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管理]做强做久做自己 >

第2部分

[管理]做强做久做自己-第2部分

小说: [管理]做强做久做自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你会在市场上成功,但没有品牌,就不算是个成功者。国有企业的领导者必须把企业当成家,要做真正的企业家,而真正的企业家就应该肩负起做大做强民族品牌的重任。
  实践使我们体会到,没有品牌的竞争是无力的竞争,没有品牌的市场是脆弱的市场,没有品牌的企业是危险的企业,因此,作为中国的企业,我们必须要打造本民族的品牌,这是我们的社会责任之一。
  21世纪是品牌的天下,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市场是品牌竞争的市场。从小处说,品牌是企业经济效益的源泉;从大处讲,品牌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实力的象征,代表一个国家的先进生产力。说到可口可乐,我们立刻就想到美国文化,同样,说到奔驰,我们也会想到德国。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就这么水到渠成地体现在大企业与大企业之间,体现在强品牌与强品牌之间。因此,拥有在国际市场上站得住脚的世界级品牌,我们才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
  中国的品牌在守住国内市场的同时,也需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面对国际竞争的挑战,中国的名牌企业需要有自己的品牌战略。在竞争中提高,在竞争中发展,是中国品牌发展的必由之路。
  赵晏彪:民族品牌是国家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经济和全球化激烈竞争的背景下,应该大力培育。据我所知,双星在创建民族品牌的过程中克服了很多困难。这些困难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汪海:其实,国家对民族品牌的成长并没有提供更多的优越条件。我讲几个情况:一是税收,国外品牌有优惠政策,甚至有的不交税;二是国企有层层包袱;三是国企没有享受外企那样的优惠政策。在这种情况下发展民族品牌,我觉得非常艰难。中国人应该认同自己的品牌,政府应该大力提倡,全民族合力打造民族品牌是我们的责任,更是我们的目标。
  汪海:现在,中国的一些消费者崇洋媚外,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唯一的办法是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要让更多的人走出国门,要让更多的人去经商,去从事各种产业经营,从事各种创造发明,从事各种各样的经济活动。
  赵晏彪:我很欣赏你的民族品牌精神,如果中国的企业家和中国的消费者都具有这样的民族品牌精神,我们的国家以及我们的品牌一定会走向世界。
  财富故事:
  汪海向美国新闻界“脱鞋”造势
  美国的夏季酷热难当,此时的中国也在经受着一次磨难,为再次取得最惠国待遇,正与美国两会和老布什总统进行着一场拉锯战,中美对对方的一举一动都变得十分敏感。而就在这个时候,汪海决定在纽约召开新闻发布会。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新华社驻美分社社长刘其中那里,他的心立刻悬到了嗓子眼儿:这不是忙中添乱吗?一个鞋厂,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这个敏感时期来,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影响中美关系,出现这样的后果,谁能负得起这个责任呢?于是他告诉有关人员,有关双星来美的事,拒不接待。
  消息反馈到汪海这儿,他决定亲自与刘其中商洽此事。在电话里,汪海动情地说,我虽然是个鞋匠,可我知道是企业的利益大还是国家的利益大。我是一个从军人转业到地方的企业家,在战场上我们没有怕过美国人,在商场上我们依然不怕美国人。你怕人家有用吗?怕能解决问题吗?我作为第一个代表中国企业来美国开新闻发布会的人,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我有这个分寸。我汪海只会给中国人增光,绝不会给中国人丢脸!第5节:做强做久做自己(5)
  字字铿锵,刘其中已经许久没有听到这样令他热血沸腾的话了。他被汪海强烈的爱国之心感染了、打动了,破例同意了汪海的要求,新闻发布会将如期在美国召开。
  1992年8月28日上午九时,刘其中来到会场,望着进进出出的外国记者,他那颗稍稍放下来的心又提起来了。他仍然有些担心汪海,他毕竟不是政治家,能应对这种局面吗?刘其中心里在打鼓。尽管他对汪海的胆识和口才很佩服,但这可是国内企业首次在美国召开新闻发布会。企业领导人不同于政界人士,外交经验少,美国各界的游戏规则也掌握得不够全面,汪海能成功吗?要是闹出外交笑话来,事情可就大了。想到此,刘其中的脸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的目光无意间与汪海相遇了,令他吃惊的是,汪海气定神闲,一副坦然自若的样子,刘其中紧张的情绪一下子得到了缓解。
  新闻发布会开始了。汪海首先发布了有关双星的商务活动、企业管理方面的五条消息,接着便进入了最紧张的阶段——记者提问。
  最初他们提问的是有关双星的规模、基本建设、员工人数等方面的问题,汪海谈笑风生,口若悬河,对答如流。刘其中紧张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微笑。然而,没过多久,刘其中害怕的事情终于出现了,这又让他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儿。原来,美国《星岛日报》记者甄荣光提出了一个敏感的问题。
  “请问中国鞋王,如果美国取消中国的最惠国待遇,实施特别301条款,你的企业会不会受影响?你对此持何种态度?”
