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唐砖 >

第116部分

唐砖-第116部分

小说: 唐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不需要很高大,普通人的身高足矣,宽阔的额头充满智慧,脸上永远带着和煦的笑意,眼里没有一丝阴暗,胸前飘拂着三绺长髯,手里握着一卷书,却没有看书,总是用宠溺的目光看云烨。
    谎话说了千遍果然就变成真的了,现在就是面对后世最精密的测谎仪,云烨相信提起自己的师傅,测谎仪给出的判断必定是错误的,就目前的状态,骗过测谎仪没有一点问题。
    回去就找阎立本让他按照自己的描述画一幅人像,然后找个屋子挂起来,人家都有信仰,自己也需要有信仰,神佛是假的,都是臆想出来的幻象,自己自己也臆想一个,有什么不可以?
    其实在云烨脑海的深处,他不是不相信神佛,而是从心底里有些恨神佛,想想自己刚刚穿越虫洞来到大唐,赤身裸体的站在荒原上向满天神佛求救,结果,神佛没有任何反应。如果没有把个马群,自己早就变成狼粪了。
    所以他恨神仙,哪怕现在面前站着一位神仙,云烨的第一反应不是跪拜,而是痛骂。
    从包裹里拿出自己的毛巾,这是从后世带来的,这两年内他很少用这条毛巾,只有在彷徨无依的时候,才把它拿出来,蘸上水,擦遍全身,似乎这样会带给她他一丝安慰。
    穿上柔软的麻衣,云烨躺在铺得厚厚的床榻上,开始自己的睡眠,他吩咐了云家的护卫,在自己睡觉的这段时间,不允许任何人来打搅,直到自己睡醒。
    贞观四年的长安,好事不断,边疆不断的传来捷报,先是程咬金在陇右大破突厥人的偏师,然后是柴绍攻克了襄城,紧接着阴山大捷就传递到了京城。颉利被活捉,这是几百年没有过的大捷,长安城金吾不禁三天,满城狂欢,载歌载舞通宵达旦。太极宫里的庆典就没有断绝过。
    武将们的功绩把朝堂上的文臣刺激的眼睛都红了,他们不可能去边关杀敌立功,要想立下功勋只能把眼光放在国内。如何安抚好被蝗虫祸害的灾民就成了文臣们首选的工作。
    事实证明,文官们发起狠来,武将们远远不及,一时间涌出来无数的强项令,为了筹足粮食,他们蛮横的打开那些粮商们仓库,只扔给他们一些微不足道的铜钱,每斗五文钱,这是大灾前的粮食价格。
    长安县的县令吴鹏,吴明远,抬着棺材命令衙役们打开舞阳公主家的粮仓,六千石粮食被强制购买,并且在一夜间就分发给了灾民。而后这位县令跣足披发绕城一周,拿自己示众,一路告知长安百姓自己罪大恶极,亵渎了皇家的尊严,让天下人以此为戒。而后跪在皇宫门前长拜不起,自请死罪。
    房玄龄解下衣袍披在吴鹏的身上,杜如晦摘下帽子扣在吴鹏的头上,众文官每人撕下一片衣角,把他双脚包裹得严严实实。一起跪在宫门前为为吴鹏祈活。
    皇帝陛下大怒,一日之间贬官十二名,房玄龄被当堂斥责,杜如晦罚铜五百,吴鹏被远窜播州,无诏不得回。舞阳公主囤积居奇罪在驸马都尉梁鲲,去除爵位,贬为白衣,舞阳公主出家三年,收回封地,无故不得入宫。
    吴鹏全家出长安时万民空巷,在饮用了一碗长安水,出南门一路向播州疾驰,不料在长江燕子矶遭遇劫匪,全家罹难,凶手做的不干净,有三人被擒,供出是原驸马都尉梁鲲指使,天下哗然。
