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郎咸平说:新帝国主义在中国 >

第23部分

[郎咸平说:新帝国主义在中国-第23部分

小说: [郎咸平说:新帝国主义在中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英国这一次和阿根廷在福克兰群岛对峙的局面,不就是我们大清王朝时期发生的故事吗?东印度公司想跟中国做贸易,不就是通过英国的军舰强迫我们五口通商吗?各位还记得吗?对付阿根廷呢,又是现代的东印度公司必和必拓在后面。它为了开采石油,所以又召集了英国的舰队,组织远洋舰队前来征服阿根廷。大清王朝的故事不断地重演,不过它的利益都归于谁呢?归于东印度公司,而必和必拓就是现代的怡和洋行,从而继承了东印度公司的灵魂。
各位读者记不记得,就在2009年的这个时候,我们中国的钢铁企业协会和铁矿石供货商谈判,一个叫做必和必拓,一个叫做力拓,一个叫做巴西的淡水河谷,其中必和必拓的铁矿石占了40%,比例最大。2009年谈判的结果是,它们只同意降价33%,而我们的钢协一怒之下就不谈了,决定用现货价格进货,而不签长期协议合同。长期协议合同有什么好处呢?比如说签上一年的长期协议合同价格是100块,如果现货价格涨到了130块,那么就按照长期协议的合同价格100块进货。如果现货价格跌到了70块,它就转成现货价格,就不根据长期协议合同了。因此对我们而言,只要跟它们这三大铁矿石公司签订了长期协议合同的话,我们可以根据长期协议买矿石,如果现货价格低的话,就直接用现货价格买矿石,这是对我们有利的。但这个可恨的钢协不谈判的结果使得我们的钢企丧失了签订长期协议的机会,我想请问钢协是谁给予你们不谈的权力,实在太可恨。就是我们钢协的这种谈判水平,使得我们的钢企在过去两三年亏损了7000亿元人民币。
可是从2010年2月份开始,三大铁矿石公司不同意了。它们说这玩意儿赔钱,它们不愿意干了。所以很不幸地告诉各位,它们决定要以现货价格为基准和中国谈判。也就是说,我们中国过去通过哪个价格便宜就买哪个货的有利条件,被三大铁矿石公司给剥夺了。这其中呢,就有必和必拓。必和必拓的可怕地方是什么呀?它的可怕就在于,一步一步地紧紧抱着我们的喉咙。我讲这个话是有根据的,这个根据是什么呢?就是我刚刚讲的肥料的故事。我想用肥料的故事和各位谈谈,它是怎么控制我们的。
这家公司的真正目的是操控中国,我想跟各位念一段话:必和必拓在加拿大拥有超过10000平方公里的钾肥的开采权;在埃塞俄比亚,拥有17000平方公里的开采权。但是我们中国的这些企业很有意思,对开采权兴趣是不大的,而是喜欢谈判。但是谈又不会谈,每次谈都谈个最高的价格出来。
一个这么不会谈判的民族还最喜欢谈判,而不喜欢釜底抽薪,不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什么这么说?我给读者举个例子。两年前,加拿大的一位华人叫做周丹元,两次回到中国寻求帮助开发她的钾矿,但没有一个人对她感兴趣,也没有一家中国企业前往加拿大考察周丹元的钾矿。她在加拿大的阿萨帕斯卡尔钾盐有限公司,控制了加拿大第二钾肥矿的勘探开采权,目前拥有380平方公里的开采权,而且还拥有其他地方的开采权,总共是4000平方公里,很好的一个矿源。当她和我们的国有企业接触时,我不知道为什么,国有企业对这个兴趣不大。我们国有企业最不会谈判还特别喜欢谈判,对于周丹元主动送上门来的东西看不上。最后,等到中国企业回过神来以后,已经晚了。你知道为什么回过神来?因为2010年必和必拓宣布,以2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周丹元的钾肥公司。等到必和必拓收购了之后,我们的国企才说,完了,来不及了,这就是我们的水平。
背景提示
2010年2月10日,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对澳大利亚力拓公司胡士泰、王勇、葛民强、刘才魁等四人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侵犯商业秘密犯罪一案,向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力拓胡士泰间谍门事件进入到了审判环节。胡士泰事件不仅让人们开始意识到商业秘密的泄露,会给中国大型行业企业造成怎样严重的后果,同时也让各方深切体会到跨国商业谈判的严酷。目前,中国与以必和必拓等三大矿商为首的铁矿石卖家正在激烈博弈。作为铁矿石全球第一大买家,中钢协相关数据表明,2009年我国进口铁矿石6。2亿多吨,比2008年增加了1。8亿吨。但是,从以往的历次交锋来看,这个第一买家的身份很难在谈判桌上兑现成为话语权。那么,除了谈判而外,我们有没有其他摆脱国际铁矿石垄断行业的方式呢?
