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励志]与神对话 >

第23部分

[励志]与神对话-第23部分

小说: [励志]与神对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对性(顺便说一句,对爱、对生活的一切)的各种道德准则、宗教限制、社会禁忌、情感约定,实际上使你不可能庆祝你的存在。 
    从创世纪之初,人们想要的一切就是爱和被爱。从创世纪之初,人们用自大的力量所做的每件事情,都使得这样做成为不可能。性是一种无与伦比的表达爱的方式——爱另一个人、爱自己、爱生活。所以,你应该爱它!(你确实爱它,你只是不能告诉任何人你爱它;你不敢表露出你多么爱它,否则你就会被称为堕落。但这种想法才是堕落。) 
    在我们下一本书中,我们将更近地看性,详细探讨它的动力,因为这是在全世界范围内有势不可挡的影响的一种体验和问题。 
    现在,对你个人来讲,只要简单地了解:我没有给予你任何可耻的东西,尤其是你的身体和它的功能。没有必要隐藏你的身体或者它的功能,也不需要隐藏你对他们的爱,互相的爱。 
    你的电视节目对表现赤裸裸的暴力无所谓,但对表现赤裸裸的爱却畏畏缩缩。你们整个社会都反映出这一优先。   
12。其他星球上有没有生命?我们是不是被他们造访过?我们是不是正在被观察?在我们生活中,我们能不能看到无法改变的、不容质疑的外星生物的证据?是不是每种生命都有其自己的上帝?你是不是万物的上帝?   
对问题的第一部分;是的。对问题的第二部分;是的。对问题的第三部分;是的。我不能回答第四部分;因为这要求我预讲未来——我不愿这样做。 
    尽管如此;我们将在第二卷书中讨论大量的被称作未来的事情——我们将在第三卷书中讨论外星生物和上帝的本质。   
噢。还将有第三卷书?   
    让我来勾勒一下这个计划。 
    第一卷书包括了最基本的真理、初步的理解,涉及的是最基本的个人问题。 
    第二卷书包括了更深刻的真理、高深的理解,涉及的是全球问题。 
    第三卷书包括了你现在能理解的最大的真理,涉及的是宇宙范围问题——是宇宙中所有的物质正在解决的问题。   
我明白了。这是个命令吗?   
    不。如果你问这个问题,你就一点也没懂这本书。 
    你已经选择做这件事——你已经被选中了。这个圈是完整的。 
    你明白吗?   
明白。   
13、乌托邦会不会来到地球呢?上帝会不会象像承诺的那样向地球上的人展现他自己呢?有没有第二次降临?世界是不是像圣经预言的那样有一个终结或一个天启?有没有一种真实的宗教?如果有,是哪一种?   
这些本身是一部书,它将包括第三卷的大部分内容。在第一卷书中,我局限于更个人的事情、更实际的问题。随后的书中,我将探讨一些涉及全球和宇宙的更广的问题。   
是这样吗?现在就这些吗?在这儿我们是不是不再多谈了?   
    你已经想念我了吗?   
是的!这真有趣!我们要分手了吗?   
    你需要休息一下。你的读者也需要休息一下。这里有许多东西要吸收。有很多问题要解决。有很多需要考虑。停一段时间。反思它。考虑它。 
    不要有被抛弃的感觉。我一直和你在一起。如果你有什么问题——日常生活问题——我知道你现在就有问题,将来还会继续有问题——你可以呼唤我来回答。你不需要这本书的形式。 
    这不是我向你说话的惟一方式。在你的灵魂的真理里倾听我的声音。在你的心灵的感受里倾听我的声音。在你的头脑的安宁中倾听我的声音。 
    你处处可以听到我的声音。每当你有问题的时候,你只要知道,我已经回答了它。然后睁开你的眼睛去看世界。我的答复可能就在已经发表的某一篇文章中,在已经写成并即将发布的布道词中。在正在排演的电影之中。在昨天刚谱好的歌曲中。在最爱的人要说的话里。在你即将结交的新朋友的心中。 
我的真理在风的微语里,在小河的鹅卵石里,在霹雳惊雷里,在雨声簌簌里。 
    它是大地的感觉,百合花的芬芳,太阳的温暖,月亮的魅力。 
    我的真理——你需要时最可靠的帮助,像夜晚的天空一样令人敬畏,像婴儿咯咯的笑声一样简单、不能变换和值得信赖。 
    它像怦怦的心跳一样响,又像与我合一时的呼吸一样安静。 
    我将不会离开你,我不能离开你,因为你是我的创造,是我的产品,是我的女儿,我的儿子,我的目的,我的…… 
    自我。   
    所以,无论何地、无论何时当你与我的和平宁静分离,呼唤我吧。   
    我将在那里。   
    带着真理。   
    和光。   
    和爱。   
译后记   
