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创业立志书籍 >

第357部分

创业立志书籍-第357部分

小说: 创业立志书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颇有荣誉感与自豪感。在许多晋商发迹的城市,大凡都有关帝庙。山西人每到一地经营,
一经发展,先修关帝庙。古代中国,几乎每个城市都有孔子庙和关帝庙,孔庙称为文庙,关
庙称武庙,把二者看成文武最高的典型,每年例祭,尤为隆重。很多关庙由山西商人所建,
全国最大的关公庙是在他的家乡解州(今运城)。
向以关羽后代自诩的山西人视诚信、忠义为做人之最高准则,即使像远离故土的商贾,
也概不能忘。晋商东西奔忙,南来北往,非常需要一个中心,需要把散离四方、五行八作的
同乡聚集起来。关公与所有的晋商有同乡之谊,又是大家共同崇拜的偶像,于是,关公便被
公推为各地晋商的“同乡会会长”,充当着精神领袖的角色。
晋商不仅在自己的家中、商号供奉着关公像,而且在经商足迹所到之地,在广建会馆中
都专为关公修有供奉的大殿。有的则直接把会馆就修成“关帝庙”,试图借武圣之威,镇邪惩
恶、消灾弭祸;试图靠武圣之义,以诚信为本,取义成仁,谋财有道;试图托武圣之福,财
源滚滚,惠及子孙。
在商业活动中,晋商借助关羽的“义”来团结同仁,借助关公的“信”来招揽顾客,他
们希望通过这位神威广大的神灵,监督他们的商业活动在正义中发展,在同行中取得良好的
威信。因而,义结同心、以义制利就成为晋商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身入财利之场,坚守义利之念
义与利是一对矛盾,经商的目的旨在赚取利润,如果重义而不求利,就违背了经商的目
的;而若重利而不讲义,则有悖社会公德,就长远而言,终究会损害商人自身的利益。然而,
晋商却能将义与利的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这就是他们的“以义制利”商业信仰。
晋商“轻财尚义,业商而无市井之气”,“重廉耻而不失体面”,以崇信尚义为准则时刻约
束自身,将严守信誉的商业美德代代相传。他们“绝不赚昧心钱”,以做信义取利的诚贾廉商
为荣。他们受一事诺一言,把信义和取利结合在一起,在商界中美誉相传,形成了其稳固的
商业地位。
晋商崇尚信义,以诚待人,并非个别,而是普遍和一贯的。晋商发展之初,大多采取合
伙经营的方式,合伙经营而能成功,靠的就是诚信的经营理念。譬如称雄旅蒙贸易200年之
久的大盛魁,开始就是由晋中商人王相卿、祁县商人张杰等联合创办起来的。晋商票号多为
东家出资、掌柜经营的运作模式,两者之间良好关系的维系,靠的也是一种道德自觉,即“信
义”。又如清代著名的山西介休商人范永斗,就是由于“与辽左通货财,久著信义”而受到清
政府的垂青,后来当上皇商,并由此获得厚利。
在银两作为流通货币之前,大盛魁生产的砖茶竟作为交换用的货币使用。凡大盛魁出售
茶、丝、烟等,蒙民及俄商出卖马、牛、羊、骆驼、药材等,皆换算成砖茶若干块,然后再
结账。大盛魁的信用由此可见一斑。
清朝末年,平遥城内有个讨吃要饭几十年的穷老太太,有一天拿着1200两的汇票,到日
升昌票号要求兑付白银。这张汇票与存款时间相隔三十余年,日升昌经查验无误后,立即给
这个讨饭的老太太如数兑付了现银本息。原来,这个老太太年轻时,丈夫到张家口做皮货生
意,赚钱后办成汇票,在回家途中染病身亡。几十年后老太太摸丈夫当年留下的唯一遗物夹
袄,无意中摸出这张汇票。通过这件事,日升昌童叟无欺、诚信为本的声誉大振,业务愈加
红火,事业如日中天。
山西晋商票号红红火火达一个多世纪之久,今天的我们重温这些先哲先师们的宏伟业绩
和经营之道,确实给我们莫大的震撼和启迪。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晋商的“相与”。晋商把经营
过程中发生业务往来的商号之间的联系称为“相与”,这种“相与”的关系,同样也是建立在
信义基础上的彼此之间相互扶持、患难与共的合作关系。当自己的“相与”面临困境时,晋
商往往能不计得失,鼎力相助。
选择“相与”是一件大事,必先了解“相与”者的信誉和实力,才可决定。因为“相与”
者,即类似于商业联盟,既有对共同利益的保护,更有对彼此责任的承担,一经选定,决无
更改,这也是晋商诚信的一种实在的表露。
大盛魁商号与天亨玉商号是“相与”,平时两家在生意上就互相扶持和关照。当天亨玉的
东家将要破产时,便登门求大盛魁拉一把。作为“相与”,大盛魁慷慨借银数万两,帮助天亨
玉改字号为天亨永后继续经营。后来,当大盛魁也面临困境时,天亨永也回报以鼎力支持。
两商号“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在互相支持中,能够渡过难关,靠的就是诚信。
一个经营者,在平时就要保持自己的诚信好义的品德,遇到困难才会有人肯帮助渡过难
关。身陷困境时,更要用自己的诚信带动大家走出困境。
“婷美”是国内著名的服装品牌,它的产生有一段感人的故事。当年周枫带人做婷美,
一个500万元的项目,做了两年多,花了440万元还是没有做成。眼看钱就没了,合作伙伴
都失去了信心,要周枫把这个项目卖了。周枫说:“这样好的项目不能卖,要卖也要卖个好价
钱。”合作伙伴说:“这样的项目怎么能卖到那么多钱,要不然你自己把这个项目买下来算了。”
于是周枫就花5万元钱把这个项目买了下来。
单干的周枫带着23名员工,把自己的房子抵押,跟几个朋友一共凑了300万元。他把其
中5万元存在账上,另外的钱他算过,一共可以在北京打两个月的广告。从当年的11月到
12月底,他告诉员工:“这回做成了咱们就成了,不成,你们把那5万块钱分了,算是你们
的遣散费,我不欠你们的工资。咱们就这样了!”
