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科幻世界电子书 > 飞豹出击 >

第218部分

飞豹出击-第218部分

小说: 飞豹出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尼克松看着笑容可掬的李大为继续套近乎的说,“李副外长先生,我还清楚的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时,你对世界形势趋势的分析。现在整个世界的政治格局正沿着你所预言的那些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崛起的中国,象一只横空出世的腾飞的巨龙,打碎本来经纬分明的简单的两极社会的战略格局,两个阵营之间发生意识形态的主义之争并没有结束,仍在继续,而你们中国为了维护自己国家的核心利益,挣脱了意识形态领域阵营的约束,和苏联打了起来,让世界的阵营界线变的模糊起来,使国与国的关系也变的更加复杂起来。然而美中两国之间,虽然有着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的意识形态,可是我们却走到了一起,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在国际社会很多的领域内进行着最广泛的合作,寻求共识,进行沟通,增进友谊,加强合作,共谋发展。我真诚的希望,美中之间的这种合作关系能得到更加广泛更加深入的加强。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李大为说:“和平,友好,繁荣,进步才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我们中国正在努力同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的意识形态的人们进行沟通,寻求共识,加强合作。中美是两个对世界负有重大责任的大国,加强我们之间更广泛更深入的合作是必须的,为把我们的这个世界建设成为一个和平,友好,繁荣,进步的社会,我们两国的政治家们要共同努力。”
    邓峰在毛岸英的陪同下,来到了**城楼的东侧,在彭德怀的介绍下,朱可夫元帅和邓峰会面了,朱可夫紧紧的握着邓峰的手,注视着眼前这个身高大约在1800毫米,五官端正;脸上线条分明,长着一双深邃的眼睛,身体十分结实的这个传奇式的人物。
    邓峰同时也看着这个60多岁,一身戎装,左侧元帅服上军资章上面整齐的别着4枚苏联英雄“金星”奖章,长着一个结实的大下巴的朱可夫元帅。从心里讲,邓峰对这个因其在苏德战争中建立卓越功勋,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优秀的将领,并因此在苏德战争中继斯大林之后第二位获得苏军统帅殊荣的元帅,是充满敬意的。邓峰甚至可以说出眼前这个苏联元帅左胸前的那4枚苏联英雄“金星”奖章每一玫的来历。
    可是眼下他是自己的对手,是自己的手下败将。邓峰没有象彭老总那样对其不屑一顾,不卑不亢的和这个位声称要向自己请教的苏联元帅打着招呼:“朱可夫同志您好,能见到您这个二战中的英雄,我感到很高兴。”
    “邓峰同志,能见到您这个大军事家是我的荣幸。”朱可夫毫无做作的说:“你看上去恐怕只有40几岁吧”
    “恩,49岁,”邓峰回答道,然后说:“朱可夫元帅,听彭总说您要见我,不知有何赐教?”
    “不,是我有问题向您请教。”朱可夫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说:“邓峰同志,我们一面看阅兵一面聊好吗?我可不想错过这个向中国同志学习的机会。”
    朱可夫一面看着下面通过的受阅部队一面坦率的问道:“邓峰同志,您能谈谈您对苏军战术思想的理解吗?”
