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哈佛管理技能培训教程 全集 >

第212部分

哈佛管理技能培训教程 全集-第212部分

小说: 哈佛管理技能培训教程 全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入地谈起生意来,那么可以断定,他是谈判生手。谈判高手总是留心观察对方这些微妙之处。对方的谈判作风,同样的可以在开场阶段的发言中反映出来。一位经验丰富的谈判人员,为了谋求双方的合作,总是在开始时讨论一般性的题目,另一种具有不同洽谈作风的人员,虽然他的经验同样丰富,但其目的是为了对谈判产生影响,他显然会采取不同的措施。一进入谈判,他就极力探求双方的优势和劣势,探听哪些是自己必须坚持的原则,以及在哪此问题上可以让步,他不仅要了解“自己”的情况,甚至对每一个己方人员的背景、价值观、以及每一个人有把握的和担心的事,以及是否可以加以利用等问题,都要搞得一清二楚。这些信息,对于那些玩弄花招的,以牺牲对方利益而谋取自己利益的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些信息能成为他在以后的谈判中使用的武器。如果把谈判比作游戏,而且彼此商定,游戏以一方的胜利而告终,那么他的举动是无可非义的。当管理者一旦察觉到谈判中间将会发生冲突,就必须万分小心。虽然,管理者还无法判定谈判将会怎样展开,但是已经看见了“黄灯”。虽然,这并不等于表示“进攻”的“红灯”,但起码已显示出对方有些神经质或是经验不足,或是对谈判有些不耐烦了。也许对方十分好战,“黄灯”真正转成“红灯”,但对管理者来讲,这就极易做出相对的反应了,披上管理者的战袍,投入战斗。

如果在这个阶段,管理者还不清楚对方这些行动的意思,而管理者在谈判开始时,所采取的是与对方“谋求一致”的方针,这时就应该引导对方与自己协调合作,并进一步给对方机会,使他们能够适应自己的方针,同时,自己也应该有更充裕的时间和机会,把对方的反应判断清楚。

这时,管理者施展技巧的目的是努力避开锋芒,使双方走向合作。管理者应不间断地讨论一些非业务性话题,并更加地关注对方的利益。这是这段开场对话:

“欢迎你,见到你真高兴”!

“我也十分高兴有来这里。近来生意如何”?

“这笔买卖对你我都很重要。但首先我对你的平安抵达表示祝贺。旋途愉快吗?”

“这个问题也是 们这次要讨论的,在途中饮食怎么样?来点咖啡好吗?”

这并不是一个漫无边际的闲扯,虽然表面上它与将要谈判的问题不相干。但是,如果对方在这段谈话之后,仍坚持提出他的问题,管理者就可以认为“黄灯”有变为“红灯”的危险。如果能够接受这种轻松的聊天,虽然这并不能改变“黄灯”仍然亮着的事实,但它告诉管理者它有转为“绿灯”的可能。在这个阶段,管理者最容易犯的错误,是过早设定对方的意图。因为无论如何,自己已经掌握了一些信息,对于这些信息,管理者还要随着洽谈及实质性谈判的过程中,做出更深入的分析。

 □ 谈判能力

是不是一出手便能立刻击倒对方,才称得上是高手呢?其实不然。事实上,大多数的谈判过程都是十分耗时的,谈判双方必须一谈再谈变,对同样一件事情反复讨论才能达成协议。所以即使是一个能力高强、身经百战的谈判者,也不得不经过这样的过程,才能称得上“谈判成功”。总之是要一步一步、慎重其事地来进行的。

 1。 排除万难

大部分的谈判都必须克服许多困难,才能达到打击对方的目的。有些谈判因为其本身牵涉的层面太过复杂,或者因为谈判双方关系的不正常,便会使进行的过程倍加困难。而谈判的成功与否,不只影响到谈判者本身,甚至与整个社会、国家都会有重大关系。埃及和以色列的和平谈判,就是十分典型的例子。以、埃两国都是石油的主要产地,如果这两国进入战争状态,战火将会蔓延到中东各地,导致世界各国发生石油危机,甚至成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谈判的影响力之深远,由此可见一斑。

不管谈判中有什么困难或障碍,圆满的达成谈判目的,是谈判者所责无旁贷的。那么管理者要怎么做,才能克服谈判中所遭遇到的各种困难呢?首先,是观念上的修正,不要妄想谈判能一次就完成。大凡谈判都应分为几个阶段,而与对方建立起亲密的关系,则是谈判初期的主要目标。等到关系建立之后,才能深入谈及其它较复杂的问题,并且一一的解决,这就是克服困难的最发办法。在谈判时,别忘了要时常留意对方对于自己的主张,究意了解至何种程度。有些人即使不了解管理者的本意,但为了维持自尊或由于缺乏信心,说什么也不肯承认自己的无知。所以,只要你认方对于管理者的主张不甚了解,便应该找机会“测试”一番,如果连简单的问题也无法作答的话,管理者就可以肯定对方的确是不了解管理者的意思了。

