅里,除了蹇洪这纨绔公子外,几人都是官场老手,吵得可谓是舌剑唇枪,言词锋利,针锋相对,各不相让。
  最后在蹇洪作证下,太傅袁隗只能吹胡子瞪眼,没辙了。被何进与蹇硕要了不少好处,心疼得不得了。只能暗恨袁绍无能,但又不能不保他,只能被咬牙切齿,有苦往内吞咽,等何进、蹇硕等人走后,在府中大发雷霆,狂砸东西。
  太傅府中下人,都是诧异无比,这袁太傅平日有礼,少有动火,更不用说砸东西来泄气。看是受了不少刺激。
  此后,文翰遭人谋算之事,算是告一段落。除了何进从中捞到了许多好处外,其余人皆是输家。
  当下无话,日子又过了数十天。文翰似乎对何进的做法,有些不满。何进没有替其鸣冤,反而从中捞了好处,除了过来安慰几句后,就没有下文。
  这让文翰的心都寒了,暗自嘲笑自己,想要何进为了自己去要蹇洪的命,而不是谋取利益,真是妄想。
  不过,令文翰有些安慰的是,袁绍与许攸两人受到了何进的处罚。许攸直接被夺了仕位,袁绍则被降了官职,由中郎将降到都尉,原先大部分权力,由曹操和袁术分割。曹操升了官,做到了都尉,权力增加,也算是得了好处。
  而袁术则因为其身份,毕竟汝南袁氏有着‘四世三公’的背景,不可得罪,所以降了袁绍官职,削了其权力,也要吐回来一些,由袁术接替。袁术也得到都尉一职。
  虽然三人同是都尉,但又以袁术权力兵权最多,曹操其后,原先实力最强的袁绍反而排在了最后。
  对此,袁术就好似天下掉下来馅饼。暗自庆幸那日与袁本初吵架翻脸,否则自己也定会参与进去,亦会受到处罚。袁术想了想,又暗自下定决心,日后少触摸文不凡这妖孽,自从认识他开始,不断地有人在谋算他,到头来其结果都是惨不忍睹。
  自此之后,在袁术的心目中,文翰有了全新的定位,妖孽投生。
  至于被处罚的袁绍、许攸二人,罕有的没有抗议,顺从其安排。袁绍、许攸后来,又被其叔父太傅袁隗找来,呵斥了一顿,袁绍、许攸好似要痛改前非,虚心接受,没有顶嘴,骂不还口。
  袁隗看其态度诚恳,骂着骂着也骂不出口,也想到两人心里也不好受,交代了数句后,袁绍、许攸便离去了。
  之后,袁绍变得得正经起来,不像以往每日都花大部分时间在玩乐之上,而是给人一副发愤图强的姿态,认认真真地做着正事,亦常与麾下士兵训练,交流。一时赢得不少人的赞叹,至于许攸被罢了官职,便安心在袁绍麾下,正式地做着幕僚。为其出谋划策,解决军中一些问题。
  原本袁隗对袁绍,在心中的分量减了不少,下定决心要捧袁术上位,日后做汝南袁氏的当家人。不过,后来见袁绍洗心革面,一开始还以为是做做摸样,但又见他坚持下来,袁隗也大感欣慰,又是重新定夺。
  并道:“本初若是因此事,能够改掉性子,认真做事,那不免也是一件好事。也算是因祸得福。若是能坚持下去,日后必能成大事。”
  回到当下,在曹府。
  袁绍与许攸在曹府坐了许久,袁绍谦谦有礼,目光清澈。一旁的曹操在暗中观察许久,时不时也望望许攸。发现这两人好似真的变得陌生了。
  “诶。看来不凡兄仍然不愿原谅吾与子远,吾等来了数日,除了第一日,不凡兄在曹府,拒绝见吾等。后来不凡兄都是故意错开时间,避开吾等,去了蔡中郎府中,直到吾等回去,才肯回曹府。这样,吾等连通报的机会都没有。”
  袁绍有些黯淡地叹气道。神色端的是真诚,难以分辨其真假。曹操一双细眼死死盯着袁绍,这动作十分没有礼貌,若是平时的袁绍早就发火了。不过,袁绍对其视而不见,自顾自地在说着。
  “哈哈。本初,汝不妨再等等,吾观这时间,不凡再过几个时辰就会回来了。哦,还有,这几日汝送来的药材,不凡嫌其占地方,要汝拿回去。汝若是等得不耐烦,要回去的话,记得把那些药材带走。”
  曹操嬉笑着,不断地用语言刺激袁绍的神经,希望从其看到神色变化。袁绍表面做得很完美,但终于还是被眼锐的曹操,发现其身子有些发颤。顿时知他是在装,死撑。
  “哼。这袁本初若是真能改,这天下的猪恐怕都能上树。不过,隐匿得挺深的,莫非背后有高手在教他?”
