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寒士谋 >

第978部分

寒士谋-第978部分

小说: 寒士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刀,刀速惊人,如若道道霹雳骤射,一众唐将并力迎挡,杀得追来的魏兵纷纷退避。曹仁率大军从后大举压上。
  就在此时,虎牢关前百丈,风尘滚滚,各部队伍,或三、五千人,人山人海,刀枪蔽日,蜂拥杀突过来。原来却是文翰恐曹仁恼羞成怒,率大军疯狂反扑,故教徐晃率军前往接应。此下,唐兵见关羽引千余骑兵,于十数万魏兵的营寨内,纵横冲突,神威绝伦,士气如潮,锐气正盛。曹仁见状,面色大变,唯恐唐兵倾势来攻,急教军士立即回寨,准备迎敌。关羽飞马奔驰,赤兔马仰天而啸,震荡于天地之中。这时,徐晃纵马赶来,纵声笑道。
  “二哥威武!!王上已在关中设好宴席,就等二哥归去,共醉一番!!”
  关羽听了,威严不如触犯的面容上的寒色,立即褪去,嘴角上微微有一丝笑意,遂赶马而去。郭淮等将纷纷紧随,无不高举兵器大叫威武。而蜂拥赶来的大军,数万兵士纷纷附和,一时间方圆数十里内,皆是唐军的喝喊声。且说曹仁在寨内慌忙调拨,各军整备已毕,就等唐军杀来,拼死搏杀。忽然,一队骑兵赶到,为首将士急与曹仁禀道。
  “报!!回禀将军,唐军皆数退去了!!”
  曹仁闻言,面色一变,急飞马望寨前赶去,果见唐军人马纷纷撤走,这快冲到的咽喉上的心,方才渐渐放下。而寨内一众魏军将士、兵众,想到刚才关羽的神勇,各个脸上皆有余悸。曹仁面色黑沉,今日一役,可谓是他一生耻辱之最!关羽仅率千余骑兵,竟能在他数十万大军的营寨内,肆意妄为,随意突杀,嚣张至极。而他还几乎被关羽斩落马下,一命呜呼。想到此,曹仁黑沉无比的脸色,几乎滴出水来。
  “关!老!!贼!!!此番耻辱,我曹子孝势必十倍奉还于你!!!”
  曹仁咬牙切齿,在心中竭斯底里地疯狂叫道。另一边,却说关羽引兵而归,文翰率田丰等一众文武,就在关下迎候。关羽一见文翰,连忙纵身落马,拱手秉道。
  “老臣幸无辜负王上厚望,得胜归来!!”
  “哈哈哈哈!!二哥神勇,不减当年,武圣之名,当之无愧也!!”
  文翰放声大笑,田丰还有四周将士亦纷纷附和,无不敬佩至极。不一时,郭淮等将引兵赶回,连忙纷纷下马来见。关羽面色一震,与文翰谓道。
  “老臣之所以能震慑十数万魏寇,不负使命,全赖郭伯济等人效死相随。”
  文翰一听,刀目刹地射出两道精光,望向郭淮等将,众人面色恭敬,纷纷拜礼,齐声喝道。
  “我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片声浪之下,文翰那双刀目却唯独盯在了郭淮的身上。对于郭淮此人,文翰早前便从关羽口中得知。文翰当时听了,甚为喜悦。毕竟郭淮在正史中可是魏国大将,官至车骑将军,曾多番抵挡住诸葛亮的蜀中大军,屡立奇功,亦击退过蜀中大将姜维,可惜天妒英才,体弱多病,最终为救司马昭,被姜维所杀。
  当然,随着文翰这个后世之人,愈发势不可挡,大有鲸吞天下之势,如今天命规局已变,郭淮却是成了西唐之将。文翰此番赶来虎牢关,一者自然是担忧关羽有所疏失,二者则是有意来看看郭淮这个史中名将!
  “呵呵。好一个少年英雄!!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文翰眼神炙热,甚是欢喜,向郭淮赞道。适才文翰在关上观战,见郭淮手提仪刀,于乱军之内,纵马奔驰,所向披靡,无人能挡。武艺之高,绝非寻常。当时,文翰便与田丰等人有言,郭淮日后必可成为一员虎将!文翰对郭淮赞口不绝,田丰等人听了,皆是欣喜,能得文翰如此赏识,郭淮日后定是前途无限!
  郭淮闻言,甚为唯恐,连忙拜道。
  “王上谬赞。小将只恐学艺不精,才微学薄,有负王上厚望!!”


