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创业立志书籍 >

第22部分

创业立志书籍-第22部分

小说: 创业立志书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视觉”创造出“感觉”,“感觉”创造出“存在”。首先在精神上的,
继而是情绪上的,最后是实现的无限可能性。
如何实现这种清晰度呢?
每一次重复会使这幅图景比前一幅更清晰、更准确。
如何获取建设精神图景的原材料呢?
这些是由成千上万个精神工人完成的。这些工人的名字是脑细胞。
如何获取使你的理想在客观物质世界中实现的种种必要条件?
这是通过引力法则实现的。一切境遇或经历的发生都遵循这条自然法则。
把这条法则付诸实践有哪三个步骤?
真诚的渴望、自信的预期、执着的追求。
为什么许多人失败了?
因为他们把关注点放在了损失、疾患和灾难上。引力法则运行不怠。他们恐
惧什么,什么就会降临在他们头上。
何以取舍?
专注于你渴望生活中实现的理想。
想像力是什么?
想像力是建设性思想的一种。是我们用以洞察思想和经历的新领域的照明
灯。是所有发明家或探索者开路冲锋的强有力的武器。
想像力和白日梦有什么区别?
白日梦是精神涣散的表现,而想像力是建设性思维的一种,它必须伴随着建
设性的行动。
错误是什么?
128
错误是无知的结果。
知识是什么?
知识是人进行思考的能力。
是什么预定了结果?
是理想。心中坚定不移的理想能够带来实现理想的必要条件。
真理的属性是什么?
它是精神的而不是物质的。
解决各种问题的秘诀是什么?
是运用精神真理。
精神方法的优势何在?
它们总是唾手可得。
知道“因与果”的道理有什么好处?
它使人能够大胆、无惧的制定并执行计划。
有限和无限之间的联系是什么?
二者通过思想相关联。
为什么是这样呢?
因为宇宙只有通过个体的人来彰显自己。
因果关系的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的?
建立在正负二极关系的基础上,好比一段闭合的电路。宇宙是生命蓄电池的
正极,个人是负极,思想形成回路。
为什么许多人在生活之中无法保证境遇的和谐?
他们不懂得这一法则,在他们的生命中没有正负二极,电路没有闭合。
活跃的思想带来力量,思想之源有多深,它投射的力量就有多大。
爱默生
解决一切个人问题的千篇一律的公式是什么?
我们要相信我们所渴求的已经实现,接下来的就是看到它的实现。
有哪些伟大的传道者支持过这种论点?
耶稣、柏拉图、斯韦登伯格。
这种信念的结果是什么?
129
我们的想法就像在土地上播种,如果让种子安静地生长,它一定会生根发芽、
开花结果。
如何完美地实现生活的目标?
通过准确地理解思想的精神实质。
绝对必要的三个步骤是什么?
首先,要了解你的力量;第二,要有挑战的勇气;第三,要有去做的信心。
一切事物的起因何在?
在于精神。
思想改观的结果是什么?
是境遇的改变。
精神力量取决于什么?
取决于运用。运用决定了它的存在。
集中意念的正确方法是什么?
是明确你思想关注的对象,然后摒除一切与此无关的事物。
这样集中意念的结果是什么?
这样做可以触发看不见的力量,因而带来与你的思想相吻合的境遇的改变。
这种集中意念的实际价值何在?
思想转化为品格,而品格是一块可以创造个体环境的磁石。
追求本体的符号象征,其结果是什么?
等他们追上的时候,通常会发现这些不过是过眼烟云,因为符号象征只是内
在精神活动的外在形态。因此,除非我们能拥有精神上的本体,否则,外在形态
终归要化为乌有。
生长法则取决于什么条件?
取决于互惠行为。个体无论何时都称得上是完整的,这决定着我们付出的是
什么,收获的也是什么。
我们付出的是什么呢?
是思想。
我们获取的又是什么?
还是思想。思想遵循守恒定律,我们所思所想变化万千,因此思想的表现形
式了不尽相同。
130
我们所遭遇的各种境况取决于什么?
