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安东尼.罗宾潜能成功学 >

第38部分

安东尼.罗宾潜能成功学-第38部分

小说: 安东尼.罗宾潜能成功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消失,若是想把它挖掘出来,只要让自己处于那种能释放潜能的状态即可。

发挥潜能的奥秘就在于不时让自己处于“动”的状态,这可使你产生自信,而当你有了自信便会有各样的能力,得以灵活地面对各样的环境。当一个人的能力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时,往往是因为欠缺活动之故,想想看有哪一个老人不是因为活动量减低而衰老?人老不是因为年龄大了,而是活动量减低了,而活动量减到最后的结果便是死亡。

如果你会留意雨后走在马路上的孩子,当他们发现前面有个小水塘时会怎么办?是不是很高兴地跑进去玩着、闹着、笑着?反而那些大人,是不是从水塘边绕过去?不仅绕过去,同时嘴里还嘟嘟囔囔地抱怨个不停。如果你希望有个不寻常的人生、如果你希望人生中常是春天,那么就在脸上挂着笑容吧,另外展现出一副充满活力的面貌,让自己对于未来有个乐观的期望,这是你活在人世的最大权利。

二  改变注意力可以改变情绪

如果你有心想要沮丧,是不是一下子便能做到呢?这对你没有什么问题,只要你把注意力放在过去那些令你不快的事情上即可。我们每个人都必然有过一些难过的经历,如果我们不断刻意去想这些事情,心中一直惦记着,很快地我们便会懊恼起来。各位是否会看过一些很烂的电影?如果那真是个烂片,请问你会三番两次地去看吗?你绝不会那么笨,因为看那种烂片并不能让你得着什么好处,既然如此你又为什么脑子中经常回想那些让你觉得不痛快的记忆呢?为什么又一直希望去扮演那个最不喜欢的角色呢?为什么一再上演那个事业失败、决策错误的影片?当然这些烂片子并不限于过去实际的经验,也包括那些尚未发生而预先担忧的事。

(一)注意力是部分的真实

这个世界上很少有什么是绝对的,一般说来,任何一件事物给你的感受或在你心目中的意义,完全取决于你的注意力何在,这并不是事物的本体,它乃是一种观点,只是对事物的某一角度的认知结果而已。我们不妨拿照相机的镜头来作比喻,它在摄取影像时永远只是一个大画面的某一部分或某一个角度,因而就整个画面而言,镜头很容易便会造成事实的扭曲。假设你现在带着一台相机去参加某个宴会,在大厅里的某个角落你把镜头对准其中一群正在争吵的人,所拍出来的照片会给人什么样的印象?是不是好象整个宴会就是一团糟,大家都在吵来吵去,没有一个人快快乐乐的?然而如果你把镜头对准了大厅另外一个角落,正有一群人高兴地笑着,诉说各样有趣的话题,这时所呈现出来的画面给人什么样的感觉呢?是不是这个宴会办得十分成功,每个人都觉得很快乐呢?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心中怎样呈现,感受就会怎样被控制。

这也就是何以有些未经当事人出版的传记会那样引人反感的原因,因为那只是作者个人对当事人生活的主观认知而已,因而常常把事实的真相给扭曲了。传记之所以不太为一般人所相信,乃是因为其中很多事迹是通过作者的“取景角度”而作的诠释,而我们都知道照相机实在是具有很强的扭曲事实的本领,当我们使用了近摄镜头时往往会把事物放大甚多,若是再经过专家有心的安排,所拍出来的东西极可能模糊了事实或贬低了它的重要性。套句爱默生所说的话,我们在看别人时事实上乃是通过了自己的心。

(二)任何事物的意义取决于注意力所在

如果你召开一次业务会议,结果其中有一位仁兄未能及时到场,这时你心中的感受就取决于你的注意力所在。在你心中对于他不能到场是持什么样的看法?是他根本就不在乎这场会议,或者他碰巧遇上了什么困难?这就要看你是从什么角度去看了,你用什么样的注意力,就会造成什么样的情绪。

如果说他不能及时到场,是因为正和别人如火如荼地谈到一笔大生意,你却因不知情而发火。待日后知道真相时,那如何是好?别忘了,我们的注意力往往会决定我们的情绪,所以最好不要动不动便贸然下结论。

安东尼·罗宾说:“注意力会影响我们对于事实的认知,因而我们应当好好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免得不小心而被戏弄了。”要想控制注意力,最有效的方法便是借助于提问题,因为你提出什么样的问题,脑子便立时会回复有关的答案,也就是说你找寻什么就会得着什么。如果你提出的问题是“这个人为什么要占我的便宜?”这时你的注意力便会放在找寻被占了哪些便宜上,也不管这个人是不是真的占了你的便宜。相反地,若是你问道:“我怎么才能改变不利的状况呢?”这时你就会去想一些能使你扭转局面的办法。

