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创业立志书籍 >

第307部分

创业立志书籍-第307部分

小说: 创业立志书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究证明,习惯法的经济学分析取得了丰硕成果。关于科斯的产权理论对社会的影响,我们可
以用一句精辟的谚语来形容:把沙漠租给我100年,我能把这里变成花园。
第六部分 有更完美的规则吗?
第十五章 制度是个好东西
(制度中的经济学)
本章导读:
怀特尼发明了高效的轧棉机并申请了专利,结果却因此差点破产,专利制度为什么没有
保护他的利益?反垄断法究竟是好是坏,它真能制止垄断行为的发生吗?计划体制与市场体
制,究竟哪条是通往奴役之路?现代社会中,竟然还存有奴隶制度,你相信这可能吗?
本章将为你揭开一个个关于制度的谜局,看看市场和制度,究竟谁的力量更大?
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
——道格拉斯??塞西尔??诺斯
人类最古老的制度
1624年,英国颁布的《独占法》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专利法,专利和发明
制度使得人们能够从自己的发明成果中得到巨大的经济回报,这就激励了人们以更大的热忱
去投入发明创造中。
在“传统智慧”的眼光中,专利制度是这样的:在专利的申请和保护的过程中,相当于
发明者与“社会”达成了购买秘密的合同,这样,社会就能够使用该秘密,作为回报,企业
通过制定具有垄断利润的价格获取利润。这个看似完美的制度,在经济学家看来却几乎可以
被摒弃。
首先,经济学家指出,专利制度是一项侵犯财产权的制度,比方说,如果有人凑巧在专
利人后独立发明了这个“点子”,那么他将无法保护自己的权利,因为专利制度宣布最先发明
的人可以“侵占”他的权利。
其次,“专利制度能够保护发明人的利益”,这一点也受到了经济学家的质疑。大多数人
通常认为,如果没有专利制度,就没有人保护发明人的权利,那么就不会有类似蒸汽机、医
药的发明,因此他们提出,在诸如化学试剂、制药这样的行业中,新产品开发成本极高,完
成这种发明很昂贵,但复制却很廉价,因此发明制度保护了发明者的权利,发明者能够利用
专利授予的垄断权,通过市场行为获得补助。
这看起来似乎成立,可是,获得专利权并不意味着获得利润。18世纪后期,美国的纺织
厂蓬勃发展,但棉花的供应市场不充足,因此必须找到一种廉价的方法将棉籽从棉花中提出
来。于是伊利??怀特尼发明了轧棉机来完成这项任务,他做了发明者应该做的事:申请了专
利并于1794年获得了专利权。后来他找到了一个合作伙伴集资生产能够提出棉籽的机器,他
们生产的轧棉机几乎在一夜之间就成了奇迹,为美国南部带来了巨大的财富,然而怀特尼却
获利很少。
这是为什么呢?问题就在于怀特尼的机器非常有效但却非常简单。棉花种植者很容易进
行仿制,而同时又进行了一些细微的改变,因此当怀特尼起诉时,法庭都认为他的专利并没
有受到侵犯,最终,卡罗莱纳州、田纳西州、乔治亚州同意支付一笔费用来购买怀特尼的专
利权。但这笔钱只够弥补怀特尼合伙人的费用。
怀特尼毕生都在从事发明,但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申请其他发明专利。他曾经这样写
道:“虽然一项发明可能很有价值,但它对于其他发明者而言可能毫无价值。”当然,怀特尼
的经历非常罕见。但是,发明者卷入昂贵的法律诉讼在今天看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而且
甚至很多著名的公司都在侵犯他人的专利,例如,苹果公司控告微软公司,宝丽来控告可达
公司。
也许,可口可乐公司的例子是对专利制度最严酷最无情的打击。1886年,世界上第一瓶
可口可乐诞生于美国,距今已有113年的历史,并以其不可抗拒的魅力征服了全世界数以亿
计的消费者,可事实上,可口可乐的配方至今都不受法律保护,因为这个配方从未申请过专
利,而是作为商业秘密被保护起来。因为在可口可乐公司看来,申请专利就意味着披露新产
品和新工艺的细节,而这些信息可能是竞争对手更为关注的,因此,可口可乐公司宁愿选择
用商业秘密的方式保护配方。类似的,有很多合金锻造工艺和制药配方都没有申请专利,原
因与可口可乐公司一样。但这种方式也存在着很高的风险,如果有人也碰巧做出了类似的发
明,并抢先宣布拥有这项专利,那么可口可乐这样的公司就面临着侵权的危险。
还有一个问题也困扰着专利制度的制定者,既然专利制度能够保护发明人的权利,那么
为什么还要对专利期限有要求呢?
