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给你一个亿你能干什么1 >

第1部分

给你一个亿你能干什么1-第1部分

小说: 给你一个亿你能干什么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给你一个亿(第一部分) –


第1节:与Google轻轻地擦肩而过(1)         
  与Google轻轻地擦肩而过   
  因为那几年三天两头往硅谷飞,所以我实在记不清这个故事到底是发生在98 年还是99 年某个夏日的下午了。   
  那天我和Excite 的创始人Mark V。 H。 在Palo Alto 
的一家餐厅共进午餐。已经是下午三点钟了,餐厅里仅有我们两位顾客,我们坐在沿街落地窗边的餐桌旁。Mark 
是当时硅谷的风云人物,也是个亿万富翁。他还在斯坦福读书的时候就和同学创办了Excite 搜索引擎公司,Excite 紧随着Yahoo 
上了市,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二大搜索引擎,老大当然是Yahoo 。   
  其实Yahoo 
创立的时候根本就不是搜索引擎,而是一个网址目录(Directory),所以要是讲互联网历史的话,Excite(开始时叫Architext)大概是世界上最早的名副其实的大众搜索引擎了。我在95 
年的时候就开始涉足中文搜索技术,但Mark 
和我这时不仅对搜索已经没了兴趣,就连互联网,哦不,是对“文字的”互联网都失去了兴趣,让我们感兴趣的是带声音、带视频的那种互联网,也就是现在所谓的“宽带”。   
  那时搞宽带,好比今天我们要将马路上跑的汽车的动力从汽油统统换成电池,真的非常具有挑战性。即使在美国,那时候大部分人上网还是靠电话线拨号。所以Mark 
和我企图在黑暗里寻找到宽带的杀手级应用,可谓是超越了时代3~5年吧,特有天行者的感觉,好像自己穿越了时空、不再生活在人间。   
  正当在加州的阳光下懒懒地打发各自盘中的食物时,我俩不约而同地注意到了窗外马路对面,沿街小店的二楼房顶上突然爬上来两个小伙子,他们将一块白色旧床单做成的横幅挂在了二楼的沿街墙上,上面有六个五颜六色的字母:“Google”,下面有一排黑色的小字“The 
Next Generation Of Search Engine”(下一代搜索引擎),顶上方则写的是“Grand 
Opening”(“隆重开业”,换用今天更加in 的话该叫“绚丽绽放”)。   
  Mark 从鼻子里哼了一声:“这些毛孩子真是不知天高地厚,还什么搜索引擎呐,搜你们个头啊!”其实Mark 
也刚刚三十出头而已。但是无论如何,那时我俩都200% 地坚信这个地球上搜索引擎的天下疆土早就已成定局,由当时的四大上市搜索引擎公司各占一方:Yahoo; 
Excite; Infoseek; Lycos——犹如不可一世的四大天王。   
  吃完饭出了餐厅,Mark 
戴上墨镜,开着他的跑车扬长而去。我呢,因为六、七点钟还要在附近见另外一个人,所以独自在街上逛来逛去,消磨时间。那条街不长,两边是两层楼高的矮平房,一楼都是沿街的小店,二楼是公寓。在马路上从头到尾逛了几个来回以后我有点心烦了,正想找家方便店去买一听冰镇饮料来提提神,却发现自己又徘徊到了那块挂着“Google”白布的商店门前。也许是实在无聊,也许是出于对“下一代搜索引擎”的最后那么一点好奇心,我决定沿着楼梯上二楼,去看看这些毛孩子们到底在玩些什么花名堂。 
  
  二楼是个不大的公寓,房门口还有一个楼顶露台,好家伙,三、四个小伙子正在上面拖着自来水管打水仗,玩得不亦乐乎。   
  见有客人上来,小伙子们停止了楼顶海水大战,大声叫着“有请第一位”便热情地向我迎了过来。我愣住了,怎么我是“第一位”?什么意思啊?经过一番相互沟通,才明白原来那天晚上是Google 
的开张派对,小伙子们在阳台上浇水,让被加州阳光暴晒了一整天的阳台快些清凉下来,他们还以为我是第一个到场的应邀客人,而事实上我是不请自来的。         
虫工木桥◇HQDOOR◇欢◇迎访◇问◇   
第2节:与Google轻轻地擦肩而过(2)         
  我敢肯定地说,不亲临其境的话,没有人可以想象出Google 那时的办公室有多么简陋,比起附近那些超级奢华的Yahoo 、Excite 、Netscape 
、@ home……的办公室来,Google 这间二楼的平房、几张旧木板桌子、木板椅子、零星几台电脑(当时的Google 
大概还寄生在斯坦福大学的校园网上),用“希望小学”的场景来形容绝对不过分,真的,一点儿都不夸张!   
  对于我这个不速之客,小伙子们没有冷落和怠慢,也许Google 
那时根本还没有资格让来自全世界的膜拜人群踏破门槛。其中一个矮矮瘦瘦的小伙子,自我介绍说是斯坦福的一个研究生,现场打印了几页Google 
服务器群的拓扑图,滔滔不绝地给我介绍起Google 的搜索原理来。我一边听他讲解,一边心里暗暗冷笑,Mark 
不是说了吗,都什么年代了,还搜索引擎呐,搜你们个头啊!   
  不一会儿,唧唧嚷嚷又上来了一拨人,看上去都是斯坦福大学的同学,他们中一个白白胖胖的见我是一个陌生人,过来和我握手聊天。他连名片都没有,随便撕了一张纸条写了个邮件地址和电话给我。地方小,人多,这帮穷酸小子们连什么吃的喝的都没有准备也有脸皮开派对,叽里呱啦尽在说他们自己学校里的那点臭事儿,打打闹闹实在无聊。唉,我想,这世界上还有多少重要的事情在等着我去处理哪,别呆在这里浪费时间了,再看了一下手表,和我要见的人碰头的时间也差不多到了。 
  