第二卷 风云莫测 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唐刀四式

  “嗯!好!为人有才,却知谦虚收敛。郭伯济,孤听闻此番调拨,皆由你所为,是与不是?”
  文翰笑容更胜,遂又问道。郭淮凝神称是。文翰大悦,又是一番大笑,遂封郭淮为虎威中郎将,其余将士皆得封赏。文翰封赏毕,便与一众文武回去关内。
  当夜,宴席之中,田丰屡屡向文翰大赞郭淮等并州将士所使的唐刀。其余将士皆颇有兴致。文翰遂与众人将四式唐刀一一细说。关羽手扶美髯,徐徐而道。
  “老臣今日见伯济所使的仪刀,不但出招迅猛,且刀刃锋利,削铁如泥,令人防不胜防。更兼刀柄环手可抓,不易脱手,如此一来,便可毫无顾忌,发劲而攻。只不过,这仪刀细长,若无一些功底,恐难将其发挥淋漓尽致!”
  “嗯!正如二哥所言。孤有意将四式唐刀,各做分配。军中将士,皆配以仪刀。而横刀善用于马上作战,便配于马军。障刀攻守兼备,便配于刀盾兵。而陌刀善用于拼杀,便配步军。二哥觉得如此可妥?”
  关羽闻言,却是沉声不答。毕竟关羽只见过仪刀、横刀的威力,障刀、陌刀皆尚未见识。文翰淡然一笑,似乎看出了关羽的想法,遂与郭淮笑道。
  “这宴中甚是沉闷,孤听闻伯济你对四式唐刀,皆练得熟手,何不一展才艺,亦可为众人助兴!”
  郭淮一听,连忙拱手领命。文翰遂教人取来四式唐刀。郭淮也是心中明悟,从中先取陌刀,正欲舞动。这时,徐晃忽然走出,哈哈笑道。
  “一人独练,稍显单调。恰好徐某今日兴致正高,伯济可愿与我一同对舞!?”
  郭淮听了,向文翰默默望去。文翰笑盈盈地微微颔首。郭淮遂向徐晃一拱手,凝声而道。
  “如此小将便放肆了!”
  “好!你不必有所顾虑,放马过来便是!”
  徐晃一声应好,虎目精光烁烁,伸手取了一把障刀。徐晃以善守闻名于天下,昔年麾下有一部极为精锐的盾兵,名叫精盾营,曾与关羽的黑风骑,高顺的陷阵营齐名。由此看来,这障刀正是颇为适合徐晃的性子。文翰、关羽等人纷纷投目望去。文翰亲自发令,令声一下,郭淮大喝一声,如若一头bao动的猎豹,先发制人。徐晃为五狮上将之一,武艺之高,非比寻常。郭淮心知正面交锋,绝非徐晃之敌,但毕竟年少气盛,也不欲速速败下阵来,故先主动进攻,再寻机应变。徐晃虎目一瞪,手中障刀一摆,眼看郭淮舞动那柄阔大的陌刀攻来,不慌不乱,舞起显得较是短厚的障刀应战。只见郭淮刀式大开大合,猛攻进取,徐晃舞刀抵挡,手上障刀舞得密不透风,郭淮猛攻硬取,却占不得丝毫上风。文翰看得两人刀式精湛,大声叫好,一众文武纷纷应和。而关羽却是凝神瞰视,一言不发,丹凤目中连起精光。眼见郭淮攻了数十回合,徐晃刀式一转,借着厚重的刀背将郭淮劈来的陌刀顺势格开,一掌推出,舌战春雷,厉声喝道。
  “退!!”