这些话把他的员工感动得要哭,当时人人奋勇争先,个个无比卖力,结果婷美就成功了。
周枫成了亿万富翁,他的许多员工成了千万富翁、百万富翁。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义是个十分重要的构成要素。古人尚义,因为义代表着舍己为人,
代表着突破个人私利局限的高尚行为。所以大凡义举、义士多为世人所推崇。一个商人,言
利无可厚非,但同时人们认为无商不奸,自觉不自觉地把商推到了义的对立面。懂得利在义
中求的商人,却能够把义与利完美地统一在一起。信奉我为人人的义节,自己的人格魅力就
能帮助自己达到商业生涯的至高点。
晋商“信义经营”的借鉴
诚信和仁义是晋商长盛不衰的保障。如今,诚信经营已经是国际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也是现代商人始终坚持的一条最基本的信条。企业要想做大做活,就应该始终以诚信为本,
将诚信摆在利润的前面,先生产诚信再获取利润。因此,企业经营者应当把信用视为企业的
“底线”,要用信誉去占领市场,去赢得消费者。
旧中国在缅甸仰光的华侨商人胡文虎,被商界称为“世界万金油大王”,他一生就是恪守
“信用就是金钱”的祖训,把信誉放在事业之首。
胡文虎的父亲胡子钦生前在仰光开中药店,去世时欠下香港药材行一大笔款。胡子钦死
后,香港老板十分担心,以为欠账再也收不回来了。没想到,胡文虎办完丧事后,立即将店
里所有现款全部兑换成港币,只身到香港去。其父生前的好友都对此议论纷纷,以为他在父
亲去世后无人管束,带着现款到香港尽情享受去了。哪知胡文虎一到香港,就主动替父还债。
他的这一举动,立即使他赢得了中药业同仁的信任。
当他还清债务后,马上就有中药材商人主动与之洽谈。于是他未付一分钱货款,就从香
港带回一批药材。回到仰光之后,他便立即拿钱派人去港付清货款。由于胡文虎做生意极讲
信用,在中药业中信誉极高,所以,只要胡文虎药店开列的购货单一到,香港所有的药材行
无不尽快发货交运。胡文虎就这样以诚信为基础,开始了他在东南亚中药事业的光辉前程。
古人云:“天失信,三光不明;地失信,四时不成;人失信,五德不行。”那么,企业家
失信又会如何呢?失信于员工,必然人心涣散,战斗力薄弱,不堪一击;失信于合作伙伴,必
然形象受损,处境尴尬;失信于消费者,必然市场萎缩,遭遇生存危机;失信于社会,则必
然四面楚歌,难挽败局。
当然,诚信是无价的,但诚信不是无条件的。对于无诚信的人讲诚信,有何意义呢?弄不
好,会连自身也丧失了。在这方面,晋商是有惨痛教训的,可作前车之鉴。
著名的日升昌票号和合盛元票号是一对“相与”,日升昌票号北京分号曾为合盛元北京分
号借贷担保。但合盛元北京分号因经营不善,欠债难还,当债主逼上门时,合盛元北京分号
经理竟仓惶逃回祁县总号。日升昌受牵连了,当局要求“相与”负责,这无疑加速了日升昌
的倒闭。如果当时,合盛元票号能与日升昌齐心协力,共同应对欠债,那何至于出现如此的
惨局?是合盛元失信于“相与”在前,日升昌才受牵连于后的。
与日升昌一样,榆次常氏也是吃了诚信的大亏。主做俄蒙贸易的常氏,在俄商手头据拮,
无现钱买茶叶时,便同意赊欠,结果多达140多万两白银。后来,这些俄商大多赖账不还。
虽费尽周折,仍所收无几,从而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巨大损失,直接造成了常氏的衰败。
由此可见,诚信也是双刃剑,既能保护各自的利益,也会造成难以愈合的自伤。讲诚信
必须要有前提和条件,诚信的前提必须是以诚信回报诚信。
总之,身为商人必须把诚信放在心头。经商的大忌就是轻诺寡言,乱开空头支票。答应
别人的事情就要千方百计地去履行,如果做不到就不要随便许诺。一诺千金就是这个道理。
做生意就是做人,人品最重要(1)