美国国会授予“作者和发明者享有对其作品和发明权的专有权”的时间通常为17年,在
此期间,未经持有者许可,其他生产者不能生产同一种产品,甚至不能使用这项发明成果。
就如同其他垄断行为一样,专利持有人具有制定垄断价格的能力,这实际上是通过提高市场
价格来获取个人利益,必然带来社会效率的损失,因而,专利期限的设计是困扰经济学家很
久的问题。
专利期限越长,发明者从中得到的收益就越大,因此越能激励他们进行研究和开发投资。
但是允许这种垄断的时间越长,造成额外的损失就越多。所以,专利期限长的收益是鼓励创
新,而成本是鼓励垄断,最佳的专利期限是使这两个相互冲突的结果达到平衡的期限。耶鲁
大学的威廉??诺德豪斯研究过确定最佳期限的问题,他发现17年的专利期限大约有90%的效
率,就是说,它能获得最大可能的消费者剩余的90%,当然这样的数据我们就无从验证了。
究竟保护谁的利益?
专利制度保护了发明人的利益,“侵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关税制度保护了幼稚产业的利
益,“侵害”了本国消费者的利益。似乎所有制度的结果都是保护一部分的利益,侵害另一部
分人的利益。经济学家告诉我们,制度总是一种不完全的契约,他只能在权衡中做出选择,
只能保护一部分人的利益。
那么究竟保护谁的利益呢?让我们从熟悉的几个制度看起。
最早的养老金制度可以追溯到1795年,英国曾经实行过一种“斯宾汉姆兰制度”,当时
的人们就确立了根据收入情况进行差别化分配的制度,而这一传统的思想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事实上,养老金制度反映的是这样一项政策冲突,即青年人和老年人的冲突,究竟是保护老
年人的利益还是年轻人的利益,这决定了人们对养老体系政策的慷慨程度,当然这个偏好程
度与社会的收入水平和年龄结构有关。
通常社会中都有几代人,假定人们在生命中的前两代工作,最后一代退休,那么养老金
制度的实质就是代际分配体制,很显然所有的老年投票者都希望收益最大化,从而能够获得
更多的生活保证,比较穷的中年选民中也希望有较好的保险,但是年轻的选民则希望分配的
越少越好。因此谁能成为决定结果的关键选民则至关重要。通常老选民和中年选民是社会政
策的主要制定者,尚未出生的一代无法为他们自己投票,所以,我们看到的养老金制度都是
较为仁慈的。
失业保险制度也可以用类似的思想进行分析,这里实际上反映的是就业者和失业者之间
的冲突。由于人们对自己的工作状态信心不足,因而希望利用失业保险来对自己的利益进行
再分配。通过将税收制度与再分配联系起来,使我们能够迅速到达问题的核心。显然这又是
一次公平和效率的角逐。再分配体制扭曲了资本的激励作用,抑制了经济的增长,可是为了
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平,人们只能接受这种未来可能有利于自己的投票结果。
我们整日都是与各种各样的制度打交道,有些制度是正式的,比如税收制度、法律制度、
专利制度、法律制度、产权制度,还有很多则是非正式的制度,比如抚养子女,赡养老人,
按序排队,资历,公平交易等等一些风俗和行规。经济学家说,制度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
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
20世纪初的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被公认为制度经济学的奠基人,这位不羁的经济学家显
然很大程度上接受了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在对人性的探讨中凡勃伦开创了制度经济学。1899
年,42岁的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出版了他的第一部重要经济学著作《有闲阶级论——关于制
度的经济研究》,这本书不仅奠定了凡勃伦在经济思想史上的地位,更是被看作制度学派的理
论基础。
凡勃伦认为,如果没有法律来保护我们的财产,知识产权来保护我们的发明,有限责任
公司为我们安排,社会将不会有保障地实现市场的所有好处。尽管凡勃伦的很多思想还非常
原始,也不完善,但这是人类第一次思考这么“深奥”的问题。
紧接着,另一位现代西方法经济学的伟大先驱——约翰??罗杰斯??康芒斯站了出来,他
关心的重点与凡勃伦有所不同,他更重视法律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他通过“交易”这
一基本单位把法律、经济学和伦理学联结在一起,并且法经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集体行
动理论、利益和谐理论和“法制决定论”之中。
康芒斯认为,无论什么样的社会集团之间发生什么样的利益冲突,只要把有关的双方组
织起来,通过集体的谈判,冲突就会得到协调,理想的社会秩序就会建立起来。
以在今天的眼光看来,康芒斯对“财产”、“交易”这些概念的深入分析给后人留下了宝
贵的财富,甚至对法经济学的奠基者——罗纳德??哈里??科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早期的制
度经济学家们认为,市场秩序并非只是看不见的手的结果,也是集体行动实现从利益冲突中
创造利益的相互关系的产物,法律、习俗也在约束着人们的行为。自此之后,有无数的经济
学家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奋斗,其中包括科斯、诺斯、布坎南、奥尔森、阿尔钦、德姆塞茨、
巴泽尔、威廉姆森、张五常等等。
为什么要集中在制度上呢?法律与市场究竟是怎样的影响呢?
