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科幻世界电子书 > 飞豹出击 >

第178部分

飞豹出击-第178部分

小说: 飞豹出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炮火连天,火焰烈烈。中国空军在这短短的几分钟酣畅淋漓肆无忌惮的轰炸中,对苏军红旗远东防空军第7师37高炮团和M15A1自行高射炮团进些了淋漓尽致的饱和打击。彻底的摧毁了机场周围的地面防空体系。
第二百四十三章进军伯力
    第二百四十三章进军伯力
    中国空军在对苏军红旗远东防空军驻扎在哈巴罗夫斯克机场周围的地面防空体系进行了肆无忌惮的轰炸。
    在这铁与火的蹂躏之下,不知道这些苏联老大哥还有没有俄罗斯民族的强悍和暴脾气了?在苏军红旗远东防空军第7师37高炮团和M15A1自行高射炮团的阵地和营房所能看到的只是这些大哥的那一具具在废墟烈火中烧的焦黑的尸体,和伤员们一声声惨绝人寰的叫声
    强悍是相对于懦弱而言的。当你跪着看别人时,别人总是比你高大。
    杨哲驾驶的D1001号和另一架“破坏者2型”轰炸机,也出现在哈巴罗夫斯克机场上空,进入了攻击位置。
    他们没有对停在机场辅道两边那密密麻麻停着的苏军各式飞机进行轰炸。而是对准了机场的跑道。坐在后排的武器操纵员奇得胜,通过多用途火控雷达,向“逗号”机场的长短两条跑道,准确的投掷了4颗重达500公斤反跑道炸弹。彻底的破坏苏军的机场跑道。同时另一架“破坏者2型”轰炸机也对“逗号”机场北面4000多米的哈巴罗夫斯克民航机场那长长的跑道投放了4枚反跑道炸弹。
    这种反跑道炸弹也是得益于后世的高科技的成果,它的战斗部壳体采用镍钴钢合金制成,内装高能炸药。它能够钻入厚达20米的土层,或穿透4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层。
    为了避免反跑道炸弹自由下落时飞行姿态无法控制,造成炸弹与机场跑道之间的夹角太小,发生跳弹现象。在反跑道炸弹的尾部增加一个小型固体火箭,投放反跑道炸弹时,距离地面一定高度火箭点火,将炸弹象木工用的射钉枪一样把炸弹钉进跑道,在最佳深度起爆,以达到对跑道破坏程度的最大化,从而摧毁跑道混凝土表层、形成难以修复的弹坑,并在跑道混凝土表层下面的土层,形成一些空洞,破坏了上面跑道表层的混凝土内部的结构,变的四分五裂的隆起。使原来跑道失去承载飞机起降时所产生巨大的冲击能力。
    如果想修复,必须要把这些表面隆起已被震酥了的混凝土表层全部清理干净然后填实再重新铺设。这样工程就大了,就不会是简单的填坑的问题了。
    而且这种炸弹采用雷、弹一体布撒,还具有持续杀伤作用。地雷设定起爆时间,并装有反拆装置,可以有效阻止苏军的修复作业。破坏苏军机场的跑道维修设备,杀伤苏军机场的修复人员。达到阻止苏军在哈巴罗夫斯克机场上的飞机无法起飞的目的。最后使这些飞机完好的成为中**队的战利品。
    当中**队一阵疾风暴雨的空袭结束后,杨光没有违背对华彼诺夫斯基的承诺。一架也不知道从哪搞来的,由飞豹突击队员驾驶的苏联米…4多用途直升机,降落在华彼诺夫斯基别墅前的草坪上。接走了华彼诺夫斯基的家属。
    送走了自己的家属后,华彼诺夫斯基也没有什么可顾忌的了。在杨光的陪同下视察了这所苏联远东地区的党、政、军政要们居住的别墅区。整个别墅区共有8处被炸,这8处均是少将以上的苏军陆海空三军的军官住所。在这8处“重灾区”的人们无一幸免。并亲眼目睹了从别墅废墟中扒出来,已体无完肤、面目全非的苏联远东红旗军区司令员哈希列索夫大将的尸体,见证了中**队的“掏心、斩首”战术的巨大威力。
    随后他驱车来到了苏军远东军区司令部,他再一次被眼前的一切所震惊。远东军区作战指挥中心这幢灰色的5层大楼被炸的只剩下在大火的笼罩之中的一段段残墙断壁,周围到处散落着建筑物的瓦砾和一些乱七八糟的垃圾以及一具具焦黑的尸体,大楼前面的汽车有的被炸的七零八落,被爆炸的冲击波抛得很远,有些四轮朝天的翻扣在一边,还在燃烧着,有些在大火中烧的只剩了一个丑陋的黑乎乎的架子。
    参谋总长伊万尔宾斯基那面目呈青紫色十分狰狞的尸体被消防队员从地下室里抬了出来。
    华彼诺夫斯基再次暗暗的庆幸,在心里再次的感激中国同志给了自己一个活命的机会。验证了杨光同志所说是来救自己命的这句话绝不是假话。他由衷的感到中国的这次由空中进行的“掏心斩首”行动组织的太完美,太精准了,攻击时间统一,攻击对象准确,攻击范围一点也没偏离。
