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科幻世界电子书 > 时空旅行者的探险队 >

第243部分

时空旅行者的探险队-第243部分

小说: 时空旅行者的探险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市政府也随着天朝的光复直接升级成了亚州地区政府,政府人员极度扩张到了超过1000人,人口安置、市政、教育、开发等部门相继建立。
    现在迪拜市的市区内早就看不到其他地区常见的残垣断壁,而且室内交通体系也已经完全恢复。
    这里说的交通体系不仅仅指红绿灯神马的,而是指港口、机场、加油站。汽车维修站等等一系列的相关体系。
    之前派去两河流域的开发队已经进入正轨,不仅开垦出了数以百计的机械化优质农场,初步的恢复了农业生产链条。
    其中的数个工业组更是集中技术力量恢复了3个油田和一个石化工厂的运作。配合着早两个月就已经恢复运行的科威特港口和一批货船,他们已经恢复了基础的石油产业和运输业。
    可能会有人说,石油神马的效率太低了吧,环境污染严重神马神马的……没错,这是事实,但是现在他们还没有足够的替代品。
    沈超带过来的载具和设备毕竟不可能替代这个世界的现有工具,现在他的附属军队和民间都需要石油,而各地的油库储量不均,数量有限。用上几个月没有问题,但是之后呢?
    在占领区全球、引入新的超时代工业体系之前,石油产业和农业一样还是必不可少的。至少现在,这套体系已经盘活了迪拜市内的商业环境,创造出了不少实际价值。
    如今,迪拜市内已经有了多个自发组织的商品市场,出售各种日常生活用品。市民们已经不再完全依靠市政府建立的物资供应体系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三章 商品市场和时空门网络
    如今市区内已经有了大大小小的几十个商品交易市场,这些市场的规模不一,资本来源和经营方式各异。共同组成了议会占领区内高速发展的商品市场。
    其中既有迪拜商场那样纯官方资本经营的超大型市场,代表议会和市政府平价的销售必需品,稳定市场的基础供应链。
    又有半官方和纯民间资本性质的市场,以盈利为为目的,销售各类高需求量的商品,促进了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完善。
    由于针对性的不同,所以新兴的民间市场里销售的商品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比迪拜商场里的类型还要多,凡是跟衣食住行沾上点儿关系的商品都因有尽有。
    其中规模较大的几个市场分别经营的是食品、家具、电器、汽车、油料、武器、建材……等等等。
    有些民间市场是类似于议会开的迪拜大超市那样的大型室内交易场所,更多的则是些露天的的小市场。
    市区内几个大的民间市场都是商会经营的,主要经营农产品、汽车和家具类的销售,这些商品是目前市区内最紧缺的东西。
    商会是由一些已经积累到足够资金或者信用的商人们自发的组织起来的,他们手上的资金和信誉较多,所以才能够通过贷款或者其他方式从市政府那里租下经营用的大楼。
    这些大型民间市场都相当的正规,需要从市政府那里申请各类经营许可证、提供消防方案,缴纳各种税费。
    作为回报,市政府会为他们提供退税、减税和提供供货渠道的帮助,让这些新兴的有组织交易机构能够在不稳定的市场环境下生存下来。沈超以后有很多用得着他们的地方……
    因为市政府的这些政策支持,所以大型民间市场通常都是有两套供货渠道,其中一套是由市政府搭线。从议会那里买来的物资。另一套则是由民间供货渠道负责提供的货品。
    市政府提供的物资中,只有一小部分来自议会的战略物资储备仓库,更多的则是来自于市政府定期组织市民们进行的远距离物资收集行动。
    类似的物资收集活动已经持续进行了接近半年的时间。从迪拜安全区建立以来就没停过。物资收集队伍的活动范围都快扩展到东欧了。
    一次典型的物资收集行动通常是这样的,数百或者上千名市民应征参与行动,然后在被市政府组织起来后,他们拿着武器和各种工具在机场集合。
    随后。参与行动的市民们在少量军队的保护和组织下进入货船的船舱,随后他们就会被货船运到数千公里外的各个小占领区或者半安全区(据侦察一定距离内没有变异人的地带)。
    在到达偏远的目的地后,军队会给市民们分发地图、通讯工具(参与行动的市民们通常也会自备通讯设备)并提供一些当地收集到的运输车辆。
    随后市民们会根据自愿原则组成一队队运输队。在地图上标注的仓库一类的地点中挑选一个,趁着白天去收集有价值的物资。
