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科幻世界电子书 > 贵女 >

第50部分

贵女-第50部分

小说: 贵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甚至她公主侍读的位子都成了戚老夫人拿捏她们母筹码……也就是这个时候,王蔓如和敏瑜都明白了冯英为什么会成了那副样子,也知道冯英将血书交给她们是希望她们能够将它送到威远侯手中,除了威远侯之外真的没有人能够救她们母女了。
  看着那封简单的血书,敏瑜和王蔓如迟疑了,从内心讲,她们都想帮冯英,她们知道她们两个应该是冯英最后的希望,要是连她们两个都退缩了,还有谁能帮到她们母女?
  可是。这件事情已经超出了她们的能力范围内,要将这封信送到威远侯手中,势必要家人出手。可是家里人能支持她们吗?她们都不敢确定。
  最后,还是敏瑜提出,先把这件事情和高夫人商量——虽然她们两个都是得了家人的赞同才一连几天往威远侯府跑,但情况却还是有所不同的。敏瑜是得了高夫人的支持,而王蔓如的母亲对此却是反对的。是王家老夫人发了话,王蔓如的母亲才没有阻止。
  高夫人也大吃一惊——就算是偏心,也没有像这样偏心的,再怎么说,王夫人肚子里的也是冯胥武的嫡子嫡女,也是她的孙儿孙女啊!出于对王夫人的同情已经对女儿的支持。高夫人倒是没有反对敏瑜继续帮下去,但是也没有自己做了决断,而是将丁培宁叫过来商量。
  丁培宁的反应很简单。也很直接,夸了敏瑜和王蔓如一声,说她们对朋友有情有义,做得好,而后将那封血书附上自己的一封书信。派了信得过的人快马加鞭的送去了兖州——那是他以前的小厮,曾经跟着他上过战场的。这些年留在京城娶妻生子也没有将骑射和功夫落下,以他的速度,日夜兼程赶路,只要三四天就能把信送到。
  信送出去之后,敏瑜和王蔓如都大大地松了一口气,王蔓如更对敏瑜多了一丝羡慕——羡慕她有这般开明的父母,能够这般的支持女儿。
  不过,高夫人却没有就这么松了一口气,她对敏瑜王蔓如说,冯英母女被戚老夫人关起来的这段时间必然过得极为艰难,既要和戚老夫人对峙,不妥协,又要防备戚老夫人直接在饮食中下毒手,她们之所以能够坚持这么长的时间,那是因为戚老夫人还不打算将事情闹得太大,免得和儿子起了龌龊,不好收尾。
  但是,现在的这种情形僵持不了太久,一来王夫人母女俩已经坚持了这么久,不管是精神上还是肉/体上都受到了极大地折磨和考验,随时可能崩溃,二来是戚老夫人的耐心也已近告罄,要是她不顾后果来硬的,王夫人母女绝对无法放抗。
  高夫人的话让敏瑜和王蔓如都提起了心,后来还是高夫人给她们支了一个招,让她们在第二天进宫的时候将冯英的身体状况添油加醋的说给了福安公主听,虽然没有说冯英是病入膏肓,已经命不久矣,但也大概表达了这个意思。这些话让福安公主再也忍不住了,求娴妃娘娘让她出宫探望,娴妃娘娘也被她们说的动了恻隐之心,但却仍旧没让福安公主出面,只是让人准备了几样药材和补品,让敏瑜和王蔓如代为送去。
  娴妃的回应让敏瑜和王蔓如再一次心寒,但这却在高夫人的意料之中,更替让她们准备了一些点心,让她们将那些点心和药材,补品亲手交到冯英手里。