取决于我们意念的性质。因为,我们是什么,决定着我们去做什么;我们想
什么,又决定着我们到底是什么。
思考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清晰、坚定、冷静、审慎、恒定的思想,带有可以看得见的明确目标。
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
你也可能会说出这样的话:“不是我在做什么,乃是住在我里面的父做他自
己的事。”你会知道,这位“父”就是宇宙精神,他实实在在地住在你的里面,
换言之,你会懂得,《圣经》中那些美妙的允诺,都是事实,而非虚构,任何充
分领会其中要义的人都可以证实。
131
【《TXT论坛》txtbbs , 欢迎您来TXTBBS推荐好书!】
第1节:大学,厚积薄发的起点(1)
Chapter One 二十出头,看谁赢在起点
每一个刚进入大学校园的人都应当掌握七项学习:学习自修之道、基础知识、实践贯通、
培养兴趣、积极主动、掌控时间、为人处事。只要做好了这七点,大学生临到毕业时的最大
收获就绝不会是〃对什么都没有的忍耐和适应〃,而应当是〃对什么都可以有的自信和渴望〃。
只要做好了这七点,你就能成为一个有潜力、有思想、有价值、有前途的快乐的毕业生。
李开复(Google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
● 大学,厚积薄发的起点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许多年前,毛泽东的一首《沁园春??长
沙》不仅脍炙人口而且激发了几代青年人的豪情壮志。作为一个有抱负的男人,大学时光是
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时期。大学四年的光阴可以造就一个人,也可能毁掉一个人。四年的大
学生涯,有太多的事情要准备,好好把握,我们就能赢在起点。
看看名人从大学里得到了什么
在生活中,闪亮耀眼的名人看似高不可攀,但他们今天的成就无一不是靠自己的辛勤和
汗水才换来的。而他们的大学生活也成为一段难以忘怀的人生经历,在这里他们发现了自己
的兴趣,找到了人生目标,并为今后的人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搜狐CEO张朝阳1981~1986年就读于清华大学物理系。谈到自己的大学时代,张朝阳情
绪激动,〃每天一大早起来跑步,早早地到教室占座,而且占前排;午休后又去上课。当时并
没把苦当回事儿,有种'自虐'倾向作祟,追求着更高的理想。〃
清华的学生读书苦是公认的,学生读书非常疯狂,用张朝阳的话来说,就是对科学有着
一种近似宗教式的狂热。那时的学生极为单纯,很少看电影看电视,几乎与外界隔绝,晚上
自习室里坐满了学生。和很多当时的人一样,清华的五年,对张朝阳来说是极为艰苦竞争的
五年。〃社会总是把一大堆的优秀年轻人放在一起,24小时里进行着无比激烈的竞争,每个
人都满怀同样偏激的思想,没有任何的保护措施。也就是这种无谓的竞争,耗费了我太多精
力,由此造成的心理压力也更大。〃如此多的人每天做着同样的事情:一同吃,一同睡,做同
样的功课,像极了一个小社会,而分数,便是一个人的身份。
第2节:大学,厚积薄发的起点(2)
但是,张朝阳也不忘这种〃炼狱〃带给自己的财富。〃这五年,使我学会了如何在极端的压
力下生存〃。留学归国后的张朝阳,扎根互联网,投身商海,创业融资,纵横捭阖,比起在清
华时,压力显然是大得多了,但始终应对自如。他感叹说:〃清华的经历是对我心理承受能力
的一种考验,我之所以能够一直在竞争中保持战斗热情,正得益于此。〃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不同的名人拥有不同的大学生活:新东方创
始人徐小平在北大听讲座的经历奠定了他的人文知识的功底和思维的基础;易趣网CEO谭海
音在上海交大找到了自己的学习、发展空间,建立了能为后来事业推波助澜的关系网;凤凰
卫视主持人窦文涛武汉大学新闻系培育了自己独特的审美观;网大(中国)有限公司总裁蒋继
宁认为他在科大学到的知识、练就的坚强意志、培养的刻苦精神,是他一辈子享用不尽的财
富??
不管大学生活是艰辛枯燥还是轻松愉悦,对于这些名人来说,大学,是他们人生的一个
起飞点。大学给与他们的财富,让他们终生受益无穷!
想想自己的大学该怎么度过
大学是人生的一个关键时期。大学生活意味着新的体验、新的希望、新的追求。在大学
里,生平第一次,我们不再背负高考这个沉沉的负担,开始自在地追逐自己的理想、兴趣;
生平第一次,我们不再单纯地学习或背诵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开始更多地参与社会生活;生
平第一次,我们不再由父母安排生活和学习中的一切,成为一个对自己的一切独立决策的人。
不过,大学意味着开始的同时也意味着结束。你一定要明白,大学生涯是我们一生中最
后一次有机会系统性地接受教育,来完善自己的知识系统;大学生涯是我们最后一次有机会
奋起、通过改变自己来改变今后的人生;大学生涯也是你最后一次能在相对宽容的环境中学
习为人处世之道的时期。
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但却不是理想的乐园,而是实现自己与社会接轨的中转站。大
学是人生的分水岭,有人像高燃、张朝阳那样厚积薄发,赢在起点,进入社会后如鱼得水;
有人却在无所事事中迷失自己,做出诸如向黑熊泼硫酸、将小狗放在微波炉之类的丧心病狂
的事情;有人则像马加爵那样,因为找不到情绪的出口,要么将屠刀举向朝夕相处的同学,
要么则索性走向自我毁灭;而大多数人则因为没有经营好大学时光,走出校门后,面对竞争
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一次次地寻找,一次次地应聘,最后只能〃锁定〃一个千元左右收入的
工作岗位,长久地挣扎在温饱线上??