    由于能力和选择的仓库不同,所以参与行动的市民们会收集到不同类型,不同量的物资,其中主要是粮食类居多。
    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通常是天黑前),人们会带着收集到的物资返回货船所在地,卸货并跟船回家。
    在回到迪拜安全区后。市民们收集到的各类物资会被市政官员检查、统计。物资入库后,参与行动的市民们会根据收集到的物资量和价值领到对应的报酬。
    至此,一次成功的物资收集行动就完成了。既让参与行动的市民们通过劳动赚到了钱,又带回了市区所需的物资。一举多得。
    因为这样的行动有着显著的产业链拉动作用,所以市政府之前对这样的物资收集行动组织的很频繁。每个星期都有至少10次。每次收集到的物资量也很巨大。
    在这之前,这种物资收集行动一直是各大型商场的主流供货渠道。但是这一个月以来,议会的关注重点已经从建设迪拜安全区完全的转入到了对外的军事扩张行动上。
    原先经常用于物资收集行动的货船现在都成了军管物资,只用作对前线的物资和人员运输,迪拜市所需的货物运输什么的就不能靠这个渠道了。
    而迪拜市的人口却在这期间翻了一倍,市场上各类物资的需求量也是成倍的上升。所以各大市场现在的主要供货渠道都变成了民间供货渠道。
    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大量的商队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了,他们收集迪拜市外的无主物资,送回市区内贩卖,由此促进了小型市场的发展。
    目前城市里小型市场很多,规模普遍仅仅相当于主位面的跳蚤市场或者菜市场一类的地方,占据着居民区附近的街道经营。
    这些小市场通常是市区内小商人的集散地,他们通常都是自己或者组成车队到附近的城市收集有价值的无主“货品”,然后运回来卖。
    手头不宽裕的市民们都喜欢在这些新生的市场里购买物品,因为这里的东西虽然质量参差不齐,但是都比市政府开的迪拜大超市里的东西便宜些。
    这些小市场内中很多都是专营电子产品的销售,比如卖些危机前生产的智能手机或者电脑之类的东西。迪拜市的市民们现在对此类商品的需求很大,几乎人人都需要。
    之所以有如此大的需求是因为全市的金融体系都是建立在议会银行发行的信用点上的。在市区内的所有交易市场里,货物交易都是是通过议会发行的信用点进行的。
    人们在市场里通常是使用手机或者平板电脑一类的设备进行线上转账交易。所以想要顺利交易或者查看自己的账户信息就必须有一个类似的信息终端入网。
    除了以上提到的部分,有些商队还组成大车队前往两河流域的开发带交易,那里的第一批农产品已经成熟,商队带着商品过去做起了往返贸易。
    就这样,迪拜市的市场一步步的进步着,已经完全形成了自己的体系,不需要议会过多的插手了。
    当然了,沈超现在也没有多少精力去插手,他现在正在查看最新的时空门网络。在零号空间站巨大的主停靠区内,两个巨大时空门连同其稳定器静静的矗立在宽大的停靠区内。
    两个巨大的时空门都有30米的直径,连同其稳定器,相当于10到12层楼的高度,离近了还能听到巨大的圆环形稳定器不停地发出轻微的嗡嗡声。那是里面的制冷设备工作时的声音。
    此时,在两个巨大的时空门前有几十个技术人员正在忙碌的工作者,稍远处还有几个人站成一排,像是在监工。
    正在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们都穿着统一的印有议会标识的制服,看得出,他们都是组织内部的技术人员。
    此时,这些技术人员正在使用室内的吊装设备和工程机甲将一些沉重的大型预制件送到两个时空门的门前安装组合。
    这些预制件都是十分厚重的金属预制件,组合起来就像是一个供车辆通行的超短8车道桥梁。看得出,他们正在干的是铺设两条分别通向两扇时空门另一侧的运输桥梁。
    在踏板和钢架桥部分完成组装后,远处的一个“监工”说话了。“这次不会有错了吧?”沈超转过头问道。
    他旁边儿站着的是哈格瑞夫,类似的实验他们已经在同样的地方安排了多次,之前的实验都出现了大大小小的意外。
    比如建成的时空门网络中某个时空门稳定器突然故障,造成整个实验从头再来。实验中被某个位面的大型机构发现,被迫中止实验……
    为了因对这些情况,他们对时空门网络的连接方式和安保条例调整了多次,现在被连接“在线”的位面总共46个,几乎全部是低科技位面,有几个甚至是古代位面。
