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寒士谋 >

第527部分

寒士谋-第527部分

小说: 寒士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贤侄可知,主公遗嘱可是令你兄长刘琦接领荆州大位!”
  刘琮一听,浑身一抖,牙关打颤。一直以来,他都以为在其母还有手执荆州兵马大权的舅父蔡瑁帮助下,其父一死,荆州之主之位十有八九定属于他。刘琮万万未有料到,刘表竟然会选择了刘琦!
  蔡瑁见刘琮满脸恐惧、不可置信,冷然一笑,遂而又道。
  “你兄长刘琦,生性懦弱,素来与刘玄德交好。若让他接领荆州大位,荆州大权必落于刘玄德之手。刘玄德与我蔡氏一族势如水火。而贤侄你乃我姐之子,试问刘玄德为拢固荆州大权,岂能容你我二人!”
  “舅父,那该如何是好呐!?“
  蔡氏与刘备的恩怨,刘琮岂会不知。刘琮一时失了分寸,连忙抓着蔡瑁的衣袖急声问道。蔡瑁面色冰寒,缓缓说道。
  “贤侄若要保命,除领荆州之主之位一途,别无他法!“
  “可我父弃世,我兄现在江夏,更有叔父刘备在新野。舅父欲立我为主,倘兄与叔兴兵问罪,如何解释?”
  刘琮一听,先是起了几分喜色,不过很快又畏惧地问道。蔡瑁脸色平淡,遂将其与张允商议之策告之刘琮。刘琮听言,心中大定,嘴角亦不觉翘起几分狂喜的笑意。
  “贤侄你且安抚荆州文武之心,一切有舅父我为你定夺。”
  蔡瑁话音落下,刘琮即跪拜在地,谢过蔡瑁大恩。蔡瑁见刘琮这般,心中亦起几分笑意。刘琮越是依赖他,日后便越好控制。
  少时,刘琮告辞而出,心中谨记蔡瑁吩咐,回见一众荆州官僚,告之其父并未大碍,病情稍稍转稳,叫众人不必过虑。数日前那晚,荆州牧府,喊杀声震荡正座城池,府中各有几处起火。众人又问之,刘琮则以蔡瑁吩咐之话,一一答之。众人心有疑虑,再是追问。但刘琮却是一脸冷态,半句不说,众人无奈只好纷纷退去。
  同时间,在新野城内。诸葛亮与刘备正聚于县衙大堂内。诸葛亮闭目养神,轻拂手中鹅毛扇。而刘备却是坐立不安,欲言又止。
  这半月内,怪事连连,实在令刘备无法笃定。先前曹操忽然下令大封其为征南将军,随后不久荆州便多有谣言,造谣他欲要趁刘表病危,图谋荆州。
  刘备暗里察觉到,这定是曹操所施的计谋,心里忐忑。数次欲要前往荆州觐见刘表,表明其心。但都被诸葛亮阻止。
  诸葛亮告诉他,时下荆州因刘表病情,表面虽风平浪静,但暗里实则动荡不安。刘表终日卧病在床,无法坐镇大局,若是刘备此时赶往荆州,非但不能辟谣,反而会遭到小人所害。刘备听言亦觉有理,便按住了这个念头,但若不辟谣,刘备恐遭人怀疑,有损名声,向诸葛亮问计。诸葛亮当时轻淡一笑,只说暂观局势。
  “军师,这已有半月,我等当真在此坐等便可?”
  刘备还是压耐不住心中忐忑,出言而问。猝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诸葛亮微微睁开双眼,向刘备笑道。
  “呵呵。主公稍安勿躁。我等不久便可动矣。”
  刘备听言一惊,还未问话,便有兵士走入报道。
  “报!大公子刘琦在门外求见!”
  “刘琦?他不是在把守江夏,为何会来此处!?”
  刘备又起惊色,望向诸葛亮。诸葛亮却是平淡,好似早有料到一般。刘备见状,向诸葛亮必早有思量,渐渐地心也安定起来,速令兵士带刘琦来见。
  少顷,刘琦快步走入,面目之内尽是悲怆、焦虑之色,刚进大堂,双膝一跪,泣声呼道。
  “叔父救我呐!!!”
