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世界又热又平又挤 >

第24部分

世界又热又平又挤-第24部分

小说: 世界又热又平又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拉瓦拉市(Bulawayo)一个社区中心做了几周实习生,为那些因艾滋病失去父母或者本身就是艾滋病毒携带者的孩子们服务。她在那儿的时候几乎无法与我们联系,多次停电损坏了看护中心的电脑,很多电话也没法用。津巴布韦有一部分电力要靠南非供给,而且电网负荷一直很大。CNN从南非发来的报道(2008年1月29日)是这样说的:“频繁停电让政府难以实现6%的年增长率,而且也不利于降低已经高达25%的失业率。”这不足为奇:不能运行的电脑和不能充电的手机仅仅是摆设,还不如纸笔和信鸽更有用。     在平的世界里,你如果不能用上稳定的电力就会错过很多,而当你能使用的时候也会收获很多,同样,整个地球系统也是如此。我从另一个观测孔看到了这一点,这个观测孔就是坡塔卡拉帕利村的一所乡村小学,Byrraju基金会建立了该学校。学校是1所极简单的水泥建筑,但是我看到教室里坐满了印度的孩子。他们正在轮流使用4个多彩的kidproof学习站,该机器由Little Tikes公司生产,安装了IBM的互动教学软件。这是儿童早期智力开发工程(KidSmart Early Learning Program)的一个组成部分,每一个终端都是由蓝色塑料做的,在中间有一个电脑触摸屏。它们是专门为促进边远地区的教育而设计的,那些地方缺乏合格的教儿童读写的老师。    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两个印度孩子,一个穿蓝短裤的小男孩儿和一个穿白色连衣裙的小女孩儿,他们蜷缩着坐在一个终端前的方凳子上,听着耳机里的指示在触摸屏上进行操作。耳机是成人型号的,对这两个小孩子的头来说太大了,像巨大的头盔。但是,坐在那里紧张操作终端机的两个小孩子看上去都那么好奇,那么渴望学习。    在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着他们,一个想法萦绕在我脑海里,这些孩子中的某一个很有可能就是下一个爱迪生或者居里夫人,赖德或者卡拉姆,后者是印度前总统和权威火箭科学家。但是除非他们能够获得与他们现在拥有的信息技术相配套的可靠的能源技术,否则他们永远不可能成长为这样的人物。    “把电脑引入农村课堂,并用无线技术把这些课堂与世界其他地方相连起来,这会产生深刻的影响,”罗伯特佛瑞林说,“当学校引进远程教学的时候老师和学生们都非常兴奋。他们与遥远土地上的人们建立电子友谊。分享音乐和舞蹈。文化更显出其多样性,世界好像变小了。”    无线连接不需要电话线和电线杆,分布式能源也不需要电线和电线杆,这两者在减少发展中国家农村贫困方面发挥着任何其他创新都不可比拟的作用。2000年,太阳能电气照明基金发起倡议在南非建立第一个以太阳能发电的高中,地址选在距离德班(Durban)两个小时路程的千山之谷(Valley of a Thousand Hills)。Myeka高中装备了一套太阳能发电系统,能够给一个电脑实验室和一个联网卫星接收器供电。随后,太阳电气照明基金鼓励学生们参加一个关于太阳能带来的影响的作文竞赛[由国际太阳能学会(International Solar Energy Society)赞助]。获胜者是11年级的德罗摩(Samantha Dlomo),她在文中写道:    我5今年16岁,在过去的14年里我一直生活在农村地区。在那些年里,我点着蜡烛学习、做作业。在学校,黑板是重要的教学辅助物品。当一些太阳能板安装在学校里的时候,我甚至对它们如何工作连一点点概念都没有。几个月后我们收到了1台高架投影仪。这是一种全新的学习经历的开始。不久我们又收到了下列设备:20台电脑,2台电视机和1台视频机器。最近我们已经通过卫星连接到校园学习频道和因特网。现在的学习都以研究为导向。这意味着我们应该把因特网作为主要的信息资源。过去,我们要花大量时间从黑板上抄笔记。在新的千年,学校也打算让自己焕然一新。到2005年,学校计划培育出从事科学、技术、工程、医学和其他领域工作的人才。而在几年前,这还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试想,如果我们能够发掘那些世界上最穷的人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试想,如果我们能赋予他们工具和能源让他们去参与竞争、连接和协作,那么这将会给各个领域带来创新的剧增从科学和技术到艺术和文学,这将是这个世界从来没有见过的。丰富、清洁、可靠、廉价的电力将“第一次真正在世界上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卡尔森指出,他是硅谷的科研智囊团斯坦福研究院(SRI International)的首席执行官。这样做将“释放这些人的创新能力,他们会帮助我们解决长期存在的重大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存在于卫生、教育和能源方面。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共同协作”。    0页160 160 6电子数据系统公司的未来主义者瓦克认为,创新者是那些能够利用99%已知,创造1%未知的人。如果你不知道这99%,或者不能获得它们,你就没有建立那新的1%的基础。更有可能的是,你只是在大家都已经知道的那99%上进行重建。如果我们的电力不能覆盖到那用不上电的16亿人口,从而把世界拉得更平,我们就不能把他们与所有人都知道的99%的知识相连接,也就没有更多的人来研究那所有人都不知道的1%。瓦克说:“只有这样,世界每个角落才会有创新。”    《经济学家》(The Economist)将其称为“大规模创新的时代”。文章作者瓦西斯瓦伦(Vijay Vaitheeswaran)是这样说的(2007年10月11日):    创新的历史充满了精英和中央集权。但是如果我们看得更仔细一点,你会发现普通人一直在这一过程中默默发挥作用。