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寒士谋 >

第590部分

寒士谋-第590部分

小说: 寒士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调配皆定,吕蒙收得军令,当夜与陆逊商议后,即发白衣人,驾快船渡江而去。白衣人昼夜趱行,直抵北岸。
  江边烽火台上守台军见得,立即蜂拥赶至岸边,截住盘问。陆逊身穿白衣,丝毫不乱,笑容灿烂而道。
  “各位军大爷,莫要误会。我等皆是良好百姓,平日都在江东、徐州两地行商。今日忽然骤风大起,江中阻风,我等唯恐商物受潮,故到此一避。”
  陆逊说毕,遂与身旁两个白衣人打去眼色,那两人心神领会,随令人搬出一箱箱财物。望着那一箱箱金灿灿的金帛,那些徐州守台军个个一时都被迷昏了眼。陆逊笑容更胜,柔声说道。
  “劳苦了各位军大爷。此乃小人一丝心意,不成敬意,还望能笑纳。”
  徐州守台军士听言大喜,一时鬼迷心窍,也不寻索,任由陆逊的船只停泊江边。陆逊见徐州守台军士收了金帛,遂又令人搬来酒食进奉。徐州守台军士大喜,与陆逊等一行伪装商人的白衣人大喝起来,直至夜深时,大多已经醉倒。
  约至二更,陆逊正于烽火台上,见时辰已到,借故离席。
  夜风冰寒,徐徐吹拂。江岸中一片死寂,只听得浪潮扑岸声响。
  少时,忽然停泊江边上的船只内埋藏于舟冓、舟鹿中的江东精兵齐出,飞步冲往将烽火台。烽火台上官军,大多已醉,还未回过神来,便被纷纷缚倒。
  一声暗号忽起,江边八十余船,猝然人头涌涌,无数江东精兵俱起,将紧要去处墩台之军,尽行捉入船中,不曾走了一个。
  霎时之间,岸边所有徐州大小将校、士卒皆被江东人马所擒。吕蒙脸色冷酷,命兵士皆将所擒大小徐州官军,尽数集于一处。吕蒙命令军士排列成两队,一队皆手执刀枪,一队则又搬来数十箱金银珠宝。
  那些徐州军官皆不知吕蒙欲要何为,吕蒙先手指左侧那队手执刀枪的兵马说道。
  “你等误了军事,若被陈yuan龙得知,你等必死无疑。你等迟早一死,还不如本将军当下便将你等一一处决,如此尚能留一条全尸。”
  吕蒙话音一落。那些徐州军官吓得魂不附体,大多者都在哭声求饶。吕蒙见这些人大多都是怕死鼠辈,心中一喜,遂又手执左边那数十箱金银珠宝说道。
  “但若你等愿为我江东军赚开淮阴城门,你等不但可免于一死,更能得之一场富贵。是生是死,如何抉择,但凭你等之愿。本将军绝不逼迫!”
  那些徐州军官听言,几乎不假思索,几乎大半愿降,唯有一小部分,对着那些倒戈之人,怒骂不止。吕蒙冷然而笑,与左边那队兵马的统将投去一个眼色,那统将心神领会,一声令下,江东兵马手持刀枪,如饿虎扑来,霎时间就将那些忠义之士尽数砍出肉酱。其余那些人,看得心寒无比,当即又纷纷叩地求饶。
  吕蒙却忽地变了一个表情,灿然笑起,好言安抚,取金帛纷纷赠予,各个重赏。那些投降的徐州军官得了金帛,心中大喜,各个皆言,愿为效死。
  “兵贵神速。眼下当应趁我军还未被发觉,长驱直入,先取淮阴。淮阴乃广陵郡郡县,只要取了淮阴,广陵郡便是我军囊中之物也!”
