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寒士谋 >

第532部分

寒士谋-第532部分

小说: 寒士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七百九十三章 刘备势起(下)

  “南郡?那里距离江东甚近,此时我军受此大损,南郡岂是安身之所?”
  蔡瑁脸sè大变,疾言厉sè喝道荆象却是平淡,轻声回道
  “蔡将军稍安勿躁时下荆州多有反抗蔡将军之声,大耳贼在荆州深得人心,眼下又占有大利,只怕不需多久,整个荆州便要落入此人手中若不算武陵一万部众,蔡将军手上兵马仅剩二万余人岂能抵挡大耳贼之强势某有一计,可使荆襄之民,安如泰山,又可保全将军名爵”
  蔡瑁听言,原本黯淡无光的双目即暴起灿然之光,仿佛在绝境中抓得救命稻草般,连忙向荆象问道
  “计将安出?快快说来”
  荆象拱手作礼先拜,遂凝神而道
  “不如将荆襄九郡,献与江东孙策,孙策必重待主公也孙氏坐拥江东、扬州、交州之地,拥兵近有二十万余,各部jīng兵在江东cāo练蓄养已久且孙氏麾下猛将无数,如其主孙伯符、周幼平、黄公覆、程德谋等皆有万夫莫敌之勇谋臣个个皆是世间人杰,特别是那周公瑾被天下人称为世上第一智者,此人智高如妖,韬略谋策拈手便来,且统兵有道,自其入仕孙氏麾下,从无败绩有此人坐镇,我等便不必忌惮诸葛亮之谋再者,鲁肃、顾雍、张昭皆是有名谋士若将军得江东所助,必能剿灭大耳贼之恶势”
  蔡瑁听言,神sè剧变,厉声喝道
  “是何言也我受先君遗命,临危托孤于我,今若不顾其子安危,远遁而去,再将荆襄之地送予他人之手此实乃大逆不道也”
  就在此时,旁侧的邓义亦附和而道
  “荆壮士之言是也夫逆顺有大体,强弱有定势今大耳贼多得逆贼相投,前番作战我军兵士又多被俘虏,以大耳贼那假仁假义,只怕这些俘虏,不需多久,便被其迷惑,投于其麾下眼下大耳贼其势正大,在荆州又得人心,将军拒之,如同以卵击石,螳臂挡车
  且此时荆州外患未宁,内忧又作我军连番挫败,但闻大耳贼、诸葛亮之名,军中兵士未战而胆先寒,安能与之敌哉?“
  蔡瑁脸sè连变,眼中不由露出几分凄楚之sè他本坐拥荆州之地,麾下近有十四万兵马,转眼间竟落得如此地步蔡瑁心知,这全乃那诸葛亮谋策所使,虽然诸葛亮出山不久,与蔡瑁不过只有数战但若说蔡瑁一生最为恐惧之人,必定是这诸葛亮此番,他可谓败得彻底,若非得以勇将死士多番相救,他早已命丧九泉
  蔡瑁痛苦无比地叹了一声,缓缓而道
  “诸公善言,非我不从,但以先君之业,一旦弃与江东孙氏,恐贻笑于天下耳”
  荆象听言,冷然一笑,目光赫赫,望向蔡瑁
  “将军自料比那大耳贼何如?”