    魏征上书为吴鹏鸣冤,请求皇帝擒拿梁鲲,为天下树正气,肃朝纲,一时间群臣沸腾,以死士威胁刺杀官员只有乱世才会出现,梁鲲不死,天理不容。
    大理寺呈报卷宗后不过三日,梁鲲被斩首弃市,曝尸三日,舞阳公主去公主号,责令永远出家,不得还俗。
    此事一出,文官群体士气高涨,平日里拖拖拉拉的作风为之一改,亲民官四处奔走,为受灾百姓谋福,大唐贞观盛世由此拉开了序幕。
    在官府的强力帮助下,遭受蝗灾的关中百姓赶在春耕前回到了家乡,朝廷派发下了大量的耕牛,挽马帮助百姓重建家园,李家皇朝创造了一个新的记录,整个冬天,没有一个百姓因为缺衣少食被冻饿而死,社会及其的稳定,秋决的时候,只有二十七人被处死,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李承乾合上卷宗,柔柔发酸的眼睛,昨天,最后一批灾民就要回到岐山。他们原本就不愿意回去,说是在云庄一带做工比种庄稼强多了,主家也和蔼,从无坑害自己的事情发上,今年年节之时,每家还给发了三斤肉,在岐山种田一年下来可没有肉吃,灾民们知道自己如果不回家乡,就会给云家带来麻烦,特意推选了老人来问太子,说是要把手上的活全部干完再回去,可以么?
    这话把李承乾问住了,哪有庄户不愿意种自己家的田地,喜欢给人家做工的,这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料,不明白这些农户怎么想的,结果不用问了,看到农户家的孩子捧着大老碗往嘴里塞汤饼的时候,他就明白这些农户为何不愿意回家了。谁家的农户不是半年时间靠稀粥度日的,云家庄子的雇工都开始放开肚皮猛吃白面了,那庄子上的住户会富庶到何种地步?这还是灾年么?
    虽然那些农户们在干完手里最后的一点活计之后,拆了自己的窝棚,知道云家人爱干净,把住过的地方打扫的干干净净,带着妻儿老小,拖着自己在云庄挣得钱粮,一步三回头的离开了云庄。
    李承乾回想起灾民们收到云家赠送的干粮,哭成一片的场景,心头就发酸,如果是别的大家族敢这么干,一个邀买人心的帽子就会扣下来,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云家是特例,朝堂上谁要说云家心存不轨,不说别人,自己父皇就会啐这家伙一脸唾沫。十七岁的独苗家主正在几千里地外为大唐爬冰卧雪的苦熬,家里一群妇孺什么都不懂,不过是发了一点善心,会扯到准备造反上面去?
    长安城现在很无趣,李承乾今天早上还听到祖父李渊在抱怨,说云烨这小子不在,打麻将都格外的没意思。兰陵跑到自己这里要吃红烧肉,结果只吃了一口,就吐了出来,抱怨没有云烨做的好吃一个劲地问他什时候回来,上次的鬼故事才讲了一半,让人心里抓挠。
    大姐李安澜有好几次欲言又止,看到这样的情形李承乾只能摇头叹气,因缘一错过,再回首已是百年身。他很希望云烨成为他姐夫,两个骄傲的人在一起注定没有好结果,这些天父皇母后已经开始讨论大姐的婚事,毕竟她已经十六岁了,如果是别的公主,这个年纪早就做母亲了。
    云烨定亲了,父皇听到这个消息消沉了好几天,母后也在为大姐惋惜,太上皇也和大姐疏远了许多,只是两个人之间的小摩擦,为了求胜,大姐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使用了错误的方法,最终造成了现在劳燕分飞的局面。
