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寒士谋 >

第535部分

寒士谋-第535部分

小说: 寒士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丁奉微微颔首,遂道
  “邓将军远涉路途,鞍马驱驰,大都督特命丁奉聊奉酒食”
  言罢,军士跪奉酒食,丁奉敬进之邓义大喜,遂与丁奉饮了数杯,上马同行来到吴会境界,是日天晚,前到馆驿,见驿门外余人侍立,击鼓相接一将于马前施礼道
  “奉大都督将令,为邓将军远涉风尘,令潘某洒扫驿庭,以待歇宿”
  说话之将,正是孙策麾下部将潘璋邓义忙下马,回礼毕,与丁奉、潘璋同入馆舍讲礼叙坐须臾,排上酒筵,二人殷勤相劝饮至更阑,方始罢席,宿了一宵邓义睡前,暗思孙策这般礼待,是为明主也,眼下蔡瑁一连挫败于刘备之,兵败将亡,大势已去不如暗投孙策麾下罢了
  邓义思定,便入睡就寝次日早膳毕,上马行不到三五里,只见一簇人马到乃是孙策引着周瑜,亲自来接遥见邓义前来,早先下马等候邓义亦慌忙下马相见,双目暗暗大量孙策、周瑜,见孙策身躯魁梧,浑身霸气骤发,孔武有力,似能双撕天,真乃霸王再世再看周瑜,俊美至极,美得纵是倾国倾城之美人,亦黯然失色,双目聚光,似有无穷智睿,那抹淡笑,给人一种莫名的惊异,仿佛世间一切皆在其预料当中
  邓义见孙策、周瑜这般了得,相投之心更为确定
  “邓将军远途跋涉前来江东,孙某若有招待不足,还望邓将军多多见谅”
  孙策灿然一笑,声音洪亮,邓义在其面前,不觉有几分自愧之色,当下欠身作礼,尽说敬重之意孙策大喜,遂邀邓义入城,邓义上马,与孙策、周瑜并辔入城至府堂上各各叙礼,分宾主依次而坐,设宴款待饮酒间,孙策只说闲话,并不起荆州之事邓义心中有事,暗里着急,以言挑之道
  “今吴侯据守江东、扬、交二州,地广势大,威震南方但近年听闻,吴侯忽然休兵蓄养,只操练兵马,却无动静时下正值乱世,朝廷昏庸,天受奸贼把持,社稷崩落,国将不国大丈夫当应趁势而起,立以不世功业素闻吴侯乃世间豪杰,人称小霸王吴侯何不效仿西楚霸王项籍,聚以精兵猛将,平定天下!?”
  近年,曹操为安抚江东孙氏封孙策为车骑大将军,兼吴侯爵位孙策听言,虎目顿暴灿然之光,一直以来,在孙策心中,比起汉高祖刘邦,孙策更为欣赏西楚霸王项籍毕竟项籍乃江东之人,再者孙策脾性与项籍极为相似邓义见孙策双目迸发尽是**之色,心中正喜,此时在旁侧的周瑜却是笑道
  “我主乃武能定国,威震江东,赏罚有道,军将皆心诚而服,更者体恤下属,爱护姓依瑜所见,日后功业,必能超于项籍眼下我江东休养,我主自有深意何况此乃我江东之事,就不必劳烦邓将军操心”
  邓义一听,脸色一凝,即言而道
  “周公此言差矣天下大乱,姓皆望乱势早日结束,而迎太平盛世若吴侯有心安定天下,何不早日筹划,以救天下姓于水生火热之中!”
  周瑜将邓义表情变化看在眼里,心中暗喜,微微一笑又道
  “呵呵看来邓将军对于吴侯,多有敬重之心只可惜邓将军身居他人麾下,未能与吴侯效命若吴侯能得之邓将军这般心系天下姓之义士,何愁大事不可成也?”
  邓义皓齿一咬,当下出席跪地,从袖中拿出蔡瑁信,具告蔡瑁欲将荆州相献之意孙策、周瑜却无任何惊异之色孙策接信而观,看后递予周瑜周瑜观毕,笑言而道
  “蔡德珪欲献荆州予我江东只怕其表里不一,即时荆州乱势一定,蔡德珪便要过河拆桥!”