传统的经济学家只是提出了问题,并进行了完整、细致、甚至有些华丽的描述,而并没
有回答这个问题。最终,以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完成了用主流经济学的方法分析各种
制度的经济学理论体系。用科斯的话来说,“当代制度经济学应该从人的实际出发来研究人,
现实中的人在由现实制度所赋予的制约条件中活动。”诺思认为,制度经济学的目标是:研究
制度演进背景下,人们如何在现实世界中做出决定以及这些决定如何改变世界。
科斯与诺思都强调了新制度经济学应该研究人、制度和经济活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
系。在他们看来,法律是用来约束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而经济学是研究资源稀缺的前提下,
人们做出的立即行为。在不确定的世界中,人们试图建立一个人际之间的互动关系,制度就
是这个社会的游戏规则,制度提供了一个塑造经济、政治和社会组织的诱因构架,其中法律、
规定是正式规则,惯例、常理是非正式规则。
关于制度,也有许多有意思的话题,有的制度开始提出的时候,人们都赞成,之后只是
慢慢地去完善它,比如说专利制度。也有的制度,开始提出的时候,就遭到了巨大的反对,
人们只能在反对声中不断适应它。比如,谢尔曼反垄断法和克莱顿反垄断法,自始至终都受
到经济学家的猛烈抨击。关于垄断法的对错,涉及太多的问题,我们更关心的是,什么是好
的制度呢?
什么是好的制度?
为了鼓励那些有特长的学生,善良的人们提出并建立了保送生制度,保举那些成绩优秀
或有特长的学生直接读大学,以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消除应试的片面性。可是,2000年发
生在湖南隆回一中的作弊事件震惊了全国,也改变了人们对高考保送制度的看法。隆回一中
评选的14名保送生中竟有13名是假的,其中一名被学校推荐的学生离专科最低分数控制线
还差100多分。
在日益追求公正与效率的今天,原本出于好心而建立的制度却变成了滋生腐败的温床,
是制度错了吗?究竟什么样的制度更有效?
经济学家奥尼德??赫维茨在机制设计理论中提出了两个原则:激励相容原理和显示性原
理。好的制度也应该满足这两个原则,下面我们就用故事解释一下。
好的制度必须能够鼓励人们说真话。老师为了惩罚那些没有完成作业的学生,让没有完
成作业的学生举手,如果对举了手的学生惩罚太重,那么下次就没有人会再说真话;而如果
惩罚太轻,又会诱使更多的人不做作业,因此老师必须在要求说真话和不偷懒之间作一个折
衷。
好的制度还要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的福利。英国历史学家查理??巴特森所著的《犯人船》
中记载了这样一段历史:1790…1792年间,英国政府将流放澳洲的犯人交给往来于澳洲之间
的商船来完成,经常会发生因商船主或水手虐待犯人,致使大批流放人员因此死在途中。后
来大英帝国对运送犯人的制度稍加改变,流放人员仍然由于澳洲商船来运送,只是运送犯人
的费用要等到犯人送到澳洲后才由政府支付给商船,仅就这样一点小小的改变,几乎杜绝了
犯人死于途中的事情。
好的制度能鼓励人们增加社会的总体效率,使人们开发他们的创造力,提高他们的生产
效率。当然,在一个社会当中,不同人所需要的激励不一样,对制度的要求也不一样,激励
制度的合理性、适合性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通往奴役之路
说到制度对经济的影响,就不得不提计划制度与市场制度。
虽然,关于计划与市场之争似乎已经有了结论,可是这个问题在半个多世纪前,却是人
们争论的焦点,计划经济体制可以看作是一个“超级厂商”,每一个工人都被指派到一个特定
的工作岗位上,由各级部门的看得见的手来监督和指挥,工人被直接告诉去干什么,而不是
通过市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