  有了娴妃娘娘这面大旗,加上上一次冯英并没有说不该说的话,她们两个很顺利的见到了冯英,将东西交给冯英,很隐晦的告诉她信已经送出去了,让她安心养病。之后,两人就照高夫人的吩咐,安心的等待事情的发展,自己却没有再上威远侯府了。
  而距信送出去到现在,不过短短八天,威远侯就回来了。唔,他今日还上了早朝,那么他起码是昨天晚上就回到京城的,看来如冯英所期望的,威远侯对她们母女其实还是很好,很重视的,要不然的话绝对不会有这么快的速度。
  看着敏瑜和王蔓如满脸的错愕和不可思议,娴妃娘娘微微的皱了皱眉,但却没有完全打消对她们俩的怀疑,她淡淡的道:“你们可知道威远侯为何突然返京?要知道,以他的身份,没有皇上的旨意这样擅自回京,可是擅离职守,是要受到皇上的责罚的。听说当朝就有御史弹劾,说他置国家安危不顾,要皇上治他的罪。”
  “我们怎么知道?”敏瑜和王蔓如一起摇头,她们早就料到一旦威远侯府有什么事情发生,娴妃娘娘会怀疑她们私下做了什么,所以早就已经做好了应对,敏瑜更惴惴不安的道:“不会是冯英真的得了什么绝症,威远侯特意赶回来见她最后一面的吧!”
  “不好说!”王蔓如赞同的点点头,而后道:“说不定就是因为这样,威远侯觉得自己愧对妻女,所以才有了那么一本奏折……唉,原本心里还挺气冯英的,我们对她那么好,不辞辛苦的去看望她,她却还给我们看脸色。现在,我也不气她了,只希望她赶快好起来。”
  两人的做作让娴妃娘娘再消除了一丝怀疑,不过却没有完全相信她们,而福安公主则没有那么多的心眼,担心的道:“那我们是不是去看看冯英呢?”
  “过些日子再说吧!”娴妃娘娘摇摇头,道:“威远侯闹了这么一出,府里还不知道会乱成什么样子呢,你们还是别去添乱了,等一切平息之后又再说吧!”
  还是担心惹了什么麻烦吧!王蔓如和敏瑜心里都很不以为然,但是却也一520小说头应是,娴妃娘娘知道再问也问不出什么来了,便挥挥手,道:“你们上了一天的课,也该累了,早点回去休息吧!”
  “是!”敏瑜和王蔓如一起告退,和平时一样,在宫女内侍的陪同下到了马车停放的地方,然后挤上同一辆马车。上了马车之后,不再压抑心头欢乐的敏瑜和王蔓如不约而同的笑了起来,她们相互拥抱了一下,王蔓如快乐的道:“太好了,威远侯回来了,冯英和她娘的苦日子总算是到头了!”
  “不好说!要迫害冯英她们母女的可是戚老夫人,是威远侯的亲娘,威远侯再怎么护着冯英母女也不至于将戚老夫人怎么样啊!谁知道那个狠毒的老妇人还会出什么手段!”敏瑜摇摇头,不敢太乐观,但是却又笑着道:“不过,不管怎么样,冯英和她娘一定不会再被关起来,冯英她娘肚子里的孩子也暂时安全了,眼前最大的危机也过了。”
  “是啊!起码现在威远侯知道了这件事情,戚老夫人不能再像之前那样明目张胆了。”王蔓如点点头,叹气道:“只是撕破了这层窗户纸之后,冯英和她娘在威远侯府的日子会更艰难的。”
  “是啊!”敏瑜赞同的点点头,以前戚老夫人在儿子面前多少还要伪装一二,但是……一句话,冯英母女的未来并不乐观啊!
  “我们要不要去看看冯英?”王蔓如笑眯眯的道:“我相信,我们要是上门的话一定不会再吃闭门羹了!”
  “还是别去了!”敏瑜摇摇头,道:“威远侯回来了,冯英也总算能够放心了,总算能够松口气睡个安稳觉了,还是让她休息两天,等再过几天我们再去看她吧!”
  “好!到时候一起去!
  ps:
  今天只有一更了,灯晚上会努力码字,保证明天九点更新o(n_n)o~~~~~