    令他感到奇怪的是中**队怎么做到这一切的呢?虽然他知道中国武器很先进,但先进到这种程度还是大大的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不光是出乎他意料之外,就是整个苏联在这之前也没有会谁会想象到。中国的情报这么准确,远程打击是这么的精准,他们所使用的炸弹威力这么大。和这样的军队打仗那只有找死的份,那些不自量力的主战派死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苏联这次真的要完蛋了。
    这时远东军区主管后勤的副司令斯特列利尼科夫中将也来到了司令部。华彼诺夫斯基心不在焉的听完了这个副司令讲述完了自己的“历险记”,心里想,你斯特列利尼科夫就别和我臭白话了。要是你不属于主和派的人物,你还能有命吗?心里想归想,嘴上却说:“斯特列利尼科夫同志,我们都是幸运的,你知道吗?哈希列索夫司令员和参谋长伊万尔宾斯基已经牺牲了。现在我们应该接替他们的全部工作。现在我宣布组成以我为首,以你为副的远东军区临时指挥部,请你进一步的核实一下司令部上校以上人员的伤亡情况,把他们组织起来接替那些牺牲和受伤人员的工作。对于敢于不服从命令的人,按条例执行战场纪律。没有我的命令,绝对不允许任何一个人进行团一级的军事调动。
    斯特列利尼科夫中将当即表示,政委现在是远东军区的最高领导人,出来主持大局也是理所当然的。自己身为苏联远东军区副司令,此时一定在政委同志的领导下,承担起应尽的责任。一定服从政委的领导,紧密的团结在政委的周围,听党指挥,服从政委,与政委同舟共济。
    华彼诺夫斯基上将十分自然的进入了角色,接替了远东军区的军事指挥权。并有条不紊的按杨光给他的“布防图”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调动。由于现在有线和无线通信均已失灵,他直接派司令部的参谋对各个部队进行通知。
    哈巴罗夫斯克市卫戍部队远东警卫第1师接到命令后,虽然对华彼诺夫斯基上将为首的远东军区临时指挥部,把自己这支只负责哈巴罗夫斯克市区的内卫部队调出市区有些疑惑,但哈巴罗夫斯克市的正面的确也没有防守部队阻击中**队的进攻。让自己这支内卫部队去绕前防守也是意料之外,情里之中的事。
    这是不是苏军的防守漏洞呢?应该不算。因为苏联的国土面积实在是太大了。地广人稀到什么程度呢?在一个仅有4000多人的苏联集体农庄占地竟达9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人均占地高达2平方公里。这时的苏联人口总数才1亿多人,哪有那么多军队处处设防啊。
    在与哈巴罗夫斯克市相临20多公里的中国版图上,这块前凸在外的“鸡嘴”上,稍有军事常识的人都不会选择在这里向苏联发起进攻。因为驻守在“鸡嘴”下面的远东军区第35集团军随时都可以把这个“鸡嘴”切掉。从而切断中**队的后路。
    但这次苏军的确是错了。邓峰就是那种“没有军事常识的人”,进攻之前在这个“鸡嘴”尖上的森林里就潜伏着一个沈阳军区第1师的一个122毫米自行火箭炮团和一个机步团。
    而且后面还在210省道的沿线部署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一个团和红色边疆的一个民兵团共计30000余人。
    邓峰之所以敢这样做的原因,就是战争打起来后,已经没有了边界线的限制,条条大路通罗马,根本不存在什么切断后路的问题。对于苏联远东军区第35集团军自然有对付它的办法。
    哈巴罗夫斯克市卫戍部队远东警卫第1师,只能带着轻型的步兵武器,开着几辆为数不多的轻型装甲车,分别前往乌苏里江东岸,距哈巴罗夫斯克市20公里的贝奇哈地区;佛拉基米罗卡地区和黑龙江、乌苏里江两江汇合处冲击而成的半岛上去“阻击中**队的进攻”了。
    驻守在哈巴罗夫斯克中心市区的第76团团长布伊涅维奇接到命令后,各连留一个班留守外,其余全部上了扣有苫布篷的卡车和全团仅有的30多辆轻型装甲车,奔赴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两江汇合处冲击而成的半岛,前去阻击中**队从“鸡嘴尖”向苏联发动的进攻。
    第76团在团长布伊涅维奇的带领下,全面上了这个半岛,按军区的安排自己这个团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两江之间,距中苏边界线两公里处正面布防,防守正面宽为第74警卫团,北面的黑龙江是75警卫团。
    可是到了自己的防守区域一看,布伊涅维奇中校有点傻了,在心里暗自骂道:“他**的军区领导怎么想的,这一马平川,冰天雪地怎么防啊。这冻土比岩石都硬,就连最简单的单兵掩体工事都无法构建,怎么防守。这3000多号人,趴在这没有丝毫依托的平坦大地上,这不是找死吗?
