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科幻世界电子书 > 穿越之勋贵世家 >

第95部分

穿越之勋贵世家-第95部分

小说: 穿越之勋贵世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思伽怀孕了,偶闻其声,想起所知为数不多的孕期知识,舒缓的古代音乐对胎教是由益处的,是常常邀秀儿过来。

  秀儿只算略微精通笛子一种乐器,带了一把笛子进来,笛子是一般紫竹做,在阳光下泛着暗黑色,颜色圆润,可见是摸久的一件乐器。思伽不通乐理,请秀儿随意。

  秀儿捡了旧年偶得的一支残曲吹奏起来,曲牌名也无从考证,只是曲调典雅高贵,幽静里带着空了,像是如春风般飘出绿的颜色,花的香味,水的气息,明明眷恋着红尘,却是听得人心里飘渺起来,似要随风不知道要飘去一处辽远之地……

  因为残曲只到这里,秀儿尚没有才情补全,吹到关键,只得退回前面舒缓处,反复的吹了几遍,看见思伽叫停才停下。

  思伽露出赞叹的笑容道:“没想到你在这里有天分,似乎冥冥之中自有天定,你们……至少能成为知己。”

  不知秀儿和沈芯是这么沟通的,沈芯不反对秀儿嫁给王府的乐工,带着回复回来的,还有一匣子金银首饰,实打实的金银镯子,簪子,没有精雕的工艺,连繁复的纹样也没有。该是沈芯的私房钱,特意做成这个样子,可谓用心良苦,官奴没有私产,嫁妆也不好置办,只能给些金银首饰,缺什么绞了当银钱使也不心疼。

  秀儿白皙手指摸着笛子的眼孔道:“我从四岁就开始天天学琴棋书画,那时候,家里要我以三姑妈为志向的,成为一个盛名京城的才女。我学了三年,刚刚真心的喜欢上了此道,得了这支笛子,都变了。小时候在淳安县,我每吹一次笛子,母亲就要哭一回,我原来不懂,后来长大一点明白了,母亲觉得,琴棋书画,放在贵族仕女身上,是贞淑的代名,放在官奴婢身上,就是淫技,母亲……私心里还是希望我能做个正经的女子,不染一丝污浊,所以,虽然音律本无是非,为了不让母亲难过,我只是私下里赏玩,现在捡起来,倒是没有费多少功夫。”

  权势,左右了世俗的道德标准。同样一份才情,在上位者身上展露,就是高雅风流,而下位者若是借此作为了安生立命的根本,就是脏脏低贱。

  思伽能明白大姑母敏感的骄傲之心,宽慰秀儿道:“我已经和姜姐姐拜托过了,你将来……万一受了什么委屈,只管找姜姐姐说理去,要是……再有为难的,你来找我或是二姑妈都使的,别委屈了自个儿。出嫁,是想过比现在更好的日子,若是不能更好的,你出来,大不了我们还和原来一样。”

  秀儿舒展了眉眼笑笑道:“二奶奶别为我担心,我自己……我是愿意的。”秀儿白皙的脸上放着红云,“我和他……是一样的人,虽然和他只有一面之缘,也觉得他是个好人,是个有出息,有骨气的人,我信他能像正真的七尺男人一样护佑我的余生。我明白,能遇到他,已经是今生最好的结果。原来,我以为自己一辈子都穿不了红色的嫁衣了。”

  因为两人的年纪不小了,秀儿一点头,婚事就说开,定在腊月,离现在不到一个月,说起嫁衣,思伽是知道秀儿之前没有嫁人的打算,所以什么也没有攒着,忍不住关心道:“针线上赶得急吗?女孩子嫁人要最鲜亮才是,要是不够时间让含巧给你搭把手。”不仅是嫁衣,婚房上该有的东西多了,还有孝敬公公的针线,给丈夫的贴己。与人为妻,这些是当姑娘出门起码的礼数。