事实上注意力乃是开启我们无限潜能的钥匙,是改变我们情绪最有效且最简单的一种方法,能在极短时间内扭转我们人生的方向。

下面就是一个关于上述道理的典型例子。那是一位成长于阿拉巴马州的孩子,约在十五年前他被同校一名太保同学打了一顿,连鼻子都打出了血,气愤之余他发誓一定要干掉这个家伙以报仇雪恨。于是他回家翻出了母亲所拥有的一把手枪,然后就气汹汹地出去找他的目标,可以说此时他已走到了一生命运的分界点。

终于他看见了那个太保学生,只要轻轻一扣扳机就可一泄胸中怒气,不过就在这重要关头之际,他问了自己这个问题:如果扣了扳机我会有什么后果?随之头脑便浮起这一幅画面,他得在牢狱中接受长期监禁的惩罚,里面会有什么样的非人的折磨令他难以想象。他的父母会如何伤心?这些可能的后果带给他的痛苦实在远远大于复仇的一时快乐,于是他放弃了报复而把枪击向一棵树。

这个男孩名叫波·杰克逊,后来他在自传中写了这段儿时的回忆,无疑地那件事是他人生中的一个分界点,就因为把注意力从报仇的快乐上转向坐牢的痛苦,结果使这位可能毁掉一生的孩子成为当代极富盛名的运动员。

(三)什么是注意力

人是通过身上五种感觉器官的汇集资料来认识周围的环境,不过每个人都会偏重其中某一种感觉器官,或者是一般人所称的感元。比如说有的人比较容易接受他眼睛所见的影像,亦即视觉器官的功能居于这个人对外界认识的首要地位;另外有些人则较偏重使用听觉器官或触觉器官。每个感元下又可分为数个次感元,改变我们对外界所汇集资料的强弱变化,比如说你可在心里思量某一个影像,然后就这个影像的某一角度(一种次感元)作某种程度的改变,使你因而有较先前不同的感受。当这个影像被你放亮一些后,你的感受很快地就会有所改变,这就是次感元的改变。通过次感元的有效控制,可以加强或减弱我们的感受,它的范围没有限制,可以是快乐或沮丧,也可以是好奇或失望。

要想了解次感元,不妨用商品条码来说明会更容易了解。这些条码事实上只是一些粗细不等的黑色直线条,不明内情的可以不知道它的重要性,可是当它经过扫描机扫过之后,便可告诉电脑这个商品的名牌、成本、售价、库存以及其他有关资料。次感元的作用跟商品条码颇有雷同之处,当我们使它们经过那个称之为“头脑”的扫描机后,它们便会告诉头脑这是什么东西,有什么样的感觉以及该怎么办。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条码编制方式,而所编制出来的项目表洋洋大观,每一种次感元都有它自己的管辖范围。

比如说如果你较偏重于使用视感元的话,那么你对于某次经验的感受,很可能就是视觉次感元所汇集到有关大小、颜色、亮度、距离和位移的综合结果;如果你较偏重于使用听感元的话,那么所得到的感受就是跟那个经验有关的音量、节拍、音调等次感元所测得的结果。如果说要想使一个人振奋的话,首先就得调好他的感元频道,若他是偏重于视感元的话,那么就得提供能刺激他视觉次感元的因素;若是他偏重于听感元或触感元的话,那就得提供刺激他听觉或触觉次感元的因素;至于有些人可能就得三管齐下,先用视觉、再用听觉、最后用触觉,当三类都用上了才能管用。一旦你了解了这些次感元对于人们认知上所扮演的角色后,便可从人们平常的谈话中测知他们较偏重于使用哪一类的感元,然后便可以投其所好。

到底我们能使自己的感受改变到什么样的程度,就要看我们能把次感元改变到什么程度。我们必须学会好好控制自己的次感元,让它们所呈现给我们的一切经验都对我们有帮助,比如说你要好好审视一下某个令你头痛的问题,那么就不妨把这个问题摆在脑子里,然后想着把它拉远,接着你站在高处换个新的角度去看它,请问你这时对这个问题的感受如何?对很多人来说,头痛的程度会减轻。现在你再把它拉近,使它变得更大、更亮,请问此时的感受又会怎么样?是不是感受更强些呢?这种次感元的改变有点像是改变菜单中的菜色那样简单,它们确能改变你对于外界事物的最终感受。