  刘备惊得不禁起身,连忙问道。
  “先前孔明不是以教计于你,难不成蔡氏尚还不罢休,欲要置你于死地不可!?”
  “非也!叔父有所不知,我父他!他!!!”
  刘备双目刹地大瞪,仿佛已察觉到什么,厉声喝道。
  “我兄景升到底若何!!!”
  “我父病重,欲立我为主,命叔父辅佐于我一同理事。不料此事被奸贼蔡瑁和那贱妇蔡氏得知,这两姐弟丧心病狂,不知还会做出什么大逆不道之举。还请叔父赶快起兵,赶往荆州,以稳荆州大局,否则我父未能等叔父大军赶至,而命丧逝世,蔡氏必会拢权,擅改父亲遗命,立我弟刘琮为主,统领荆州!”
  刘琦疾言厉色而道,刘备仿佛遭受到莫大的打击,踉跄数步,惨呼道。
  “我兄景升,即以命在旦夕!那蔡氏却仍野心不足,欲要趁火打劫!!我兄何等苦哉!!”
  诸葛亮凝了凝神,在侧拱手作揖道。
  “人有生死,此乃定数。还请主公节哀。”
  诸葛亮一发言,刘琦如发现救命稻草般,连忙向诸葛亮跪伏拜道。
  “先生多谋,还请先生出手相助!”
  诸葛亮眉头一皱,甚是为难说道。
  “大公子,非是我等不肯。而是近日,荆州多有谣言,言我主公欲趁刘荆州病危,强夺荆州。若是我家主公此时出兵,必遭人话柄,受天下人指责!更何况,此乃你等家事,我家主公毕竟是外人,岂能随意插手。”
  “先生此言差矣,叔父乃我汉室血脉,与我父兄弟相称,岂是外人!小侄一直将叔父视为父辈而待。叔父亦视小侄为膝下骨肉。当下,我父一生基业将于毁于一旦。叔父岂能袖手旁观!”
  刘琦见诸葛亮不愿,立马又向刘备跪拜道。刘琦此时已走投无路,倘若一个荆州世子竟被逼得如此,可谓悲凉。
  刘备甚是不忍,急向诸葛亮说道。
  “孔明,贤侄所说是理。昔日我兵败曹贼,颠沛流离,天下人皆俱曹贼。天下之大,我却无一处栖身之地。若非我兄景升接纳于我,我必早亡于世。兄长如此大恩大德,万死难报其一。时下荆州有难,我岂能不出手相助!”
  诸葛亮听罢,脸色一变,那冷酷的表情稍稍松弛下来,凝声而道。
  “只是口说无凭,但凭大公子片面之词,荆州上下官僚岂会心服!”


 第七百八十六章 刘表之死(中)

  刘琦一听,这才想起蒯越交付的文书,当下连忙从衣袖拿出急说道。
  “此乃我父遗嘱。上面写有日后荆州将交予我手,叔父与我同理政事!此可做证明!”
  诸葛亮那皓然灿烂的双眸,立即暴射出两道精光,心里暗付道。
  “有此文书,我便可助主公名正言顺地夺得荆州,以作基业!不过如今,尚且还需二人,方可事成。”
  诸葛亮想毕,向刘备投以一个眼色,刘备心神领会,速接过刘琦手上文书,拆开观阅,果然如同刘琦所说。刘表确立刘琦为主,命其辅佐刘琦,共理政事。刘备遂复投一个眼色予诸葛亮,诸葛亮神色一凝,遂而又道。
  “既有此封文书,可证实大公子先前所言乃是事实。兹事体大,孔明不得不得罪。还望大公子莫要介怀。”
  “先生不必多言,此乃关乎荆州正统,先生如此谨慎,亦是情由所原。”
  诸葛亮施礼赔罪,刘琦连忙回礼。诸葛亮随即又道。
  “我主深受刘荆州大恩,两人又是血脉兄弟,岂能见荆州将乱,而坐视不管。孔明恳请主公出兵荆州,相助大公子,复以荆州正统!”