  于是我从人缝里挤了出来,下了楼,拍拍衣服,顺手把那几张打印的拓扑图、包括白白胖胖小伙子手写的那张破纸条,统统扔进了路边的垃圾箱里……   
       
  2000 
年,办公室里来了一位在上海东华大学读博士的实习生,电脑坏了,所以我把自己备用的一台笔记本电脑借给了她。一星期后她把电脑还给了我,我重启时发现她把浏览器的主页设成了Google,我顿时眼睛一亮:这不是那条白色横幅上的几个字母吗?! 
  
  过了几天,我在网上偶尔读到报道关于VC 历史上第一笔超过2500 万美金的A轮投资:Google??!!   
  过了几个礼拜,我在一本杂志封面上看到了那个白白胖胖的小伙子(他好像结实了点,也显得成熟了些),名字叫谢尔盖布林???!!!   
  过了几年,Google 成了纳斯达克历史上最轰动的一桩IPO,谢尔盖布林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亿万富翁,年仅30 岁!   
  后来又读到了Google 的发迹史,压根儿一个韩剧式的灰姑娘故事。   
       
  听好了啊,创业者弟兄们,以后别老是再扛着Google 的股价来和我攀比你公司的估值,你们可知道Google 曾经的估值是多少吗?告诉你们吧:一文不值!   
  赖利和谢尔盖这两个斯坦福大学的穷学生,在Google 
诞生之后的将近四年中,求爷爷告奶奶地没少敲投资人的大门,结果无一例外,统统吃了闭门羹。即使到了Google 
的用户流量三天两头把斯坦福大学的校园网都搞瘫痪了,也没有引起任何投资人的兴趣。大学里三番五次勒令他俩把网站从学校的服务器里搬出去,差点儿把两位年轻人逼良为娼。有一天赖利破罐子破摔,对谢尔盖说:“咱俩他妈的别再硬撑了,干脆,把这没人要的破玩意儿给卖了得了吧!”于是两人跑遍了AOL 
、微软、Yahoo,开价60 万美元但心理价位仅仅30 万美元,结果呢,统统被嗤之以鼻,无人问津。         
虹←桥书←吧←BOOK。HQDOOR←   
第3节:与Google轻轻地擦肩而过(3)         
  上天无门、入地无缝,正在痛不欲生的绝望时分,天上飘下来一片洁白的羽毛,天使来了。   
  天使是位可爱的老头儿,名字叫安迪贝托尔斯海姆,他曾经是Sun 公司的共同创始人。安迪没多吭声,递给两个小伙子一张支票:10 万美金。于是,靠着这张10 
万美元的支票起家,两个人一步步打造出了今天的Google,而安迪 贝托尔斯海姆的那10 万美元呢,后来变成了将近3个亿,翻了三千倍!   
  一个多么美妙的麻雀和天使的神话……   
       
  读完了Google 
的这篇前传,我捶胸顿足、后悔莫及,那年那天,我为何不在那楼上的破屋子里再多磨蹭一会儿,虽然自己那时还没有开始投资生涯,好歹塞给谢尔盖个十万八万也是不成问题的,今天即使没有三千倍,三百倍也行啊! 
  
  痛定思过,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在镜子前指着自己的鼻子臭骂了一顿:   
  “瞧你这小子多势利眼呀你!   
  “人家谢尔盖穷的时候没钱烧、租不起办公楼、买不起高级办公家具,   
  你就不把人家当人看?!“你成天奔那些个有钱有势的大户人家家里钻,跟什么Yahoo 、Excite 、   
  Infoseek 、Lycos 抱团搞关系傍大款,他们有哪点儿比谢尔盖小弟弟强啊?!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如今Yahoo 、微软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Excite 、   
  Infoseek 、Lycos 当年的天王巨星古今将相在何方?孤坟荒冢一堆草就没了?   
  “做事先做人,赚钱也要先做人,听见了没有、记住了没有?!”   
  我把自己扇了个体无完肤,恨不得地上有一道缝,可以钻进去躲起   
  来……   
  从屋里出来以后,啊,这世上的一切都变了模样,用除去了势利、返璞归真的目光,我看到天空是橙红色的,草地是五彩的,遍地的蚂蚁和蚯蚓在朝我欢笑,金鱼儿在悬崖顶上跳舞,一群群喜马拉雅熊在天上飞,宫崎骏翘着脚坐在月牙儿尖尖角上向我招手…… 
  