  陆逊踏步而来,吕蒙微微颔首,遂令整合大军,长驱大进,径取淮阴。因烽火台上并无信号,加之夜色遮掩。江东大军直入淮阴境界,竟无人知觉。比及五更时分,天色稍亮。吕蒙将兵马埋伏于城外,命那些投降的徐州军官到城下叫门。那些徐州军官,领命而行,即到城下喊起开门。门吏认得是徐州之兵,当即无疑,开了城门。哪知城外的徐州军官一声喊起,就城门里放起号火。
  号火一起,大局已定。吕蒙虎目一凝,大喝一声,首当其冲,率江东大军直冲入淮阴城去。城内守军措手不及,待其整合起来时,江东大军已杀入城里。淮阴守将,见大势已去,率众投诚。
  于是,在陆逊的计策之下,江东大军兵不血刃,一夜之间暗渡长江,袭击夺取了淮阴。吕蒙治军严明,为安抚淮阴军兵,当日便传令军中。军令如此。
  “如有妄杀一人,妄取民间一物者,无一例外,定按军法处置!”
  吕蒙军令下落,淮阴百姓听得顿时安定起来。吕蒙又让淮阴原任官吏,并依旧职。淮阴官吏大喜,亦无反抗之举。吕蒙取了淮阴,安抚定后,一面遣人申报孙策。
  一日淮阴大雨,吕蒙正引数骑察看四门。忽见一人取民间箸笠以盖铠甲避雨,吕蒙见毕,厉声大喝,命令左右执下问之,那人恍然想起吕蒙军令,急忙告之乃吕蒙之乡人,求吕蒙看在同乡份上,且是无意份上,饶其一罪。
  众人亦见那人所取之物,并非贵重,皆来劝说。吕蒙冷寒着面膜,一副大公无私的姿态,厉声喝道。
  “休得再言!!!此人虽是我同乡,但我号令已出,此人明知故犯,当按军法处置。何况军法之前,人人平等。所谓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今日纵使是我犯了军法,亦罪该当斩!!”
  吕蒙同乡之人,听罢如入万丈冰渊,浑身冰凉,急跪地哭泣求饶道。
  “将军饶命呐。小人恐雨湿官铠,故取遮盖,非为私用。乞将军念同乡之情!”
  吕蒙眯着虎目,冷然喝道。
  “我固知你为覆官铠,但军令如山,你何不见诸军官凯皆湿,唯独你一人犯法!!!”
  吕蒙喝毕,遂叱左右推下斩之。随后枭首传示毕,却又收其尸首,泣而葬之。自是三军震肃,无人不钦佩吕蒙,吕蒙深得军心,名望大涨,可谓是江东年轻一辈,最有权威之人。
  不一日,孙策领众军赶至淮阴,吕蒙出郭迎接入衙。孙策慰劳毕,安民赏军,设宴庆贺,自然不在话下。
  次日,孙策聚一众文武于衙内大堂议事。孙策得了淮阴,在徐州已有根据之地,进可攻,退可守。孙策甚是得意,对吕蒙、陆逊二人更为倚重。
  孙策灿然一笑,与堂下众文武问道。
  “今淮阴已得,取广陵举手可得。但陈yuan龙此时大多已知我江东出兵徐州,必在下邳大聚徐州部署,以挡我军。要得徐州,必要先败陈yuan龙方可。不知诸位可有破敌之策?”
  孙策话音刚落,忽一人出席谏道。


 第八百七十八章 江东的偷袭(中)

  “某不才,不须张弓只箭,但凭三寸不烂之舌,说便可说得那陈yuan龙来降!!”
  孙策听言大喜,定眼一望,乃虞翻也。虞翻,字仲翔,乃会稽馀姚人。日南太守虞歆之子。虞翻此人颇有学识,更有辩才,现为孙策麾下参谋。
  孙策急向虞翻问道。
  “仲翔有何良策,可使那陈yuan龙归降?”
  虞翻淡然一笑,胸有成竹而道。
  “陈yuan龙所在陈氏一族,乃徐州豪门。陈yuan龙此人凡事皆以其世族利益为先。昔年便曾为世族叛变刘备,投降曹操。今我江东大军压境,徐州危在旦夕。若我以利害说之,彼必归矣!!!”