  蔡瑁牙齿一咬,死死逼出三字
  “不如也”
  荆象疾言厉sè,遂而再道
  “大耳贼兵强将勇,诸葛亮足智多谋先败曹子孝五万大军,时rì又连番谋策,火攻水计,摧将军八万兵马于野,时今其得之襄阳其势崛起,不可抵挡若武陵当真如我所言,已被其取,将军岂有回天之力投诚江东孙氏之谋,乃长策也将军不可迟疑,致生后悔”
  “是也还望将军莫再犹豫否则一旦大耳贼大势建成,天下之大,能与之相并者,亦唯有曹、文、孙三者”
  邓义附和而道蔡瑁极为痛苦地再叹了一口气道
  “诸公见教极是我已知如何抉择”
  蔡瑁说毕,便传令兵士,立即赶往南郡而去蔡瑁虽是不甘将将荆襄九郡,献与江东孙氏但比起他与刘备的滔天仇恨,他纵有再多的不甘,亦愿为之
  蔡瑁一众残兵败将火往南郡而前,蔡瑁一边死咬着皓齿,双目发黑透着无尽怒恨,在心中嘶声大吼道
  “大耳贼、诸葛孔明你等将我逼得如此落魄,若不亲手诛杀你等二人我蔡德珪誓不为人”
  蔡瑁大势已失,如同一头丧家之犬,败走南郡而正如荆象所料,武陵已落入太史慈之手,而就在不远处,太史慈早已布下天罗地网,重重埋伏,等候蔡瑁自投罗网
  在武陵境界内的某条山脉,太史慈等候蔡瑁许久,仍未见得蔡瑁太史慈想起诸葛亮先前吩咐,眼sè稍起惊sè,连忙命一队快骑前去打探半个时辰后,那对快骑回报,果然在数里外发觉到有兵马军队的行迹不过忽然却改变方向,往南郡的方向去了太史慈听罢,眼sè稍稍变得凝重,暗付道
  “看来确实如军师所料那般,蔡德珪身边果然潜伏了曹cāo人马眼下蔡德珪转走南郡,必是去向江东孙氏求救”
  诸葛亮智多胜妖,岂不知前番曹cāo忽然重赏刘备,定是有所图谋,加之后来荆州谣言四起,诸葛亮已渐渐怀疑,曹cāoyù要趁刘表病危,使荆州大乱诸葛亮心知曹cāo麾下谋臣皆是人杰,特别是郭嘉、贾诩二人,不容小觑曹cāo此番出手,必不止此诸葛亮大约猜到,曹cāo应会在蔡瑁身边派人潜伏,进而教唆
  如同诸葛亮所料,那荆象正是曹cāo安排埋伏在蔡瑁身旁的细作荆象本是青州之人,随曹cāo征战四方已有五、六年之久,又因其心思谨细,勇猛过人,当下于曹cāo麾下虎卫军内,任都尉一职荆象受郭嘉之吩咐,在半年前独身来到荆州,投靠了蔡瑁,一直伺机而动
  眼下势局正如郭嘉所预测般发展,蔡瑁大败于刘备之手,已被逼得走投无路荆象趁机谏言,让其求救于江东孙氏一旦孙策当真趁荆州大乱,出兵攻取,即时荆州势局将会乱得翻天覆地,在多方势力混杂下,谁将成为最后的胜利者,尚且是未知之数后事如何,但且静观其变
  却说太史慈发觉蔡瑁远走南郡,当即派人赶回樊城禀报此时襄阳、武陵已落于刘备之手,刘备势力顿时大涨,崛起之势,快得令人不禁诧异
  而另一边在江夏郡内在蔡瑁尚未出兵野之前,刘琦在一队从骑的护送下,回到了江夏西陵城内
  此时韩玄刚收到蔡瑁传来的密令,知得荆州即将大乱蔡瑁所发密令,既是吩咐韩玄,若是刘琦回到江夏,暗中将其杀害韩玄虽才能庸俗,但却是心思细密之人,他心知蔡瑁势大,拥兵自重,刘表病重,荆州迟早落于蔡氏之手,因此早已向蔡瑁暗中投诚
  韩玄得知刘琦归来,大喜过望,心想若是替蔡瑁铲除刘琦这一心腹大患,他必得蔡瑁重赏不过刘琦毕竟是刘表长子,韩玄不敢明目张胆地痛下死手韩玄思定后,当下先亲自出城郭相迎韩玄见过刘琦,两人礼毕,韩玄立马详装紧张地向刘琦问道
  “大公子可有见得主公?主公病情如何?”