在一些西方国家,尽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宗教的地位和影响已今非昔比,真正虔诚地信仰宗教的人,信仰“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的人越来越少,但由于长期浸润于其中,宗教早已经成为一种无所不在、影响深远的文化。在面对社会、人生乃至自然界种种问题时,传统的宗教意识、宗教道德、宗教观念对许多人仍产生着重要影响。但人们耳濡目染所接受的一些传统宗教观念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困惑。《与上帝交谈》这本书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提出了自己全新的上帝观,并对生命、健康、信仰、宗教、事业、爱情、家庭、人际关系、人与自然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作者指出,迄今为止,社会给予人的教育大多都是以恐惧为基础的。比如,多年来人们不假思索地接受了许多关于上帝的观念:上帝是严历的、令人畏惧的、报复性的;上帝根据自己感觉的好坏,进行评判、奖励或处罚;上帝的爱是有条件的;上帝是基于爱或者恐惧而创造了天堂和地狱,提出了十条戒律;等等。作者认为,人们从其他人那里得到的关于上帝的这些印象,并不是真正的上帝。这些观念都是起源于恐惧,是孩子根据自己对父母的体验把父母的角色外推到上帝身上。作都心目中的上帝是与此全然不同的一个形象:上帝是绝对的爱的化身。 
上帝是绝对的爱的化身。上帝并不需要人的畏惧和敬奉,上帝不报复也不惩罚;没有什么天堂和地狱;没有什么十条戒律,有的是人自己的十条承诺。 
在真正信仰宗教的人看来,上帝是万能的,能够创造一切。甚至可以说,上帝就是一切。作者分析指出,如果只有上帝,别无他物,上帝就无法体验自己是万能的。要想检验自己,必须有对立面或者相对物。为此,上帝把自己分成了许多部分。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和相似”(in the image and likeness of God)造了人,赋予了人各种能力,上帝通过人的自由选择和创造,体验自己的自由选择和创造,也就是说,上帝与人是合一的。“上帝与人同在”。在一定意义上,人的自由选择、创造,就是一种上帝的状态。从这里,可以引出这样一个命题:人是上帝的“部分”、是上帝的子孙。在一定程度上,人就是上帝! 
作者认为,上帝是面向每个人的。所有的人都是特殊的,所有的时刻都是金色的。每个人都随时随地通过自己的感觉、思想和体验与上帝相通。体验是上帝与人最重要的交流手段。遗憾的是,人的大多数价值判断都不是来源于自身的体验,而是盲目接受了其他人的认识,接受了以恐惧为基础理论人生观、价值观。对爱、对性、对金钱、对生活、对上帝,都是如此。当自己的体验与社会灌输给人的意识相矛盾时,人们往往否定自己的体验。这是人生苦恼的重要根源。 
作者指出,生活的惟一目的是为了记起并体验“你是谁、你能成为谁”。要对自己的生活状态进行反思,有意识地按照自己的最高认识去改变自己的思想、语言和行动。要停止原来那种无意识的生活状态,要像上帝那样去想、去说、去行动。上帝是绝对的爱的化身,如果人选择以爱为主导的人生,人将体验到生活的全部荣耀,体验到上帝的感觉。 
关于生活、关系、金钱、事业、健康等十三个问题,书中通过上帝给予了详尽的回答,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论述。比如,天堂在乌有之境(now here),也就是“现在在这里”(now here);比如,在人际关系中,包括爱情关系中,完全以对方的喜好去确定自己的行为,将使得双方都丧失掉自我,并最终导致关系失败。比如许多疾病是自己招致的。等等。 
《与上帝交谈》书中对一些传统的宗教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并不时给予辛辣的嘲讽。比如,有的宗教不是让人们选择成为上帝,而是选择成为魔鬼。有的宗教甚至宣称,人生来就是有罪的。作者还尖锐地指出,圣经中对上帝的有些描述并不是真正的上帝。耶稣也不是完美的。这对盲从盲信者无疑有着振聋发聩的作用。 
我们知道,宗教在很大程度上起源于先民对人所不能把握的自然力的恐惧。作为这种自然力的象征,先民心目中的上帝(也就是流传至今的宗教中的上帝)自然具有令人畏惧、惩罚、报复等特征。现在,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力量大大增强,人对自然的恐惧心理减轻了,但另一方面,人类自身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对人类构成最大威胁的力量。可以说,人类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人类很可能毁于自身的活动。在这种大背景下,呼唤绝对的爱,认为上帝是绝对的爱的化身,每个人都是上帝,都应以爱为主导去行动,都应对自身的行为负责任,这种思潮在美国等到西方国家是有其现实基础,也是有现实意义的。 