  虞翻亦是世族之人,最是明白世族之人生存之道,因此自以为陈登必会被他说服。孙策见虞翻信誓旦旦,又想起昔年陈登献徐州于曹操之举,当即心中大定。孙策重赏虞翻一番,便欲要下令。
  陆逊听言,急出席而道。
  “主公且慢。此一时彼一时。当时曹孟德势大,刘备兵微将寡,难以保得徐州,陈登为保世族,方才献上徐州。如今曹操其势更胜以往,徐州尚有抵抗之力,陈登如何会献上徐州!?攻略徐州之事,万不可操之过急,宜徐徐图之!”
  孙策听言,眉头一皱,略有不喜之色。虞翻更是眯着双眸,脸色阴沉喝道。
  “陆伯言,你此言可否暗讽某无能,说不得那陈yuan龙来降!?”
  陆逊微微一愣,见虞翻投来的眼色,颇有敌意,连忙拱手禀道。
  “虞公息怒。逊乃晚辈,岂敢得罪。但因此事确不是这般容易。”
  陆逊言未绝,孙策骤然一拍奏案,忿然而起,怒声大喝。
  “放肆!!!若如你言,岂不说本侯尚不如十年前的曹老贼!!!陆伯言你敢这般轻视本侯耶!!?”
  陆逊之言,可谓是触怒了孙策,冒犯了孙策高傲的自尊。陆逊见孙策暴跳如雷,暗叫不好,正要解释时,孙策却连声将陆逊喝退出堂。陆逊无奈,急与堂上吕蒙投去眼色,哪知吕蒙却置若不睹,陆逊心中一片冰寒,无奈只好退下。
  孙策怒火不消,欲要加罚陆逊,鲁肃见状,连忙来劝,方才告免。孙策遂定落虞翻之计,一面命虞翻领五百军,径奔下邳而去。一面又令吕蒙、凌统、徐盛、丁奉等将引兵攻取淮阴临近城县,诸将领命各去引兵。
  却说陈登正于下邳把守,忽听斥候来报,江东夜渡长江,袭击淮阴。此时淮阴已失,孙策正派各部兵马攻取广陵郡内城县。
  陈登听言大惊失色,心想这孙策不是已答应与魏王联合,共取荆州,为何忽然却对徐州出兵?一时间,陈登思绪万千,沉吟静立,脑念电转。少时,陈登似乎已察觉到一丝蛛丝马迹,双目迸射惊骇之光,失声呼道。
  “难不成孙策与魏王联合之事,实乃是诈?孙策却是和荆州诸葛亮联合,共同对付魏王!!?”
  陈登此言一出,徐州众官皆是脸色剧变,慌乱起来。陈登之父,陈珪却是极其老沉,冷声哼道。
  “哼!孙伯符不过区区匹夫,竟敢强掣虎须,此番出兵徐州,实乃送死!诸公不必慌张,但且静观其变。”
  陈登听言,遂与其父目光对视,父子两人相视而笑。陈登拱手问道。
  “依父亲之见,该当若何?”
  陈珪老目烁烁,凝声而道。
  “时下之急,当应立即通报魏王,孙伯符与诸葛孔明联合之事。孙伯符此人野心磅礴,此番定不止只往徐州一处出兵,依老夫推算,此时豫州大有可能亦遭江东兵马偷袭。魏王正与诸葛孔明在荆州恶战,若是不知孙伯符之歹心,一直与诸葛孔明在荆州纠缠,徐、豫两州危矣。因此此事万不可丝毫耽误,迟一日报得魏王,徐、豫两州便多一日危难。”
  “父亲此言极是。我受魏王恩宠,得领徐州,当下徐州危难,孩儿又当若何?”
  陈登甚是谦卑,陈珪扶须一笑。
  “我陈氏一族,深受魏王之恩,自当以死相报。当下我儿速将徐州兵马集聚于下邳,紧守城门,以深沟高垒拒之。孙策此人脾性急躁,定然挥兵狂攻,我等据城而守,以逸待劳,待魏王拨军援至,一举破之,江东军岂有不败之理?!”