  邓义听之,心中一连翻起巨浪,蔡瑁确有此心,不过看来却瞒不过周瑜邓义心中暗付,眼下蔡瑁势穷,孙策、周瑜皆赏识于他,投于其麾下,必有受之重用更何况,孙策、周瑜君臣相辅相成,大有可能夺之天下!
  邓义想毕,即告言道
  “荆州乃兵家必争之地,沃野千里,民殷国富,智能之士,久慕吴侯之威若吴侯愿起江东之众,长驱北指,夺下荆州,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此等大好时机,吴侯何须多加顾虑重重,当应速行之!吴侯乃明主也,恨不能早遇而仕!即时若那蔡德珪当真有歹心,邓某定将大义灭亲!!”
  周瑜皓目刹然一凝,冷声喝道
  “食其禄而背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邓将军这般卖主求荣,若我主纳之,必留祸根!”
  周瑜喝毕,正欲喝左右,驱赶邓义出门邓义忿然大喝,厉声吼道
  “邓某非卖主求荣!今遇明公,不敢不披沥肝胆!蔡德珪擅改先君遗命,禀性残暴无仁,不能任贤用能,加之刘备势崛壮大,其又在荆州深得人心当下蔡德珪麾下人心离散,迟早必亡吴侯若能取得荆州,北上中原,匡正天朝,名垂青史,功莫大焉明公果有取荆州之意,邓某愿施犬马之劳,即在军中以为内应蔡德珪若生异心,我好歹取其首级,献于吴侯未知吴侯意下若何?”
  邓义又做承,周瑜听毕寒澈神色即去,与孙策暗投眼色孙策遂朗然大笑,连喝而道
  “哈哈哈哈!!!好!好!!好!!!”
  即时孙策收纳邓义,让其先于蔡瑁麾下,监视其一举一动同时,周瑜又对邓义交付如此如此邓义一心要投孙策麾下,当下心中谨记
  次日,孙策写落回一封,交予邓义邓义持告辞,急望荆州南郡赶回
  与此同时在汉寿城内刘琦回归,刘备麾下众将臣谋士,兼荆州原班武相辅刘琦为安抚刘备,将大多重要职位,都许予刘备麾下之人时又感刘备恩德,遵从刘表遗命,令刘备与他同理政事刘琦对刘备可谓是言听计从,极其依赖,加之蒯氏兄弟、伊籍皆有心仕于刘备,有意维持这诡异的局势
  刘琦亦无觉得其中不妥,待刘备如同父辈,尊爱有加刘备亦待刘琦如同膝下之,叔侄二人相处融洽,毫无空隙
  待襄阳、武陵、江夏皆稳一日,诸葛亮忽然向刘备说道
  “蔡德珪败退南郡,将其心腹兵士皆聚集一处,要稳荆州,蔡氏绝不能容,不可不急除之”
  刘备微微颔首,即与诸葛亮道
  “军师所言甚是,依军师之见,我当若何?”
  “主公当下因调配武陵、襄阳兵马,齐而进发,攻取南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剿灭蔡氏同时再令江夏黄汉升,多加备,严守城池!”
  刘备听言,眉头一皱,急问道
  “军师这般布局,为何?”
  诸葛亮那皓月般的眼眸微微一眯,爆出两道令天地亦要为之黯淡的光彩,凝声而道
  “蔡德珪大势已去,走路无论,必然奋势一搏依亮之料,他大多会遣使往江东求援,引江东大军进入荆州,以挡我军攻势!”


 第七百九十八章 江东起兵荆州(中)

  “蔡德珪竟敢引狼入室!!他简直是丧心病狂!!!”