  刘其中神色紧张地盯着汪海。
  汪海镇静自若地回答道:“对这个问题,我国政府已经明确表态,我只是个鞋匠,对政治不想多谈。但是,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国有大企业的负责人,我的回答是:
  第一,最惠国待遇本身就是对等的,不是哪一方恩赐给哪一方的,贸易是相互的,制裁同样也是相互的。
  第二,美国如果实施301条款,我们企业的发展肯定会受影响。但是东方不亮西方亮。美国有2亿人,中国却有12亿人,整个世界有50亿人,市场是巨大的。我们丢个美国市场算不了什么,过去的几十年我们不是也没有进入过美国市场吗?我们可以再开拓其他市场,有人就要穿鞋嘛。可是美国却会因此而丢掉了中国这一世界上最好的、发展潜力最大的市场。
  第三,双星高品质的产品已经赢得了‘上帝’的信任和市场的认可,为美国民众所喜爱,即使实施301条款,我们也照样有办法继续进入美国市场,这不是哪一个人的意志能左右的,而是由市场规律、经济规律所决定的。”
  汪海的回答不卑不亢,有理有据,一席话说得台下没有了声音。刘其中得意地昂起了头,直视台下的记者们,心想:这下来了个厉害人,看你们还有什么话说!
  一波稍平,一波又起。
  “我是纽约《美东时报》的记者威廉 ? 查理。”只见这位美国人的蓝眼睛里闪动着狡黠和不屑,提了一个更为刁钻的问题,“汪海先生,大家都叫你中国鞋王,都讲双星鞋是品质一流的,我冒昧地问一句:您现在脚上穿的皮鞋是双星鞋吗?”
  威廉 ? 查理提完这个问题时,脸上呈现得意之色,因为他知道双星是以生产运动鞋著称的,而汪海脚上穿的却是皮鞋。不得不承认他观察得仔细,看来这个空子还真让他钻着了。
  威廉 ? 查理的提问的确太出乎意料了,在场的人都不免一惊,目光齐刷刷地转向汪海脚上的那双黑色皮鞋。此时的刘其中已经觉得凶多吉少,万一汪海脚上穿的是别国品牌的鞋,特别是耐克的,那笑话可就闹大了。
  只见汪海爽朗地大笑着,双眼闪露出快乐的光芒。他兴奋地说道:“感谢这位记者给我提供了一个宣传双星的好机会。我们中国是礼仪之邦,在公共场合脱鞋是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但是,如果我不满足这位美国朋友的提问,同样是不礼貌的。”
  人们听汪海这么一说,都睁大了眼睛望着汪海,不知道他要干什么。只见汪海弯下腰把鞋脱了下来。刘其中见状想上前阻止,但已经晚了。这怎么能行呢?一个堂堂的国企老板在美国脱鞋,成何体统?第6节:做强做久做自己(6)
  这时,汪海将鞋高高地举在了手里,嘴里发出一句带有山东口音的英语: “CHINA DOUBLE STAR!诸位,你们看到鞋底上的双星商标了吧?我穿的是双星鞋。如果我不穿双星鞋,还配称中国鞋王吗?不仅我一年四季都穿双星鞋,连我的员工也都穿双星鞋。我们要脚踏双星,走向世界。”
  刹时,会场上镁光灯闪成一片。
  第二天,汪海手举皮鞋的照片登在了纽约各大报纸的显要位置上。一位外国记者对汪海的脱鞋举动连连感叹,他对汪海说:“在我们的记忆里,你们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人在美国公众面前脱鞋的只有两个。一个是前苏联主席赫鲁晓夫,那年他在联合国发火,脱下鞋子砸桌子,他要跟美国对着干,显示他超级大国的威力;第二个脱鞋的就是你了。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人敢于用自己的产品向美国市场挑战,这才是真正的厉害呀!”
  一位美籍华人被汪海理直气壮的演讲感染了,她激动地跑上台,感动地说:“汪海先生,你长了中国人的志气,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人的自信,中国人的自豪,中国人的自尊,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祖国民族工业的希望。我们华侨一定买咱们国货,宣传咱们国货,为祖国争光。”
  此时的刘其中激动不已。他亲眼目睹了一位来自祖国商界的战将,勇敢地在美国人面前显示出的强大的民族精神。他握住汪海的手久久不放:“老汪,我在纽约五年了,大大小小的新闻发布会参加得不少,今天看到你在这里成功地召开了新闻发布会,真是大长了咱中国人的志气啊!”
