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寒士谋 >

第488部分

寒士谋-第488部分

小说: 寒士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赵云、张辽不但夺了巴中,更夺回城外营寨先前所弃的物资,还有不少攻城器械。至于卖主求荣的杨松,被张鲁一箭射成重伤,身体残疾,不但左目失明,更失了神智,终日癫疯。赵云为安杨氏之心,辅佐其弟杨柏领杨氏族长之位。杨柏乃是精谨之人,自知此时杨氏一族生死,皆在他人手中,忙令人将杨松先前所收的重金全数转赠赵云、张辽等将,以此来笼络人心,望赵云、张辽这等在文翰身边的大红人,保他杨氏一族。
  不过赵云、张辽皆是严明之人,皆拒绝了杨柏的转赠。杨柏见状,暗叹文翰用人有道,治军有方,遂严令家族族人,收敛赃行,严行律己。
  巴中战事皆定,赵云当夜即派兵士往南郑传去捷报。其间,张辽更依田丰先前计策所教,在次日平明,引一军赶回南郑。
  而在另一边,张卫已经挥兵狂攻南郑北门两天两夜,他之所以如此着急。全因他先前从张鲁口中得知,巴中百姓身上的道法只能维持十日时间,十日一过,这些巴中百姓将会精疲力竭,连站立的力气都没有,而且之后还会大病一场。体弱者,甚至会一命呜呼。
  而时下,留予张卫的时间无多,他利用巴中百姓作为掩护,兵马在后用飞炮攻城,已有两日。而在这期间,张卫曾试过用云梯,差百姓登梯攻城,但城上守军早有防备,往云梯上波落油水,巴中百姓无法利用云梯登城,张卫于是又令其在城下,用木桩塔起木桥,进攻城门。南郑城上守军因受文翰之令,并无作出任何反击。不过,南郑城在张卫两日狂攻之下,北边城墙已是满目苍夷,千疮百孔,只怕难以维持多久。
  当夜,一队快骑往南郑直冲而去。张卫斥候得知,禀报张卫。张卫急派兵阻拦,不过早有文军斥候报之文翰,文翰派庞德出城接应,将张卫所派兵马杀退。庞德接住那队快骑,忙带其入城来见文翰。
  “报!!!赵、张两位将军已成功夺得巴中,张将军此时正往南郑赶来!!!”
  “好!!!大事济矣!!!可有取得那张公祺首级!!?”
  文翰原本带着几分惆怅的脸色顿涌狂喜之色,随即又想到贼首张鲁,连忙又问。
  “禀主公。张公祺甚是谨慎,派一军守护郡衙,周仓将军受到其军拼死相阻。张公祺射伤杨松,逃脱而去。”
  文翰一听,脸色随即一黯,眼中露出几分失望之色。若是巴中之役能够成功击杀张鲁,汉中战事便可迅速结束。但眼下张鲁逃脱,只怕他还会继续丧心病狂地再施恶行,利用百姓来抵挡他的兵马。
  “主公不必多虑。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张公祺若再施以恶行,其麾下诸将亦是难容。特别是那阎圃,素有忠义爱民之心。若是张公祺执迷不悟,此人被逼无奈,大有可能大义灭主!”
  成公英拱手作揖,在旁谏道。文翰听罢,心里定了几分,遂教麾下诸将各做准备,挡住张卫的攻势,等待张辽这支奇兵的到来。
  之后两日,张卫依照各施方法,狂攻南郑,直到百姓、兵士皆无力继往,才撤军回寨。张卫后部兵马先退,巴中百姓随之。因为有着巴中百姓的掩护,张卫并不惧文翰会发兵前来掩杀。
  待张卫刚领后军兵马入寨,猝然一声炮响轰起。只见寨后有一部骑兵风驰电掣般,飞速杀来。为首之将,身穿烂银铠甲,西川百花袍,手执方天画戟,不怒而威正往张卫倏然杀来。
  “不好!!!有偷袭!!!”
  张卫眼目一瞪,失声叫道,脑里还未来得及思索,为何会有一部兵马神不知鬼不觉地从后而来袭击,张辽已拍马飞至其身前。
  “无义恶贼,看我张文远取你首级!”
  张辽满脸杀意浓烈,张鲁、张卫兄弟二人的恶行,实在令人发指。张辽提戟一捅,快得无影,张卫仓促持刀一挡,张辽力劲甚是恐怖,张卫连人带马连退数米。张辽一拉缰绳,紧追而去,方天画戟连舞不停,一杀便是五道戟式。顿时间,张卫险象环生,或挡或避,挨过三戟,待张辽第四戟迅猛杀来时,张卫持刀慌乱一挡,大刀被方天画戟击飞。第五戟随即就来,如同一道银色迅雷般往张卫胸间捅去,张卫躲避不及,整个胸间都被张辽手中的方天画戟赫然刺透。