在《文化进步:技术和西方世界的千禧年》(A Culture of Improvement:Technology and the Western Millennium)一书中,弗里德(Robert Friedel)描述了处于社会各个阶层的个体所做出的些许努力对我们这个后现代主义和后工业化社会能享受到的惊人的进步有着多么巨大的影响。想象一下如果公司和国家能够发掘出这些等待被发掘的创新者们的创造潜力,那么公司和国家就会在创新方面取得多大进步。在大规模创新的时代,这个世界甚至可能找到有利可图的模式来解决21世界最大的需求问题,包括可持续的清洁能源、向老龄人口提供可承受的、普遍的医疗卫生以及全新的工业。人类的智慧才真正是这个世界上取之不尽的自然资源。    能源匮乏和拥挤的世界    7能源不仅可以让人更能忍受一个愈发炎热的世界、让一个愈发平坦的世界变得更加公平,而且还能让这个更拥挤的世界变得更加舒适。我在安得拉邦透过一个更亮的观测孔看到了这一点。这个观测孔在伊萨柯塔(Ethakota)村。印度IT巨头Satyam公司在村里成立了一个远程数据中心,这是一个为大型跨国公司提供后台管理和外包业务的服务公司。从2006年开始,Satyam开始从其位于海得拉巴的总部向伊萨柯塔村的村民分派一些比较简单的外包工作。在香蕉和棕榈树丛中,120名受过大学教育并受过Satyam公司培训、可以通过无线网络与世界相连的印度村民正为一家英国杂志出版社处理数据,向一家印度电话公司提供服务。这个数据中心实行8小时轮班制,每天轮两班,但是如果不是每天都要停电6小时的话,它每天可以轮三班!     当我在伊萨柯塔村数据中心采访那里的工作人员时发现了几件出乎我意料之外的事。在数据中心有几个城里人。他们出生在这里,曾经外出到印度的大城市工作了一阵子,现在他们又选择回到伊萨柯塔村生活。因为虽然这里工资比较低,但是生活却更富裕、更安宁。有了Satyam的设施,有了电话可用,他们虽然住在小村庄里但却可以在全球范围活动。30岁的瓦尔马(Suresh Varma)是一个数据管理员,他曾在海得拉巴的一家美国石油公司工作,但是他决定回到这个他父母出生的繁荣的村子。这就像从硅谷搬到一个真正的山谷,他解释说:“我在这儿的生活质量比在印度任何一个城市都要高。城市很拥挤,你大部分的时间都花费在路上,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而你在这里只需步行去工作。我在这里也能了解城市里发生的事情,而且我的职业热情丝毫不减。”    城市外包中心24小时营业,人员频繁跳槽。与城市不同,“在村里,没有人会放弃这些工作。”Byrraju基金会的雅各布(Verghese Jacob)说,该公司计划逐步将数据处理中心的所有权交给村民。“他们富有创新能力,也很积极。因为他们中的一些人以前从来没在电脑前工作过,他们比城市孩子更珍惜这个机会,那些城市孩子总是把这种工作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如果这种经验可以大规模推广的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印度特大城市面临的问题,如孟买(1900万人口)和加尔各答(1500万人口),这些城市根本无法持续增长。越来越多的人挤进这些相对较小的区域所造成的社会和环境影响已经超出了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群的可承受范围。    唯一的解决办法是大力建设村庄。雅各布估计,仅一个农村外包中心中就创造了相当于400英亩农田所能带来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换句话说,印度如果能在农村建立起大量像这样能提供数百个就业机会的知识服务中心,就相当于变相开拓了更多农田。这可以让村庄成为年轻人创造自己未来的地方,而且这比城市要稳定得多。但是,他们既需要丰富、清洁、可靠、廉价的电力,也需要链接因特网和电话。有了链接,村民可以获取最新的农业技术知识和市场价格,这可以帮助他们把产品卖个好价钱。互联网使村里的工匠能够上传当地做的艺术品和手工艺品的数码照片,让他们直接把货物提供给世界市场。     印度和中国的人们离开自己的村庄,和家人一起涌进大城市,不是因为他们真的喜欢那里的生活,在许多情况下,仅仅是因为那里有工作和机会。这一情况可能会一直延续下去,但是如果我们能把Satyam公司做的能源生态系统、教育、链接、投资带到村庄,这种情况可能会改变。这些可以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村庄。而且我们需要制造很多可持续发展的村庄。当你让这样一个村庄运转的时候,你不仅是在帮助那些仍生活在农村的穷人,你也在创造一个更平衡的世界。但是,为了使村庄运转,你必须让村民们实现住所当地化而生活全球化;你必须向他们提供机会和获得机会的方法。但是,这一切都需要电力。    最佳能源公司(Bloom Energy)的创始人兼CEO斯里德哈(KRSridhar)出生于印度,他曾经说过:“在世界历史上,这是我们第一次在本地化与全球化之间取得平衡。”如果各大洲农村的穷人都有了工具和技能与全球联通,也有了丰富、清洁的能源来支持这种联通的时候,他们就不再需要搬到城市去从事制造业工作或者开出租车、做女佣了,斯里德哈说:“他们将能获得本地化和全球化带来的最大好处。”    到那时,他们就能继续待在乡下,享受其好处,保持其传统,如食品、衣着和家庭关系,同时还能获得足够收入维持生计。此外,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的生活水平将会提高,妇女也会少生孩子这是另一种减少拥挤的途径。    斯里德哈认为:“当你把本地化和全球化协调到一种平衡状态时,你追求的最终目标就是人性化人性化的时代即将到来。”“当你有自己的根本地,和翅膀全球时,你就是脚踏实地而又胸怀抱负的。你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类的潜力。但是,这只能在信息技术、能源技术、平坦、环保协调运作的时候才能实现,因为只有那时所有的人力和物力才能达到分散而连接的状态。如果我们能让这些变成现实,斯里德哈说:“这个世界将会拥有一套全新的运作系统。” 