第3节:面对未来,你准备好了吗(1)
在大学里,我们要正确地认识自己,定位好自己,不要太狭隘地去看待自己。学习不突
出这并不用太伤心,有的人适合做学问,但有的人并不一定适合,我国也并不只是研究所、
学校才可以就业,或许自己的特长并不在于搞学术研究,而在其他的方面,〃三百六十行,行
行可以出状元〃。人与人之间的真正差距并不在于学习成绩的好坏,当然也必须得有一定的文
化底蕴,脑子里也必须有一些知识储备。要多储备知识,多了解各方面的事情,我们要明白,
博览群书,知道的东西多,与学习成绩并不是成正比的,只要你对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自己心
里有数就可以了,不用太注重自己的考试名次到底是多少。学习成绩既突出,又有着优秀的
能力,那是最好不过的,这种人有,但毕竟是少数,所以不必太苛求自己非得在学习上各科
都非常精通,样样都出色。样样都了解,不如让一样崭露锋芒、出类拔萃。
● 面对未来,你准备好了吗
世界并不是你现象中的那样乐观、美好
〃这个月我一定要落下脚跟!〃走在深圳六月的街头,任应华一遍又一遍地对自己说。上
火车前,妈妈塞给他的3000元已经差不多耗尽。
任应华赶上了三次大潮:出生的1980年,是中国婴儿潮的尾巴;2000年考上中国地质
大学;正是扩招潮之初;而当他毕业的2004年,已经直面残酷的大学生就业潮了。
2004年3月开始,他辗转于武汉、广州、深圳、东莞、中山、佛山,开始了长达800天
的求职生涯,成了〃南漂〃在珠三角的大学生找工族。他住在廉价的出租屋,出没在人才市场,
靠着两块钱的六个包子填饱肚子; 他当过服装厂的〃储备干部〃,一天11个小时站着工作;
他被职业中介骗过,在街头被抢过,还遭遇到传销。不为人所知的是,与大量漂泊在北京的〃
北漂〃一族相对应,还有数以万计的任应华这样的〃南漂〃一族。
看到上面这则心酸的求职故事,还在校园享受着宁静生活的你是否还能坦然地滞留在网
络世界里疯狂厮杀、醉生梦死?你在看了无数篇类似〃北大学子陆步轩卖肉〃、〃北大学子武小
锋卖糖葫芦〃的报道后依然无动于衷?你是否依旧饱受着社会与学校间的夹缝煎熬?难道你
还想坐待机会垂青?你是否知道世界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面对这并不允许人乐观的未
来,你准备好了吗?
第4节:面对未来,你准备好了吗(2)
《2006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薪酬调查报告》显示,2006届北京高校毕业生的平均起点工
资为2262。31元,近三分之二毕业生的起点工资在2000元以下,近四分之一毕业生起点工资
在1000元以下;最高起点工资为22500元,最低起点工资则只有150元,相差150倍。
数字也许是枯燥的,但数字所反映的现实往往耐人寻味。相信大多数人看到这样的调查
报告时,最渴望了解的事情就是,那个月薪150元的大学毕业生到底是谁,他从哪所高校毕
业,学的什么专业,又是什么样的单位聘用了他。一个大学生花父母的积蓄完成学业之后,
却拿着150元的月薪走上社会,这样的就业现状到底该怎样形容呢?无论如何,恐怕摆脱不
了一点悲哀和无奈吧。
现实如此残酷,但我们中的许多人却依然缺乏斗志和上进心。看看我们中的大多数是怎
么做的吧:期末考试时,我们舞弊成风,以此换取看上去光鲜的成绩和几百到上千元不等的
奖学金;四六级考试时,我们热衷于买答案,请枪手;我们宁愿躺在被窝里睡大觉也不愿意
去上课,我们宁愿将大把大把的时间耗费在网络游戏和无聊的约会上也不愿意静下心来看一
本书??
不妨问问自己:上大学是为了什么?这个问题虽然简单,却是生活在大学的我们必须正
确回答的问题,不能正确回答这个问题,就不会有高质量的、丰富的大学生活。我的观点是,
上大学读书学习,就是为了学本领,是为未来很好的生存做准备的。这听起来似乎是每一个
人都明白的道理。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认真对待考试呢?为什么还要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