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深圳九大阶层调查 >

第22部分

深圳九大阶层调查-第22部分

小说: 深圳九大阶层调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组织资源状况(2)   
  从户籍角度看,深圳户籍人口中,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比率为232%,比外省市户籍人口高出近12个百分点。曾经入过团的深圳户籍人口占773%,外省市户籍人口为725%,仍较户籍人口低。 
  从收入看,加入中国共产党和曾经加入共青团的比率以月收入4001…5000元最高,两端则逐级下降。其中加入中国共产党比率为373%,曾经加入共青团的比率为948%。 
  从文化程度看,大专及以上学历者中共党员比例较其他文化程度者高。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中共党员的比率高达812%,本科学历为333%,大专学历为204%。初中文化程度者党员比例最低,仅为25%,高中与职高毕业的党员比率为77%,小学毕业的占82%,列后3位。曾经加入共青团的比率随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增长,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比例均高达90%以上。 
  从职业看,国家及社会管理者党员和曾经加入共青团的比率都排在第一位,分别为91 6%和100%,远远高于其他阶层,这与中国共产党十分注意干部队伍的建设,不仅各级领导干部的选拔以中共党员为第一资格的要求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分别以27%和884%居第二,说明执政党比较重视从专业技术人员中提拔干部和发展党团员;经理阶层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占26 9%,居第三。在私营业主和个体户中,党员比例较低分别为167%和82%。工人中,没有党员;商业服务业劳动者也仅有1%是党员。但他们中,绝大多数曾经是团员。这表明,工人阶层的政治地位下降,与党的关系疏远。美国社会学家撒列尼曾经说:自50年代早期开始,党员中的非体力劳动者迅速增加,几乎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皆如此,工人阶级党员则呈下降趋势(1) 。中国的情况是如此,深圳的情况也是如此。     
  第六章 深圳的社会职业声望   
  有关文献及启发(1)   
  国外关于职业声望最早的实证研究是美国的社会学者康兹在一九二五年所进行的职业声望调查。中国职业声望研究起步较晚,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社会结构的转型,社会群体的逐渐分化,对职业声望的实证研究从西方引进中国。从1983年起,从学者的角度研究职业声望评价,有文献记载的不下十余个①。从新闻的角度对职业声望地区局部性的调查报道,近些年随时可见。从研究的范围和内容看,人们努力在职业声望的研究观点上有所证明、突破。但是,所有的调查——无论是最早的还是现今的调查,无论是发达富裕地区还是不发达贫困地区的调查,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的调查均证明,对职业声望的评价均有极高的一致性,相关系数均非常高。原因何在? 
  对于这一现象,国外学者们给出过一些研究、解释,不仅发现本土不同群体的职业声望评价有很高的一致性,而且不同国家的职业声望评价也具有很高的相关性。早在1956年,英格士和罗西(Inkeles & Rossi,1956 )比较不同文化、地区、背景的6个工业化国家: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新西兰、苏联的职业声望评价研究结果,显示这6个国家职业声望评价的相关系数是094…053,都具有高度的相关性。1966年,何奇等人(Hodge,1966 )以美国1963年作的职业声望调查与其他23个国家比较,发现美国的职业声望评价与其他23个国家极其相似,相关系数为083。英格士和罗西及何奇均认为,在工业社会中,由于社会结构相似,虽然具有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但是由于工业社会的功能作用大致相同,导致类似的职业分类和职业声望。对于这一结论,国际著名社会学家、职业声望研究专家杜门(Treiman,1977)对世界上众多的研究进一步证明,不同国家,无论男人、女人,老年人或年轻人,无论文化高低,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对职业声望的评价均有很大的相似性。那么,为什么性质不同的社会群体对于职业声望的评价会有较高的相关或较高的一致性呢?杜门从结构功能的理论角度作出更加深入的解释,即认为职业声望次序的排列,是由于社会结构本身的组织必要性和功能必要性所决定的,也就是说,虽然职业声望评价是一种主观的评价,但是制约评价其位次高低的是社会结构与功能。 