第八章启动绿能,才能从地狱到天堂



    我们拥有充足的时间如果能从现在做起。    达纳?麦多斯(Dana Meadows),达特茅斯学院(Dartmouth College)已故环境保护主义者2006年,斯坦福大学能源环境小组的一个学生邀请我去他们学校做一场关于绿色革命的演讲。当我在后台踱步时,校长轩尼诗(John Hennessy)先生看了我的介绍,然后提出了他自己关于该问题的思考框架。他说,今天所面临的能源气候挑战正是共同事业(mon Cause)的创始者加德纳(John Gardner)曾经描述的“隐藏在无法解决的问题下的一系列重大机遇”的缩影。    我喜欢这样的描述隐藏在无法解决的问题下的一系列重大机遇。他用非常简短的语言,十分精确地表述了我们应该怎样走向未来。    在这本书的前半部分,我写了一些看似解决的问题,即能源供给与需求的不平衡、石油**主义、气候变化、能源匮乏以及生物多样性丧失。它们已经出现在能源气候年代,而且未来可能会改变我们的生活和我们的星球。在该书的后半部分,我想说:解决这些问题,对任何一个面对这些问题的国家来说都是难得的机遇。    为什么说是机遇呢?非常简单,因为自从工业革命以来,我们已经进入能源气候年代,人类以前适应的以化石燃料为基础的体系也随之改变了,我们不能再继续依靠该体系去维持人类自身的发展。如果我们还这样做的话,地球上的气候、森林、河流、海洋和生态系统就会被进一步破坏。我们需要一个新的清洁能源体系去推动经济发展,使更多的人摆脱贫困而不是破坏我们的地球因此,那些发明并且部署实施清洁能源技术的国家、社区和企业将会在今后的全球经济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因为在一个炎热、平坦和拥挤的地球上在这里,能源、水源、土地和自然资源都很紧张每个人都得支付他们所耗费的能源的实际成本、所导致的气候变化的实际成本、所引发的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实际成本、所造成的石油**的实际成本,以及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