人格修养和商业信誉是盈利的命根
晋商崇商重利的价值观,以义制利的人生观,不被时俗所迷惑,能够毅然选择自己的人
生之路。在中国古代“修身、正己、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晋商尤
其重视修身正己、人格修养。在商业活动中,信誉至上,坦诚相待,不弄虚作假,不欺诈伪
饰,一直是他们恪守的商业品德,他们以此夯实了自身商业文化的基石,在社会大众中建立
了值得信赖的良好形象。
做生意就是做人,人品最重要
晋商极为看重为人之道,认为做生意在本质上就是做人,因而人品最为重要。很多商业
实践都已证明:商业的成功与高尚的品德密不可分,商人只有具备高尚的品德,才能享受真
正的成功和永久的快乐。
山西盂县商人张静轩说:“经商交结务存吃亏心,酬酢务存退让心,日用务存节俭心,操
持务存含忍心??前人之愚,断非后人智可及,忠厚留有余。”由于晋商严于律己,为人诚恳
忠厚,行商不欺诈,故人都愿意与之共事。
在做人修养上晋商表现出了诚实忠厚的一面。他们认为“和气生财”,“和为贵”,凡事不
做过分,不做法外生意,讲求以诚待人。晋商与同业往来中,既保持平等竞争,又保持相互
支持与关照。
运营资本乃商家之生命,犹如血脉,须臾不可缺少。但做生意,难免有短缺之时,互助
借贷,自然是常有的事。如何对待借债,对商家和个人的品格无疑是一大严峻的考验。有“天
下第一乔”美称的乔家,对债务的态度是:该外的一文不短,外该的听其自便。由此,足见
其胸怀宽阔和品格的高尚。
有一家商店关门时,尚欠复盛公1000两银子,复盛公经理就去那家店里拿了一把斧头了
事;有一家商号倒闭时尚欠复盛公5万两银子,经理登门向“乔老爷”请罪,“乔老爷”只是
安慰,并不追究欠债。若仅从表面上看,乔家让借债人“听其自便”,而借债人的“自便”除
感恩戴德外,那就是广为传颂了。无疑,乔家实际上等于借此做了一个永久的“活广告”。这
件事在当时传为美谈。乔家的信誉越传越广,越传越牢靠,从而财源也就滚滚来。
商人的价值目标追求,首先建立在人格道德信用和商业信誉基础之上,然后才能实现其
商人的价值目标和商业的盈利目的。晋商为了实现这一价值目标而自我修养、正身的追求,
使得洁身自好成为风尚。若有人一旦失足,人格尊严闪失,遂为同行所不齿,乡里所卑,亲
人所指,失去营生,再业无门,也无颜回故土。也正因为如此,明清晋商敬业心强,商业信
誉卓著,事业发达,为世人刮目相看。
用单一的道德标准品评人,分出好人、坏人,并不一定公平和正确。人或诚实或虚伪,
一时之间,很难分辨。但随着时日的增长,两者分界逐渐明显,一个人是诚实还是虚伪,其
日常的言行举止,总会有所表现。所以说,生意人应当爱惜自己的人品,虽然人品不能当饭
吃,但人品是立身之本,对事业的成败影响颇大。一个商人无论多么才华横溢,只要品德上
有缺陷,终究成不了大器,如果走“歪门邪道”赚钱,迟早会出事。
山西榆次鼎泽洲环保产业有限公司生产砖块成型机,在当地很有名。1999年,董事长王
永昌招聘了一个叫郭瑛的人做公司销售部经理。郭瑛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很快就将鼎泽洲的
产品推广到了全国。
王永昌很赏识郭瑛,将自己的轿车让给了他坐,还替他买了一套大房子。另外,除了拿
销售提成,在王永昌的坚持下,公司还将郭瑛的年薪提高到了10万元。这在相对贫困的山西,
简直是天价。
王永昌的厚待并没有留住郭瑛。不久,郭瑛悄悄离开了鼎泽洲。他想自立门户,自己做
一番事业。他做的事业是:挖鼎泽洲的墙脚。不做不知道,一做吓一跳。郭瑛没料想到这一
行业道行竟是如此之深,看起来简单的砖块成型机做起来竟是复杂异常。郭瑛以失败告终。
走投无路之际,他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