如果管理者在事先就知道谈判不易进行,或在手中握有足以支持管理者想法的证据时,即可考虑将谈判分为几个阶段来进行。在第一回合的谈判中,若是对方所提出的问题,是自己始料未及者,或者说出了令自己难以接受的要求时,千万要保持冷静,小心应付。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管理者还有机会,第一次谈判时所无法解决的难题,往往能在第二、第三次谈判中出现转机。总之,就是要能屈能伸,才不至于在谈判时把自己逼入动弹不得的死巷子里去。

2。 创造“完美的结局”“完美的结局”已成为好莱坞电影的公式。不论过程如何坎坷、遭遇如何离奇,到了剧终,美丽的女主角与英俊的男主角必然“有情人终成眷属”,看的观众如痴如醉,心花怒放。在谈判中,如果能把“渐进法”与“完美的结局”二者结合起来,必能发挥巨大的效果。尤其争议较多的谈判,大半要分为数个阶段进行。而其中对立较强烈的问题,则应设法尽早于最初的阶段中解决,其余较容易的问题,则留在以后再逐项解决,如此一来,可以在谈判的最后,获得一个令人满意的“完美的结局”。除了争议较多的谈判外,带有若干弱点的谈判,也可用此种方式来进行。在谈判的前半段,管理者应把重点放那些较弱的项目,并且尽快获得协议。而谈判的后半段,则以讨论其余较单纯的问题为主。

使用“倒吃甘蔗”的“渐进法”,以求得“完美的结局”时,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在谈判中,哪些问题对你有利,哪些问题又对你不利,预先想好在什么时候,谈什么问题。“经验是谈判的良师”。每一次谈判结束后,管理者都应该做一番全盘研究,分析其间的得失,找出所犯的错误,以便做为下回谈判时的参考。

 

□ 心理训练

曾经参与谈判的人,大概都有过“慑于某种气氛”的经验。在一次世界性的高尔夫球赛中,一位职业选手只要再轻轻一推,球便能进入两尺外的洞内,而赢得冠军。这是关键性的一球,球进,比便结束;球不进,他便与另一位选手打成平手,必须另外加赛一场。当时,所有的观众都睁大眼睛,瞪着他,摄影记者的镜头也对准了他,现场的气氛可说紧张到了极点,而他本身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更是难以言喻了。最后,他轻轻一推——球竟然没进。这种球,他平常练习时闭着眼睛都能打进的。由于球没进,双方打成了平手。于是便加赛一场,结果,他失去了垂手可得的冠军。

1。训练精神的镇定力

在重要的谈判当中,类似上述的情况经常出现。谈判者会被凝重的气氛和压力逼得透不过气来,于是便心生胆怯。

第一章  哈佛经理谈判通则(下)

三、谈判要点

□善于假设

所谓的假设,就是“暂定的事实”。过去发生的、现在存在的,或者未来可能出现的,虽然不会掌握确切的证据,但仍应该把它当作事实,而予以承认。譬如,当你过马路时,虽然无法了解整条路的路况,而只能依据红绿灯的指示,只要红灯一亮,即可假设正有车子在通过马路。此一假设,是根据“绿灯行,红灯停”的交通常识而来的。

当然,你的假设也可能错误:如果没有确切的事实做为根据,总是带着些冒险性的。而对于所假设的事实,我们也无法确认其是否已经发生,或者未来是否会发生。正确的假设确实能够使谈判力大幅度地增加。因此,在谈判进行当中,一旦你发现自己事前所做的假设无误的话,就该立即运用已制订好的

策略,展开反击,则其结果自然对你有利。不过,如果你事先未曾准备好应对的的方法,那么在仓促之间,必然更难以想出什么周全的法子,作为迎战的利器,如此一来,谈判就未必有利于你了。正确的假设对谈判的帮助非常大,但是却没有一种法则,可以作为设定正确假设的依据。经验也许可以使你更容易正确的假设,但却没有任何谈判专家敢拍着胸脯保证:“我的假设一定准确”。因此在谈判中,当你一发现自己做了错误的假设时,就该立刻悬崖勒马,以免事态更加严重,而蒙受巨大的损失。

如何才能提高假设的准确度呢?这儿提供一个方法:把假设的重点放在对方的想法及其可能采取的策略上,而不要老是在与谈判有关的主要论点以及其它细节中打转。不管谈判的主要论点或其它细节,它毕竟还是“人”——你的谈判对手。因此,对“人”而不对“事”,可说是在做假设时比较合理、也比较安全的一种思考方式。