  秀儿摇摇头,难得打趣思伽道:“含巧她们几个为了哥儿,已经忙得恨不得长出四只手了,我因为私事不能分担就算了,怎么还去耽误她们。需要的针线,做一套的时间是有的,一些不打紧的东西,反正我不在王府当差,以后慢慢做就是了。”

  一个孩子,小肚兜,小衣服,小裤子,小袜子,小鞋子,多少小小的,看着就小巧可爱的东西要预备起来等着孩子落地用。有个孩子,不仅自己期待和满足,就是身边的人,也是开心紧张忙碌着。

  提起孩子,思伽正颗心都柔软下来,正要说话,帘外丫鬟传道:“二爷回来了。”

  秀儿听了就从小杌子上起来,待韩昭旭进来,恭敬的请了安就告退。已经是外聘出去的奴婢,不好再在男主人身边服侍,不过,秀儿原来也几乎不做韩昭旭贴身的伙计。

  韩昭旭走近,站在思伽三步远的地方解释道:“我喝了好几盅酒,不来熏你。你和她说什么那么高兴。”

  思伽大方的笑道:“现在能让我这么高兴的事,还有什么。”

  荣升准父母的喜悦心情还没有过去呢。之前,没有大夫拍板的时候,心情是复杂的,不敢肆无忌惮的高兴,怕提前高兴了,万一之后,是加倍的落寞,这样克制了十多天,放纵出来,是成倍的高兴,思伽现在每天都要傻乐好几次。这个孩子也乖巧,除了多吃了一点,别的反应都没有。不过,大家还是注意着,比如,韩昭旭再也不让思伽伺候着沐浴了,该是懂得思伽不能理解的嫉妒之心,韩昭旭愿意为她改变生活习惯,每次都是单独沐浴,并不留曼霜,南霜之类的看客。

  因为思伽怀孕,屋子里再也不熏香了,只时鲜花卉摆几株,现在屋里放了两盆一人高的桂树,散发着甜腻的香气。

  韩昭旭洗去一身酒味出来,思伽已经躲入被窝将将入睡。

  韩昭旭轻手轻脚的上了床,思伽自动的挨过来靠在韩昭旭怀里,迷迷糊糊的和韩昭旭说了几句话,无非是些今天吃了什么的琐事,从上次气病,连着怀孕,韩昭旭越发过问思伽的一饮一食,一起一卧,思伽也自动的爱唠这些嗑,说着说着就睡着了。

  韩昭旭搂着思伽软软的身子,听着她浅眠的呼吸声,入迷的看着瓜藤缠绕的绣帐。

  韩昭旭无数次期待孩子,期待孤独的世界多几个自己流恋的人,事到临头,却是有一点点恐惧这个孩子的到来,或是说,疑惑,怎样才是一个合格父亲的样子。

  要看着他在心爱女人的身体里孕育,要看着他出生,要抱他,要背他,要扶着他走路,要教着他说话。第一次握笔,第一次拉弓,第一次上马,所有父亲的角色该出现的时候,都不能错过。所有的,过去,现在,将来,怕母亲后悔,怕母亲伤心,怕母亲万一,连自己也怨恨上,只得小心翼翼,先是不敢想,后是不能想,现在是不需要想的感情,全部的,都要给他。

  作者有话要说:内容提要那句话好绕口呀

  第142章 孙氏

  思伽一确诊,三重长辈,罗氏,郑氏,魏氏就发下了话,免了思伽五日一次的请安。并嘱咐了徐氏交代近亲好友,寻常别打扰思伽安胎,日常食材,交由专人采买,账单另开,不过大厨房,直接入他们的小厨房,苍擎院里所有浆洗,打扫之事,也是一处处的定了人,凡是苍穹院使唤的人,就是一个粗使扫地的,也要编上名册,别房的人不能再使唤。如此一来,整个苍穹院,如同家中之家,完全能关起门来过日子,这样的待遇,连徐氏都没有过,思伽受着难免要问问韩昭旭的意思,韩昭旭搂着思伽安抚了一番,韩家的妖魔鬼怪虽然没有陶家那么多,小心驶得万年船,过分就过分,一切为了孩子。