  刘备暴跳如雷,厉声大呼。诸葛亮凝神又道。
  “江东孙氏蓄养已久,兵强马壮,谋臣猛将多如牛毛,其势之大,非同一般。若是江东真若出兵,必分兵四路,取长沙、南郡、江夏、桂阳四郡。此四郡皆依伴江东,江东若能得之,若有万一,随时可发援军救援。江东孙氏势大,带甲兵士足有二十多万余,眼下主公尚未成以大势,不可与其硬抗。先弃长沙、桂阳,力保江夏、南郡不落于孙氏之手,再继以图谋后事!”
  “孔明所甚善,我即依你言,下令调配兵马!”
  刘备脸色甚是凝重,江东孙氏势力之大,并不损色于曹操多少。今番,江东若倾势而取荆州,集合蔡氏之力,荆州必然翻天覆地,局势大变。虽是如此,但刘备心中却毫无畏惧之意,反而有种蠢蠢欲动的兴奋。
  原因无他,全因他刘备麾下已有了一位拥有旷世之智,经天纬地之才,出鬼入神之计的超凡谋士!
  刘备依照诸葛亮之谏,命张飞率襄阳一万兵马杀向南郡,伊籍负责其军中辎重、粮草,同时刘备又聚合潘凤、文聘等将,协同诸葛亮,起兵二万,华雄领其余兵马镇守武陵。大军即日从武陵出发,往南郡进军。再之,刘备又令大将太史慈还有名士蒯良赶往江夏,助黄忠把守江夏。
  两路大军,旌旗遮天,刀枪蔽日,浩浩荡荡,气势汹涌皆往南郡而去。另一边,却说蔡瑁败走南郡后,日夜惊怕刘备出兵来讨,故而多派细作,在武陵、襄阳之地打探。此时已有细作报之蔡瑁,刘备分兵两路,襄阳出兵一万,武陵起兵二万,合三万兵力正往南郡声势惊天,浩荡杀来!
  蔡瑁大惊失色,眼下邓义出使江东尚未归来。蔡瑁如火烧眉头,即令各部兵马做好防备,又挖以深沟土垒,筹备守城军备,准备即将而来的大战。
  就在刘备大起兵马,欲要攻克南郡,剿灭蔡氏。与此同时,江东亦是兵马大动,周瑜持孙策号令,在豫章八万精兵内,分兵四部。第一部由周泰统领,徐盛为副将,鲁肃为军中军师,领兵三万杀往江夏。第二部,由黄盖所领,潘璋为副将,顾雍为军中军师,统兵八千暗往桂阳境界出发,等候军令,随时准备袭击桂阳各个城县。第三部由程普统率,韩当为副将,诸葛瑾为军中军师,率兵八千往长沙境界进军,亦暗中等候号令,准备攻取长沙。最后一部,由孙策亲领,协同诸将谋臣,统兵三万四千兵马,往南郡救援。
  江东不动则已,一动便是八万精兵,分兵四路,如同四条蛟龙般渡河过江,往荆州各地穿游而去。
  就在蔡瑁急得焦头烂额之时,邓义终于赶回南郡,禀报蔡瑁,具言孙策愿以接纳,江东已向江夏、南郡同时出兵。蔡瑁听言大喜过望,当即通告各部兵士,江东来援之讯。各部兵士听得,顿时士气大涨,先前低落的士气,可谓是水涨船高。
  数日后,刘备二万大军杀入南郡境界,一连夺取城县。同时张飞所率部众亦从襄阳与南郡交界杀入,一路势如破竹,连夺城池。蔡瑁皆不相迎,他自知江东援军迟早会到,将麾下二万部众皆聚集于南郡江陵城内。半月内,建造一座瓮城,又在城外方圆三里,挖取深沟,筑起土垒,以作防备。
  十日后,刘备从江陵城北处引军杀至,于江陵城十里外,大起土木,建造营寨。次日,张飞亦率兵从江陵城东赶至。刘备两路大军聚集,正准备下令猛攻江陵之时。忽有一斥候急急入帐来报。
  “报!!!江陵城南三十里外,有一部大军渡江而来,其部势大,人多势众,足有三万多兵马!!!小人见得军中旌旗,统兵大将正是江东吴侯,孙伯符。同时,其义弟周公瑾亦在军中!!!”
  “江东兵马竟然来得如此之快!?看来其必是早有调配!”