  徐晃话音一起,掌风骇然袭来,如有排山倒海之势,正中郭淮胸膛。郭淮只觉一股巨力袭来,下盘不稳,整个人连退数步,方才站稳。郭淮面色一变,眼中尽是骇色,那股巨力来得猛,去得也快。却是徐晃有意留手,暗施巧劲,郭淮并无伤及。就在此时,徐晃虎目精光大盛,短厚的障刀在徐晃手中舞得如有行云流水之妙,郭淮不敢怠慢,连忙抖数精神,奋勇迎战。徐晃越攻越急,郭淮暗暗叫苦不已,不得不转攻为守。宴上众人,各个看得神色大悦,叫好不绝。陡然,徐晃一刀将陌刀错开,拧刀直捅。郭淮急忙挪身一闪,转到徐晃左侧,正欲反攻。就在此时,徐晃手掌一摆,脚步一移,如脚踏两仪,一掌按住了郭淮的下盘,看似轻轻地一推,郭淮却顿时如大树栽倒,往后就倒。眼看郭淮便要摔倒,一条强而有力的臂膀忽然显现,推住了郭淮的身子。劲风骤起,郭淮只觉背后有一股强劲推来,身子徐徐往前一倾。众人望去,有如此神乎其技之能的人,不是关羽又是何人?
  关羽面色肃然,望向郭淮手中的陌刀,凝声说道。
  “此刀阔大浑重,若要将其发挥得淋漓尽致,便需有一往无后,不死不休之势。你顾虑过多,妄想攻守兼备,只会反得其所。伯济!取刀予老夫!!”
  郭淮听言,哪敢怠慢,急把陌刀递上。关羽丹凤目一亮,接过陌刀,猛地一舞,劲风吹袭,浑身气势迸发,那阔大的刀刃震动间如有龙鸣之声。刀还是那柄刀,但在关羽接手的瞬间,那刀却好似活了过来,寒光阵阵!徐晃见关羽战意泯然,暗暗叫苦,还未张口,便听关羽以不容置疑地语气叫道。
  “四弟你过于重于防守,反攻有失狠辣,若遇上强敌,你必会陷入苦战。今日为兄便与你好好指教一番!”
  关羽话音一落,脚步一迈,手中陌刀如有破山裂地之威赫然劈出。徐晃急忙以刀背一挡,‘嘭’的一声巨响,徐晃脚步一退,虎口已是发麻。关羽得势不饶人,舞起阔大的陌刀,招招迅猛劲大,大有将徐晃劈个粉身碎骨之势。所幸徐晃手中障刀,刀身坚固厚实,将关羽攻势一一挡住。饶是如此,但在关羽盛威之下,徐晃根本毫无还手之力。在旁的郭淮看得惊为天人,眼见关羽刀式霸道绝伦,如群龙狂舞,此等武艺,简直是惊世骇俗!而刚才连连叫好的一众文武,此下却是惊叫不绝,各个看得心惊肉跳,都为徐晃捏了一把冷汗。两人一攻一守,莫约有数十回合。关羽一味进攻,毫无退守之意,而徐晃则是守得越来越是凌乱,眼看不久便要败下阵来。
  久守必败,徐晃亦明此中道理。陡然,徐晃怒喝一声,宛如一头暴怒的恶虎,奋力隔开关羽的陌刀,倏然开始反攻。关羽却无回守,刀式反而越攻越猛,将徐晃的反攻尽数一一打回。毕竟徐晃乃是关羽的结义兄弟。最终,关羽还是给他留了情面,刀式陡收,脚步一退,如龙含云,一吐大气,声若洪钟,喝声叫道。
  “好!点到即止,此战便以平手而论!”
  徐晃满头大汗,气喘如牛,可关羽神态怡然,哪有半分疲惫。胜负如何,一看便知。徐晃心知关羽为他留下颜面,不过却是心服口服,拱手拜道。
  “二哥高深莫测,小弟我败得心服口服!”
  这时,文翰引一众文武过来,对关羽、徐晃两人还有郭淮纷纷大赞。众文武随之附和。少时,众人一一归席,关羽凝神沉声而道。
  “这障刀、陌刀,老臣适才大概已有了解。老臣以为王上将四式唐刀分配,甚为恰合。”
  “哦?竟然二哥也如此认为。孤便依此推行,令各地赶造,不出数年,便可全数装备!”
  文翰眉头一挑,甚是喜悦。关羽颔首扶髯,丹凤目精光赫赫,沉声应道。
  “若是全军皆可装备唐刀,我军战力定可大大提升,凭我军之精锐,更有这些神兵利器。王上一统江山,克成帝业之日,指日可待也!”
