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科幻世界电子书 > 清穿日常 >

第299部分

清穿日常-第299部分

小说: 清穿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薇显然被这些‘大事’给惊到了,忙问:“娘娘什么时候说的这个?”她怎么没印象?

玉瓶苦笑道:“奴婢随您去南三所了,回来赵全保说是永和宫的丁太监亲自来传话,还直接把对牌给送来了。赵全保想说等您回来再说,那丁太监连声说不用,东西搁下就走了。”

然后李薇用午膳,玉瓶就没找着机会给她汇报。

“……”李薇按住额头,只觉得头在抽抽的疼。她深吸口气,一件件来吧。

头一件就是验看修葺过的西六宫。贵人和答应的屋子的窗纱一看就是新糊的,有些还没干透。屋里十分狭小,两人一个套间,共同一个堂屋。各自的卧室里只够挨着墙角摆下一张床,几个衣箱子,窗下是梳妆台。

因为窗户太小,所以室内十分昏暗。

这样的屋子,李薇都没住过。她进阿哥所时,大概四爷当时仅有唯二的两个格格,所以她的屋子跟这个比还算宽敞,至少她是独自占着两室一厅,玉瓶他们也有个角房。

贵人的好一些,够二室一厅的标准。

长春宫里一应都是新的,铺宫的大件已经都抬进来的,散发着新漆的味道。唯一叫李薇有些小惊讶的是长春宫殿前的红漆立柱,全都从上到下用蓝布裹了,连栏杆都一模一样。

窗棱虽然没裹蓝布,但也用白绵纸给糊住了。

这是因为先帝新丧,宫里不许见喜色。

养心殿好像也是这样,不过她一直没注意。只记得灯笼现在都是用白的。

屋里的几面大屏风也选的是黑檀白绢兰草花样的。

她四处转过一圈,长春宫的太监管事和姑姑一直跟在她身边,她看哪个,他们就解释下这东西从哪里来,他们又是花了多大的心思功夫。

“辛苦你们了,做得很好。娘娘一定也会十分高兴的。”李薇临走前赞了一句,那太监和姑姑就一个劲的道谢。

其实她赞了顶什么用?说不定她赞过后,福晋……皇后反而会更不开心呢。

翊坤宫里,四爷都说了只是暂时叫她住一住,所以没有大动。跟长春宫比起来,没有换瓦,只是重新上漆,换了一遍家具门窗。

殿间的红漆立柱也包上了蓝布,那红漆大门也不知道是谁的主意,拿草编了一个超大的席子给挂在门上当门帘了。李薇一见就笑了。

翊坤宫的太监管事和姑姑也跟在旁边,一看她笑,那太监管事抢在姑姑前头上前一步,赔笑道:“奴才想着这门不好包,拿这草席遮一遮也挺好的。”

李薇点点头:“这样做很聪明嘛。”

太监总管高兴的脸都红了,轻声道:“不敢当主子的夸奖,奴才这都是实心办差。”

这太监总管在这里奉承,赵全保挺淡定的站一旁看着,一点都不着急。玉瓶悄悄给他使了个眼色,小声笑着说:“你这会儿是改了性子了?”

赵全保轻蔑的看了眼那翊坤宫的总管,也小声对她说:“就他?主子不过赏他两个好脸罢了。”

他再看玉瓶也不往主子跟前凑,就叫翊坤宫的姑姑扶着主子进去,也对她笑道:“你不也是?”

玉瓶白了他一眼:“我才不跟你似的呢。”说罢越过他进去了。

赵全保翻了个白眼:“神气什么啊?”当他不知道?主子刚进宫立足不稳,只用身边的人可不行,这时不管是什么人靠上来,说不定都对主子有用。他们两个撒开条口子,多几个人冲主子磕头有什么不好?

反正他们心里有数,主子念旧,才不会放着他们不用,去用这些生人呢。

翊坤宫的库房里堆满了李薇的家当,她看到时都吓了一跳。一旁的太监总管说:“娘娘的东西都是好东西,奴才们怕磕碰着,都小心得很呢。”

然后领她转了十个屋子,说:“原先只有六间库房,这又新开了四间,特意重新换了门和锁。”

翊坤宫以前除了宜妃还住着其他小妃嫔,如今只住李主子一个,自然地方宽敞多了,库房也能放更多东西了。

李薇是没想到她的东西有这么多。主要是她也没什么时候去看自己的库房,现在回忆倒是记起来了,每隔一年,玉瓶捧来的库房账册都要多那么一两本。近两年更是半年都能多出两三本来。

以前是只有四爷给她东西。后来她收的礼就比四爷给的还多了。

等到晚上见了四爷,他笑道:“这才哪儿到哪儿?等你封了贵妃,内务府还有东西要给你呢。”

李薇的心多少抖了一下,筷子都有些握不稳了。

四爷看出来了,放下筷子安抚的轻拍她的手,柔声道:“朕今天看了贵妃的吉服,做得还可以,有一些不妥的叫他们拿回去改了。明天让他们拿来给你看看。”

她这会儿才勉强回神,放下筷子起身就要往下跪,嘴里虚弱的说:“……妾身谢万岁恩典。”

被四爷笑着一把拉住不叫她跪,他按她坐回去,笑道:“坐着,坐着说。你这么一说话朕都要不习惯了。”

他挟了个龙眼小包子放在她的碟子里,笑道:“好了,天天跟弘昐说都是自已人时不许多礼,跟额尔赫她们也是说都是自己人不用忌讳,难不成日后素素要跟朕当外人了?”