 第七百三十章 张卫之死

  张卫嘶声惨叫一声,眼珠凸起,喷血如泉。张辽冷着面目,一把抽出方天画戟,顿时无数血液从张卫胸口那巨大的破口喷射而出。张卫随即坠落马下,生不如死,滚地挣扎一阵,才是死绝。
  张卫一死,其部众刹时慌乱起来,张辽引兵在四处冲杀,杀得张卫军如波开浪裂,部部兵马溃散,抱头鼠窜而逃。
  待前方巴中百姓赶至之时,张辽已杀透张卫军从营寨一门夺路奔出。而此时,因张卫之死,其军中将校大多心俱而逃,巴中百姓无人指挥,如同一大群无头苍蝇般乱飞乱撞。
  之后,张辽从一路赶回南郑城下,文翰亲自出城郭迎接。张辽下马跪拜,拱手凝声喝道。
  “张文远不负使命,张卫恶贼,已被我击杀!!!”
  “哈哈!好!好!好!辛劳文远,快快请起!”
  文翰朗声大笑,扶起张辽,执其手共走入城内。同时又令人,好酒好肉犒劳有功之士。一夜欢喜,庆贺完毕后。次日在城外打探的斥候回报,那数万巴中百姓,尚且集聚在南郑城外大寨,未有退散。
  文翰听报,不觉眉头一皱,正是踌躇。田丰起身出席,作揖禀道。
  “主公无需多虑。这些巴中百姓乃是中了张鲁妖法,才会迷失神智。如今算来,已有七八时日。我听闻城中守军传言,这些巴中百姓每日状况不一,先前两日皆勇不畏缩,后来两日已有一些百姓好似神智恢复,懵懵懂懂,不敢进攻过前。依我所料,这妖法定有期限所限,难以维持多久。只要主公静心稍等些许时日,这些巴中百姓自然恢复正常。”
  文翰一听,眼中忧虑即褪去不少,颔首应道。
  “元皓所言是理。如此我先拔军攻略四周城县,作围堵锦竹之局,待这些巴中百姓恢复之后,将其安抚稳定,本军侯再亲率大军攻往锦竹。到时张公祺退路尽断,插翼难飞!”
  “主公布局精妙,丰不如也!”
  田丰双目烁烁,颔首认可文翰所设布局。
  于是文翰即日令张辽、庞德各引三千兵马,分别攻往广都、南安两县,若是两军攻下,再左右齐攻安汉,如此便形成围堵之局,将锦竹变作一座孤城。
  却说张鲁引着二千余兵士逃至锦竹,加之锦竹把守的千余兵士,此时在张鲁麾下的兵力,仅仅剩下三千余人。这等兵力,张鲁自知若要以其抵挡文翰麾下大军,无疑是螳臂挡车,自取灭亡。同时张鲁心中更是忧虑,正在进攻南郑的张卫,不知巴中已失,以遭不测。张鲁在撤离巴中时,便特派了一队快骑,赶往南郑通报,令张卫领军撤回锦竹。
  五六日后,张鲁收得从南郑赶回的兵士来报,其弟张卫已被文翰麾下大将张辽所杀,一万兵士皆溃逃而散。
  张鲁听报,闻之其弟张卫已死,痛声大哭,哭倒在地。诸将急将其救醒。张鲁满脸阴鸷、怒恨,咬牙切齿地一字一字从口出蹦出道。
  “文!不!凡!我!不!杀!你!誓!不!为!人!”
  张鲁话音刚落,又有两个兵士急急赶来传报。
  “报!广都传信,张文远率军来攻,广都兵力空虚难以抵挡,望主公发兵去救!”
  “报!南安传信,庞令明引军杀至城下,攻势猛烈,南安势危,若无救军,不日将破!”
  “哇!!!”