  徐晃、田丰等文武亦是欣喜不已,纷纷道贺。文翰却是面色一沉,神态端然,叹声而道。
  “时今东吴气数已尽,不久将来,天下便成以大魏、西唐两雄争霸之势。大魏国力浑厚,地大人广。而西唐富裕,广盛钱粮。两国一旦开战,势必生灵涂炭,死伤无数呐~!”
  关羽闻言,神色一凝,沉吟一阵后,便是谓道。
  “从古至今,但能一统江山,开国设朝之大帝,谁不是杀孽深重?但若非如此,乱世难结,诸侯混战,贼寇横行,黎民百姓皆于水生火热之中,何日能熬出头来!?王上不必多虑。西唐百姓,皆盼望王上能取得天下,带来太平盛世!”
  田丰双眸炯炯有神,随之附和而道。
  “圣侯所言极是。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更何谓是皇图霸业?王上仁慈,却更应以大局为重,若天下能早日一统,岂不是万民之幸耶!?”
  田丰话毕,徐晃等将纷纷出言相谏。文翰闻众人所言,放声而笑,似乎已有定夺,眼神更为坚定。
  一夜过去,宴终人散。次日一早,忽有兵士来报,曹仁昨夜连夜拔寨而退,此下已引兵退出数十里之外。原来,曹仁见麾下诸将皆慑于关羽之勇,又听闻西唐王文翰已到虎牢关内,以为唐军不日即将大举进攻。曹仁恐难抵挡唐军之锐,便暂且撤出数十里外,据险而守,静观其变。文翰闻言,与诸将谓道。
  “曹子孝怯而退却,此全乃圣侯之功。西唐有圣侯镇守,纵是魏帝曹孟德亲来,亦无所惧也!”
  诸将听言,皆是诚服,对关羽敬佩不已。
  文翰此下并不欲与大魏撕破脸皮,当日便欲归去。关羽、徐晃皆往同行。关羽令田丰、郭淮把守关口,吩咐已毕,兄弟三人便一起离去。比及当夜初更,文翰等人便回到了安邑。周珑正是忐忑不安,等候消息。听闻文翰等人,果然在三日之内归来,甚为大喜,连忙迎接。后来,周珑听闻关羽引千余骑兵,大破十数万魏军,听得又惊又愕,直叹关羽乃天上神人。
  却说当日文翰从虎牢关离去,曾亲笔修书一封,交予田丰,令其转交曹仁。田丰行事从不怠慢,立即遣使贲书去到魏军营内。信中文翰先是好言安抚,又道明时下局势,说明不欲与大魏开战,盼能相安无事。曹仁见书,愤恨不已,自然不信文翰的鬼话,但也不敢轻举妄动。于此约是半月后,曹仁忽听得流星马来报,言东吴已灭,孙权被擒,吴北之地已归魏矣,可吴南五郡却遭西唐贼军袭击,尽被所取。


第二卷 风云莫测 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噩耗

  魏帝曹操吩咐,教曹仁不可茫然举事,小心提备西唐。当曹仁知得此下大魏已与西唐和战,虽是万般不甘,但时势所逼,曹仁自知其中利害,只好强忍怒怨,一边整备兵马,一边操练大军,把守边境。
  另一边,却说文翰亦也收得文书,知得吴南五郡已取,甚为大喜,赵云、庞德、文舜等将皆得重赏,而陆逊、全琮、顾邵、张休等东吴降将、官吏,亦也一一封赏,更封陆逊为长沙侯,骠骑大将军。不日,交州亦传来捷报,山越之民尽数愿降,局势平稳。文翰欣然大悦,邓艾、王双皆封为上将,诸葛恪功绩甚高,拜封为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