    又到了该学礼仪的时间了,谦卑而又固执的内侍,又在鸡蛋里挑骨头了,李承乾发现自己不发怒了,木然的随着内侍的指挥做出各种礼仪。
    你一定要做一位伟大的帝王,你一定会超越历朝历代的煌煌君王,为万世之表,那就先从礼仪开始吧!这是云烨对自己的劝诫。烨子回来活该他被母后绑凳子上训练,想到大大咧咧的云烨被绑在凳子上的一幕,李承乾就忍不住发笑,原来这个世界上还有比我还讨厌礼仪的家伙。”太子殿下,刚才我们是在学习祭天的礼仪,您无故发笑,是对上天的大不敬,所以……”内侍的话还没有说完,李承乾就接话说:“还要重新再做三十遍,孤知道了。”(未完待续)


第六节 魏王李泰
    初春的暖风在平原上轻轻拂过的时候,玉山上还是没有多少变化,寒风从玉山的缺口吹过,让人感觉不到一点春意。后山的瀑布没有夏日壮观,只剩下一小股水从山崖上跌落,还没到山脚就被寒风吹散,化作漫天的水雾。
    李泰裹着裘皮冻得瑟瑟发抖,乌青的嘴唇不停的抖动,牙齿互相扣击发出咯咯的声音,强壮的护卫挡在他前面,不让水雾沾到王爷的身上,他的皮衣上已经有水滴不停的滑落,整个人也快冻僵了。
    一个木制的风车在寒风的带动下缓缓转动,风车的主轴上缠着一大圈绳子,随着风车的转动,绳子又缠绕了一圈,绳子上每间隔一米,就用红色的漆料涂抹出一个记号,很容易就计算出风车在单位时间内到底把绳子收回了多少米。
    “五十七”。李泰嘴里念叨着一个新的数字,从口袋里伸出手,用铅笔哆哆嗦嗦的在一个小本子上记录下了这个数字。在一柱香的时间内,负重情况下,这个简易的风车共收回绳子五十七米。
    让护卫抽掉风车上的挡杆,失去固定的绳子就迅速的滑落下去,风车没了绳子的牵绊,转动的越发灵活,转动的速度也越来越快,顷刻间就被山谷里的寒风吹拂的摇头晃脑起来,木架子传来咯吱咯吱的响动,这样的力度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把木架子彻底的摇散架。
    “材料是个大问题,铁做的风车风吹不动,加工也成问题,木制的结构强度不足,受不了风车强大的动能,这如何是好,风车的桨叶越大兜的风就越多,提起的重物就越重,这里面还是有迹可循的,只可惜我还是不明白,到底如何才能把力的损耗减到最小。”一说起这些,李泰似乎忘记了寒冷,手插在口袋里不停的在地上乱转,如同一头拉磨的老驴。
    “该死的云烨,你好端端的跑到军营里去干什么,还跑去了草原,万一被该死的突厥人砍成几块,你让我找谁去问这些问题?你就是一个小文人,当什么武侯啊,还出征,你很能打么?就是牵一条狗,在草原上它的战斗力也比你强吧?打仗关你屁事,不好好的躲在书院教书,逞什么英雄啊。”
    看着逐渐垮塌的木架子,李泰的怨念就更加的强烈了。
    “王爷,架子塌了,今天的实验做不成了,咱们回去吧,小的担心您的身体扛不住这里的寒风,万一生病了,娘娘会把小的剁了喂狗的。”强壮的护卫生怕李泰又出什么鬼主意,趁着架子倒了,赶紧劝李泰回去,这里实在是太冷了。
    李泰倒是从善如流,听到自己护卫头领的话立刻就钻进软轿内,两个轿夫抬起软轿一溜烟的就跑下山去了,护卫头领活动一下全身,用手使劲的搓几下早就冻木的脸颊,跟着软轿,小步的跑了起来,王爷自从来到书院,他的工作量加大了好多,以前王爷躲在书斋里,只要读起书,一整天都不带换地方的,自己一天清闲的要命,不但有空喝两杯,甚至有时间去平安坊会一会自己的相好,那才是人过的日子,哪像现在,过得连狗都不如,前些日子要背着石头往山顶上爬,然后再把石头从山顶上扔下来,好不容易盼到不背石头的一天,准备好好歇几天,养一养劳累的身体,谁知道现在又要在寒风里看风车扯绳子,有时还要挂上木桶。