    “这是第4次长期实验了,而这次的网络已经连续运行了3个月了,各个链接位面的时空门稳定器都正常运行,各个分基地的中控计算机先是各个位面的时间流速也都正常,断接实验也进展顺利……总的来说,这已经是一套可靠地时空门网络了。”
    哈格瑞夫放下手中的烟斗说道。为了这个网络的建设,他投入了不少精力,如今一切终于有了回报。
    “那就实地检验一下吧,我们也好睡个安稳觉……”站在另一边儿的卡斯特提议道,他建议他们一起通过一次现在的时空门网络,走一个往返。
    他的意见得到了其他人的赞同,在清场后,沈超带着几个探险队的主要成员一起走到了这个的顶部标注有a…0…1字符的大型时空门面前。
    他们走上宽大的像是桥面一样的踏板,通过两侧满是安全灯的“桥面”,随后大家心情轻松的依次通过了这道时空门。
    之所以心情轻松一方面是对于时空门稳定器安全性的信任,更重要的则是,他们都多次通过过这扇时空门。一穿过这扇时空门,他们就首先回到了我是传奇位面……(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四章 位面探险者训练营
    ps  思路卡壳卡了一年了,期间做了十几个版本的背景经济体系设定、新人物设定、目标世界选了十几个,力量体系也做了大幅修改,终于,今天出宫了。我不敢说这次恢复更新就不会在遭遇思路卡壳现象,但是我会尽我所能的继续写下去,直到完本。
    对于还在支持我的书友们,我表示感谢,没有你们的支持,我是绝对不会选择复更的……
    穿过2道预设的时空门,又在目标位面换乘了1次穿梭机后,探险队的所有的核心成员们在沈超的带领下来到了一座位于编号024号位面的绝密训练基地。024号位面是一个古代位面,是沈超最早发现并第一批接入时空门测试网络的位面之一。
    当初沈超第一次进入这个位面时,探险队里还只有他、卡斯特和爱丽丝两个人。由于他本人从穿越之初就从来没有过类似到古代位面称王称霸,靠欺负古人过活,然后在物质匮乏的中古时代当帝王的梦想。
    所以,在初期探索之后,024号位面就陷入了被探险队无视的状态。直到几个月前,完成时空门网络系统的初期开发和测试,探险队的附属组织也急剧扩大后,急需建设一个探险队新人训练基地的他才想起这个古代位面的“相对地理优势”。
    在那之后,他们对这个位面组织了一次小规模的系统侦查,布设了一套初级的卫星侦查及通讯系统用于后期监控和管理。并在这个位面建立了一个新队员的训练基地,也就是他们现在前往的地方。
    经过最早的为期5天的低强度侦查和后续的对大量卫星图片的分析,他们确定了这个位面的大致发展水平。024号位面确实是个货真价实的古代位面,其时间线位于主位面13世纪早期,历史、社会和科技发展水平都与主位面各种史料和文献中记载的13世纪的地球同时期各基本一致。
    说是一致,是因为这个位面还没有迎来大航海时代,类似哥伦布这样的大航海时代开拓者此时还没有出生,欧洲的宗教势力还在拼命打压皇权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政治主题依旧是王公贵族统治下的长期混战。这样的大环境和史书上并没有出入,但是细节上的差别相当多。
    总体来说,024位面的亚洲部分。尤其是东亚部分大概是整个星球上最发达的地区。不过相比于其他荒蛮地区,这里也只是稍好一点儿,和史书记载的一样,这个时代全亚洲的顶尖人才基本还都在硬着头皮参加天朝上国的科考。
    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文明与文化在世界各地的发展水平都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整个位面的“文明世界”的最高水平也不过是根植于土地分封思想的各种中古农业生产和配套文化。
    比如024号位面的大中华地区。此时这个位面的中国百姓们还在明朝的统治下稳坐世界第一强国的宝座。整个民族都沉浸在亚洲各国万邦来潮的虚妄自豪感之中。
    欧洲诸国的人民还在黑暗的中世纪苦苦挣扎,祈求神父们口中的救世主的降临,将他们从无尽的疾病、饥荒和领主战争中拯救出来。美洲和澳洲的土著人首领们还在为了争夺草场、树林或水源的所有权而发动各自的部族战争。自相残杀。该吃人的野蛮人吃人,该跳大神的神棍继续跳大神。
    总的来说,世界各地的文明依旧被地理条件隔离,发展水平十分落后且不平衡,其中,农业文明依旧以世界主流的“先进”姿态统治着这个位面的地球,印第安人和古利人还分别在美洲与澳洲享受着各自部落文明最后的曙光。
    整个地球上的文明基本还处于一片无知愚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