  曹操得到想要的结果,在内心腹诽一阵后。又听袁绍有礼说道。
  “无妨,只是数个时辰,若是能得到不凡原谅,等三天三夜亦是值得。还有若是那些药材占地。这刚好,吾在洛阳城内以前有一庄院,平时一直有人打扫,地方也是阔绰干净,算是雅居。
  今天来,便是想要献于不凡赔罪。到时把那些药材搬去正好,那里有数十间房子,药材再多,也只占一间。而且,不凡现是军司马,职位不低,也要有些门面,不能常住在曹府,免得遭人闲话。”
  “哦,本初竟是如此真诚要与不凡赔罪。那院子,曹某去过,可是价值不菲,汝可真舍得啊。若是换个位置,曹某随便送些金银便是,那院子曹某可舍不得。平时放下金玉娇女,在那院子。闲时,快乐快乐,岂不是人生一大快事。
  “人生在世,万物皆可用金买得,就是性命买不得。以往吾与子远心胸狭窄,谋算不凡性命,此等罪孽无法原谅。所以,现只能略尽心意,博得不凡些许原谅。”
  “哈哈。难得,难得啊!这世事真是奇妙,没想到大名鼎鼎的袁本初,也要求得别人的原谅。曹某有幸看得,当解心中一遗憾。”
  曹操背过身子大笑,袁绍听着拳头不由拽得紧紧,看是就要发作。只是,曹操背着身子,没看到他那张瞬间变得狰狞的面孔。
  许攸连忙打着眼色,让袁绍注意,否则就前功尽弃。袁绍吸气吐气,平复心情,刚好被曹操转身看到。又装着天气燥热道。
  “呵呵。这天气真热啊。”
  曹操看在眼里,也不拆穿,又与袁绍、许攸聊了起来。几人等了数个时辰,三人聊无可聊,寂寥地坐着发呆。
  这时有一下人过来禀报。说文翰今夜留在蔡府是用餐,晚上与蔡中郎、王允等人约好酒席,谈论诗赋,邀请曹操一同过去。
  “哈哈。看来本初今日注定无功而返。要不留下来一同吃了晚餐后,与曹某一同过去蔡府。当面与不凡赔罪如何?”
  “不了。不凡只有邀请孟德。吾不请自去,失了礼节。吾与子远就先行离去。”
  袁绍此时内心已气得爆炸,脸色阴鸷无比,站起身子,不等许攸,就急急离去。许攸也连忙站起,向曹操施了一礼,匆忙赶了过去。
  袁绍上了马车,脸庞就完全变了,呼吸急促,眼睛红得好似兔眼。许攸进来,见袁绍如此面目,暗叫不好,连忙安抚袁绍。
  “曹!孟!德!文!不!凡!吾恨不得吃汝等肉,喝汝等血!汝等给吾记好,今日之耻,吾袁本初比十倍奉还!”
  袁绍从喉咙处,好似吐着火出来,一字一字地喊着两人之名,心中的恨深似海水。
  “本初,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莫非本初忘了田御史之言,吾等当下之重,是站住脚跟,取回族中之人支持。特别是本初的叔父,太傅袁隗,他现对汝改观不少,若是他愿支持本初,那这族长之位,就如囊中之物举手可得。到时,本初当了汝南袁氏族长,要捏死曹孟德与文不凡这两只蝼蚁,那是轻而易举。
  而且,本初现得以田御史这一当世谋才,成就一番大业,才是本初最该做的事情。在大业面前,一些个人恩怨,本初应把其抛弃。可谓是,小不忍则乱大谋。”
  许攸说得头头是道,经过那次教训后,丢了仕位的许攸却是改变了许多。虽然他亦恨文不凡入骨,但也分得清事情轻慢缓急。此时,他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助袁绍夺得汝南袁氏族长大位之上,到时他许子远亦能手握大权。
  “吾明白。子远放心,吾的眼光亦不是如此短浅。吾这就去军营中,与麾下之将讨论一番行兵布阵之事。若是一年后,真如田御史所猜测那样,这汉朝会有大乱,此正是吾袁本初的机会。夺取地方,把握重兵,借助汝南袁氏的势力,成当世最有实力的诸侯!”