安东尼·罗宾认为,只要改变了次感元,你便可在很短的时间内改变对任何事物的感受。比如说就以昨天所发生的某件事而言,如果你重新把它在脑海里呈现,把它慢慢推远到几乎一英里之远,成为一个模糊的小点直至没入黑暗之中,请问此时这件事给你的感觉是昨天发生的,或是觉得好象发生了好久?如果这件事给你的是个好的印象,那么就把它拉回来,否则就让它留在那里吧,谁希望一直记住那样的事呢?当你有一个很好的记忆时,就算是它发生于很久之前,好好地回想一下吧,把它拉到近前,让它变得更大、更亮、更立体、更富有色彩,现在希望你跨进去成为其中的人物,请问此时你觉得它是发生于很久之前呢?还是它就发生于近期,你瞧,我们只要改变一下次感元,便可以把发生的时间都改变了。

三  人生中有力的十种情绪

(一)爱与温情

任何负面的情绪在与爱接触后,就如冰雪遇上了阳光,很容易就消融了。

如果现在有个人跟你发脾气,你只要始终对他施以爱心及温情,最后他们便会改变先前的情绪。

福克斯说的好,只要你有足够的爱心,就可以成为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人。

(二)感恩

一切情绪之中最有威力的便是爱心,但它以不同的面貌呈现出来,感恩也是一种爱,因而安东尼·罗宾喜欢通过思想或行动,主动表达出自己的感恩之情,同时也好好珍惜上天赐给他的、人们给予他的、人生经历的。如果我们常心存感恩,人生就会过得再快乐不过了,因此请好好经营你那值得经营的人生,让它充满了芬芳。

(三)好奇心

如果你真心希望你的人生能不断成长,那么就得有像孩童般的好奇心,孩童是最懂得欣赏“神奇”了,就是因为那些神奇,才能占据孩童的心灵。

如果你不希望人生过得那么乏味,那就生活中多带些好奇心;如果你有好奇心,那么便会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奥妙之处,你就能更好地发挥潜能。这是个环环相扣的道理,你有必要好好去研究,因此好好发挥你的好奇心,那么人生便是永无止境的学习,其中全是发现“神奇”的喜悦。

(四)振奋与热情

如果做任何事情带着振奋与热情,它就会变得多彩多姿,因为它们能把困难化为机会。热情具有伟大的力量,鼓动我们以更快的节奏迈向人生的目标。十九世纪英国著名首相狄斯雷利曾说过这样的话:“一个人要想成为伟人,唯一的途径便是做任何事都得抱着热情。”我们要如何才会有热情呢?就跟要如何才会有爱、有温情、有感恩和有好奇心一样,只要我们决定想热情!你可以运用表情:讲话要有力、看事情要远、以无比的决心去追求期望的目标。可千万别想浑浑噩噩过日子,那不仅生活过得会很乏味,人生也会充满了贫瘠。

(五)毅力

上面所说的都很有价值,然而你若是想在这个世界留下值得让人怀念的事迹,那就非得有毅力不可。毅力能够决定我们在面对困难、失败、诱惑时的态度,看看我们是倒了下去还是屹立不动。如果你想减轻体重、如果你想重振事业、如果你想把任何事做到底,单单靠着“一时的热劲”是不成的,你一定得具备毅力方能成事,因为那是你产生行动的动力源头,能把你推向任何想追求的目标。具备毅力的人,他的行动必然前后一致,不达目标绝不罢休。

安东尼·罗宾认为,只要你有毅力,就能够做成任何大事;反之,缺了毅力,你就注定失败和失望。一个人之所以敢于冒险去做任何事情,凭的就是他们的勇气,而勇气则源生于毅力。一个人做事的态度是勇往直前或是半途而废,就看他们是否时常练习他的毅力“情绪肌肉”。埋着头硬干不表示就是有毅力,必得能察看出实际情况的变化,并不失时机地改变自己的做法。

试问,如果你只要走两步路便能找到出口,难道非得把墙打个洞才能出去吗?有时候单有毅力并不一定能成事,你还得有。。

(六)弹性

要保证任何一件事能够成功,保持弹性的做事方法是绝不可少。要你选择弹性,其实也就是要你选择快乐,在每个人的人生中,都必须会遇到诸多无法控制的事情,然而只要你的想法和行动能保持弹性,那么人生就能永保成功,更别提生活会过得多快乐了。芦苇就是因为能弯下身,所以才能在狂风肆虐下生存,而榆树就是想一直挺着腰杆,结果为狂风吹折。如果你能好好培养上述那些情绪,就必须会觉得充满。。

(七)信心

不轻易动摇的信心是我们每个人所向往的,如果你想一直都有信心,甚至对于始终未曾接触过的范围,那么你一定要打从心里建立起“有信心”的信念。你得从此刻便开始学习想象并感受那份信心,相信自己有资格取得,但这可不能光作白日梦,希望着未来有一天它会平白地冒出来。当你有信心,就敢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