  刘备听言,却是露出几分不忍为难之色,出言而道。
  “孔明误会我意。我非欲出兵荆州,而是望携贤侄亲自赶往荆州,先稳大局,予荆州众臣说予我兄之意,以免政纲落于蔡氏之手!”
  “万万不可!蔡氏手握重权,主公若不带一兵一卒,亲身赶往,必遭其害!”
  “可若我出兵而进,难免会有战事。即时荆州百姓必遭战祸,生灵涂炭,我实乃不忍!我宁死,亦不忍作祸害百姓之事!”
  刘备脸色一正,这话可说得义正言辞。诸葛亮脸色连连变化,心中连起涟漪。刘备这般仁义,诸葛亮更为确信他乃爱民仁主。
  其实诸葛亮,虽投于刘备麾下,但所谓知人口面不知心。诸葛亮唯恐刘备是那虚伪之徒,一直不敢倾力而助。而经过近半年的相处,诸葛亮渐渐确认刘备是他心中明主之选。
  诸葛亮心中思虑暂且不说。
  此时他闻得刘备所言,故装无奈,叹声而道。
  “如此且再作商议。”
  刘琦见状,连连相劝。刘备却是心意坚定,不肯听劝。他态度明确,若往荆州,必不带兵马。但若刘备不带兵马,诸葛亮亦不肯让刘备冒险。刘琦无可奈何,只好暗里干着急。之后,潘、张两人闻之此事,觉得这是夺取荆州的大好时机,两人乃刘备结义兄弟,当望刘备能取荆州为根基,两人来寻刘备,却反而被刘备怒叱一番,羞愧而离。
  潘、张二人见劝不得刘备,想诸葛亮多谋,刘备素来对其言听计从,故而来寻诸葛亮商议。诸葛亮却是不急,轻抚鹅毛扇,轻声说道。
  “两位将军不必急躁。且等二人,即时主公必愿取荆州!”
  诸葛亮淡言而道,潘凤、张飞听得一头雾水,不过却见诸葛亮那运筹帷幄,胸有成竹的样子,两人齐声问道。
  “军师所言,是何二人?”
  “不可说。不可说。”
  诸葛亮嘴角上翘,甚是神秘地轻笑,迈步离开。潘、张两人相视一眼,他俩早已习惯诸葛亮这般神秘,不过诸葛亮既是这般笃定,也就说明如今世局都在他的掌握之中。潘、张两人心中大定,想着诸葛亮有言刘备不久必取荆州,亦是兴奋无比,两人各自回去,操练兵马,等待战事。
  就在刘备踌躇不定,刘琦眼见时日一天一天过去,正急得如火烧眉头之时。忽然,蒯越、蒯良带着一队从人来到了荆州。
  蒯越、蒯良兄弟二人,才学韬略皆乃上乘,一为荆州别驾,管辖政务,一乃荆州军师,负责出谋划策,行兵打战军务之事。两兄弟可谓是荆州文士谋臣之首,深受刘表重用。
  时下潘、张正与诸葛亮商议不久即将而来的战事,忽听闻荆州有人来见。诸葛亮淡然一笑,向潘、张说道。
  “这必是蒯越、蒯良兄弟二人来见。万事济也!二位将军,快随我去见主公。稍后你等莫要多言,可看我眼色行事。我眼色一起,你等便如此如此。”
  诸葛亮与潘、张二人交付一番,二人连连颔首,当下谨记。随后,诸葛亮与潘凤、张飞赶至县衙大堂。
  恰好听得,蒯越、蒯良兄弟二人在宣告文书,那两封文书的内容竟是刘表有令,要调离新野的二万兵马,同时又暂免刘琦江夏郡守之职,要其立刻赶回荆州,守候在旁。
  张飞一听,顿时怒火上涌,作势就要大喝。潘凤立马阻止,示意其先看诸葛亮如此处理,不要轻举妄动,误了大事。张飞猛地一咬牙,先是忍住。
  刘备、刘琦两人脸色大变,接过文书。此时诸葛亮迈步走入,潘凤、张飞两人一左一右地在背后跟随。
  “呵呵。两位明公远途跋涉,定是疲倦,我已派人在城内打扫一处干净宅院,还请两位明公先去歇息。待今夜宴席设好,再请两位明公饮宴,为之洗尘。”
  诸葛亮轻笑作礼而道。蒯越、蒯良两人眉头一皱,两人神色各不相同。蒯越双目凝重,似有心事,欲言又止。而蒯良眼眸内有着一种莫名的痛苦之色,同时好似有所顾虑,不愿多留在新野。
  诸葛亮将两人神情变化都看在眼里,不等蒯越、蒯良回答,便令左右安排。蒯越、蒯良不好拒绝,向刘备告辞后,便随兵士而去。
  蒯越、蒯良刚是离开,刘琦再也忍不住急色,跪地向刘备而道。
  “叔父!我父必不可能颁发这等文书,这两封文书必是那蔡瑁令人所写!想必我父此时已遭其控制,叔父若再不出兵,后悔何及呐!?”