1。假设要根据事实

再回过来想想红绿灯的例子。当信号灯由红转为绿时,则一定有车子通过。在这个假设中,“绿灯亮了”是唯一已知的事实,因此,只根据此一事实,便假设“有车子通过”,则就未免太草率了。如果在“绿灯亮了”之外,再加上“听到车子的声音”,那么,“有车子通过”的假设的正确性,就大大的提高了。事实为假设的支柱,也是假设的基础。而已知的事实愈多,假设的正确性也就愈高。假设的提出,一定要有事实来作为根据。事实是拟订假设时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而它对谈判者更具有莫大的助益。

2。不做没把握的假设

如果是根据假设来做假设,则是非常不明智的。不错,原来的假设也许有其事实的根据,但却仍未有确凿的证据足以证实其正确性。因此,以假设作为基础,来设定另一个假设,犹如盖在砂地上的房子,是经不起考验的。

下一年度的收益可能持续滑落,这是根据若干已知的事实所做的假设。若要根据此一假设,再提出另一个假设,如“该公司可能因为经营不善、财务状况不佳、而无法如期偿还贷款”,虽也未尝不可,但这种根据假设所做的假设,因为缺乏事实的基础,其预测准确度就低了、第一,该公司下一年度的收益只是“可能”,而“不一定”会“持续滑落”。第二,该公司的收益如果持续滑落,亦不见得便无法偿还货款。因为或许公司方面已备妥一笔现金,足以还清贷款。第二、所货的款项并不一定非在一年之内还清不可。不过,如果该公司已公布其财务状况,那么根据此一已知事实,再做假设的话,“命中率”当然相对的就提高了。

3。不要轻易放弃原先假设

当你面对的是一位精明干练的谈判者时,你根据假设所拟订的谈判战略,以及假设所依据的事实,都极可能被对方看穿。在这种情况下,对方必定会想尽办法来愚弄你,使你自以为做了错误的假设。

阳明公司正计划与和泰公司合并,如果你是阳明公司的谈判代表,正与和泰公司进行谈判,而对方则一直将诉求重点放在其“所开发的新产品对阳明公司的收益必有极大的贡献”上。但是,根据你的调查,却发现和泰公司的新产品对阳明公司并无多大的助益,那么,和泰公司的谈判代表为什么要特别强调这一点呢?你可以做如下的几种假设:(1)对方不了解新产品的真正功用。(2)想抬高该项产品的售价。(3)对新产品太具自信。(4)想借此来分散你的注意力。(5)对方已知你的调查结果,亦明白该项产品并无多大的利润,因此,便故意夸示其价值,作为逼使你放弃原来的假设的一种策略。以上五种假设都具有其可能性,而在经过研讨之后,若你认为第三项最有可能,那么,不管对方再怎么吹嘘其新产品的价值,你都必须相信自己所做的调查结果,不可轻易动摇,更无须因此而放弃原先的假设,或者改变战略方式。□小幅让步

1。抱着“不大幅让步”的心态

在谈判中,无论是哪一方先做大幅的让步,哪一方便注定将失败。不管你站在多么有利的立场,也不管你的意见如何合理,一旦做了让步,将使对方对自己更具信心,也将使对方立刻改变他对你的看法。这样,在接下去的谈判中,你就难有“翻身”的余地了。

志强想以一英亩1000美元到1500美元的价格卖掉一块土地。而在谈判中,他则先喊价3000美元,借此试探买方的反应。但买方事前已对这块土地进行过评估,也调查过附近的地价,他认为土地的价格,应在每英亩800美元到1000美元之间,方为合理。由于急欲将土地脱手,因此,当买方一提出其所认为的合理价格,志强随即同意把价钱降为每英亩2000美元,是原来的三分之二。结果呢?就因为卖方在谈判一开始即做了大幅的让步,所以,在接下来的谈判中,因而便失去了主动权,陷入了防卫的状态,任凭对方杀价,而毫无还手的能力。最后,土地自然是以“买方”所的提议的价钱成交了。事实上,在上述的谈判中,志强若不那么快地便做了让步,他的土地,至少可以每英亩1200美元以上的价钱卖出。

如何才能在谈判开始不致做大幅的让步,而使自己蒙受不必要的损失呢?这就有赖谈判之前的周全准备了。在谈判之前,你必须掌握足以支持和证实你的主张的凭据,借此封锁住对方所带来的反驳资料,使其完全没有逼使你让步的机会。

2。巧妙的提出“交换条件”

即使是老练谈判专家,有时候也不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