  为了孩子!思伽也安然受了,隔三差五的,打发于嬷嬷到荣禧堂,善年堂,春晖堂代为请安,开支按着分例来,超支的,单拿了银子补上,专职拨过来浆洗,打扫的仆妇,府上领一份月钱,私底下,苍擎院再给一份。公共浆洗,打扫的仆妇,本来就活多钱少,现在活少钱多,再则,上了名册,办事要是出了错,查起来又容易,谁不是天天尽十二分的心。衣服都要多洗一遍,晒得蓬松了才送过去,地面排了班的时时留意着,不干净的就赶紧清扫。

  虽则如此,一定的走动还是有的,苍擎院并没有与世隔绝,比如,新上任的三奶奶,孙氏,却是要见一见的。进门第二天,思伽在荣禧堂见了,妯娌初会,思伽给了一对拳头大小的玉麒麟,收了孙氏自己做的一个玫瑰红玫瑰纹的手炉套子,新婚三日过后,各房亲戚走动,孙氏依礼顺序见过徐氏后,来苍擎院拜望。

  因为现在,思伽惯穿洗过一两回的旧衣服,为了见孙氏,特意换了簇新的浅紫色折枝莲花样的袄儿,梳了一个松松的坠马髻,戴了一支凌花双合碧玉簪,不上耳坠,手上一对白玉圆镯,有了孩子,思伽多戴玉饰,金银之物,甚少用了。

  孙氏带来一个嬷嬷和两个丫鬟来,见了思伽,未语先笑,行了全礼,思伽还了半礼,让着炕上说话。

  春燕端了两盏成窑五彩小盖钟,递给孙氏的是常清瓜片,递给思伽的是温白开水。

  孙氏第一次来走动,不好空手来的,身后的丫鬟把食盒打开,孙氏端出一盘桂花松子瓤蜂糕,一盘玫瑰花模型的绿豆糕道:“第一次侍奉舅姑,也不知道孝敬什么。只我在家的时候,爱捣鼓些吃食,就做了一些糕点,婆婆和小姑吃着尚可,因而今日拜见嫂嫂们,我懒动心思,再一样的做了一些,嫂嫂别嫌隙。”

  诚心是十足的,敬重前面的两位嫂子如同舅姑。

  思伽心领了,吩咐春燕道:“好生收起来。”

  有两盘糕点,春燕得去拿个托盘来。孙氏亲热的捻起一块绿豆糕递到思伽的眼前道:“绿豆是我磨的,二嫂你先尝一块,看看口感沙不沙。”不知是没有眼色还是心机太过?

  思伽接过伸在眼前的绿豆糕,鸡蛋大小,成色细腻剔透,一块九瓣玫瑰,中间点了红豆沙做花蕊,不用尝也知道是好的,思伽对着孙氏笑了笑,手下却没有留情,把绿豆糕放回了原来的位子。

  毕竟年轻,孙氏顿然尴尬,掩饰都掩饰不住。

  站在孙氏身边的柳嬷嬷描绘的道:“我们奶奶今早起来就开始磨绿豆,挑松子仁,花了一个时辰的功夫,站在厨房看着厨娘做了,上的蒸笼,二奶奶好大的面子!”