  张鲁的心神仿佛连连受到两道重创,双眼骤地暴瞪,当场喷出一口血。顿时吓得张鲁麾下诸将一阵手忙脚乱。
  就在此时,阎圃看破了文翰欲行围堵之局,连跪地禀道。
  “主公,若广都、南安一失,其两军必然同时再攻安汉!文不凡定是欲造围堵之局,将锦竹孤立成一座孤城呐!若主公再不做应策,待围堵之局一成,万事休矣!”
  “依你所言,文不凡这是欲将我逼上绝路,置之死地!!!!”
  张鲁眼珠瞪得斗大,面目狰狞,如同厉鬼。阎圃满脸苦楚,再是劝道。
  “望主公以大局为重,依圃先前之计,发书西川,请刘季玉遣派救军!!!”
  “我不需刘季玉来救!!!我还有锦竹数万百姓尚可使用,此番只要谨慎行事,必不会再重蹈覆辙,败于那文不凡之手!!!”
  张鲁又欲再施恶行,其麾下诸将听得皆脸色剧变,阎圃更是忿然而起,厉声喝道。
  “万万不可!!!若主公再欲加害百姓,圃拼死亦要相拦!!!”
  “阎圃你这是要造反!!!?”
  张鲁听言,怒火上涌,竭斯底里地吼道。不过,就在此时殿内诸将纷纷跪下,齐声喝道。
  “望主公莫再加害百姓,发书西川,请刘季玉遣派救军!!!”
  “你等!!!”
  巨大的声浪震得整座大殿仿佛都在摇晃,张鲁一时失神,这才发觉他麾下以往忠诚无比的将士在不知觉中,已与他离心。
  张鲁如梦初醒,宛如灵魂被抽去一般,失魂落魄地踉跄数步。
  一阵诡异的死寂后,张鲁甚是虚弱地颤声而道。
  “阎圃,这书信由你来写。只要能保住东川,我全都依你。”
  阎圃顿涌喜色,拜礼而谢。张鲁麾下诸将亦纷纷脸涌喜意,拜谢张鲁。于是,阎圃即日修书一封,遣使者赍书赶往西川。
  话说益州太平,刘璋又闻其仇敌张鲁受朝廷讨伐,正被名震天下的冠军侯率军攻打。刘璋心情甚喜,不过其麾下却多有谋臣,劝告刘璋发兵去救张鲁。否则东川被文翰所得,其下一步定然图谋西川。刘璋却是不以理会,只道刘、张两家乃是世仇,那张鲁未有发书请救,若是贸然出军,反而遭其误以为他西川欲趁虚而入,侵略其地。因此拒绝诸臣。
  而就在不久后,张鲁所派使者赶入益州,求见刘璋。刘璋虽是不愿接见,但麾下诸臣皆劝,刘璋只好召见其使。张鲁使者毕恭毕敬施礼完毕,遂跪拜刘璋,尽说东川之危,然后递上书信。
  刘璋平生懦弱,看过此信后,心中踌躇不定。忽一人昂然而出,执礼一拜,凝声告道。
  “东川与西川唇亡齿寒,东川若失,西川失去屏障。将来主公便要独立应付文不凡这头当世恶虎。若是如此,主公为何不早早出兵,相救东川,救东川之危,亦是解西川将来之忧也!”
  却说那说话于刘璋者,乃益州别驾,姓张,名松,字永年。其人生得额钁头尖,鼻僵齿露,身短不满五尺,言语有若铜钟。这人虽其貌不扬,但却有经天伟略之智,济世救国之才。平日刘璋对他多有依仗,凡事必要询问其见解。
  刘璋一见张松如此进谏,不觉迟疑起来,颇为忧心而道。
  “张公祺素来对我西川虎视眈眈,只怕那张公祺不知恩义,我救了他后,反受其钳制!”
  这时,席下又有一人起身而告。