我们铁矿石的价格是越谈越高,我们钾肥的价格也是一样的,越谈越高。我们中国自给率不到30%,每年需要进口500万到700万吨的钾肥,我们为此每年要支付200亿元人民币。我们谈了五年了,价格越谈越高。从2005年开始谈判钾肥价格以来,价格便一路猛涨,到了今天,钾肥合同价格大概高达565美元每吨,现货价格一度高达1000美元每吨。所以中国的农业市场已经进入了高价钾肥的时代,这个无疑会增加我们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压力,因为你根本不晓得如何确保原材料的供应。必和必拓看到我们的这种谈判水平之后,觉得机不可失,不坑我们国家实在太对不起自己了。
首先,收购所有可以收购的富矿,包括2006年进入加拿大的萨斯喀彻温省,收购美洲安格洛,收购阿萨帕斯卡尔钾矿,短短三年之内拥有加拿大10000平方公里钾肥的开采权,在埃塞俄比亚拥有超过17000平方公里的开采权,把所有的富矿全部都收购了,当然,还包括周丹元的钾矿。
其次,着手钾肥运输与港口仓储方面的建设工程,完成它的管道建设。最后,这点最重要,他们不需要直接搞定中国有关单位的领导,他们一定会和俄罗斯等国的钾肥供货商全面勾结,重演铁矿石三大供货商操控全世界铁矿石的历史,重新复制中国铁矿石谈判的屈辱历史。为了完成和其他钾肥供货商的全面联盟关系,他们绝对不会自乱阵脚,更不会自相残杀,这种蠢事是我们中国企业的专利,因此他们必须要维护市场供应的稳定,因此决不能提高产量杀价竞争,而要根据需要和这些盟友共同决议产量。这就是为什么必和必拓不会像我们一样大幅增产杀价竞争,而它每年只生产1000万吨左右。这个数量是多还是少呢?这刚好就是中国整整一年钾肥的需求总量。限制产量的结果能保证价格只涨不跌,而且中国一定会向这个联盟购买。我们不向周丹元买,我们会向这个联盟买。为什么?因为我们是一个不会谈判却又喜欢谈判的民族。这就是必和必拓的布局。你听了我讲的铁矿石的故事之后,再听听这个故事,你会发现,在必和必拓的主动控制之下,我们的铁矿石跟钾矿,已经完全受制于人了。
三、我们如何被狙击之一:必和必拓下手中铝
背景提示
《必和必拓“钾肥局”,中国人又慢了一拍》,这是在必和必拓布局钾矿之后,《经济观察报》所发出的感慨。根据相关报导,1999年,中国与蒙古国最大的铜矿擦肩而过,最终被力拓集团曲线拿下;2002年,必和必拓曾派人游说中国相关政府部门和钢铁企业,邀请其参与开发旗下矿山,最终无果而终。业内专家因此叹道,“与这些大的矿业巨头相比,中国企业明显缺乏长远的目光”。按照粗略估算,自中国开始铁矿石价格谈判以来,钢铁行业为此付出了超过70000亿元人民币的代价,而钾肥行业5年间进口化肥的金额也已经超过了1000亿元。实际上,中国企业始终在寻找着突围的机会,例如中国铝业注资力拓就是近在眼前的案例,然而,最终的结果却是力拓以支付违约金的方式毁约,那么,在力拓毁约的过程中,必和必拓扮演的又是什么角色呢?

还不止于此,各位还记不记得我们中铝在2008年年末的时候,收购了力拓9%的股份,成为力拓最大的单一股东。2009年2月12日,中铝宣布通过收购可转债的方式再度注资195亿美元,使得其对于力拓的控股权从9%上升到18%。只要中铝能够做到这一步的话,中铝就能够控制力拓。可是各位再想一想,力拓是多么重要的一家公司,怎么可能让我们控制呢?那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其实这个案子出来的时候,我不是在跟各位吹牛,全中国只有我一个说中铝不会成功的,为什么?因为这个项目太好了,各位懂我的意思吗?弄个差的项目我们才有可能成功,好的项目我们绝对不可能成功。为什么?因为这个项目太大了。你想想看,中铝控制力拓,力拓是什么公司?可能让你控制吗?不可能。你用屁股想想都知道。现在很多时候,你听听郎教授讲课就好了,很多事情就不用你尝试了。你用直觉就可以判断,必和必拓会答应吗?