“怎么会?”李薇的心狠狠颤了一下,马上喊。

“那就跟以前一样。”他轻轻对她说,看着她的眼神里满是温柔。

他放下筷子握住她的手:“朕跟素素是一家人,别人如何都不要去管,别跟朕生分了。”

她感到他用力握了下她的手,然后就自自然然的继续用膳了。

她也尽量镇定的挟起那个龙眼包子咬了一口,感觉一触舌,包子的外皮已经有些凉意,可一咬开,里面还烫口的肉汁溢出来,舌尖一碰都要往回缩。

吃完这个包子,她就镇定多了,还好奇的跟四爷说起那贵妃的吉服是什么样的。

四爷也轻松下来了,仔细想了想跟她说:“给你用的是金黄的面,头冠东珠镶十二颗。”李薇还是倒抽了一口冷气。

不过他的意思是在对她好,所以吉服用金黄色,东珠镶了十二颗。

所以她就难掩忐忑的受着了。

第二天,贵妃的吉服确实送来给她看了。四件粗看一模一样,细看仿佛都各有不同的。

苏培盛特意陪着内务府的人进来,关于这个吉服他们自然有很多话要说,有很多功要表。昨天见过万岁后,万岁挑出来一堆毛病,吓得他们回去生怕脖子上脑袋不保,今天见娘娘也是提着心的,特意走通了苏公公的门路,盼着他能在娘娘面前替他们美言几句。

他们真的非常用心了,娘娘您明鉴啊。

李薇刚开始是看稀罕,后来见这些人神情实在太吓人,看她就像在看炸药包绑架犯,就学德妃那样面上带笑,看着他们不停点头。

虽然基本没听进去多少,但好歹一盏茶后,来人看着是放松些了。

其中一个道:“娘娘要不要靠近瞧瞧?”

她从善如流的向前倾身,那人赶紧叫人把吉服拿近。

吉服是平放在一块木板上的,大概可以叫展板?刚才进来时是由两个小太监扶着立起来给她看,这会儿拿近就是平举着递到她眼前。

吉服被小心翼翼的挂在上面,李薇伸手去摸,只觉得这衣服实在做的是精妙绝伦。旁边的那人说是找了一百几十个最好的江南绣娘连着忙了二十多天才做出来的。

李薇绝对相信这个。因为四爷也说昨天送来给他过目的是十件,他从里头挑了四件‘还算能看得过去’的,叫他们再加紧修饰一番,不能误了封贵妃的吉日。

至于被淘汰下来的,回去就立刻销毁了。

一件贵妃的吉服就如此折腾人,万岁的龙袍只怕会比这更麻烦。

李薇最后对做吉服的人说:“做得很好,再没有比这更好的了。”然后叫玉瓶赏他们。

出来后,那人抹了把汗,对苏培盛说:“得亏您跟着来了,娘娘才这么好说话。”

苏培盛亲热道:“客气什么?咱哥俩谁跟谁啊?”

那人心道没那一万两银子,您这声哥们儿跟谁喊都不会冲我喊。

贵妃吉服的事了解了,李薇却有三四天都回不了神,直到玉瓶提醒她那后宫的份例……她才险些惊跳起来!赶紧叫人把账册拿进来看,旁边还有四爷的批语和内务府的回条。

比如住在延禧宫的庶妃石氏就需要重点对待,她的份例跟宜妃几人是一样的。十五和十六阿哥的生母庶妃王氏的份例也是妃的,除此之外,佟贵妃的份例照旧,但规制要高一等。

就像那给人送月饼的,给自己家的用油纸一包,十块钱两斤。给领导的花五十块买一高档礼盒,月饼往里一装,给领导说这是二千买来的高级月饼,感受自然不同了。

佟贵妃这个就是用皇贵妃的规制给贵妃的份例。

只图一个面上好看。

其他就全都照旧。

李薇毕竟在四爷的后宫里混了十年,这份例发下去,估计最不好受的应该是宜妃、惠妃和荣妃。

真正的受宠妃嫔都不靠份例过日子。就像李薇,她什么时候也没把每月的月银放在心上(她的月银到底多少来着?),她也不靠那个过日子。攒下来的除了拿去捐了的,都分给孩子们赌骰子玩去了。

那是因为她吃喝穿用都是四爷的小灶。

宜妃等也是一样啊。

现在叫李薇一个月就指着那三五十两银子,要吃要喝要打赏,给孩子们开小灶,还要再走关系应酬亲戚朋友,最好还能再存下点私房……这可能吗?