  刘备听言大惊,双眼瞪起,急急问向诸葛亮。诸葛亮亦有几分凝重之色,吟声而道。
  “世人皆说江东周郎乃天下第一智者,今日一观,果然如此。想必周公瑾早前发觉荆州大乱,已想到会有今日战事,因此早在荆州、江东交界,调配兵马。否则,其军绝无可能来得如此迅疾!!”
  “军师,眼下江东大军赶到江陵,若与城内蔡氏兵马合军一处,足有五万之众。且彼军中,有江东俊杰坐镇,若要攻克南郡,无疑是难于登天矣!!!”
  刘备惊呼而道,一旁的潘凤听言,却是忿然而起,厉声喝道。
  “哥哥何必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那孙伯符年少狂妄,不足为患,周公瑾虽是多智,但我军中亦有军师坐镇。弟虽不才,愿领一军,先挫其军威!!!”
  诸葛亮听言,遂露出几分笑意,向刘备拱手说道。
  “潘将军所言极是。主公不必担忧,即时亮自有良策应敌。且先令三将军于城东高山扎寨屯兵,与我军成掎角之势。以备大战。”
  刘备听计依从,号令下落,分拨而定。另一边,孙策先派丁奉领四千铁甲部队,为先锋急往江陵而去,为大军先立营寨,同时通报蔡瑁,江东大军不日将至。
  丁奉领命而行,一路疾奔前进,赶至江陵城南十里外,据山立寨,同时再遣派一队快骑,进往江陵城内通报。
  是日夜深,时值初更之时,江东营寨正立,丁奉见夜色已深,故而令兵士先且歇息。
  到了当夜二更,忽然马蹄声大作,丁奉被那巨大的嘈杂声惊醒,还未反应过来,寨内便传起一片接一片的凄厉惨叫声。丁奉赶忙出帐,正见左路潘凤引一军杀入,中路刘备率一部兵马冲来,右路文聘指挥兵马,正往营寨攻来。丁奉大惊失色,上马便逃。刘军三路部队,齐齐拥入大寨,放起火来,烈焰腾空。江东兵马四处奔走,连夜直往江陵城逃奔而去。眼见江陵城近在眼前,猝然间东边一彪人马火速杀出。为首一将,提一根丈八蛇矛,纵马飙飞,摇首扯声大喝道。
  “燕人张翼德来也,江东小贼,纳命来!!!”
  那叫声如同轰雷在爆,丁奉吓得心中震荡,回过神来时,张飞已是飞速杀至。丁奉忙提刀去挡,‘砰’的一声暴响,丁奉脸色剧变,暗道张飞劲大。张飞暴喝连连,提矛猛刺,丁奉挥刀急挡,边战边退。幸好这丁奉武艺不俗,否则早被张飞刺落马下。
  就在此时,江陵城南边城门,忽然连番暴起巨响,蔡军大部人马轰然杀出。张飞仍不愿退,紧杀着丁奉。丁奉亦被逼出血性,大吼一声,铃铛大的眼目瞪大,持刀乱劈乱砍,放开来与张飞厮杀。两人杀了数十回合,丁奉虽被张飞杀得险象环生,但却仍能稳住阵脚。
  “真乃壮士也!”
  在某处高地,诸葛亮在一队兵士的保护下,正乘车登高而望战况,见丁奉竟能与张飞厮杀数十回合,不禁惊叹。
  这时,蔡军大部人马即将杀来,诸葛亮令身边兵士吹起收兵号角,张飞听号,忿然怒喝一声,连攻一阵,仍旧取不下丁奉,唯有领兵侧退。蔡瑁赶至,遂将丁奉部众接应入城。
  次日一早,诸葛亮与刘备正于帐中商议。
  “江东大部兵马暂且未至,亮愿领一军据于先前所夺营寨,抵挡其军。为主公争取十日时间。十日之内,主公集合大军,攻取江陵。若能成之,南郡可保无失!将来战事,亮自有计策应付。”
  诸葛亮双目烁烁,凝声而道。刘备听毕却是脸色剧变,立即便是拒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