   ◎我开始相信这世界上是会发生奇迹的。   
   ◎我开始相信天上是有天使的。   
   ◎我告诫自己站稳,脚踏实地站在地上。   
   ◎我不时地提醒自己,看清楚想透彻再迈出每一步。   
   ◎我认命了:该你赚的你想推都推不掉的,不该是你的送到眼前你也是看不见的,千万不要去竞价,不准贪婪!   
   ◎感谢红杉(当然还有KPCB1)发现了Google,终于为我们复仇把比尔盖茨给干掉了……   
   ◎警惕Google 在掌握政权以后会蜕变为又一个微软。   
   ◎假如……假如今天又有哪个年轻的谢尔盖真的要去把Google 
和百度干掉,我卖房子卖车子卖血卖腰子也要支持他,帮他买一把魔剑,送他去勇敢屠龙,开创美丽新世界2。0……让我也彻彻底底过一回做天使的瘾。   
   ◎世界上永远有后来者,每一个巨人都有诞生时呱呱落地的那一刻,每一个伟大的公司都有艰难的第一步。   
   ◎我们身边那些个其貌不扬的小伙子和流着鼻涕的小姑娘,谁说他们哪天不会成为谢尔盖和希拉里?   
   ◎奇迹此刻正发生在你面前……   
  不知道为什么,每次想起自己与Google 当年这份失之交臂的情缘,耳边就响起那首歌:“Never Say Never ”。   
  注:KPCB(凯鹏华盈)成立于1972 年,是美国最大的风险基金之一。         
HQDOOR←虹←桥书←吧←   
第4节:给你一个亿,你能干什么         
  给你一个亿,你能干什么   
  林总是我敬佩的一位成功创业者,虽然家缠万贯,却开着一辆用了10 
多年的旧车,天天“破帽遮颜过闹市”,低调再低调……林总酷爱创业的“Idea”,看准了一个创业者,不惜血本,大钱砸下去,押宝毫不手软;他不像某些VC 
那样“千呼万唤始出来”,要求什么“商业模式”、“财务模型”、“预测”、“团队”、“竞争力”……对于林总,这些VC 
的术语未免奶油味儿太重、太书生意气,林总的方法总是直截了当、单刀直入、一针见血:“我给你一个亿,你能干什么?”   
  林总砸钱买的是什么?是创意、是创新!   
  林总的这句名言“我给你一个亿,你能干什么?”像照妖镜,常常能把人问得张口结舌、面红耳赤,一时间江郎才尽、无言以对。无数创业者平时口口声声“要是有足够钱,我就能如何如何”,林总在他们面前甩了一个亿,真有胆子过来捡钱的人几乎没有。信不信由你,你不妨用这句话来问问自己,或者索性装扮成林总的模样,去那些“VC 
创投高峰论坛”门口摆一个Pose,对那些手捧商业计划书前来碰运气的创业者们,大声地山寨一句“我给你一个亿,你能干什么?”看看下面剩下几个人还有说话的力气?   
  细细品味林总的这句话,就不难体会出两层朴素的含义:   
  1。 创业绝对不是钱的问题。   
  2。 
创业者必须是个创新者。创业就是创新,不然的话人人都可以说:“林总啊,你把钱给我吧,我也去开个‘国美’连锁大卖场吧,我也去珠海开发房地产吧,我也做一个YouTube 
、MySpace 
、《魔兽》、‘支付宝’、‘狗扑’、‘犹酷’、‘开膛网’吧……”没人敢这么说是因为人人明白忽悠至多只能骗些小钱,搞大钱是要凭真功夫的,真功夫就是创新、创新、创新!!! 
  
  创业就是要创新,不玩点儿新名堂,VC 
怎么会对你感兴趣?没有点儿新花招,你怎么能够击败竞争对手而成为市场的宠儿?没有新产品、新服务、新模式、新用户体验,怎么会有消费者青睐你、掏腰包大把大把付你钱?当然,创业也未尝不是没有人去卖山寨机、去偷工减料把同类产品做得更烂卖得更便宜,去靠“让利”和“打折”作为自己抵挡竞争的武器……人生难得几回搏,一旦你走上了创业之路,一定要想好,十字路口,向东走还是向西走? 
        
◇欢◇迎访◇问◇HQDOOR◇   
第5节:创新的敌人是我们自己         
  创新的敌人是我们自己   
  先别骂街,逞口舌之快批评什么中国人没创意、不能创新是乱扯,先问问你自己吧,谁也没有拦着你不让你去创新,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