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托起辉煌 >

第1部分

托起辉煌-第1部分

小说: 托起辉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多更新免费电子书请关注   
托起辉煌 作者:显生     
  引子   
  50年前,美国将军麦克阿瑟在其控制下的日本土地上说:“如果说,美国文化是一个成年人的话,那么,日本文化充其量只是一个年龄12岁的孩童。”曾经在“二战”中不可一世的日本,当时正作为战败国而受到美国的全面控制,日本朝野上下在一片沉默中忍受了这种屈辱。然而,曾几何时,日本经济在战争的废墟中崛起,日本产品不仅在国际市场上一步步击败美国产品,而且直逼美国本土,纷纷占领美国国内市场。如果说日本经济的崛起靠的是日本企业的奋斗,开拓和创新精神,那么企业文化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七煤集团公司新立煤矿的成功与发展,充分体现了企业文化的内涵,是曲继贤董事长提出的“成败在安全,生产在准备,效益在严管,改革促发展”二十字方针的真正诠释。这成功与发展的因因果果决定于他的领军人物——新立煤矿矿长王佳喜。   
  王佳喜率领新立人托起的辉煌,令人仰慕和啧啧赞叹,让我们共同走进《托起辉煌》,领略一下王佳喜的人格魅力和风采,感受一次“人的一生贵在奉献”的真理之光的洗礼吧。      
一、岁月留痕   
  诗人说,青年是艺术的,一件一件地创作;中年是工程的,一座一座地建筑;老年是历史的,一页一页地翻阅。青年时不“创作”,中年时不“建筑”,人生史册空空如也,到老年“翻阅”时,定悔之莫及。获得国际中学生奥林区克化学竞赛金牌的汪深的“创作”公式是:(刻苦学习+适当娱乐)×不断进取+不论成功与失败=无悔的人生。这道“子公式”是根据两道“母公式”列出的:1.成功=艰苦努力+正确方向+少说空话(爱因斯坦),2.天才=1%的灵感+99%的血汗(爱迪生)。   
  对于成功与天才这两道命题,王佳喜算得明白,并运用得很成功。   
  何以见得?   
  花开花落,在他宽阔的前额上已刻下大山的褶皱;日落日出,在他两手上长出不舍昼夜数十道年轮;年复一年,他把青春年华奉献给百里矿山。这便是印证。   
  王佳喜四方大脸,鼻阔口方,浓眉,眼梢上挑,颧骨突出。长得结结实实,站起来象一座山,卧下去,是一道岭,典典型型的北方大汉,满腹经纶,一脸福相。岁月留下的痕迹让人永难忘怀。   
  王佳喜於1964年12月24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杨林乡佟井村,一个农民家庭,7岁时,唱着儿歌:   
  “小呀吗小儿郎, 
  背着书包上学堂, 
  不怕风雨吹, 
  不怕太阳晒……”   
  上了本村小学,在小学学习十分刻苦,在老师谆谆善诱的教育下,渐渐地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个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只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才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教育和培养。不久,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少年先锋队组织,在他的幼小心灵里萌发了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1976年小学毕业,考入了呼兰县二八中学。随着知识的积累和年龄的增长,思想上渐渐懂得了青年人要成长必须靠近团组织,他积极主动地接受组织的教育和培养,通过组织上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于1982年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83年高中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黑龙江矿业学院采矿工程系采煤专业,在校期间,王佳喜如饥似渴地学习各种知识,以惊人的毅力在知识的海洋遨游,他赞赏:“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他牢记马克思的名言: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辉煌的顶点。   
  1987年7月26日,王佳喜从黑龙江矿业学院毕业后,分配到七台河矿务局新立煤矿工作。   