  陈珪大有一副泰山崩于眼前而色不变的笃定,徐州众官听之,遂即心安。陈登依照其父之言,通报徐州各郡,将徐州之兵,皆聚合于下邳。同时又差人星夜报往襄阳,通报曹操,孙策之歹心。
  大约过了十多日后,虞翻引兵赶至下邳城下,虞翻见下邳城门紧闭,暗想陈登果然已经得知淮阴丢失之事,冷然一笑,遂写书拴于箭上,射入城中。守于城内的徐州军士拾得,急献与陈登。
  陈登听闻虞翻射来书信,仿佛已知虞翻之意。陈珪更是气得吹胡子瞪眼,忿然喝道。
  “江东鼠辈,竟敢如此小觑我等陈氏之人!!实在可恨至极!!!”
  徐州文武,皆不知陈珪为何忽然暴跳如雷。陈登冷笑,拆书视之,果然乃孙策招降之意。陈登深吸了一个大气,将书信示于众人。徐州文武刹时明白,陈珪为何这般大怒。
  昔年陈登为世族背叛刘备,将徐州献于曹操之举,曾受徐州不少百姓还有一些忿概儒生恶声指责。陈登不欲伤害无辜百姓,只好忍声吞气。因此陈氏一族亦留下了恶名。
  如今孙策又来招降,好似以为陈氏之人,皆是势利怕死之辈。屈辱如此,陈珪如何不怒。陈登一声不发,沉吟而立,思虑一阵后,怒极而笑说道。
  “孙伯符竟是这般轻视我陈氏之人,若不教其知我陈氏之人气节如何,我陈yuan龙如何又面目见陈氏列祖列宗!!”
  陈登双目杀气汹腾,遂与众人教计如此如此。陈珪听言捂掌大笑不止。商议定后,陈登即令门吏大开城门,请虞翻入城。虞翻见陈登果然有意投诚,喜得心花怒放,傲然踏入大殿,陈登亲自迎接,两人施礼毕。虞翻便开始说起,吴侯宽洪大度,礼贤下土,若陈氏一族投之,必得重权富贵。陈登心中冷笑,表面却虚张认可之色,听虞翻说毕,连忙拱手拜谢。又叫人拿来印绶予虞翻,告之愿降。
  虞翻见陈登拿出印绶交付予他,大喜过望,朗声笑道。
  “哈哈哈哈!!!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陈公不愧是世之名士也!陈公不必多虑,我来前吴侯早有吩咐,若陈公愿降,徐州之地仍交由陈公所领!”
  “吴侯大义。登得此明主,实乃三生之幸也!”
  陈登拱手又拜,当夜大设宴席,好生招待虞翻。在宴席中,陈珪、陈登父子二人,连连敬酒,虞翻大喜,直饮得醉去。
  次日,虞翻功成身退,收拾行装,带着徐州印绶,即刻往淮阴直奔而去。
  待虞翻回到淮阴时,广陵郡已落入孙策之手。孙策听得虞翻回报,陈登愿降,并且带来徐州印绶。孙策可谓是喜不胜收,大笑不止,当下无疑,先派凌统、丁奉二将引兵二万去取下邳。
  凌统、丁奉领命,即日点齐兵马,便往下邳进发而去。就在凌统、丁奉两支兵马离去不久,陆逊听闻此事,神色慌张,速来见孙策谏言道。
  “主公今日可是派凌统、丁奉二将领兵去取下邳?”
  孙策见是陆逊,想起其不久前冒犯之言,不觉眉头一皱,甚是不喜应道。
  “陈yuan龙已愿降我。我派兵去取下邳,有何不妥!?”
  陆逊听言,急又问道。
  “主公可有叮嘱凌统、丁奉两人,切要谨慎,万不可掉以轻心,以防有诈?”
  “诈?竟然那陈yuan龙已诚心投我,何诈之有?”
  “主公!陈yuan龙非是泛泛之辈,岂会这般容易甘愿将徐州献上!?此大多有诈,如何不防!?若有万一,凌统、丁奉所率部署必遭灭顶之灾!!!”
  陆逊疾言厉色而喝,孙策听言大怒,霸目刹地瞪大,扯声咆哮。
  “你不见那陈yuan龙已将徐州印绶奉上!如何有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