  刘琦虽然生xìng懦弱,但识人眼光却是不差,他早知韩玄这一jiān贼暗中已向蔡氏投诚刘琦心中冷笑,暗付道
  “jiān贼,就让你再猖獗一阵,迟早取你项上头颅”
  刘琦想毕,立即泪光上涌,向韩玄泣声而道
  “我父病重,命在旦夕,但蔡德珪却令人把守府中外门,不让我见琦多求无用,寻遍城内重臣,亦无人理会万念俱灰之下,琦亦只好回来江夏,望能守住此地,令我父安心,早rì安康”
  “蔡德珪竟敢如此大公子,要不我等在江夏起兵,杀往汉寿,到时我就不信那蔡德珪还会多加阻拦”
  韩玄听言,详装大怒,厉声喝道刘琦知他虚伪,不过亦不揭穿,摇首急劝道
  “韩将军稍安勿躁蔡将军有言,说琦奉父命镇守江夏,其任至重,rì前擅离职守,前往相见,若我父得知必生嗔怒,病将转增,非孝也琦细心一想,亦觉如此蔡氏一族,功德如海,荆州能得以安稳,全仗其力韩将军万万不可轻举妄动,寒了蔡氏之心”
  韩玄在刘琦眼目内,发觉几分畏惧之sè,心中暗笑刘琦懦弱无用两人谈了一阵,韩玄遂引刘琦入城,刘琦与一众从人,皆回城内郡衙安歇
  韩玄告辞刘琦之后,即派人唤陈横、金旋、巩志三将于府内商议陈横献计道
  “不如将军在府中设一宴席,邀他饮宴,表面是为其接风洗尘,暗地里却埋伏刀斧手我等三将引军在府内藏着,将军以砸杯为号我等一听得声响,立即引军杀出,将那刘琦砍成肉酱”
  韩玄听言大喜,当即令陈横、金旋、巩志各去安排与此同时,在另一边刘琦回到郡衙后,并无歇息,而是带着数人向城内黄忠府邸疾奔而去
  刘琦此番回来江夏,乃是依诸葛亮的计策而行在诸葛亮的计策中,黄忠乃至关重要的人物刘琦一边行走,脑里一边想起昔rì诸葛亮之言
  “黄汉升乃忠义之士,虽今年近五旬却有万夫不当之勇且此人在江夏极有名声,深受军民爱戴,被誉为乃江夏屏障大公子若要稳江夏,必须说得此人来助,即可马到功成”
  诸葛亮的话,刘琦自然谨记心中当下刘琦来到黄忠府内,下人通报完毕,黄忠急急冲出,倒履迎之
  “末将黄汉升见过大公子,有失远迎,还望大公子勿怪”
  黄忠拱手作揖,谦卑有礼,毫无虚假之sè
  刘琦对人谦和,且其懦弱之名,人所皆知,因此在荆州一般官僚对刘琦毫无敬重之心像黄忠这般,绝无所有刘琦当即对黄忠生了几分好感,与黄忠叙礼罢,黄忠正yù请刘琦入府说话忽然黄忠脸sè一变,一双虎目投shè出巨大的光华,死死地盯着刘琦身后一人
  只见那人长得甚是奇异,魁梧的身躯足有三个汉子般巨大,双臂如有撕虎擒狮之力,目光充满一股吞天之势


 第七百九十四章 刘琦进登大位(上)

  而且更为可怕的是,这巨汉身上散发的迫力,竟让黄忠暗暗察觉到几分威胁。
  “这位壮士天生异相,必是了不得之豪杰。不知可否告之大名?”
  黄忠作揖先是施礼,时下那人不过是刘琦从人的身份,却得黄忠这般大礼,黄忠府中下人见得都不由生出异色。
  那巨汉却是平淡,欠身回礼,便道。
  “某身微名轻,将军乃世间豪杰,某岂敢将军面前放肆。”
  黄忠听言脸色一冷,刘琦遂在旁急低声说道。
  “黄将军且先进府谈事,此番琦有大事相求。”
  黄忠眉头一皱,微微颔首,便引着刘琦进入府中大厅,喝退府中下人。刘琦亦只带刚才那位巨汉,其余从人皆令其在厅外守候。黄忠见刘琦对那巨汉尊重无比,又留下听事,顿时对那巨汉更是好奇。刘琦和那巨汉暗中交流眼色,神色一凝,忽然说出了巨汉的身份。
  “刚才人目杂多,有些话不方便明说。黄将军,此人乃是刘皇叔结拜二弟,潘无双也!”
  “竟是无双上将潘无双!公之大名,如雷贯耳,老夫早有听闻!今日幸得见公之尊荣,果然不同凡响!!”