她会马上觉得这日子没法过了。

李薇叹气摇头,有种她们的今日就是我的明天的感叹。然后把赵全保叫来,让他去东六宫发份例银子。

倒不是说让他抬着银箱挨宫发钱,而是他去说一声这个月的份例已经核出来了,你们可以去领了。

就跟会计通知一声钱发了,可以查工资了。大家再纷纷上银行看余额。

赵全保临走前,她想了想还是交待了他两句:“过去后姿态摆得低一些,就是听到几句不好听的也不许跟人家争辩。”

从云端落到地上,十个人里总有那么一两个适应不良。人家不敢对着德妃、四爷和她撒气,总要允许人家冲赵全保他们这些下人发发火。

“你们在外头受了委屈,回来我给你们补上。别跟他们计较。”她温言道。

赵全保笑着说:“主子放心吧,这道理咱们都懂,绝不会给主子丢脸的。”这会儿头低得越狠,回头万岁就会更心疼主子,这笔买卖谁不会做?

他还巴不得能被人指着鼻子骂两句呢,就看有没有不长眼的撞上来了。

先帝殡天,新皇继位的头一次份例发放,那必须是引人瞩目的。李薇从赵全保走了以后就忐忑不安,她的意思是最好每个宫去一趟,既然要摆低姿态,不如就低到底。只去佟贵妃、宜妃等人处自然不行,延禧宫的庶妃处也走一遭,她记得还有四个生了公主但都没养大的庶妃,都别落下。

尽量周到点。银子少了人家心情本来就不好,礼数足的话说不定怨气能少点。四爷现在忙得焦头烂额,她也是希望能少给他找点事。

退一万步说,对后宫这群先帝妃嫔,四爷的意思大概就是圈起来养。不说锦衣玉食让她们像以前一样享受,但也是衣食无忧的能在宫里养老。

就怕她们一时适应不良,再冒出什么话来。

从早上一直到晚上,赵全保生生在东六宫耗了一天。等四爷都忙完了,他才刚刚回来。彼时她正陪着四爷用晚膳,苏培盛这混蛋就这么直接进来恭敬道:“李主子,赵全保回来复命了。”

你就不能晚点说吗?

李薇看玉瓶站在门口乍着手。这姑娘肯定是想悄悄禀报给她,等她私下问过赵全保后再相机给四爷汇报。

顾不上去瞪苏培盛,四爷那边已经移过目光,询问的看着她了。

她笑道:“我叫赵全保去东六宫放份例了。”说着给他舀了一勺玉子豆腐(就是日本豆腐),这个的自制方法还是她在网上学的,简单来说就是蒸鸡蛋羹,一开始她用豆浆做,后来没豆浆用清水,感觉也差不多。

刘宝泉已经提前进宫了(他终于来了),四爷最近是一根蜡烛两头烧,还坚持去哭灵,还要吃斋,她就想尽办法给他补一补。幸好不吃肉,蛋和奶倒是没关系。

问题是吃了一段时间的煮蛋、炒蛋、散蛋、卤蛋后,四爷拒绝吃蛋了。

奶制品也一样。现在每天上午的一杯热牛奶他都跟喝药似的。

李薇终于想起了鸡蛋十八吃里的玉子豆腐。

蒸成小碗鸡蛋羹时,他嫌这是弘昐等人的菜,一直不肯多吃,吃几口都是看她的面子,每次吃都一脸‘你看,我吃了’的表功神情。

这个先蒸成块,凉了以后小心的跟其他青菜滑炒一下,或者单独做成或甜或咸或香辣的菜都可以,还能炖汤。

四爷果然对这个比较捧场,每次吃的时候脸上的神情都舒缓了。

用广告上的煽情话来说:有种幸福的味道。

你幸福了,快把我愁死了你造吗?

先拿一勺玉子豆腐堵住四爷,她再直接对苏培盛说:“这会儿万岁正用膳,叫他先下去歇着,我明天问他。”一杆子就给支到明天了哦耶,她真是聪明机灵。

四爷冲她笑,一面笑一边吃着小碗里的玉子豆腐。

一夜无话。

早上,他四点就醒了。看一旁的素素还在睡,就放轻手脚慢慢起来。

前一段他熬得太厉害了,素素一直盯着他,天天在屋里坐着却瘦了一圈。他才发觉她担心成这样。先帝已经入陵,他这个月就放松了点,早上多睡了一个小时。

外屋已经点起了灯,苏培盛等人悄无声息的侍候他洗漱更衣。

用过早膳后,四爷一边漱口,一边淡淡道:“让赵全保过来回话。”

苏培盛赶紧去了。

赵全保很快来了,跪下后四爷就没叫起,坐在上首问他:“说吧。”

素素想瞒着他,不让他操心的心意他都明白。只是苏培盛敢在他用膳时过来打岔,就说明赵全保肯定是遇上事了,而且是需要告诉他的事。

份例放下去,东六宫那群‘妃母’们只怕无法安枕了。

四爷冷笑。她们都是在宫里住了一辈子的人精子,什么不明白?份例里已经有他的意思在里头了。

会升位的,份例已经往上提了。不会升位的,就还是原样未变。

宜、惠、荣三位妃母……此时大概都气炸了吧……

都风光半辈子了,也该叫她们知道,这头顶的天,早就变了。

赵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