  对此国内学者李强提出不同的见解,认为杜门对于职业声望评价一致性的结构功能解释,不足以说明中国职业评价上的现象。“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由于社会处于急剧的转型时期,社会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出现分裂,几种截然相反社会评价体系共存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此种价值观的分裂,反映在职业声望的评价上,就是不同群体的评分产生重大分歧,确有人选择的是两极性指标。由于职业评价用的是综合分,也就相当于(均值),结果掩盖了两极型指标的巨大差异”(李强,2000)。李强的分析给我们的启示是对职业声望的评价仅看相关系数是不够的,差异性受各种自身因素的影响,表现在不同的主观认同方面。如果说杜门等结构功能说强调的是社会客观因素对职业声望评价一致性的影响,而李强强调的是主观评价对职业声望差异性的影响的话,那么给我们的是一种解读职业声望评价的方法,即我们既要看到工业化进程中社会结构、功能变化带来的一致性影响,又要看到受各自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影响反映出的差异性。 
  受其启发,我们在深圳的职业声望评价的调查(结果分析见下 
  文)中发现,如果按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之分,很容易得出各职业声望评价一致性或相关性极高的结果。但是,如果我们对权利资源含量与经济资源含量、知识资源含量作相对性分析(就是在分析职业声望排序量表时,将其平均分成前后两大部分。在前部分的前或后,或在后部分的前或后。如:工商税务人员职业,在国内的一些调查中均排在前部分,但有的排在前一部分的前面,有的排在前一部分的后面),以及做实用性、自身条件、社会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分析,我们会发现职业声望评价的差异性。所以,不能简单的用相关系数的均值看职业声望评价的一致性或相关性。 
  深圳是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新型移民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使深圳人对知识、技术含量高的职业越发重视。同时在市场经济日益得到发展的情况下,人们的经验告诉世人,深圳人只注重经济,重经商,而轻权利,轻行政。反映在人们对职业声望的评价上,人们可能更加注重经济资源含量高或与之相关的职业,而轻权利资源含量高或与之相关的职业。我们的调查分析得出相反的结论,其结果与北京的职业评价调查(李强,1998年)存在明显差异。这一现象可能反映了新型移民城市,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阶段性的特点。   
  有关文献及启发(2)   
  本文所依据的数据,来自200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课题组主持的在全国进行的“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抽样调查中有关深圳职业声望评价的内容。在深圳的抽样调查对象1000人,有效问卷909个。男性占482%,女性占518%。年龄15…19岁占92%,20…29岁占218%,30…39岁占363%,40…49岁占170%,50…59岁占71%,60…69岁占87%。文化程度初中以下占246%,高中中专中技占373%,大专以上占381%。本次问卷以81个主要职业作为测量指标,以“小学教师”作为参照职业。 
  本次调查于2001年6…9月在深圳特区内进行,采取二级抽样的方法,先对特区内4个区的277个居委会采取等距抽样的方法抽出31个居委会;再将这31个居委会的所有住户资料收集起来,以等距抽样方法共抽出1500个住户作为调查对象。调查采取调查员入户访问的方式。最后得到了909份有效问卷。职业声望研究的目标是对81个职业做总体排序。全部职业排序T分数的主要计算步骤是: 
  ⑴根据被调查者对每一部分问卷中的11个职业的排序,由高到低分别赋予1…11分。 
  ⑵计算每一个职业在该组中的排序平均得分,并依此对8组职业分别进行排序。 
  ⑶分别以各个组〃小学教师〃的平均分为参照,对各组其余的10个职业序列平均分进行标准化(其中的б就是每一组的〃小学教师〃的平均分)。 
  ⑷81种职业标准化得分的取值在…1646…4646之间,其中〃小学教师〃是〃0〃分,将两个端点的标准化取值分别赋予90分和10分,根据线性方程:Y = K*X + B,对各职业的标准化取值进行线性转换,得到每一种职业的T分值。 