    布伊涅维奇中校的这句心里话,马上得到了中国方面的响应。
    无数带着长长尾焰的火箭弹撕裂了这黎明前的黑暗,在这漆黑的夜空中划出了无数耀眼的橘红色的彩条,与这冰冷的空气摩擦,发出“嗖嗖嗖”的呼啸声,从中国边界的树林中飞出。
    一发紧跟着一发,如暴风骤雨,在苏军的人群中和车队间发生猛烈的爆炸,震耳欲聋,天崩地裂,钢珠四处横飞,车辆的残骸和破碎的零件、坚如磐石的冻土块夹杂着人体残缺的肢体,破损的武器,随着爆炸声,上下不停的窜动着,不到20秒时间,近4000发炮弹砸在哈巴罗夫斯克市卫戍部队远东警卫第1师这3个团的头上。
    刚才还是白雪覆盖银白色的大地,眨眼间就变成了污浊不堪的调色板。在焦黑的土地上,到处冒着浓烟烈火,在火光的映衬下层层叠叠横七竖八的躺满了一堆堆残缺不全的尸体,到处散落着破损的武器装备和大小不等的冻土块。
    布伊涅维奇中校真后悔自己在心里说了这句不该说的话,这不是自己找死,这是领导安排自己和这些战士送死。这事回去后一定要和他们讨个说法,没有这样安排工作的
    可是他没有机会找再领导讨说法了。数枚5毫米的钢珠很不友好的射进了他的身体,其中一枚最不够意思,从他的右眼钻了进去,穿过了他的脑干,破坏了他延髓网状结构内存中重要的呼吸反射中枢,造成他呼吸停止。
    “出击”一辆辆涂着迷彩色的坦克纷纷冲了出去。紧随其后,装甲车,指挥车,吉普车,军用卡车也跟着一辆辆的冲了出去。
    “别笑话咱们16军,咱们不是集团军,装备没有那么好,不过打起仗来咱们可不含糊”这是第1师师长在全面占领伯力市时对解放军报战地记者说的一句话。
    第1师机步1团,个个如猛虎下山,紧跟在坦克后面,穿越硝烟跨过一堆堆烈火,向苏军快速突击……
第二百四十四章出击海参崴
    第二百四十四章出击海参崴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师机步1团指战员只有一个念头,“全速前进,消灭苏军,绝不能让他们再活着逃回伯力。”他们在“摧毁者”坦克的掩护下,步兵与坦克密切协同,向苏军发起了了猛烈的进攻。
    1608号“摧毁者”坦克,在消灭了一辆苏军的轻型装甲车后,直闯苏军的车队。把那些汽车撞翻,把躲藏在车底下的那些苏军碾压在自己的履带之下。
    1608号“摧毁者”坦克车长岳腾飞看到苏军有一辆汽车仓惶的向后逃跑,他制止了炮长开炮,真的舍不得用一发能买一头牛的炮弹去打这样一个没有价值的目标。他打开了自己头顶上的舱门,操起了12;7毫米的高平两用机枪,“咚咚咚咚咚”他向那辆逃跑的汽车疯狂的扫射着,顿时把那辆汽车打瘫在那里,把车厢中七、八个苏军官兵打的血肉横飞。
    就在他准备返回坦克战斗舱时,苏联的一名狙击手在一辆被炸毁的汽车残骸后面向岳腾飞扣动了那罪恶的扳机。
    “啊**你妈老毛子”1608号炮长曹义看到自己的车长被打爆了的头,发疯的大喊着,他迅速的转动着炮塔,怀着满腔怒火,凭着平时练就的过硬本领,向这个苏军狙击手隐藏的那辆汽车残骸开了一炮,把这名做完案想跑的杀人犯炸上了天。
    可是就是杀100个苏联狙击手也换不回自己战友那宝贵的生命呀。
    曹义再也不顾及什么价值一头牛两头牛的炮弹了,他愤怒的向苏军发射一发发炮弹。把苏军依托的一辆辆汽车、装甲车都掀上了天。跟在他坦克后面的步兵战士随即也向那些负隅顽抗的苏军猛烈开火。
    坦克冲锋陷阵,奋勇在前,后面的步兵紧随其后猛冲猛打,坦克冲到哪里步兵战士就打到哪里,配合得十分默契。把这里变成了苏军的的坟场。
    沿着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两条江岸,迅速向苏军后面穿插的装甲突击群象两条钢铁洪流,从南北两侧冲击苏军远东红旗警卫第76团的防线,他们如入无人之境,长驱直入直扑哈巴罗夫斯克市,封锁苏军远东警卫第1师回逃哈巴罗夫斯克市的退路。
    他们一面以每小时50多公里的越野速度突进,一面对这些只有轻型步兵武器的苏军进行猛烈扫射。面对中**队装甲突击群的进攻,苏军这些被炮火摧残根本就没有野战能力的内卫部队,已经毫无招架之力,纷纷抱头鼠窜。
    跑,那肯定是不行的,设在“摧毁者”炮塔右侧的7;62毫米的机枪,把这些企图逃窜的苏军,成批成批的扫倒在这块被他们占领了99年的土地上。跟在后面的步战车上的战士们也从装甲车的射击孔里不断的“哒哒哒,哒哒哒”的用51式自动步枪向外面的苏军扫射着。
    开战7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