最后什么结果各位知道了吧?必和必拓和力拓的股东重合人数超过70%,因此可以看做是同一家公司,所以力拓必须去找必和必拓谈判。但问题就是必和必拓不可能让我们中铝取得力拓的控制权。为了使中铝和力拓的交易谈崩,必和必拓不惜血本。根据2009年10月15日出版的《悉尼先驱晨报》报导说:必和必拓以每小时400澳元的价格雇用说客,对澳政府进行高层公关。他们到总理陆克文、财政部长韦恩?斯万、资源部长马丁?弗古森以及他们的顾问处进行游说。结果财政部基本上接受了这些建议,认为中铝投资入股力拓交易将危及澳大利亚国家安全。必和必拓甚至花了大量血本,说服了澳大利亚上议院的反对党领袖,让他站出来说话。反对党领袖说得很煽情,讲得很感动澳洲人,但我们听了很不爽。反对党领袖说,“我们绝对不能卖掉澳大利亚的财富来源”;他又说,“我们不能让另外一个政府拥有澳大利亚”。他讲的这是什么话嘛,可就是如此的煽情,让澳大利亚老百姓对收购事件产生了极度的反感。由于他站出来了,支持收购的民意立刻急转直下。根据澳大利亚智库罗伊国际政策研究所的调查,接近90%的澳大利亚人相信,中国将成为亚洲地区的领导者,而60%的人对这个前景表现出不安。因此,经反对党领袖这么一忽悠:我们不能让别国政府来控制澳大利亚,立刻激起澳大利亚老百姓的同仇敌忾,控制了舆论的制高点,因此否决了中铝。力拓最后回到了必和必拓的手中。 
背景提示
从经济合作的角度看,力拓是全球第三大多元化矿产资源公司,中铝则是中国的大型国企,两者之间有着诸多合作需求。而在国际金融海啸的背景下,一些西方大公司陷入困境,纷纷向中国公司发出求助信息。中铝与其他中国大型国企一样,执行“走出去”的战略,扩大资源来源,在海外扩展业务,这是全球化时代中国企业的必经之路。无论是西方企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还是中国企业步入全球化的大势所趋,中铝与力拓的合作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因此,当力拓毁约之后,国外媒体立即分析指出,此举是对中国企业在全球收购活动的一次重大打击。中铝自此失利,实际上是遭到力拓的股东、澳洲政府甚至必和必拓连手狙击的结果。
四、我们如何被狙击之二:必和必拓下手中铁
我们的中铁也做了同样的事。中铁的全称叫做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它是做钢材贸易和铁路服务业务的,因此可以被理解为一家贸易公司。他们准备以每股1。35澳元的价格,收购澳大利亚联合矿业公司11。38%的股权。我们能够出去收购别人的铁矿资源非常好。但是,你觉得可能吗?又回到原来的那句话,你觉得可能吗?其实很多人听我演讲,猛然一听就懵了,甚至觉得郎咸平的观点是不是太偏激了。可是我反问那些批评我的人,当我们中海油在几年前要收购美国优尼科油田,闹得红红火火的时候全中国是谁第一个站起来说不可能成功的?就是我,最后结果呢?完全应验了我说的。中铝的案子是谁说不可能成功的?还是我,最后呢?果然不成功。为什么?因为你不懂国际游戏规则,你就少玩国际游戏,就是因为有必和必拓在,你根本不可能成功的,它有什么理由让你成功呢?
但是中铁没有听我的演讲,就想在2009年9月份收购澳大利亚联合矿业公司。中铁答应两个条件:第一,用1。35澳元一股来收购澳大利亚联合矿业公司11。38%的股权;第二,必须连续十年每年进口300万吨的铁矿石。铁矿石是必和必拓的心头肉,怎么可能给你呢?因此它开始介入了。中铁报价每股1。35澳元,必和必拓报价1。3澳元,比我们中国还低,它却赢了。它怎么蠃的?还是像对付中铝一样,花钱搞高层公关。除此之外,还跑去找澳大利亚联合矿业公司的负责人说,你卖给中铁有什么意思?你晓得中铁是干什么的吗?它是家贸易公司,双方哄堂大笑。贸易公司能够帮你们兄弟什么忙,帮不了,做铁矿石你需要什么?你需要开采,对不对?你需要勘探,你需要运输。这些东西中铁都没有,谁有?我有。告诉你,我有开采、勘探跟运输的本领。我虽然只给你1。3澳元一股,可是我用现金收购你的所有股权,怎么样?中铁呢,只有能力收购11。38%。必和必拓总共花了2。04亿澳元收购了澳大利亚联合矿业公司的全部股权,从而打败了中铁。
更有意思的是等必和必拓成功之后,2009年10月22日,它的董事会主席阿格斯先生公开劝导中方要放下敌意,不要生气,他说:“你们中国人要学会与大孩子打交道。”你说是不是对我们的侮辱?对的,他侮辱你,你又想怎么样呢?你又敢怎么样呢?你又能怎么样呢?而且他还说:“你不但要与大孩子打交道,而且要学习与我们大孩子打交道。”他甚至说:“我自己不知道中国人对我的敌意是怎么产生的。”他竟然还说他不知道,你说好不好笑?
五、没有例外和神话:兖矿凭什么逃脱狙击
当然了,讲了这么多负面的案例,总得讲点儿正面的吧。必和必拓毕竟法外开恩,放了我们中国人一马,最后,它允许我们的兖州煤业在澳大利亚收购菲利克斯煤矿。这是个非常小的煤矿,小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