☆、第八十三章被隐藏的真相上

  威远侯的无召回京以及第二天毫无预兆的上朝,上折子就像一颗扔进湖中的石子,掀起的是让整个京城都为止震动的波澜。
  就在他递了折子的当天下午,大理寺卿带着大理寺的一干人去了威严侯府,什么话都没有说就将戚老夫人以及她身边所有侍候的丫鬟婆子全部带走,一并带走的还有不少威远侯府的下人,那些人无一例外的都是在威远侯府侍候了三十多年的老人。
  大理寺少卿则带着另一干人,去了戚家,将戚老夫人的兄嫂,冯胥武已过世的戚夫人的父母以及他们身边最得力的丫鬟婆子管事带走。
  就在所有的人都惊疑不定,不知道威远侯府和戚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的时候,冯胥武又做了一件让人疑惑不解的事情,他带着妻儿搬出了威远侯府,住到了租赁来的一处小宅子。据看热闹的人传,冯胥武一家四口是净身出户的,除了王夫人单薄的嫁妆,几个陪嫁的丫鬟婆子什么都没有带,就连租赁小宅子用的都是王夫人的私房。
  据说,威远侯世子和大姑娘根本不愿意跟着父亲离开威远侯府,他们是被冯胥武直接绑了出来的,这一点看热闹的人可以作证,他们可以绘声绘色的讲述那些跟着冯胥武回来的亲兵是怎么将那两位少爷姑娘绑成粽子,然后押上了租来的小轿上……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不可思议,整个京城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威远侯府,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贩夫走卒都很好奇,都很想知道威远侯府到底出了什么事情。
  奉旨办案,大理寺办事素来不会拖泥带水,不用两天,就把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调查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戚老夫人被带走的第三天。大理寺,刑部和都察院就三堂会审威远侯府戚老夫人一案,开堂的那天,想要在第一时间知道事情真相结果的人将大堂围了一个水泄不通,而他们也确实用自己的双眼见证了大齐第一奇案。
  这件事情要追溯到三十四前。那年的夏天,威远侯府和戚将军府结两姓之好,第四代威远侯娶了戚家二姑娘,也就是现在的戚老夫人进门。
  成亲不久,戚老夫人就传出有了身孕的喜讯,就在全家人沉浸在这个好消息的时候。关外鞑靼叩关,两代威远侯不得不告别家人去了兖州。大齐上了年纪的老人都还记得,那一年是鞑靼兵力最强的一年。甚至连兖州城都没有抵挡住鞑靼的脚步,鞑靼攻占了兖州城,威远侯父子退居二十里外的棋盘镇,更在棋盘镇和鞑靼展开了殊死较量。
  是役,大齐获胜。但也付出个极为惨烈的代价——第三代威远侯战死,以骁勇善战著名的兖州军五死两残,到最后只剩下最勇猛也最幸运的三成人马。第四代威远侯来不及悲伤,便带着剩下的兵马追击鞑靼溃军,直到将他们逐出兖州以外两百里,更将领兵的大将和监军的鞑靼大皇子射杀。
  班师回朝的第四代威远侯没有时间安慰沉浸在悲痛中的母亲薛氏。也没有时间陪一陪身怀六甲的妻子,在京城呆不到半个月,他便又回到了兖州城。不管是被鞑靼攻陷后。处处都是被烧掠之后留下残墙断壁的兖州城,还是元气大伤的兖州军都比母亲和妻子更需要他,为了国,他只能对母亲说不孝,对妻子说抱歉。
  第二年的春天。就在第四代威远侯为兖州,为兖州军的重建干得热火朝天的时候。留在京城的侯夫人,如今的戚老夫人在经历了九死一生之后生下一女。据她和身边的平妈妈交代,孩子出生之前她们其实没有任何不该有的念头,毕竟这是戚老夫人的第一个孩子,也是威远侯府的第一个孩子,是男是女都一样的金贵,当然,能够一举得男自然是最好不过的。
  但是,生下孩子的时候,戚老夫人大出血,情况相当的不妙,只是努力地睁大眼睛,想要看看自己生的是男是女。知道她的情况很危险,甚至都不一定能够挺下来,产婆担心她知道生了女儿会大受刺激,使原本已经很恶劣的情况变得更糟,脱口就说“生了个小少爷”,这让戚老夫人大受安慰,情绪大好,也让外面守着的人信以为真,更把这个消息报给了一直在佛堂诵经,祈求媳妇母子平安的薛氏。
  不知道是因为担心戚老夫人的身体,担心真相刺激到了她还是存了别的心思,知道戚老夫人其实生的是个姑娘的不多的几个人(戚老夫人的奶娘,她身边的大丫鬟以及她为孩子准备好的奶娘)并没有纠正这个错误,而是纵容了这个错误,戚老夫人和薛氏都以为生了个男丁。
  戚老夫人是在产后第五天才知道自己生的其实是个女儿的消息,与此同时,将她从阎王殿拉回来的太医还告诉了她另外一个消息,这次难产,虽然将她救了回来,但是她的身子却受到了极大的损伤,这一生再难生养了。
  这两个消息对戚老夫人来说都是晴天霹雳,将她从云端瞬间劈到了地狱之中,不过,她也非常人,很快就从打击中爬了起来,然后做了一个决定,她告诉身边的心腹,说她生的就是小少爷,不是姑娘!
  因为这个决定,那个在她难产的时候用尽一切手段,好不容易将她从鬼门关往回拉的产婆次日不小心落水死了,几个知道真相的下人,除了全家老小的身契都在戚老夫人手上,并得到她绝对信任的,全都死于意外。
  但是,真相不可能就此掩盖住,要想以假为真还需要做更多的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物色一个合适的男婴将女儿替换掉。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年纪相当,相貌也需要和她或者丈夫相像,更不能有什么后患。
  就在戚老夫人动用亲信,秘密的寻找合适男婴,却怎么都找不到,为之苦恼的时候。一家人出现在了心急火燎的戚老夫人眼前,那是婆婆薛氏庶姐的儿子一家。
  薛氏的出身家世不错,所以才能嫁到威远侯府为正室,但是她的庶姐却因为庶出的身份,嫁的并不好,丈夫只是个不学无术的庶子,成亲不久就被分家出去,而后生活越来越窘迫,好在还有几分薄田,夫妻俩便带着儿女和不多的家产去了京郊。老老实实地当起了庄稼人。
  只是,他们原本就不会什么善经营,会过日子的。好在薛氏每年年前给亲友送节礼的时候都会给他们家送上一份,作为威远侯夫人,薛氏的礼物自然不会寒酸,有了这份接济,这一家子过得倒也算是殷实。
  可是去年薛氏并没有给他们送什么年礼——丈夫战死疆场。儿子带伤坐镇重建中的兖州,儿媳妇身怀六甲怀相却不好……薛氏没有因此倒下已经很坚强了,哪里还有心思管不怎么相干的人呢?
  薛氏的接济是这一家子最重要的经济来演,忽然断了,让这一家子都有些惊慌,去年已然过去。不能做什么了,但是今年却万万不能这样,于是。薛氏的那个侄儿就带着妻子和刚满百天的小儿到了威远侯府,名义上是让带着孩子给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