  “张鲁碌碌之辈,乃癣疥之疾,文翰世之雄主,才乃心腹之大患!主公何必再三犹豫,东川不可不救!”
  刘璋闻言色变,视其人,乃西阆中巴人,姓黄,名权,字公衡,现为刘璋府下主簿。黄权话音一落,两员将领齐齐走出喝道。
  “我等愿引军去解东川之危,还望主公发令!”
  刘璋再看二人,乃其大将张任、严颜二将。张任,字姑义。蜀郡人,家世寒门,少有胆勇,有志节。学师于童渊麾下,使得一手精妙枪法,擅长统兵作战,乃西川第一勇将。严颜,字希伯,巴郡临江人。虽年至四旬,但却有万夫莫当之勇。
  两将皆是西川屏障,刘璋麾下文武皆欲救东川,自知难以以一力力压众望,便是颔首应道。
  “竟然诸公皆望解救东川,如此看来出兵东川之行,势在必行!传我号令,命严颜为先锋大将,率军一万先往东川进发。张任为统军大将,率二万大军压后,李严负责辎重粮草。各部兵马即日准备,早日进军!不得有误!!”
  刘璋号令一落,诸臣皆拜而退。刘璋犒劳张鲁使者一番,次日便让其领书先赶回东川。
  而在另一边,在张卫死后两日,聚集在城外营寨的巴中百姓纷纷倒地昏倒。文军斥候探知,回禀文翰。文翰大惊,急召集南郑城内大夫,后遂令各军只穿兵甲,大开各处城门,亲率兵马赶往城外营寨去救巴中百姓。
  文翰兵马一到,聚集在营寨的巴中百姓皆是大惊。文翰亲身前去安抚,说明来意。那些巴中百姓,见其军兵士皆无手持兵戈,故而信了几分。之后文翰又遣所有南郑大夫入寨救治,后来jing过一番诊治后,文翰又依其言,派人回去南郑城内调来药物,医治巴中百姓。
  至此巴中百姓,皆知文翰仁德,纷纷跪拜而谢。文翰一番安抚后,便令兵马将寨内病者抬回南郑城内。而原本三万巴中百姓,有不少人早已逃散而去,寨内剩下约有二万巴中百姓,经过文翰一番劝言后,亦皆往南郑城而去。
  文翰回到南郑后,便令田丰、成公英负责安排这些巴中百姓。同时又各赐酒食米粮,救济巴中百姓。
  后来此事传出,文翰在汉中名望顿时水涨高升。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当文翰安稳巴中百姓已是五六日之后,田丰、成公英齐齐来谏,劝文翰先以攻伐张鲁为重。同时,张辽、庞德亦在连日内,派人传来捷报,他们的兵马已将广都、南安攻克,正准备攻占安汉事宜。


 第七百三十一章 严颜来救

  只要攻下安汉,锦竹退路尽断,到时张鲁如瓮中之鳖,再无丝毫翻身机会。
  文翰遂即集聚大军,先往巴中,而赵云早在巴中准备好一切物资、军备。待文翰大军赶至,一万大军杀气腾腾地攻往锦竹。
  张鲁军斥候,探得文军漫山遍野地往锦竹进发,连忙赶回锦竹通报张鲁。张鲁惊慌失措,速聚麾下文武商议。
  “文翰已率大军杀至锦竹边界,此时安汉亦遭张辽、庞德两军侵犯。刘季玉的救兵还未赶来,这该如何是好呐!!!?”
  张鲁失魂落魄地嘶声喝问,阎圃却是神色静然,临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