  刘备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向刘琦说道。
  “蒯越、蒯良皆是荆州重臣,此兄弟二人,皆是荆州名士,此番由他兄弟二人下旨,这岂会有假?更何况你乃人子,眼下我兄危在旦夕,你回去守候亦是合理!”
  “可为何,我父却要夺叔父兵权!?”
  刘琦仿佛说中了刘备的痛处,刘备浑身一颤,苦涩而道。
  “或许兄长见其命在旦夕,又听先前谣言,恐我趁机夺取荆州,故而夺我兵权。”
  刘备话音刚落,诸葛亮默默向潘凤投去眼色,潘凤心神领会,立即踏步而前,凝声而道。
  “兄长此言差矣。依弟之见,此必是蔡德珪暗里操纵!”
  刘备见是潘凤,神色一凝,随即又问。
  “二弟如何见得?”
  “蒯越、蒯良皆乃世族出身。世族之辈,素来以其世族利益为先。时下荆州即将大乱,蔡氏一族把持荆州。蒯越、蒯良,为保世族利益,故而投之蔡瑁之下。”
  “蒯越、蒯良皆是忠义之士,岂会做此大逆不道之事!”
  “兄长莫忘了昔日徐州陈yuan龙之事。当初陈yuan龙为保其族利益,倒戈相向,投靠曹操,故而令兄长失去徐州。今日二蒯,即如同昔日陈yuan龙!”
  痛失徐州,一直是刘备心中之痛。潘凤此言一出,刘备脸色剧变。就在此时,诸葛亮又向张飞投以眼色。
  张飞立即扯声喝道。
  “哥哥何必多想,弟我这就去寻那对兄弟,审问一番,便知真相如何!!”
  张飞环眼大瞪,说做便做,作势就要离开。刘备连忙令潘凤拦住,厉声呵斥道。
  “此乃莽夫行为!二蒯皆是荆州重臣,三弟若是如此,只会陷我于不仁不义!”
  诸葛亮一直在暗观局势,这时他忽然脸色一凝,踏步而出,作礼而道。
  “主公息怒。若主公当真接令,将二万兵马交予二蒯之手,新野兵力空虚。到时蔡瑁当真怀有歹心,新野必危。三将军因此顾虑,性直而为,亦情有可原。亮刚才曾暗观二蒯脸色,发觉其中多有诡异。因此亮亦觉得此当中必有不可告人的惊人秘密!”
  刘备听言顿时大惊,速向诸葛亮问道。
  “那我该若何?”
  “亮观二蒯,皆心中藏事,主公不妨一试,看可否探得两人心事?”
  “依孔明所言,又该如何去探?”
  诸葛亮早有思量,转眼望向刘琦。随即众人亦将目光投去。诸葛亮遂教计如此如此,众人听后,皆觉诸葛亮计策大妙。于是众人依计行事,各做准备。
  是夜,刘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