    对于苏联的大部队、宽正面,大纵深,高速度,多波次连续不断进攻的战术理论,远东特工委是做过多次专题研究过的。但是研究的成果肯定是不能和苏联这个国防部长讲的。对于苏联的这种战术理论,如果不是基地来到这个时代,带来了在机械化基础上加上信息化军事装备**性的变化。中国还真的没有什么更好办法对付,如果苏联真的用这种战术进攻中国的话,中国唯一有效的办法只能是前轻后重,“诱敌深入”以空间换时间。用一线用地方部队的牺牲,消耗,滞待苏军第一波次的进攻力量,为中国中央机关和一些关键的军工企业的转移,全国进入战时体制赢得一点时间,然后不断的后退,拉长苏军的战线,在二线阻击苏军进攻部队,并在苏军的占领地区展开广泛的游击战,打击苏军的后勤补给线,造成苏军后勤保障跟不上,把苏联拖进长期的战争泥潭。使苏军进攻部队,再而衰,三而竭,最后进行战略反攻。但现在的情况苏军这招就不灵了,从装备上,中国先进装备虽然不多,但是质量是相隔最少是1代或是2至3代,对苏军的打击几乎是单方面的。
    一切都是不对称的,信息是单方面透明的。中国这次“猎熊行动”采用地空天一体化的信息通信和信息侦察手段。使用了4颗侦察卫星,3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大量的无人侦察机。虽说苏联现在也有卫星,可是卫星除了用来显示“社会主义的强大”外,具体能干什么用都搞不清楚呢。这就意味着一个身体健全的人和一个盲人打架一样,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武器装备上的不对称。中国是以远程打击超距离进攻,对付苏联的中近程的对抗力量。这一定程度上相当于一伙拿着手枪的人和另一伙拿着大刀、长矛的人对阵,拿大刀长矛的人使用什么战术也逃部脱挨打的下场。
    战术思想上不对称,后世的现代化战争,不分前方后方,一切重要目标都是对方的打击对象。而这个时代的现代化战争,还是分前方后方,一线二线。这两种战术思想的对决,结果是可想而知的。这次“猎熊行动”一开始,中国就把苏军前方、后方一起打个稀巴烂。后方的指挥机关,后勤保障点,以及预备队,和前方一样都受到了致命的打击。
第二百九十一章 感受中国
    第二百九十一章感受中国
    对于朱可夫元帅的这个问题和苏军这次在中苏这场战争中的得失,这一切只能靠苏联自己去研究、总结,对这些血的教训自己去慢慢的领悟啦。
    邓峰思忖了一下,对这个在苏联卫国战争中被斯大林称为“苏联胜利的象征”朱可夫元帅说:“中国古代有一名著名的军事家说,‘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苏军的宽正面,大兵团,大纵深,高速度,外加对敌后实施大规模的空降作战,多波次连续不断进攻的战术理论,在苏德战场上业已得到证明是行之有效的。那是因为苏联的这一战术符合当时苏德战场上的具体情况,但这不能说明这一战术理论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在哪儿都有效,对谁都有效。”
    朱可夫听完了毛岸英的翻译后,沉思了好久。说:“邓峰同志;你说的这个中国古代那名著名的军事家我是知道的,他的书——孙子兵法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其战术思想和文化精髓光辉灿烂,具有普世价值;一直为全世界的军事家所折服。德皇威廉二世被黜后曾叹息道:早二十年读《孙子兵法》,就绝不会遭受亡国的痛苦了。这对于促进苏联战术思想的变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邓峰同志;你在对印战争和这次对苏联的战争中,运用现代高超的技术,借助中国超级的武器装备,把孙子兵法博大精深的战术思想发挥的淋漓尽致,真可谓之神。”
    邓峰心里想,什么真可谓之神。我是个屁神。为了分解印度,我和印度特工委的那几千名同志,在西藏和印度呆了四年多的时间。对于对苏联的这场战争,我们从来到这个时代就开始筹划,并积极的为此创造各方面的条件,整整准备了八、九年的时间。中国之所以取得了这一场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这10年努力的结果。是英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掌握了对这个时代来说绝对超级的武器系统和最高首长的那藐视一切自视强大的反动派的大无畏的个性,以及把握全局那高超的智慧和胆略。
    从长远的观点来讲,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一两件新式的武器。但如果武器系统整体是隔代的,就会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为了生产制造出这些后世武器系统,基地的所有人和这个时代的那些科学家们几乎竭尽全力。要说“神”是那些为制造出这些武器装备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广大的军工工人和那些使用这些装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指战员们。
    “朱可夫同志,谢谢你对我的褒奖,”邓峰想到这儿,指着行进在东西长安街上的受阅部队,对朱可夫说:“他们才是真正的战争之神,我只是他们其中的一员。”
    朱可夫破空而出:“谦虚,伟大的谦虚”
    邓峰不想在是英雄创造历史还是奴隶们创造历史这个问题是浪费时间,他淡淡的笑了笑,接着反问朱可夫:“朱可夫元帅,您是伟大的军事家,您对这次中苏武装冲突中,中国所采用的战术又是怎么的理解的呢?”