  袁绍眼神聚光,豪气冲天说道。许攸满意地笑着点头,他几乎把所有的宝都压在袁绍身上,袁绍成功,代表他亦成功,袁绍失败,代表他亦失败。
  这就是谋士,跟对一个好主人,是他们命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不过,那田丰,田子皓。有韬略才智,胜吾数倍。却不满宦官弄权,屡屡与之发生冲突,受其打压,才会投来袁本初麾下。吾亦要对此人多加注意,否则袁本初麾下第一谋士之位,就会被此人夺去。”
  许攸眯着眼睛,坐在马车内,一边与袁绍说话,一边暗暗腹诽着。


 第五十八章 拜师

  蔡府后院,天落着绵绵细雨,绿叶萌芽,花色娇艳,蝴蝶在雨中飞舞,落在一紫色罗兰上停下,洁白的翅膀轻轻挥动,真是好看。
  胡弦拉动,此音时而低沉时而高亢,好似人在唱歌。
  琴弦拨动,旋律轻快柔和,似在拨动人的心跳。
  两种声音结合,有一种使人融合于音色、自然中的感觉。拉动胡弦,是一身穿白净斜襟袍少年,少年俊朗,双目有神,捂着二胡,听着琴声。拨动琴弦,是一青春少女,少女好似情窦初开,双腮绯红,眼睛含着柔水,亦听着胡声配合。
  悠悠地,胡弦停,琴声止。两人对视而笑,白衣少年正是文翰,他彬彬有礼,站起身子施礼。而青春少女则是蔡琰,她含笑含娇,轻笑着,一眸一动都是那么的娇人,也向文翰还以一礼。
  “哈哈。妙曲妙曲,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不凡与昭姬用二胡、木琴合奏,音律相融,衍生出一种新的奇妙,汝等真乃绝配。”
  王允听罢,拍手称赞。蔡琰听到王允后面之话,听出其外有意,脸色顿时变得更加的红,低着头,偷偷地望了文翰一眼。见文翰没有特别的反应,仍旧是那副平淡的笑脸,心中又不由有些失望。
  不知从何时开始,蔡琰的目光就常集中在,这神态平和,常以一张笑脸迎人的少年郎身上。自从蔡邕的生辰后,少年郎常受蔡邕邀请,过来与之讨论才学音律,刚开始蔡琰不敢出来见人,此举可谓是轻浮。
  但,每次听到少年郎拉起二胡,吟起诗赋,那份潇洒豪放,又令蔡琰按耐不住,心中在撞的小鹿,终于经过蔡邕的同意,由蔡邕介绍,蔡琰开始与少年郎正式见面。少年郎对她,谦谦有礼,没有一丝轻浮,只谈诗赋音律。蔡琰在此,也是精通,两人一些见解相同,又是忽发新想,试着合奏。
  没想到,合奏的效果,还真是不错。蔡邕、王允一同称其,堪称绝伦。
  后来,不知少年郎出了何事,没来数日,蔡琰心中忐忑,又不敢问父亲蔡邕。后来,蔡邕见蔡琰茶饭不思,身体消瘦。蔡邕老眼独到,一看便知其女所忧,四处打探,得知文翰遭人暗算,身受重伤。
  这让蔡邕老头,一阵暴怒,找上王允来到曹府,向曹操问是何人作为,好到圣上面前参他一本,还好文翰及时出来阻止,并称何大将军以处理此事,那些害他之人都得到应有惩罚,若是再翻旧账,显得文翰心胸狭窄。
  见文翰坚持,蔡邕、王允无奈作罢。待文翰身体恢复一些后,就分别去了蔡府、王府,感谢蔡邕、王允的关心。之后,又因袁绍、许攸常来曹府登门赔罪,文翰不愿见其二人,便常避到蔡府中,一待就是好几个时辰。
  蔡邕、王允对文翰其为人、才智,欣赏无比,早有收下此人为徒心意。文翰常来,他们也是愿意。不过,为了谁先收文翰做徒弟之事,蔡邕和王允二人则常是吵嘴。
  对此文翰也是无奈,这两人都有大才与名声,无论做了谁的徒弟,对文翰日后的未来都有一定的帮助。当下,出了一计,说蔡邕、王允两人感情相好,文翰对二人在心中分量无差,同样钦佩,何必分先后,愿同时拜二人为师。
  蔡邕、王允争执许久,见文翰此计妥当,便依从了。后来蔡邕、王允在蔡府共摆了宴席,邀请了洛阳名人、官僚,一同过来观文翰的拜师礼。天地君亲师,由此可以看出,古人十分注重师徒之礼。
  又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之说。文翰学好礼数,当日郑重行礼,不敢有丝毫差错,对于文翰的表现,蔡邕、王允都是十分满意,酒宴中两人都是呵呵笑个不停。
  从此后,蔡邕负责教文翰为人道理,与音律笔体。蔡邕有蔡飞白之称,正是因为其飞白字体自成一脉,端的是豪气好看,亦是汉朝的书法大家。
  王允则教文翰,君臣之道,与一些儒生礼数。虽然乏味,但文翰用心听讲,且有时能举一反三,这让王允颇为欣慰。
  蔡邕、王允尽心尽力,想将其所有,尽数教予文翰。文翰也不辜负二人心意,听进耳内,记在心里。又常与二人对一些道理做些讨论,因其乃后世之人,后世有些道理,也是深奥。常问得蔡邕、王允哑口无言。
  今日,正好轮到蔡邕执教,上的是音律课程。蔡琰是蔡邕之女,亦是其弟子,这才有了刚才文翰、蔡琰合奏一幕。
  “嗯。刚才那曲,妙是妙。不过,还有些许瑕疵,琰儿有些走神,中曲那里有几个调子跟不上。”
  蔡邕摇着头,有些严厉地望向蔡琰。蔡琰听后,头低得更低了,她刚才的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