  黄忠虎目顿时瞪起,惊呼而道。他本就觉得此人定是来历不凡,却无料到竟是那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无双上将。昔年,潘凤与‘将王’吕布,单打独斗,却仍能不落下风,平手收场,足可见其武艺之高。后来潘凤更与天下各个盛名勇士对战,如‘恶来’典韦、‘虎痴’许褚,‘龙胆’赵云,‘小霸王’孙策。潘凤皆以保持不败,昔年更一斧劈死袁绍麾下大将颜良,而使得袁绍于白马落败,痛失先机。黄忠对潘凤一直颇有敬重之心,而此时其兄刘备,在荆州得以民心所望,黄忠亦曾有拜见之心。不过因军务缠身,一直未有见得。
  “黄将军谬赞了。黄将军老当益壮,年近五旬,仍能射杀江东猛虎孙文台,天下为之一惊。潘某今日得见,实是荣幸至极!”
  潘凤拱手作礼,两人四目对视,各是赏识。两人一番寒暄后,潘凤向刘琦暗投了一个眼色。刘琦微微颔首,脸色一凝转身向黄忠问道。
  “素闻黄将军乃忠义之士,时下荆州外患内忧,势局动荡不安。将军有何策也?”
  黄忠一听,心里遂荡起阵阵涟漪。荆州所处势局,他岂会未有发觉。北方曹操虎视眈眈,南方孙策蓄兵势壮,此为外患。而此时刘表命在旦夕,蔡氏把持重权,若刘表一旦逝世,蔡氏定会趁机拢权,图谋荆州。
  对此,黄忠一直心有忧虑,奈何他人微言轻,有心而无力。此时大公子刘琦,向他问计,黄忠难免心潮滂湃,当即拱手而告。
  “依老夫之见,大公子应谏告主公,暗中分削蔡氏势力,再遣大公子回荆州处政,以公子为首,聚集蒯越、蒯良兄弟等忠义之士对抗蔡氏,与其分庭抗礼,以此来稳内局。至于外患,北有刘皇叔把守新野门户,可无忧也。南有韩将军坐镇,老夫愿肝胆涂地辅佐韩将军,以保江夏万无一失,还请大公子不必忧心。”
  黄忠所谏确实是妙,不过黄忠却不知,时下刘表已经逝世,荆州已发生惊天动地的变故。黄忠一席话落下,潘凤和刘琦面容皆露出喜色。
  黄忠敢于进谏,削弱蔡氏的势力,可见其并不像韩玄那般,暗中投靠了蔡瑁。
  “黄将军果是忠义之士!我父在天之灵,亦欣慰也!”
  刘琦喜极而泣,仰头呼道。黄忠却是脸色剧变,虎目大瞪,忙问道。
  “大公子此言!!!难道主公已!!!”
  刘琦双目一眯,目光内尽是怒恨之色,当下从衣袖内拿出刘表的遗属,递向黄忠,同时一一告之蔡瑁恶行。黄忠急拆信而观,一边听着刘琦的言语,老泪众横,悲怆不已,哭不止声。刘琦触景动情亦随之而泣。潘凤在旁相劝二人,自然不在话下。
  少时,哭声渐止。黄忠通红的虎目内,尽是滔天杀意,双膝一跪,向刘琦厉声说道。
  “蔡瑁大逆不道,擅改先君遗命!老夫不才,但愿以微薄之身,助大公子重夺荆州大位!”
  刘琦急扶起黄忠,凝声而道。
  “黄将军快快请起,若得黄将军所助,大事可济也!”
  “不知大公子可有计策?”
  黄忠遂又向刘琦问道,同时目光暗暗地瞟了潘凤一眼。他心知,潘凤既然随刘琦来到江夏,刘琦必定先前早已寻找过刘皇叔商议大计。刘琦重重点头,随即低声而道。
  “蔡氏势大,拥兵自重。眼下荆州唯有我叔父刘玄德能与其对抗。且先父亦有遗命,要我与叔父同理政事。先前我已与叔父有过商议,黄将军所有不知,叔父麾下军师诸葛孔明,乃旷世奇才。对于剿灭蔡氏之事,诸葛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