  刘其中回到办公室后,立即怀着激动的心情向国内发回电讯:汪海其人,百闻不如一见,中国应该多几个汪海!
  赵晏彪评述:
  从温总理穿双星鞋
  看民族品牌的成长
  2006年7月26日的《大河报》上刊登了一篇题为《温家宝穿旧鞋视察河南》的报道:“那纯白略带黑条纹的‘双星牌’旅游鞋,陪伴着我们的温总理,走过了全国三十个省市,走过了全国数千个县(市)……这是一双普通的旅游鞋,这是一双被黏合过多次的‘双星牌’旅游鞋,它承载着温总理那不知疲倦的身躯,走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它承载着温总理那颗赤子之心,把党和政府的关爱亲手献给人民;它承载着一个伟大的胸怀,那里汹涌着国家与民族的血脉。”文章写得非常动情,但我却在思考着另外一个话题,温总理穿着我们民族品牌的鞋走过了全国数千个县(市),这说明了什么?该是提高穿用民族品牌意识的时候了!
  温总理穿“双星”鞋,这对全中国人民特别是对我们中国的企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总理不仅仅是穿了一双国产鞋,而且是用实际行动向全国人民发出了这样的信号:从我做起,弘扬民族品牌!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激烈竞争的环境下,企业间的竞争已表现为品牌的竞争,品牌本土化和品牌国际化已成为当前企业面临的新课题。温总理曾经强调:“拥有名牌的多少,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象征。名牌就是质量,就是效益,就是竞争力,就是生命力。希望全国有更多的名牌走向世界,加快培育更多世界级企业和世界级品牌。”
  温总理穿着双星鞋走访全国,在支持民族品牌上为我们树立了榜样,这与目前存在的一些人以穿洋品牌为荣、部分商场将民族品牌拒之门外的现象形成了鲜明对比。一个国家是否强大,是否在世界上有话语权,其民族工业与民族品牌是否兴盛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迫在眉睫的问题是如何更好地培养国人的民族品牌意识。
  说到民族品牌,不能不提及日本和韩国。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入品牌建设阶段,韩国则是在20世纪90年代。无论是日本还是韩国,从经济起飞到品牌群落崛起都会经过大约二十年的时间。如果这个时间同样适用于中国的话,那么现在正好是中国企业品牌崛起的时间。中国经济已出现了从财富时代到品牌时代的契机,关键要看中国企业如何把握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第7节:做强做久做自己(7)
  “弘扬民族品牌文化、唤醒民族品牌意识”是我们每一位中华民族有识之士所要为之努力的。不管哪个企业、哪个行业,其创出的品牌首先是国家的、民族的;既然是民族的,我们的品牌就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政府要支持民族品牌,专家学者要研究民族品牌,商家要推销民族品牌,新闻界要宣传民族品牌,消费者要热爱民族品牌。只要正确地引导,将很快掀起创民族品牌、热爱民族品牌的高潮。
  这不禁让我想起双星总裁汪海,他曾不止一次地向社会高呼:“该到唤醒国人民族品牌意识的时候了!”作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优秀企业家,汪海一贯以弘扬民族品牌为己任,他在几年前对民族品牌就有高论,他说:“热爱民族品牌是爱国主义的体现”、“民族品牌的意义大于经济增长速度”、“品牌用在市场上就是原子弹”……作为第一代硕果仅存的优秀企业家,作为化工行业先进企业的代表,他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与气魄,30多年如一日,不低头,不信邪,坚持走自主创新和弘扬民族品牌之路,从“给人做鞋”发展到给汽车做“鞋”,双星已经成为拥有鞋业、轮胎、服装、电力、机械等八大行业产品的大型集团。目前,双星鞋和双星轮胎都被国家认定为“中国名牌”,并远销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日本前首相中曾根曾说过:“在国际交往中,索尼是我的左脸,松下是我的右脸。”世界知名品牌是一个国家的荣耀。我们的民族品牌不仅代表着国家产业的高端水平,更代表着国家的国际形象,它们承载着重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历史责任。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只有拥有在国际市场上站得住脚的世界级民族品牌,我国才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打造中国民族品牌的重任责无旁贷地落在了民族企业的头上。令国人振奋的是,今天,我们的温总理脚穿民族品牌的双星鞋,我想,在不远的明天,中国将会有更多的民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