  到矿里以后,被分配到生产一线实习,先后在掘进、采煤、机电、运输、通风等5个系统学习,在实习期间,同工人一样同上同下同劳动,和各系统职工,建立了浓厚感情,实践了自己在书本上学到的东西,也向职工们学到了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经过一年实习,圆满地完成了实习任务,被分配到一个采煤队任技术员,到新的工作岗位上,他仍像实习时候那样积极深入井下,每月入井都在20天以上,认真了解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隐患和可能发生的问题。工作中虚心向老工人、老领导请教,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业务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对作业规程的编写极为认真,多次得到上级领导的好评,在91年矿务局组织的作业规程评比中获得了第二名。   
  在采煤队担任技术员期间,他除了做好技术工作外,还积极协助队领导做一些行政管理工作,受到了领导和职工的好评。   
  1992年3月,矿里决定,让王佳喜带领4名技术员搞矿里的通风系统改造井巷部分的设计,经过13天的紧张工作,圆满地完成了矿里交给的这一重要任务。   
  1992年6月,被调到矿生产科工作,先后担任过主管技术员、副科长、科长,1996年1月被提拔为主管采煤、掘进的副总工程师,1993年10月完成了论文《浅谈煤矿萎缩时期的稳产措施》,这为萎缩矿井的生产管理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1996年1月在王佳喜主持下,编制了《新立煤矿十年长远规划和五年规划》,为新立矿的长远发展和矿井接续提供了依据。   
  1996年7月,王佳喜受矿务局委托编制了《一个重点煤矿二水平的设计》(工程部分)。   
  在担任副总工程师期间,他能尽职尽责地工作,比较出色地完成了本职工作。   
  1999年2月,集团公司聘任王佳喜为煤矿主抓生产的副矿长。   
  公元2003年4月29日,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也是令王佳喜终生难忘的日子。   
  这一天,新立煤矿的会议室里人头攒动,副科以上的干部济济一堂,正召开全矿干部大会。   
  会议似乎有一种与往常不同的沉凝的气氛。窗外,冰消雪融,含苞的柳枝舒展着,呼唤着姗姗来迟的春姑娘。   
  室内,庄严隆重,每位与会者都十分认真地听着,全神贯注地注视着主席台。主席台上,一位看上去非常年轻的人,正侃侃而谈;台下,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我本人在接受党和人民选择的庄严时刻,心情异常复杂而不平静。公司领导对我提拔和重用,新立矿广大干部员工对我真挚的厚爱和期望,使我从内心感到不安和激动,从精神上感到沉重的忧虑。   
  这次集团公司党委、集团公司通过对我的任命,我对集团公司领导和全矿干部员工的信任和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谢,并愿在今后的工作中,竭尽全力,努力工作,来回报各位的信任和期望。   
  我在新立煤矿工作了十八年,对这块土地有着很深的情感,自1987年毕业后就分到了这里,与全矿的员工一起工作、生活,新立的每一步发展,每一个进步,都激励着我。许多干部职工的先进事迹在时时教育着我。目前矿里的资源萎缩,瓦斯增大,开采不断延深,对我矿的安全、生产等各方面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我愿与全矿员工齐心协力,风雨同舟,以最大的决心和意志去克服困难,共创新立矿的美好明天。   
  今天,我在这里郑重地向全体干部员工做出三项承诺:   
  一、公平、公正、廉政。 
  二、不搞特权 
  三、接受全矿监督   
  实现五个目标:   
  一、原煤生产要在保持百万的基础上,有新突破。 
  二、工人工资要上涨10%。 
  三、实现安全生产。 
  四、质量标准化工作要在公司保持领先水平,并有所提高。 
  五、经济技术指标要新提高   
  五项工作措施:   
  一、加大生产组织力度,增加开拓队伍建设,加大三量储备。 
  二、加强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工作,各级干部要深入一线,现场指挥,坚持尺线施工,兑规作业。 
  三、加大经营管理力度,严细制度的落实。学会过紧日子的思想,杜绝铺张浪费。 
  四、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做到:年轻化、知识化;要有凝具力、有战斗力、有说服力。 
  五、狠抓干部纪律作风建设,树立爱岗敬业和务实奉献的企业精神。   
  同志们:我的权力是集团公司领导和全矿员工给的,我一定把这项工作作好,如果因为本人工作不廉洁,或工作失职而给全矿造成不应有的损失的话,那么我将主动离开矿长的岗位。这就是要向全矿干部员工进行最忠实地表白。”   
  王佳喜的语言诚恳,音调激昂,孔武健壮的身躯坐在那里沉凝如山,给人的感受是一种山的丰姿、山的胸怀、山的庄严,他的话却像一股股暖流,汩汩地流入每一位与会者的心窝,引起反响和震撼,使之听出了春天脚步的隆隆鸣响,嗅到了春天的浓浓气息。   