    他不明白王爷到底要干什么,说是小孩的游戏又不大像,最后一次扔石头他眼看着两百斤的石头被一把大伞,晃晃悠悠的带到山里去了,山脚下站了好多人,书院里的大儒,还有好多的学生前来观礼,石头被风带走了,山脚下惊呼声一片,从王爷洋洋自得的表情中,这件事好像很了不起。
    后来王爷让一个护卫背上大伞从山崖上跳下去,说是想看看人是如何从高空中坠落却不伤分毫的,那个侍卫跪在地上的把头都磕破了,才让王爷改变了主意,用一头猪来代替人。那头猪被从山崖扔了下去,刚开始还在惨嚎,结果没用多长时间,那头猪就停止了嚎叫,似乎在欣赏空中的美景,从一里地以外找见那头猪的时候,它拖着大伞正在用鼻子拱草地找蚯蚓吃。猪没死,人如果挂在大伞上也一定不会摔死,那个被选中的护卫捶胸顿足的后悔,如果他胆子大一点,跳完以后他的官职一定会升一升的,大好的机会白白从眼前溜掉了。
    李泰越来越讨厌自己无穷无尽的杂事,封地上似乎从来就没有平安过,总有烦心的事一桩接一桩的侵扰他。
    坐在案几后面,拿起一封要求减租的公文,他胡乱批了几个字就丢到一边去了,十四岁的他,满脑子都是那些奇怪的字符,对于普通的事物,有一种从心底升起的厌烦。
    王府的属官,著作郎萧德言、秘书郎顾胤、记室参军蒋亚卿、功曹参军谢偃等人总是一起来给李泰添麻烦,一会要求魏王殿下须作皇室之表率,为封地百姓谋福利。一会要求魏王殿下应该多与陛下沟通,好固恩宠,甚至要求他应当经常去皇宫里拜见皇后娘娘,最不济也要多多结交朝廷重臣,好在陛下心中留下精明干练的评价。
    作为皇子,李泰又不是傻子,哪里会看不出这些人的目的,不就是强烈支持自己和大哥李承乾争一争太子的大位么。以前还有幻想,晚上睡着了也偶尔做一做自己成为皇帝的美梦。
    如今这种奢望在他的心里几乎留不下痕迹,自己的父皇那一天不是三更眠,五更起,案几上也总有批复不完的奏折,今天为蝗灾担忧,明天又为往日的属下造反伤心。唉,这种提起刀砍人,放下刀谋算的帝王生涯,真的是自己想要的?父皇把给我的封地加了又加,现在已经已经到了极致。每回看到三哥李恪羡慕的神色,为什么自己就得意不起来呢?
    降落伞把猪带跑了,为什我会欣喜若狂?黄鼠毫厘不差的从自己画的白圈里钻出来时,为什么自己的心会跳的如此狂野?雷电缭绕下的云烨为什么让自己羡慕的如痴如醉?甚至把地图用横竖线标示出来这么枯燥的工作都让自己沉醉?我是皇子,不是天生就该为皇帝位整个你死我活的么?
    强迫自己静下心来,重新捡起那些本章,一一研判。
    “有麒麟现于楚州?”翻检到楚州刺史的本章居然看到了这句话,李泰大怒,混帐东西,又来骗本王,上次说是有花开并蒂之桃树,说是千古祥瑞,自己下令褒奖。结果被云烨笑话了整整半年,还给自己起了一个并蒂花的外号,在学子中广为流传,什么花开并蒂,那种东西云烨在果园里找了不下二十朵,这回还来?还是什么麒麟,那东西全身冒火,有腾云驾雾的本事,你们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