随着对外开放以来信仰宗教的人较前增多,对我国广大信众来说,接触西方社会现代宗教文化,活跃思想,深化对宗教的理解,是一件有益的事情。另一方面,由于宗教涉及的是对宇宙、对人生的思考,宗教道德观念往往也包含着许多深刻的人生哲理,浏览或精读这类书籍,对一般读者也会有启迪。无论信仰不信仰宗教,在面对人生各种问题时,经常思考“我是谁,我要成为谁“,按照以爱为主导的理念检查自身的思想、行为、都是有益的。 
《与上帝交谈》一书采用对话的形式,口语、俗语较多,语言简洁、明快,文笔流畅,充满了机智的问答,还不时穿插些小幽默、小故事,读来妙趣横生,翻译过程中时常拍手称快。但书中也涉及一些形而上的哲学、宗教探讨、也有不少艰涩难懂的文字,由于水平所限,错译之处在所难免,译者诚恳希望读者谅解并给予指正。 
本书1至3章由田红梅同志译出,4至6章由董保存同志译出,其余部分由朱银萍同志译出并统稿,特此说明。 
1998年5月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与上帝交谈/'美'尼尔·唐纳德·瓦尔施著,朱银萍等译。——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8。10 
ISBN 7…5057…1495…3 
Ⅰ。与… Ⅱ。①尼… ②朱… Ⅲ。哲学…普及读物 Ⅳ。B49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98)第32306号       
书名  与上帝交谈 
著者  '美' 尼尔·唐纳德·瓦尔施 
译者  朱银萍等 
出版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发行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经销  新华书店 
    印刷  美亿联印务有限公司 
    规格  850*1168毫米  32开本 
          8。875印张    166000字 
    版次  1999年3月第1版 
    印次  1999年北京第1次印刷 
    印数  1…20000册 
    书号  ISBN 7…5057…1495…3/B·25 
    定价  18。00元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西坝河南里17号楼 
    邮编  100028  电话 (010) 64668676 
           合同登记号:图字01…98…1444       
1         
《与神对话》第2本…与神对话Ⅱ。txt   
与神对话Ⅱ 
Conversations with God(bookⅡ) 
An Unmon Dialogue   
Neale Donald Walsch 著 孟祥森 译     
目录     
《序》寻找神,是为了寻找人             南方朔 
《序》一生在等待的书                   孟东篱 
《译序》宇宙,无尽大戏;而我们究竟是谁       孟祥森 
《前言》一份非比寻常的文献 
1  我们一起去寻找神(神的意愿如何成为你的意愿) 
2  我就是那神灯里的精灵(专一创造实相) 
3  没有“时间”,而“你”永远存在 
4  希特勒到天国去了 
5  你比你想象的要大得多 
6  宇宙,是神的呼吸 
7  爱,爱,去爱那你们想要的东西吧 
8  享受一切,一无所需 
9  你们的教育使世界走向地狱 
10 目前的政治只是滔天大谎 
11 全球军费每分钟一百万美元 
12 爱给予一切,而一无所求 
13 如果不能成为礼礼物,就不要进入那人的生活中(我加:怎么做) 
14 永远不要提供削弱他人能力的帮助 
15 我爱你,你知道吗 
16 社会大革命——收支透明化 
17 世界唯一的希望——全球一国 
18 你们是原始人 
19 从外太空来的生物正在帮助你们 
20 去吧,将你的生命作为真理的表述 
〈书末〉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再创造的历程     
作者简介   
尼尔·唐纳·沃许(Neale Donald Walsch)。 
一九九五年,在他人生最低潮期,一天因写了一封愤怒信给神,没想到竟得到了回答,也因此产生了一本惊世之作—《与神对话》。之后,他整个的人生观与生活都改变了,而创立了一个叫做“再创造”(ReCreation)的组织,专门致力在传播自己所领悟出的喜悦、真理、与爱的信念。目前与妻子南茜住在美国的奥勒冈。   
译者简介 
孟祥森,台湾大学哲学系、辅仁大学哲学研究所毕业,曾任教台湾大学等学府。著有《人间素美》《给你一朵禅的花》《给你一枚禅的果》《演海茅屋札记》《爱生哲学》《念流》等十余种作品。 
译有《异乡人》《苏菲之路》《爱的艺术》《动物解放》等涵盖文学、哲学、心理、社会学、历史、环保各领域的著作,约六十余种。 
他热爱生命,珍爱自然界中的一草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