    朱可夫很坦率的说:“在我们之间的这次战争中,仍然可以看到中国**在长期的**战争中所积累下来的丰富的战争经验和特有的游击战和运动战的战法,隐蔽接敌,正面牵制,两侧迂回,快速穿插,突然发动战役,然后对敌进行分割包围,集中优势兵力和炮火对所包围的敌人进行逐一歼灭。当然在此基础上,你们又加进了一些新的我至今还不知道怎么称呼这些的战法,如空中压制,远程打击,电磁遮蔽,掏心斩首等等”
    朱可夫思忖片刻接着又说“总之你们继承了中国**人所创立的以前的传统的战法,有所不同的是形式和内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变得更加的神出鬼没,令人难以琢磨。这次你所指挥的部队空地一体化,组织协调的十分精密,而且出手快,又稳、又准、又狠。我真不知道你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
    邓峰笑了笑对于朱可夫这个问题没做任何回答。
    朱可夫望着下面隆隆驶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支支机械化部队。心里想,认真的学习中国的军事思想,改革苏军的战略、战术体制已势在必行。只是要想改革这些已形成多年的战略,战术体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面临的阻力是可想而之的,这可不是自己这个国防部长所能说的算的事情。
    毛岸英看了看呆呆的望着在**前通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受阅部队的朱可夫元帅,问道:“朱可夫元帅,苏联组织过多次大规模的阅兵,我在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时就以一名苏联红军坦克兵的身份参加过1941年11月7日清晨,在莫斯科红场上举行的十月**节隆重的阅兵仪式,接受过您的检阅。您对我国这次建国10周年的阅兵有什么感想。”
    “我完全被你们国家这次10周年国庆大阅兵的盛况所震惊,作为一名军人,我感到无比激动,**广场已经成为一个中国展示这10年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现代化的平台,这里所展示的的一切是那么神奇,那么辉煌,那么震撼人心,中国生产的各种新型装备,数量规模、质量水平都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已经远远的超过了世界先进水平。展示了中**队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展示中国武器装备设计制造的无与伦比的自主创新能力。无论是陆、海、空、战略火箭等军种部队,还是装甲兵、空降兵、防空兵等兵种专业部队,无论是坦克、火炮、导弹等战斗装备,还是后勤等保障装备,都是超出人们想象的先进。”朱可夫这名身经百战,指挥过无数战役的苏军元帅对毛岸英说:“正如你所知道的那样,我参加和亲自组织过很多次阅兵仪式,只有在这里我的心中才真正的感到了震撼,我很难想象还有什么其他的阅兵仪式,可以让人们有如此的感受。中国超级现代化的武装装备,中国人民解放军强悍的气派无一不在这次大阅兵中得以生动的呈现,我心里一直在问自己,中国同志是怎么在这短短的10间做到这一点的。中国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全新的战法,正在改变着今后世界的战争方式和战争的理念。”
    邓峰在一旁听完了毛岸英翻译完朱可夫的这番感慨后,说:“中华民族历经几百年的磨难,我们的军队经过了22年的浴血奋战,在10年前,终于赢得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夺取了全国政权,饱经战乱之苦的中国人民深知和平弥足珍贵。我们不希望战争,我们现在军队和武器装备虽说实现了初步现代化,但数量是极其有限的,我们的国防政策是防务性的。”
    朱可夫心里想,这个邓峰真能耍大刀,他口口声声“我们现在军队和装备虽说实现了初步现代化,但数量是极其有限的,我们的国防政策是防务性的。”初步现代化、数量是极其有限都这么强悍,打的我们苏军找不到北,要是完全现代化,数量再多些,还让不让别人活啦。还,“我们的国防政策是防务性的”,那要是进攻性的是不是要把整个世界都收入到中国的囊中。不过真那样也好,**就在全球实现了。
    邓峰接着说:“中国致力于全世界和平与稳定,尤其珍惜和兄弟的苏联人民的和谐相处。我们衷心的希望中苏两国之间不再发生战争,中苏两国人民能在和平友好的环境之中,一心一意的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致力于把自己的国家建设成为和平,稳定,繁荣的社会主义强国。中国人民解放军为了这一美好的目标将做出不懈的努力。
    “通过中国这次国庆大阅兵我看到,中国人民在毛ZD主席的领导下,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把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建成了如此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工业,农业,国防,科技领域已远远的领先于这个世界,中国国力强大,人民丰衣足食、人人安居乐业,中国已成了整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楷模。我对中国人民感到由衷的敬佩,我把中国所取得的这一切伟大成就,看成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胜利。”朱可夫转过脸对一直没有说话的中国国防部长彭德怀说“彭德怀元帅,中苏两党都是马列主义的政党,中苏两国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苏两军都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坚强柱石,我们两军都肩负着维护社会主义阵营的安全与稳定,维护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反击帝国主义的侵略的责任。我们两军之间能不能进行一些军事交流与合作,如军事技术,战术思想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彭德怀听完朱可夫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