  立在思伽身边的于嬷嬷向孙氏一福,赔罪道:“三奶奶见谅,我们奶奶原来就有饮食上的小毛病,现在有了身子,更加不敢马虎,一滴水,一粒米,过手的人都恨不得要查三遍。从荣禧堂以下,日日遣人垂问,也不过细细问着二奶奶一天的饮食起居,再则,嘱咐二奶奶一切由着心意来。至于东西,无论吃的,用的,可没人送过来,要什么开了例,我们院子里的人自去筹备。所以,我们二奶奶现在的一切,皆是不用外头的,要是今儿在三奶奶这处破了例,往后怎么说话办事呢。”

  柳嬷嬷挑一挑眉毛道:“二奶奶这里的规矩也太大了些。”

  孙家,原是县丞之家,一家人靠着孙老爷的薪俸和乡间几亩田地的租子过日子,小富之家都算不上,在大姐儿未中选太子妃之前,不过两个帮佣伺候,老妈子而已,用不上‘嬷嬷’的称呼。直到四年前,孙家大姐儿正式入主慈庆宫,孙家领了广恩伯爵,才从原籍迁到京城来荣养。这位柳嬷嬷,是太子妃念着娘家母妹小户出身,进了京城,走动礼仪多有不足,特意赏下来,权为提点之意。柳嬷嬷正经六局一司的出身,慈庆宫小嫔妃的起居都管得,近了孙家门后,伯夫人和余下姑娘们都视为上宾,被人捧得太高,太久了,指点人家,就成为了习惯。不过怀个孩子,宫里的娘娘们都没有这么娇贵!

  思伽充耳不闻,拨着茶盖喝水,于嬷嬷微微转了身,对上柳嬷嬷道:“从我们奶奶有了身子,一直依着这个规矩来,谁也没有嫌大。今儿倒是第一次听见。大不大的不论,只说日前,咱们家大姑奶奶的哥儿突然的没了,虽然说是福薄,也多少是身边的人往日伺候不到的缘故,因此,才不康健,小病小灾也没有挺过去。为了孩子,为了我们奶奶的身子,长辈们既然这样细致周全的安排了,奴婢们按着吩咐,怎么伺候谨慎都不为过。”说完,示意春燕把两盘点心收走。

  孙氏调整好心态道:“是我不知道家里的规矩,做事鲁莽,欠了稳妥了。”

  思伽回了一个笑脸,道:“弟妹的一番好意,我记在心里。只是,所有的与人为好,定是要对方自然为好,才是长久相处之法。要是违背了自己的心意,刻意迎奉他人的所谓好意,不是本末倒置了嘛,不单是拧了自己的心情,也是辜负了人家出自本心的好意。弟妹,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投人所好,才是真好。”话说到这份上了,孙氏又不是正在的傻子,既然之前装无知糊弄不过去,现在就要干脆老实的认识错误,“不怕二嫂笑话,我是从小地方,小门小户出来的,有什么不妥之处,二嫂看在眼里,不吝指点,就是疼我了。”

  思伽推脱道:“哪儿的话,我们是一样的人,我自己还不是从贵州那个穷乡僻壤的地方过来的。”

  孙氏略收了收笑玩的脸色,低眉的道:“我听家下人说,我的婚礼排场有二嫂的一份布置的功劳在里头,既然二嫂现在规矩重,我只好口头多谢了。还有,因为我进门的事,三姑娘和二嫂还使了一场小性,都是为了我的缘故,不是都担在我的身上,二嫂大人有大量,别和她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子计较。”

  老话怎么说来着,一张床不睡两样人,就是两样人,一张床睡,早晚同化了,孙氏才进三房几天,就学着三房办事说话了,果然这个媳妇没有娶错。不过,思伽是不打算抬抬手放过了,让丫鬟在后面加个锦垫,往后靠着说话:“一大家子的兄弟姐妹,日常相处,使个小性子,谁也不会过心。可是三姑娘,十四岁了,办事说话还是一副横冲直撞的性子,心里没有一点筹算,还不会略加修饰修饰,过个几年,出了门子,怎么待对方的一家子,咱们一样是姑娘过来的,一样现在当人家的媳妇,该学会的,明理办事,不是一天就学会的。正好,弟妹你是她正经的嫂子,一句话,你说比我说,容易让她听进心里去。”

  不懂事,十四岁了,还不懂事,好歹要换个招牌了嘛。

  三房为了那件事情,暗中递出道歉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