  王佳喜是一个言必信,行必果的人,他的话犹如珍珠落盘,字字有声。他的就职演说,拉开了新立煤矿走向新的辉煌的序幕,是新立煤矿史无前例的新战役的宣言。从此新立煤矿将堂而皇之地走在全集团公司的最前列。   
  新立煤矿1980年建矿,设计能力为21万吨/年,后来,几经改造大大地提高了生产能力,2002年原煤产量首次突破一百万吨,2003年和2004年原煤产量也超过了一百万吨。   
  新立煤矿生产的原煤是1/3焦煤,经过洗选加工后的产品有十级冶炼精煤和沫煤。   
  新立煤矿现有职工4197人,实行两级管理,全矿下设35个科级单位,共产党475人,矿党委下设23个党支部,矿里有4个采煤队,一个高档普采队,三个炮采队,有十一个掘进队。   
  新立煤矿的单产、单进一直在全公司居第一位;质量标准化在全公司占排头,曾连续8年被评为公司示范矿、明星矿。矿长,一个煤矿,意味着他就是“老大”,可他却甘当表率,一身正气,身先士率,冲锋在前,全矿上下都很佩服这个矿长。   
  王佳喜矿长让全矿干部职工折服之处不仅在于他的管理才能和改革思路,大家更佩服他身体力行的实干精神,崇敬他两袖清风、廉洁自律的高尚品德,更敬仰他对人生目标的永无休止的追求和探索。   
  做为行政矿长的王佳喜每天都早来晚走,比别人多工作两三个小时,每月入井都在20次以上,并且每次入井都要走几个工作面,遇有采面搬家等特殊情况,每次都战斗在工作面最前沿,时常几天工作服不离身,面对满面煤尘的王佳喜,谁也无法想这一介纠纠武夫竟是一个儒雅的学者,一个懂经营、善管理的一矿之长。多少次紧要关头他几天吃住在矿,多少次他带病坚持入井,谁也不劝阻他,因为大家知道,谁也阻止不了他对事业的追求。   
  2005年6月13日,集团公司董事长曲继贤、党委书记贾继铎带队,公司主管领导王洪木、赵凯、孙若山、张国祥、郭宝贵、于洪涛、颜斌、宋凯成及相关处室负责人参加,对矿区西部的新建矿、新立矿、新兴矿、东风矿进行了调研,并现场办公。这几矿分别就“上半年各项工作运行情况,下半年确定的各项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工作思路和工作措施,生产、接续、安全、技术等方面的情况,对集团公司上半年经营政策的意见和建议,需要公司解决的问题”等内容进行了汇报。   
  在新立矿,曲继贤说,听了汇报很受教育和启发,按照公司的要求,新立矿的整体工作已步入全公司先进行列之首,不但开创出了一个良好局面,三个挖潜也成效显著,整体工作综合平衡、稳步发展。特别是吨煤电耗成本,全公司惟独新立矿在下降。只要抓住瓦斯这个重点不放,治住瓦斯,抓住生产准备,新立矿就会立于不败之地。   
  汇报会临散会时,董事长曲继贤把集团公司党政调研室主任姜国庆叫到跟前,对他说,新立煤矿的经验很好,要下通报在全局推广。   
  6月16日,七煤集团公司党政调研室即向全公司下发了《情况通报》。《情况通报》的开头按语这样写到:进入今年以来,新立煤矿按照集团公司年初确定的总体工作思路和“成败在安全,生产在准备,效益在严管,改革促发展”的指导思想,立足矿情,积极进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上半年安全工作开创了新局面,煤炭生产大幅度提升,生产准备积极主动,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整体工作协调发展,稳步攀升,走在了集团公司的前列。   
  新立矿的工作经验,对公司各项工作都具有很好的指导和借鉴意义。为了交流经验,取长补短,促进集团公司各项工作健康发展,按照公司领导的要求,现将新立煤矿的工作汇报材料转发下去。希望各矿要结合自身实际,认真抓好学习借鉴,对照先进,查找不足,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创水平、上台阶。   
  新立矿之所以取得如此好成绩,与这个矿有个好班子,功不可没,这个矿的领军人物王佳喜功不可没。   
  2004年12月31日,令王佳喜终生难忘,在记忆王国里打下深深的印痕。这就是龙煤集团公开招聘副总经理,在省委党校举行,初试后的面试,龙江四局精英荟萃一堂,各展身手,在隆重的面试会场上,王佳喜张弛得体,语言犀利,他是这样演讲的:   
  我们矿规模不大,产量不高,但是却创造了辉煌的成绩。我们矿的单产单进一直在全公司名列第一,0。08m的煤层,单产2万吨,单进130m。1997年—1999年连续被评为省安全工作先进单位。1999年—2002年连续被评为省“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2001年—2003年被评为省十佳明星矿,2003年被评为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2003年还被评为全国“双十佳矿”。我本人也被评为优秀矿长。   
  然而,这样的成绩是在矿井条件十分恶劣的情况下创造出来的,我们矿瓦斯大、水大是有名的,矿井绝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