  ⑸81个职业的T分值就是职业排序的基础分值,以此对本次调查的职业进行排序。本文中的职业得分及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的职业评价比较的计算均如此。   
  职业声望评价的基本特点   
  调查显示,得分较高的职业多为权力在握的政府官员和需要接受长时间专门训练的职业,得分较低的职业则集中在一些没有多少专业知识只需凭体力就能胜任的工作。 
  一、基本特点 
  1、从事脑力劳动的职业受宠 
  从调查排序表看,排名在前半部分的职业基本属于从事脑力劳动的职业。这说明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脑体倒挂”已经得到纠正。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脑体倒挂”现象,不仅说明当时的社会物质资源尤其是金钱的占有更多地倾向于一些知识和技术含量较低的体力劳动职业,如个体户等,而且也反映了人们对脑力劳动价值的怀疑和否定。 
  2、对于官员评价高 
  排在前10位的职业中有6个是属于有官位的职业:中学校长、国营企业厂长、市人大主任、法院院长、市长、政府机关局长。如果从排在前30位统计,有18个权力含量高的职业。其中有15个是属于有职位的职业,其他是属于没有职位的职业,如:政府机关办事员、工商税务人员、机关政工干部、警察。国内一些相关调查对工商税务人员评价不高,基本排在前半部分的最后,而深圳工商税务人员排名靠前,在前第19位。说明以权力或特权为基础的官本位制有着极为深广的渗透力 
  3、重知识、技术的含量 
  大学教授、科学家、工程师、作家排在前10名。从中可看到,高知识、高技术、高教育的职业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及与此密切相关的职业的社会声望均较高。 
  4、政府、国家所有制单位的职业声望高 
  从行业所有制性质看,政府、国家所有制单位的职业声望高。如国营企业厂长职业声望最高,其次排序是:外资企业经理、集体企业厂长、私人企业老板,前后相差34位。再以电工职业为例,排序为:国营企业的电工、外资企业的电工、私营企业的电工。而政府机构的领导则远比市民主党派负责人、企业工会主席职业声望高。政府机关的办事员的职业声望位置与企业技术员的职业声望位置相比,也相差19位;并且,机关单位小轿车司机也比出租小汽车司机排名靠前。人们对政府、国有企业职业评价高,可能是对我们党和政府及国家所有制单位仍拥有绝对地位和权力的一种反映。 
  5、对经济收入可观的职业声望评价高 
  建筑队包工头、企业采购员、个体运输专业户、养殖专业户职业评价高。人们并没有因为这些经营者过多地追求经济收益的不良行为而做出职业声望的低评价。 
  6、对工人、农民职业声望评价低。 
  对清洁工、纺织工人、种田农民的评价,没有因为职业的崇高和纯朴而提高职业声望,工人的职业声望在直线下降。这一点与北京市民有所不同(参见李强,2000)。 
  二、对基本特点的深层分析 
  从以上的总体职业声望评价的基本特点,我们可以看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新型移民城市的深圳经济特区,职业声望评价显现出很强的工具理性及现代意识:一是认同职业的等级划分。职业声望评价与职业的权力、收入、声望、教育资源的分布及社会地位分配成正比。二是重市场化因素,而轻道德评价。只要是符合市场需要的职业,职业声望评价就高。不会因为职业形象的社会刻板印象——高低贵贱、好坏、善恶等而影响职业声望的地位评价。三是非常务实,而非理想化。权力、收入、教育资源较多、与自己需要密切相关的职业声望评价就高,如出现中学校长排在第一的现象(深圳好的中学少,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大多数人的子女进教育质量好一些的中学不容易,而这关系到孩子的高考升学机会,自然中学校长职业声望的排名在大学教授、科学家等之先)。国务院总理的职业离寻常百姓的比较远,所以排名相对比较靠后。四是重视权力和法的结合。市人大主任、法院院长在官员中排名在前。一方面说明法律规范的作用在逐渐被世人接受,另一方面也说明在现阶段权力和法的结合作用对社会仍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见表 100)。 
  从差异性看,深圳人对权力资源含量大的职业声望评价存在明显差异。如:市人大主任、法院院长、市长、政府机关局长、县委书记、国务院部长,标准差与平均数接近或超过平均数,说明人们对其职业评价所持的态度存在明显的差异。其现象也反映出对党政领导有权力职业的价值评价标准上的差异。可能有些人从道德评价的角度,对于权力行使中的不良现象反感而给予较低的分值;有些人可能从社会价值的角度,因为这些职业的高获益或者对于社会管理的重要性而打高分。但从总体分值看,权力含量高的以及相关的职业声望评价排名靠前。   
  不同社会群体职业声望评价的比较(1)   
   
  我们从不同性别、不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